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戰時狀態!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cmb-china

作者:那日蘇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2020年末,石家莊疫情再起。中國疾控中心6日的文章稱,通過與全球公開數據比對,發現兩病例與7月份上傳的俄羅斯基因組序列存在10個相同的核苷酸變異位點。疑似一趟來自俄羅斯的班機,讓河北的疫情復燃。

這兩天的時政要聞也在不斷更新著感染者的數字,「戰時狀態」這四個大字不斷地挑動人們敏感的神經,從石家莊藁城、到邢臺、北京順義、張家口涿鹿縣、瀋陽,再到河北省全境,有網友戲稱這仿佛是一場戰棋類遊戲,我們被蘇聯入侵了一樣。

不惜一切代價,拱衛北京▼

現代人很少知道的是,這種恐慌其實真的在上一代人身上存在過。

老大哥露出了獠牙

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候,蘇聯都被認為是共產主義世界的領導者,是歐亞一眾社會主義制度國家的「老大哥」、「保護傘」。

」蘇聯人和中國人永遠是兄弟「▼

新中國建立初期,自然也是推行「一邊倒」的方針,《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籤署標誌著我們旗幟鮮明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這一時期蘇聯也對中國進行了多方面的援助,比如援建武漢長江大橋,參與建設蘭州、大慶、包頭等工業城市,還用156個工業援建項目幫助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打下了工業化基礎等等。

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援華156項工程之一

是建國後建造的第一座公鐵兩用長江大橋

(中蘇專家在建造現場指導)

(圖片:Wikipedia)▼

但中蘇畢竟是兩家人,從30年代土地革命時期就有分歧。新中國成立後,中蘇的矛盾主要體現在對道路、體制建設和認識的不同上。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國家利益上的摩擦,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獨立自主地處理國內和國際事務是無可爭議的權利。

蘇聯最初支持的就是以王明(右一)為主的

全面以第三國際為綱的人士

但這並不符合中國當時的國情

(1935年,共產國際十執委在莫斯科)

(圖片:Wikipedia)▼

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但彼時蘇聯卻實行著霸權主義,在中蘇兩國關係上表現得蠻橫而強勢。

中國自然無法接受蘇聯的一些無理提議

要堅持自主處理內政問題▼

中蘇論戰也在逐漸升級,中國批判蘇聯是修正主義,批判赫魯雪夫的錯誤路線為「新沙皇」,蘇聯方面反說中國是教條主義,犯左傾錯誤。

後來,中蘇關係時緩時壞,最終在1969年演變為邊境上的熱衝突。

起起伏伏的關係

(圖片:https://www.rbth.com/)▼

1969年,中蘇在黑龍江珍寶島、新疆鐵列提克等邊防地帶先後爆發武裝衝突,雙方各有傷亡。儘管後來兩國心照不宣地沒有將事態再次升級,但是戰略上的互信也基本喪失。如何應對北方這一強鄰潛在的威脅,成為了年輕的新中國的難題。蘇聯強大的武裝力量和熱核打擊能力,是那時懸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邊界衝突是中蘇關係的冰點

將兩國拉入了熱衝突的對立面▼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當時蘇聯軍方的《紅星報》揚言要給「現代冒險家」以摧毀性的核打擊。美國《華盛頓明星報》也刊文稱:「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飛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羅布泊等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中蘇關係破裂,中美建交提上議程

(1971年,基辛格訪華)

(圖片:Oliver Atkins/Wikipedia)▼

儘管當時的中國已經有核武器,但是無論是核彈頭的數量還是飛彈技術都遠不如蘇聯。貧窮落後的國家與超級大國為敵,面臨的壓力之大今人難以想像。當年國慶前夕中央還曾這樣批示地方軍區首長:「地方、軍隊的通知都不要去北京,怕敵人趁機消滅我們的中心。」有人甚至提議先行放掉密雲水庫的存水,以免蘇軍轟炸大壩衝淹北京。

中國在1964年和1967年成功引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

雖進入了擁核國家之列

但實際核打擊能力與超級大國仍有天壤之別

(圖片:《人民畫報/Wikipedia)▼

為預防蘇軍像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樣乘機發動襲擊,全軍進入戰備狀態。然而就像麻杆打狼一樣,蘇聯解體後曝光的文件則顯示,莫斯科當局對新生的中國也懷有恐懼,認為中蘇之間的決戰將爆發在今俄羅斯赤塔市附近。

這是蘇聯和俄國的地緣特徵決定的

即使強如蘇聯,仍然會擔心被切斷動脈都是遠東

赤塔是眾多關鍵點中離中國很近的一個▼

不管如何,「要準備打仗」的思想在全國範圍內擴展開來。

1969年9月,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提出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周年口號》中有這麼一句:「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反對任何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特別要反對以原子彈為武器的侵略戰爭!如果這種戰爭發生,全世界人民就應以革命戰爭消滅侵略戰爭,從現在起就要有所準備!」

1960年代-70年代的一些海報

呈現了中國時刻準備著的狀態

(滑動可查看多張海報)

(圖片:https://mrpossessor.livejournal.com/)▼

那麼如何準備呢?答案是9個字: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相信年長的人都對這句話有印象,這句話一度和「備戰備荒為人民」都成了廠房白牆上最常見的標語。

打造堅固的防禦工事,保證糧食儲備,不搞霸權主義

是那一時期中國面對變幻莫測的外部風險而進行的基本方針

(圖片:Vmenkov/Wikipedia)▼

所謂深挖洞,就是要在大城市建立龐大的地下工事,不僅是為了在核戰爭中保存有生力量,也是為了能在核戰過後在輻射、核冬天的嚴酷環境下生存。

以哈爾濱市為例,根據哈爾濱市革委會關於要建一個「能打、能防、能供應」戰備店的指示精神,東方紅商店(哈爾濱秋林公司當時的名稱)被上級確定為「戰備試驗點」。

哈爾濱秋林公司是俄國人設立的公司

二戰後蘇聯有償移交給中國政府

在此設立」試驗點「,想必有深意吧

(圖片:Wikipedia)▼

從1969年10月開始,歷時22個月,每天投入近800人進行挖掘施工,最終建成了一個平均深度10米,寬1.2米,高2.1米,共1800多延長米的「地下宮殿」。地下設有指揮所、治安室、救護所、幼兒園、商店、麵包房、過濾室和20多個「貓兒洞」。為了防備原子彈射線,防空洞的出口用上了鋼骨鐵門和濾毒設施。

地下城與勇士

幾乎北方各個大中城市都有類似哈爾濱的工程上馬。

大連市有"十山」、「十網」人防工程;上海開工建設了「人民廣場地下環形通道」;西安小寨防空地道工程頗為壯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八六團還修築了家家相通、戶戶相連的龍珠山地道,可提名世界軍事工程之最。

至今完好無損的地道,可供遊覽之用▼

備戰時期和「三線建設」過程中,還有一些重點軍工項目也在上馬。位於湖北鹹寧市鹹安縣高橋鎮的「131地下工程」便是一座防核戰爭的地下指揮部,洞口安裝了50多釐米厚的鉛門來對付飛彈。知名的重慶白濤「816地下核工程」,挖出的石方量達151萬立方,有「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之稱,洞體工程設計可以預防百萬噸氫彈空中爆炸衝擊,還能抵抗8級地震破壞。

「131工程"是為核戰爭時供國家領導層進駐的防空工程

可做短期地下首都之用

(圖片:Vmenkov/Wikipedia)▼

當然這裡面工程量之最、規模之最還得數首都北京。

1971-1978年,國家每年撥給北京2000萬用於營建地下工程,建築材料從地方抽調。土石方量難以計數,東單公園和陶然亭北山的山都是挖地道挖出來的土堆成的。

北京的地下工事建設也分了三個階段,1969年至1973年是第一個階段。居民們開始在院內、房內、辦公室內、商店內、車間內挖洞,基本上是男女老少齊上陣,構築簡易防空洞。防空洞大多構造簡單,一般為磚石、水泥蓋板結構,只能防建築倒塌和彈片四濺。這個規模是恐怖的,據統計當時北京大約有30萬人投入了這場的群眾運動,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家家有洞、戶戶相連的地道網。北京市地鐵1、2號線與人防工事相連。

北京地下城內的毛主席像

現前門處的地下城只開放地表部分

地下部分的修葺工作要持續到約2022年▼

第二階段是1974年到1978年,防空洞向永久性發展,除了加深、加固、加隱蔽之外還必須增添功能性。覆蓋層厚達4米,孔口還要達到防毒、防火、防輻射的標準。這時地下工事已經可以讓大量人口長時間生活,食堂、醫院、水井、發電站、通風濾毒設備等一應俱全。

設施齊全▼

1978年以後進入第三階段,隨著中蘇關係的緩和,戰爭的緊迫性下降了,地下城也進入了「平戰結合」的階段。地下工事從備戰轉向生活化,像海澱區西八裡莊地下工事改建成旅館,以及大柵欄有了地下營業中心、西單出現地下商場等。這些過去的地下工事展現出了平戰兩用性,即平時作生產用途,戰時作防備用途。

天外天是北京第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

就是利用了當初挖的人防工事▼

隨著中蘇國力的此消彼長,中國對北方鄰居逐漸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性,能做的也不再僅限於被動防禦。1991年蘇聯解體,曾經令人膽寒的敵人消失了,新的鄰居不僅沒那麼強大,而且將主要戰略目標放在國土西方,中國北方的軍事壓力陡然減小,「地下城」這一概念也逐漸被人淡忘。

分了家的「超級大國」,實力和威懾力都不復從前了

(圖片:Неизвестен/Wikipedia)▼

「戰時狀態」這個詞語,也只會出現在像疫情、洪水這樣的天災面前了。

參考文獻:

1.《1969,全民備戰「深挖洞」》,汪小飛

2.《口號背後的中國——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劉火雄

3.《珍寶島事件引發深挖洞》,張一民、譚路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tinta

相關焦點

  • 各地都在進入「戰時狀態」,究竟什麼才是戰時狀態?
    立即進入戰時狀態。 2020年12月30日,遼寧瀋陽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瀋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趙繼凱表示:瀋陽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2020年12月2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順義區常務副區長支現偉介紹,12月25日順義區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全區立即進入戰時狀態。
  • 福州宣布啟動「戰時狀態」疫情下此「戰時狀態」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福州、大連、新疆等地紛紛因為發現確診國內本地病例啟動了「戰時狀態」,從嚴防控疫情死灰復燃。不少網友對這個「戰時狀態」感到迷惑,那麼這個「戰時狀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啟動後又代表什麼呢?什麼情況下才能啟動「戰時狀態」呢?為了搞明白,於是小編特地去查了資料。小編了解到,戰時狀態是指在特殊時期,針對特殊事項採取的特殊社會管理體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強制性。調度一切可調度的力量,打一場全力以赴、刻不容緩的戰鬥。今年疫情影響初期,湖北十堰算是啟動戰時狀態比較早的一批。
  • 中石化以「戰時狀態」保障天然氣供應 11月以來向北方7省市供氣...
    記者23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所屬天然氣分公司及各油氣田正積極籌措資源,以「戰時狀態」全力保障供區市場用氣,供暖季向市場供應資源增加14億方。11月1日-12月15日,中國石化已向市場供應資源79億方,同比增長17.7%,其中供北方7省市天然氣同比增長32.2%。  首先是千方百計籌措資源,氣田全力增產穩產,加大LNG資源進口。
  • 2020聽最多的是戰時狀態,戰時狀態是什麼?和戰爭狀態有何不同?
    今年以來,我們從官方消息裡聽到最多的就是戰時狀態與戰爭狀態了。那麼這二者之間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的呢,一字之差又到底差在哪裡?不要著急,小編這就為您揭曉。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戰時狀態。戰時狀態一般指當國家領土主權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政府將軍隊處於最高級的備戰準備,並向全國發布戰爭總動員令的一種緊張戰鬥態勢。即交戰雙方之間存在的敵對態勢。一旦兩國互相進入戰爭狀態,彼此之間的外交關係和經濟貿方面立即斷絕,原來籤訂的所有協議也會立即失效,雙方都會撤回外交人員和僑民。該狀態一般來講需要國家之間彼此宣戰,那麼一個國家宣布進入戰時狀態後會有何準備呢?
  • 從戰時狀態與戰時經濟,看口罩價格被哄抬本質。
    現在的武漢就是戰時狀態,這些人的行為十分惡劣。」一句「戰時狀態」,令人警醒!武漢的個別幹部,恐怕還是不懂什麼叫「戰時狀態」。用一輛公交汽車去轉運重症患者,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也沒有跟車服務——這與打仗的時候臨陣脫逃有什麼區別?與戰時狀態對應的就是戰時經濟,戰時經濟是非常時期,國家為應對戰爭,保障在戰爭環境下的特殊經濟形態,與和平正常時期,正常的經濟形態完全不同。
  • 抗疫,請勿濫用「戰時狀態」
    新聞背景:  隨著疫情散發個例增多,近期全國有多地宣布進入「戰時狀態」。這其中有暴發局部聚集性疫情之地,但更多的是零星病例散發地區,甚至連一些無新增確診病例的市縣也跟風效仿。  容易造成緊張氣氛  「戰時狀態」是借用軍事術語。雖說法律對哪級政府可發布進入戰時狀態無明確規定,但於常識,它是極其罕見的社會手段,只有遇極端情況,需全社會緊急動員、大規模參與時方可使用。但眼下形勢並非如此。儘管有些地方受感染病例增加,但發病範圍小,局勢可控。
  • 濫用「戰時狀態」不利於抗疫大局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丁靜  「安徽廬江宣布進入戰時狀態,會不讓出城嗎?」「晉中宣布進入戰時狀態,外出返回是不是得隔離?」近期,隨著一些省份出現散發疫情或局部聚集性疫情,不少地方政府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一些沒有新增確診病例、距離疫情發生地較遠的城市,甚至本省都沒疫情,也開始效仿。
  • 河北3地進入戰時狀態…疫情"戰時狀態"什麼意思?
    會議強調,思想上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做好本職防疫工作,分條線安排調度督導檢查,毫不動搖抓緊抓牢防控工作。「雙防」上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必須把「內防反彈、外防溢出」各項措施做實做細,堅決阻斷疫情傳播渠道。流調溯源上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儘快查清傳染源頭,堅決阻斷疫情傳播擴散。守底線上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優化工作預案,堅決守住醫護人員零感染、確診患者零死亡底線。
  • 疫情下的「戰時狀態」到底是什麼意思?
    隨著近期疫情的局部反覆,從2020年12月20日到2021年1月5日,在半個月的時間內,遼寧、黑龍江、北京、河北等四省市多個地區分別宣布進入「戰時狀態」,相信很多朋友都能理解,這個「戰時狀態」是疫情下的一種管控狀態,和法律規定所說的和戰爭相關的「戰時狀態」是兩個概念,戰爭的「戰時狀態」是指當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
  • 瀋陽和大連的這次疫情,沒有四川嚴重,為何都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大連宣布進入戰時狀態,疫情集中在一個地區,且病例數比四川要少。但是大連負擔全國三分之一的冷鏈進口,也就是說把風險控在大連,如果不嚴控後果很嚴重。有擴散疫情的前題條件,也有先天的防控優勢。因為處在半島,也希望大家不要橫加指責大連,沒有這些進口,我們的生活物資會受到嚴重影響。
  • 中國石化以「戰時狀態」保障天然氣供應
    12月22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所屬天然氣分公司及各油氣田正積極籌措資源,以「戰時狀態」全力保障供區市場用氣,供暖季向市場供應資源增加14億方。11月1日-12月15日,中國石化已向市場供應資源79億方,同比增長17.7%,其中供北方7省市天然氣同比增長32.2%。  中國石化幹部員工堅守崗位保障供應  千方百計籌措資源,氣田全力增產穩產,加大LNG資源進口。
  • 封面評論|「戰時狀態」下的成都,忙而不亂
    他強調,要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採取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最有效的措施,紮實抓好成都市郫都區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堅決把這次疫情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新增數起確診病例之後,「成都迅速進入戰時狀態」。而這一消息,隨即登上微博熱搜,與之並列的,還有另外幾條與成都相關的信息。
  • 時刻保持戰時狀態 嚴陣以待令行禁止
    時刻保持戰時狀態 嚴陣以待令行禁止李愛武主持全市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 向偉雄出席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亦恩 攝影 周姣姣) 1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主持召開全市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與各縣市區主要負責人連線,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有關疫情防控重要會議、文件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戰時機制
  • 這個地方進入戰時狀態!
    他強調,要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採取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最有效的措施,紮實抓好成都市郫都區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堅決把這次疫情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 來源:四川日報
  • 心無旁騖爭分奪秒,戰時狀態沒有人可以當逃兵
    核心意思就是:源頭防控,不漏一人,誰都要負起責任來,要以戰時狀態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孫春蘭還特別強調,戰時狀態,決不能有人當逃兵,否則會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是全國疫情防控重中之重。眼下,抗疫形勢已經來到了關鍵期。
  • 深夜通報,迅速進入戰時狀態!
    東寧市進入戰時狀態。綏芬河市病例詳情診病例薛某某:男,39歲,綏芬河市互貿區裝卸工人,住綏芬河市青雲小區。10日,綏芬河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經專家會診診斷為確診病例,現已收治定點醫療機構綏芬河市婦幼保健院隔離治療。
  • 疫情戰時狀態是什麼意思?意味著什麼?具體舉措有哪些?
    自從6月11日北京新發地市場發生疫情以來,朝陽、豐臺、門頭溝、大興四個區已經啟動戰時機制,進入戰時狀態。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16日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11日以來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06例,首都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徐穎介紹目前北京7120個社區(村)、近10萬名社區(村)工作者立即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場。
  • 國內一地立即進入戰時狀態!
    國內一地立即進入戰時狀態! 12月12日,黑龍江省東寧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東寧市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防控工作指揮部通告(第二十七號),宣布東寧進入戰時狀態
  • 近期四省份多地宣布疫情「戰時狀態」,含義是什麼?
    自1月3日起,河北省石家莊市、邢臺市等多地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石家莊  2021年1月3日下午,石家莊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會議召開,市委書記邢國輝在會議上要求,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嚴之又嚴狠抓落實,科學、精準、高效抓好各項防控工作,以最堅決最果斷措施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全力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立即進入戰時狀態!小區全封閉!
    兒童生日、婚禮、慶典等專業攝像 12月12日,東寧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東寧市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防控工作指揮部通告(第二十七號),宣布東寧進入戰時狀態,提升管控措施級別,設立臨時交通卡口,嚴格控制人員出入,非必要不出城;實施嚴格的小區(村)封閉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