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疫情的局部反覆,從2020年12月20日到2021年1月5日,在半個月的時間內,遼寧、黑龍江、北京、河北等四省市多個地區分別宣布進入「戰時狀態」,相信很多朋友都能理解,這個「戰時狀態」是疫情下的一種管控狀態,和法律規定所說的和戰爭相關的「戰時狀態」是兩個概念,戰爭的「戰時狀態」是指當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將軍隊處於最高級的備戰準備,並向全國發布戰爭動員令的一種戰鬥緊張形勢。
希望朋友們能正確理解,相信國家和政府,不要過分焦慮。
下面是一些專家學者,對疫情下「戰時狀態」的解讀,希望能夠幫助您跟好地理解什麼是疫情下的「戰時狀態」。
1、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專家此前曾表示:疫情期間各級政府常用「戰時狀態」,意在突出疫情防控的極端重要性,強化責任心,提升緊迫感。從與戰時狀態相關內容來看,主要涉及疫情防治、人員管控、物資配送、工作協調等措施,目的是動員公眾服從黨組織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任建明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為應對公共衛生事件出臺的「戰時狀態」與法律規定的「戰時狀態」有很大差別,目前的戰時狀態更多是對外展示決心,在觀念上引起大家重視。「表明防疫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強調當前工作的緊急性,在涉及各單位和個人利益時要以大局為重,在政策方面重點集中於疫情防控本身。」
在半成看來疫情下的「戰時狀態」是一種從政府到每一個普通民眾的一種緊張狀態,我們在對待新冠疫情上,要時刻有緊張的憂患意識,要想對待戰爭一樣嚴肅,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和僥倖,更不要出現近期網絡上不斷被曝光的那些令人寒心的行為,例如不戴口罩到處閒逛、私闖隔離區、妄圖私自潛出隔離區、違反規定聚餐、不按規定上報個人行程等行為。不要因為個人的疏忽而讓政府和更多的民眾為你買單,不要讓大家的心血白白浪費。
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疫情下的「戰時狀態」,從我們自身做起,嚴肅對待,堅決不能抱有僥倖心理,社會的方方面面以及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守住疫情有效控制的大好形勢,才能取得戰勝疫情的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