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日0-24時,石家莊市藁城區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1例,對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已全部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石家莊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迅速進入戰時狀態!
一時間,「藁城」成了熱搜,不少朋友對這個藁字相當陌生,甚至不知道怎麼讀,更是拿起了字典,對「藁」字窮追不捨。
藁讀gao,三聲,沒別的意思,就是專有名詞,專指藁城。
那麼藁城又有什麼來歷?不是憑空想像的詞吧?
當然不是!藁的歷史很久遠了,而且這個字的來歷有多種說法。
藁城的來歷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中期,此處就有一個叫做「朵氏」的部落在此生息。春秋時,是肥國的地盤,前530年,晉國滅肥,此地成為晉國的領土。晉國三分後,此地被中山國佔領,前296年,趙惠文王滅中山,始為趙國領土。劉邦建立的西漢,一開始置肥累縣和九門縣,直到西漢元鼎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3年,始置蒿城縣(音同字不同)。後來,不同時期分別叫過高城、肥累、九門等不同的名稱,區域變更也不同,分別並進過其他區域。
直到隋朝開皇十八年,也就是公元598年,因境內河流密布、林木高聳,遂改名為稾城。到了蒙古太祖初年,也就是1208年,才正式改名叫做藁城,寓意為水草肥美、綠樹成蔭。當然如今的藁字很少用來指代別的,基本上專門指代藁城這個地方。
藁城「小果莊」的來歷
此次疫情的病例就是來自小果莊的一位農婦,小果莊也跟著成為熱搜詞了。小果莊是什麼來歷?
目前說法不一,且沒有可參考的資料,不過藁城另一個村莊梨園莊的來歷或許可以作為參考:漢文帝年間,肥累城北的一座梨園,所產鴨梨為漢朝宮室貢品,當時就叫梨園,後代人改稱梨園莊。小果莊或許也是因為盛產水果才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