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預警!訴訟衝擊波或於4月抵達

2020-12-26 澎湃新聞

受疫情影響租房合同無法履行,可以免責嗎?未如期復工的建設工程延期交付要不要付違約金?因疫情被隔離、治療、觀察、滯留引發的勞動爭議怎麼解決?「不可抗力」如何界定?訴訟期能否順延?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全國各地加快復工復產進度。《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接到一些地方基層法院反映,與疫情相關的房地產、金融、養殖、餐飲等領域糾紛訴訟案件出現短期內暴增跡象,疫情期間暫時被抑制的常規案件收案數量也即將迎來反彈。雙重因素交織,易產生疫後訴訟「衝擊波」,需提前化解。

▲ 「不見面的執行」 徐駿圖/本刊

「衝擊波」可能於4月抵達

在疫情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2月份,安徽省三級法院已陸續收到涉疫訴訟。其中,租賃合同糾紛數量最多,達216件,其次為建築承包合同151件和勞動爭議糾紛94件。一些基層法官認為,疫情結束後涉疫訴訟可能暴增,民商事審判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突出,主要涉及房地產、金融、養殖、餐飲、交通、旅遊等六個行業。其中,房地產領域最可能成為涉疫訴訟高發區。

「房地產業鏈條長。上遊環節的原材料結付,建築環節的工資欠付、討薪,資金環節的金融貸款,租賃環節的合同糾紛,都可能形成大量訴訟。」安徽省高院立案一庭庭長汪暉對本刊記者說。安徽省高院民四庭庭長牛富文預計,此類糾紛高峰期將在4月出現。

蕪湖市中院經調研預判,除房地產糾紛外,涉疫民商事案件還將集中在以下方面:個人因疫情隔離、治療以及企業因疫情停工停產引發的勞動爭議;受疫情影響產生的旅遊、餐飲、住宿、物流等服務合同糾紛;受疫情影響難以正常履行的買賣、租賃、承攬等合同糾紛;企業受疫情影響引發的各類金融借款糾紛,等等。

與此同時,常規案件數量也將反彈。來自安徽省高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安徽省三級法院平均每天立案約2000件,今年2月3~29日平均每天立案不足300件,數量大幅下降。「這並不等於糾紛量下降了,而是延遲至疫情後期釋放,很可能導致立案積壓。」汪暉說。

記者在一些基層法院了解到,疫情後的訴訟高峰已出現苗頭。「目前已預約登記了三四百件系列案,其中物業糾紛、信用卡、信貸類系列案件往往內含幾十、上百件甚至數百件單個案件。」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薛智勇說,當事人短期內受疫情影響沒來現場立案,疫情結束後常規案件將與涉疫訴訟高峰疊加,加大基層法院辦案壓力。

把握時度效需上級指導

房地產、金融、養殖、餐飲、交通、旅遊等涉疫訴訟重點波及的六個行業,相關利益人群數量龐大、社會影響面廣,且在全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涉疫案件具有特殊性,必須精準把握案件處理的時度效,保障疫後社會平穩運行。

特別是,訴訟案件審理中要把握好「度」。比如,西部一彩燈企業承攬了外地元宵燈展,但受疫情影響在元宵節前難以復工並按約定完成燈組製作安裝,外地元宵節燈展也因疫情影響難以舉辦,雙方就燈組製作款支付產生爭議。

安徽省高院民二庭庭長胡曉輝表示,應確保各地涉疫案件在審判尺度上的統一性,防止不同地區法官因對特殊時期法律政策把握不一,出現同案不同判現象。

疫情期間,一些法律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比如在停工期間,因原材料價格波動導致工程造價增加,成本該由甲方承擔還是乙方承擔?抗疫形勢變更的時間怎麼界定、如何把握?如何確認合同履行情況?

「涉疫案件是非常態案件,新情況新問題較多。基層法院急需上級法院的審判指導,社會層面對司法裁判、評價和規則的指引需求也非常迫切。」蕪湖市中院民二庭庭長文勇說。

涉疫訴訟對法官辦案的「時」與「效」要求很高。牛富文說,此次疫情影響的企業和相關利益人群數量龐大。比如開發商因疫情延期交房,購房者可能提起訴訟要求賠償。一個案件的宣判,就有可能引發成百上千購房者的跟進訴訟。

安徽省高院法官表示,涉疫訴訟案件的當事人大多在疫情中利益受損嚴重,如果案件久拖不決,將給當事人造成更大損失。這考驗基層法官的辦案效率和質量。「當事人因疫情引發的心理變化,也將加大審判推進難度。」文勇說。

權威解釋提前化解

面對即將到來的疫後訴訟「衝擊波」,儘量縮減波紋蕩漾範圍,減輕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震蕩,應對行動需即刻開啟。

安徽省高院院長董開軍介紹,目前安徽法院系統已迅速動員,採取線上加強「雲審判、雲調解、雲釋疑」,線下統一全省法院對涉疫案件的審判尺度、提前增加案件調解力量、制定案件上報制度等措施,提前應對立案高峰。

「採用網上開庭方式審理前,我們會收集梳理各方當事人新提供的證據材料,組織證據交換,充分保證各方當事人的舉證和質證權利」。安徽省高院民二庭員額法官方慧說,「雲審判」有效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也提前分流了疫情後的訴訟壓力。

「加大調解力度,可以避免訴訟成為糾紛化解『獨木橋』。」汪暉介紹,安徽建立起一支518名包括院長、聯絡人員在內的「網上立案網上調解」隊伍,確保網上調解專人負責。組建法官、技術人員、庭長在線微信工作群,對網上立案網上調解工作一日一報、一周一評,每天公布,及時指導在線訴訟調解。同時,統籌推進網上立案和網上調解,只要當事人同意,糾紛就可以導入在線調解平臺,讓當事人不用出門就能維護訴權,解決糾紛。

摸清底數,是高效應對的前提。安徽高院在全省建立了涉疫訴訟案件上報制度,對基層法官開展緊急業務培訓。「心中有數,判案不慌。」合肥市中院民二庭庭長王麗說,目前法院工作人員正在迅速補課、增強本領,梳理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在線上向企業發出「預警」並答疑解惑。

統一標尺,可以防止進退失據。安徽省高院2月25日印發《涉新冠肺炎疫情房地產糾紛案件審判指引》,在全省範圍內,對疫情期間出現的工程延期、成本變動、租金減免、逾期交房、逾期交款等十個疑難問題,統一審判尺度。

「這對後期審判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引性。」蕪湖市中院民四庭庭長朱訓明形容,這就像給法官們及時配發了統一刻度的尺子,在實現類案同判的同時,也讓當事人在起訴時就保持合理預期。

據記者了解,廣東、廣西、上海、山東等地高院也已於近期下發指引性文件或公開回應,規範涉疫訴訟審理。在採訪中,不少基層法官提出建議,應儘快從更高層面出臺權威司法解釋,統一裁判指導思想和尺度,釋放傾向性信號,指導訴訟實踐,提前消解疫後訴訟「衝擊波」負面影響。

原標題:《瞭望丨預警!訴訟衝擊波或於4月抵達》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林草丨白龍江3393米高寒瞭望哨有了科技眼
    網際網路+林草丨白龍江3393米高寒瞭望哨有了科技眼 2020-12-24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瞭望丨專門法院專在哪兒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楊金志蘭天鳴   面向未來,要讓中國成為「國際訴訟優選地」,專門法院還需進行哪些探索?《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對此進行了「專門」調研。    專門就要高精尖    隨著各類資源要素不斷聚合,新生事物噴湧而出,航運、金融、智慧財產權等領域新情況新問題隨之而來。
  • 瞭望丨登高瞭望察大勢
    文丨何雷◇《瞭望》走過了不平凡的40年光輝歷程,成為我國新聞事業改革進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希望《瞭望》進一步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中國軍隊捍衛國家利益、維護世界和平、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很早以前,我就知道《瞭望》。
  • 瞭望丨正風肅紀,還要補強五處薄弱環節
    ◆ 面對新發展階段,正風肅紀還需做強五個薄弱環節,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開局之年,多地紀檢、組織部門推出新舉措,加強對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原題丨正風肅紀補強五處薄弱環節文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 連續40天暴雨預警!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未來十年全球最大風險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截至7月11日,連續40天——6月2日至7月1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 瞭望丨「救心」
    原題《我們傾聽 我們理解 我們陪伴》《瞭望》新聞周刊丨採寫記者閆祥嶺 張力元 林苗苗 藺娟 帥才 董小紅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身處其中的一些患者和醫務人員焦慮、悲觀、恐懼、抑鬱。適時的心理幹預如同「千斤頂」,助人克服負面情緒,重燃生命活力,把疫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 瞭望·長徵丨國民黨檔案揭秘紅軍長徵緣何勝利
    LW刊於《瞭望》2016年第43期《瞭望》與軍事專家金一南、徐焰的對話——長徵,生死關頭的道路抉擇唯有真正了解中國共產黨人走過的歷程,才能深刻理解長徵勝利的必然性特約撰稿丨褚振江為解決事關黨和紅軍命運的最緊迫的軍事指揮問題,中共中央於1935年1月在貴州遵義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這就是彪炳史冊的遵義會議。會議結束了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長達4年之久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二是堅持北上方針。
  • 資訊丨Daniel Arsham 皮卡丘發售預警!Kaws 公益版畫出售!
    潮流藝術 / 潮流玩具 / 潮物 / 藝術家 / 設計師吐槽 丨 品牌 丨 周店 丨 人物 丨 周物 丨 潮玩 丨 乾貨資訊>Daniel Arsham 皮卡丘發售預警!///01Daniel Arsham 皮卡丘發售預警Daniel Arsham打造藝術平臺 Archive Editions 今日在微信公眾平臺正式上線。
  • 瞭望丨保持定力 將優勢轉化為勝勢
    得道多助,勢就站在我們這一邊文丨《瞭望》編輯部  歲末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會議上深刻分析了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時與勢,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一  1月12日,有兩則新聞令人深思。  一則新聞是:一名新華社記者在自己的海外社交媒體「臉譜」帳號上發帖,報導自己實地探訪石家莊市實施全員免費核酸檢測的見聞。海外網友一下子被「點燃」了。
  • 男性健康論壇在滬舉行:衝擊波成為ED治療新策略
    第12屆仁濟男科論壇暨中美歐男性健康高峰會議近日在上海仁濟醫院舉行,來自中、美、歐等國泌尿外科、男科知名專家以《男性生殖系統及尿道修復重建》為主題展開研討,分享了幹細胞、低能量衝擊波、陰莖假體植入治療勃起功能障礙(ED)等前沿課題。
  • 網信之聲丨林亭口鎮:網信培訓提能力,當好輿情「瞭望哨」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提高全體網信幹部的綜合素質、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11月2日,林亭口鎮舉辦網信業務培訓班,各村支部書記及網絡信息員共計110餘人參加。來源:古韻林亭口原標題:《網信之聲丨林亭口鎮:網信培訓提能力,當好輿情「瞭望哨」》閱讀原文
  • 《元氣騎士》衝擊波怎麼樣 衝擊波效果一覽
    導 讀 元氣騎士衝擊波有什麼效果!你喜歡這款遊戲嘛?喜歡的話就跟著九遊小編一起走進遊戲的世界吧!
  • 餘勇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 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未來十年全球最大風險截至7月10日,連續39天——6月2日至7月10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 守望在興安之巔——呼中區瞭望人員上塔記
    「鏟雪的時候注意點腳下,雪太深別崴了腳,夠寬車就能開上去了」、「兄弟們,累了的上車休息休息,車裡有麵包,餓了的拿著吃點,再有一兩公裡就到了」……在「興安之巔」大興安嶺森林深處,一支特殊的隊伍打破了山林裡的沉靜,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只為將防火瞭望員儘快護送到工作崗位,展開森林防火瞭望工作
  • 瞭望丨「第二次革命」揚帆新徵程
    4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正式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年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  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回顧總結了過去40年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把握當今世界和平合作、開放融通和變革創新這三大歷史潮流,清晰勾勒出進一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大路徑,並且明確提出中國下一步擴大開放的四項重大舉措。
  • 鄭博士:4月小人預警提前報!
    文/鄭博士 公眾號:鄭博士說風水 提示:根據中國位理學和命理學原理,加上九宮飛星情況,鄭博士特別給出公曆4月份小人預警情況,供大家參考——預警分四級,即藍色、黃色、橙色、紅色,紅色預警為最高級
  • 「瞭望之友」徵集號
    ,其中的精彩文章,將陸續刊發在《瞭望》「創刊40年特別報導」中,並收錄於《瞭望》創刊40年紀念文集中 文末附投稿方式 各位「瞭望之友」: 2020年,即將過去。
  • 瞭望丨國會山淪陷,一場更大地震的前震?
    原題丨後美國時代來了嗎文 |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如果說「後美國時代」有一個確切的起始日期,那它很可能就是2021年1月6日。  1月13日,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了針對川普的彈劾條款,指控他「煽動叛亂」。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兩度遭眾議院彈劾的總統。  美國分析人士認為,民主黨此時發起彈劾,一方面是為了「立標杆」,防止煽動暴力的情況再次出現;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彈劾成功,倘若如此,參議院就可以按美國憲法規定禁止川普4年後再度競選總統,這將對未來的兩黨選戰產生實質性影響。
  • 瞭望丨我們需要怎樣的未來教育
    近日,《瞭望》記者針對未來教育對教育界的各位專家進行了採訪報導,孫尚傳提出打造「少年科技童子功」的教育理念,文章中也將他的核心觀點作為重要提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共鳴。 來源:《瞭望》 作者:劉苗苗
  • 瞭望丨2020,人民站C位
    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2020年即將成為過往,人民站C位,是這一年中國人民最深切的感受2020年 人民站C位文 |《瞭望▲ 這是2月4日,醫護人員走向武漢火神山醫院病房(無人機照片)。▲ 4月15日,新冠肺炎患者在武漢市肺科醫院重症監護室嘗試做出「贊」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