總有些人,用他喜歡的方式留在西藏

2021-01-09 進藏攻略君

前天下午兩點多,群裡有人艾特西藏老王:聽說你出事了,希望你本人回應一下,闢個謠。半晌群內沒有任何人說話;十幾分鐘後,另外一個戶外旅行同行說給老王打電話,顯示是已關機狀態;又過了半個小時,另外一個人說已經和家人聯繫確認了,老王確實出事了,留在了他一生最愛的西藏冰川。

我剛看到這個消息時,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老王「終於」出事了,只是比我預料的時間晚了一些。上面說的老王,其實一點也不老,還是個90後,他是四川廣安人,在短視頻平臺的名稱是西藏冒險王,有一百多萬粉絲,算不上頭部網紅,但要是算腰部網紅,應該是問題不大。我之前看過老王的不少視頻,他的視頻主要內容就是記錄西藏的冰川,視頻給我印象比較深的地方主要有幾個:老王不修邊幅的造型,凌亂如同雞窩的頭髮;民工裝束、一點都看不出戶外元素的穿著裝扮;美麗震撼的冰川美景;搖晃和略不清晰、不專業的鏡頭;以及每每看到美景,老王發自本能的我*,我*感嘆聲。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玩戶外都是個很燒錢的項目,老王卻把這個冰川探險項目搞得如此平民化。但每次看完他的視頻,我都有一種隱隱的擔心:以如此低劣、不專業的設備來進行專業的冰川探險,隱藏著巨大的風險。該來的總會來,只是這次意外來得比我預想的更晚一點。

像我一個局外人都能如此清晰的看出這項活動的巨大風險,身處其中的老王,多次在生與死邊緣擦肩而過的他,又豈能毫無察覺?那為什麼明知道蘊藏的巨大風險還要迎難而上,難道他不怕死麼?我想他應該也是怕死的吧,但是對於自己所追求的熱愛已經超過了對死亡的恐懼。

曾經有個朋友私下跟我說,咱們把那個群退了吧,我覺得留在那個群裡好恐怖,隔不了幾天就會有群內人因為種種意外離世的消息,有潛水的、有攀冰的、有速降的、也有跳傘的,感覺留在那個群裡,距離死亡就不遙遠了。我知道老王不是這個群裡第一個遇難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遇難的,無論我們倆人是否離開那個群,關於死亡,都會是這個戶外旅行群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昨天晚上我在朋友圈發了幾張緬懷老王的圖片,不出所料,又有人跳出來開始站在道德最高點指責:他們這麼做對國家、對社會進步有什麼意義,他有沒有想過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家中的孩子。我不知道這位仁兄對國家和社會進步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或者他是如何的禮儀廉孝、善待家人的。退一步說,即使這些他做到了,他就有資格指責別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了嗎?

老王來自四川農村,高考落榜後,開始四處打工。進過富士康的流水線,也在小餐館裡刷過盤子,他邊打工邊旅行,用自己省吃儉用的錢,來支持自己微小的旅行夢,在旅行的路上他迷上了高海拔的冰川,自此和西藏結緣,因為那裡是中國冰川資源最密集的地方。老王用最廉價的攝像器材、毫無章法的拍攝技巧,為大家介紹西藏那些人跡罕至的冰川美景。或許老王也早已意識到,死亡早晚會突然降臨在他身上,因此在他邊打工邊旅行的九年時間裡,他從來沒有和家人聯繫過。一度讓家人以為他已深陷傳銷陷阱或者被騙去黑磚窯打工,甚至已經做好了這個孩子可能已經不在人世的準備。直到有一天,老王的短視頻突然火了,家裡的親戚在手機視頻裡看到了老王,告訴了老王的家人,老王的家人才在西藏那曲找到了已經失聯九年多的這個兒子。

2019年出席聯合國氣候環保大會,是屬於老王的高光時刻,或許記錄冰川伊始,老王只是簡單地以為這些冰川足夠漂亮而已,還沒有和全球氣候產生聯繫。冰川的萎縮與坍塌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一個最有力鐵證,而老王這十年來在青藏高原拍攝的冰川視頻記錄,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最有力證明,自此老王身上背負了更多社會責任,與此同時也收穫了資本以及更多關注的目光。

稍微有了些錢的老王,除了拍攝器材略有升級,偶爾有人跟拍之外,一般粉絲還真不能看出什麼太大變化:老王依舊是亂糟糟的頭髮,毫無邏輯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及依舊壯觀和人跡罕至的冰川美景。除此之外,老王身邊還多了一條狗當作旅行伴侶。

尼屋附近,夏季路況

老王這次出事的冰川是位於西藏那曲嘉黎縣尼屋鄉的依噶冰川,這個冰川在戶外的名氣並不算小,攻略君曾三次前往尼屋鄉就是為了一探依噶冰川的絕世美景,但是因為道路施工、斷交等原因,三次過尼屋而未入此冰川,據老王的家人透露老王於2020年12月20日在依噶冰川拍攝時不慎掉入瀑布下的水潭而遇難,遺體至今尚未找到,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老王的裝備情況,此次失聯可以基本宣判老王的離開了。

此圖為依噶冰川的冰瀑,應為老王最後遇難地

與之前那些永遠留在藏區的朋友們相同,在相關文章下面又出現了各種非議:拍冰川能當飯吃啊?這麼危險為什麼還要去做?年紀輕輕的就不能找個正當工作嗎?攻略君認為這個世界是多元構成的,有人選擇了朝九晚五、一成不變的生活,自然會有人選擇相應的浪跡天涯、隨遇而安的漂泊生活,我們不是當事人,我們無權去指責別人選擇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我們的預期。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期許,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同理我們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生活,也就沒必要去指責這種生活方式是好是壞了。

我想老王只是和先前在無人區/藏區裡失蹤、遇難的劉銀川、王勇、餘純順、李聰明以及在西藏當惹雍錯湖畔遇難的西藏假想敵一樣,他們只是選擇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用自認為合適的方式留在了自己自己最熱愛的地方。他們給世人留下的討論、財富、價值,遠大於那些只會躲在屏幕後敲著鍵盤、過著一成不變生活、看什麼都不順眼的「鍵盤俠們」。

瑪吉阿米藏地旅行,專注於小眾旅行線路,更多藏區旅行小眾線路、無人區穿越、藏區旅行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川藏線 ,我們一起出發,去看別人看不到的中國西部之美。

相關焦點

  • 在西藏旅遊,這些事情千萬不要幹!有些事情到了西藏才知道
    在西藏千萬不要穿短袖,即使是夏天,不然不被曬傷就會感冒。在西藏千萬不要讓自己感冒,不要隨便做劇烈運動。在西藏氧氣瓶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千萬不要用,留著救命。在西藏犛牛、藏獒、寺廟很多,但是不要隨便拍照,很多時候是要收費的。這些事情不到西藏,你不會有親身感受。
  • 清朝只有漢人和滿人留辮子嗎?新疆和西藏等地的人為何不留辮子?
    漢人一開始也不接受這種怪異的習俗,甚至發生過很多流血事件,因為在漢族人的思想觀念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是清兵入關就要求漢人改變習俗,這確實容易引起方感。除卻漢人習慣外,早期的「金錢鼠尾」造型確實也不太好看。對於新疆的剃髮政策又大異於漢族,新疆的伯克們反倒不得輕易蓄留髮辮,生活在新疆的漢人、漢回不得隨意剃去髮辮,這一部分人是要蓄留髮辮的。
  • 西藏手記:她很時尚 她「喜歡你」
    △視頻:邊巴德吉在西藏大學食堂用「快閃」方式演繹的藏語版《喜歡你》(藏語音譯「寧都啦」)。此視頻在某視頻網站的點擊量超過三千萬。  但你知道演唱這首的藏族少女邊巴德吉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嗎?央視記者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前夕採訪到了邊巴德吉。她是多面的,能歌善舞;她是時尚的,常用淘寶,愛喝咖啡;她還是一個學霸,沒得第一名會哭鼻子。
  • 致我心目中的天堂——一群人的徵服,那遙遠的西藏
    這一路上也遇到了許多騎川藏線的人,讓他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一對父子檔。可這場徵途也必然是無比危險的。在業拉山的下坡中有72拐,十分危險,有一個車友摔了,直接被救護車帶走了。我內心為他默默祈禱了無數遍,只是有時候通往夢想的路上真的不是一帆風順的。
  • 「西藏冒險王」離世,10年拍下700座冰川,同伴:他永遠留在了...
    王相軍此前在網絡上傳的視頻  王相軍,四川廣安鄰水縣人,在其社交平臺上常以「西藏冒險王」現身,曾在2019年12月6日,受邀參加西班牙馬德裡舉行的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向全球氣候專家分享他多年來拍攝記錄冰川的影像資料,希望更多人關注氣候變化
  • 登頂珠峰後他回家放牛:有些人想出名,我就是好奇
    西藏登山協會的聯絡官索朗有些驚訝。據他介紹,從中國一側的北坡申請攀登珠峰需滿足多項資質要求。申請者要由專業嚮導帶領,並至少登頂過一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雪山。「珠峰北坡,目前肯定不會對格桑這樣資質的人開放的。」索朗說。但格桑的珠峰登頂證書上確實清楚地寫著,他於2001年成功登頂。
  • 追光|拍冰川的「西藏冒險王」,永遠留在了冰川
    )救援隊員曾用水下攝像頭在水面下搜索並僱挖掘機開鑿冰面然而並無所獲救援人員認為:王相軍遇險時身著羽絨服吸水後會變得十分沉重而冰湖極寒的水溫,可瞬間令人失溫王相軍落水時也沒帶補給按照戶外常識推斷他生還的希望極為渺茫6日,王相軍弟弟王龍登錄王相軍快手帳號
  • 彼岸——牟森與他的西藏
    和那個時代所有同齡人一樣,他揣著夢想來到西藏;離開後的幾十年,西藏仍是他生命不變的主題之一。窗外有路燈,「總有喝醉酒的人從路燈下騎車經過」。屋子裡的牆面是泥土糊的,雨季的時候夜裡下雨,眼看著雨水從屋頂漏下來,和著房頂和牆面的泥,連泥帶水打在被子上。
  • 「西藏冒險王」離世,10年拍下700座冰川,同伴:他永遠留在了冰川裡
    「那個地方確實太冷了,人掉下去就沒有知覺了,四面都是暗冰,根本爬不起來。」王相軍同行夥伴則發布了訃告:其(王相軍)於20日「長眠」於依嘎冰川瀑布之中,確認了王相軍遇難的消息,「他痴迷於冰川,最終也獻身與冰川,尊重逝者,這裡是他最好的歸宿」。
  • 西藏旅遊攻略丨你一定用得上!
    摸小孩頭——藏族人最忌諱的事在漢地,摸小孩頭是成年人表達對孩子喜愛的一種方式。很多成年人看到可愛的孩子,過去就摸小孩子的頭,一邊摸還一邊說可愛。但藏族是很忌諱這種表達方式的。因為藏人以為人的頭頂住著神佛,只有活佛和僧侶才有資格「摸頂」。因此,在和藏族人交朋友時可以和他們握手、牽手,但絕不要摸他們的頭。
  • 一生總要去一趟西藏——拉薩篇
    酒文化:西藏的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釀成的,度數較低,藏族群眾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喝,是喜慶過節所必備的。藏  刀藏刀,又稱藏腰刀,它不僅是西藏人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用具,而且由於它的形狀、工藝等都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甚至描述藏民族特徵時,總把人與刀聯繫在一起。藏刀不僅是實用性很強的用具,同時還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 清朝有漢人和滿人留辮子嗎?新疆和西藏等地的人為什麼不留辮子?
    清朝留辮子的不僅是漢人和滿州人,理論上在旗的旗人和不在旗的民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漢人都是必須留辮子的。當然,道士、和尚或天生禿頭者除外。在這裡有必要說一說,旗人不僅僅是滿州人,八旗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不只是滿州人。
  • 西藏窮遊都是AB制,這是什麼意思?為何女生都喜歡這種方式?
    西藏窮遊都是AB制,這是什麼意思?為何女生都喜歡這種方式?可能大家第一眼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所謂AB制埋單,又被稱為是AB制付帳。這種付帳方式是現在很多白領和年輕人中正在悄悄流行的一種消費方式,就是在大家AA制的基礎上,由男性支付大部分的費用,女性只出小部分的費用。
  • 西藏冒險王是「作死」嗎?
    喜歡探險的人對「西藏冒險王」王相軍一定不陌生,他在短視頻平臺上人氣極高。曾經在7年內,無保護自由攀登薩普神山、梅裡雪山、來古冰川、布加雪山等70多座冰川,而這些冰川大多位於艱險的喜馬拉雅山脈上。憑著鏡頭下難得一見的冰川美景和獨特的探險經歷,他的短視頻帳號下,吸引了300多萬粉絲。但近日,傳出他意外墜入冰川失蹤的消息。
  • 「一生中,總有一個愛而不得的人,留在心底就好」
    永遠做自己,而不是你以為別人會喜歡的那個人。」可是,在愛情中,有些人在愛而不得時,便會變得卑微,求而不得,可以為對方改變自己。然而,這樣做又能如何,難道你變成TA喜歡的模樣,TA就真的非你不可,決定和你在一起了嗎?
  • 紮根西藏,他如何用犛牛藏羊「守護」祖國邊境線
    自創業以來,楊作雲遇到過很多發展機會,也受到過許多人的幫助,他希望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純樸熱情的藏族同胞。「如果有幸我能以這樣的方式回饋社會,我的內心也會感到更加充實和幸福。」生長在青海海北牧區的楊作雲,性格中天然帶著牧民特有的質樸與真誠,他從小就幫著家裡養牛、放羊,對於牧民的疾苦也感同身受。
  • 好難過,他永遠留在了2020
    「我只是熱愛大自然,深入其中,只想要去感受他的神奇美麗和能量,拍照記錄,不搞破壞,當我離開的時候,什麼都不會留在那裡。」——西藏冒險王得知這位網絡ID叫「西藏冒險王」的朋友去世的消息時。我盯著手機屏幕愣了好久。
  • 安慰的說說 生活,總有些事讓人無奈,人生,總有些情令人悲哀
    許多的人,愛一生,恨一生,痴念一生,卻也只能惆悵一生,遺憾一生。路總是坎坷的,平坦的路會失去人生的意義。同樣的,愛也是如此,因為痛才要更加珍惜,不要放他離去。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顆靜下來的心。二、 時間是治療心靈傷痛的最好良藥。痛苦,需要靠我們自己去慢慢化解。曾經愛過,傷過,痛過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
  • 心理學:總喜歡貶低別人的人 其實內心很自卑
    比如說有一次單位一個40多歲的同事買了本學英語的書被他看見了。寒暄幾句他就開始了。「就你這把年紀了,還學英語有啥用啊,人家英國留學回來的都找不上工作。」一句話把人家噎個半死,同事說,學學總有用的。他又說「有啥用啊,再學你也發不了財。」結果人家藉故趕緊走了。
  • 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宣漢人!
    這些方式都無法正確預測或者避免兩者的相遇。陳訴了一個事實而已。並失去或部分失去原來細胞的生理功能。其實我覺得所謂的吊橋效應就是要在一個特定的地點裡面。才不枉自己來這世間走一遭。錯過了就真的可惜了。  1987.05—1989.04西藏自治區開發事業局秘書政工科幹部                 而細嚼慢咽則給予胃腸道充分的消化時間。水產市場也有各種魚類供大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