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裡楊過被郭芙砍斷手臂後,遇到大雕戰巨蟒。在幫助大雕戰勝巨蟒後,被大雕帶到一個山洞,在山洞裡發現了獨孤求敗的劍冢。
第一個劍冢上寫著「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再看那劍時,長約四尺,青光閃閃,輕輕一彈發出瑟瑟聲響。他將劍放回原處,抬起長條石片,見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兩行小字:「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不祥,乃棄之深谷。」
這段位有點類似於令狐衝的「獨孤九劍」,獨孤九劍分為九式,分別是總決式、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氣式。看這九式,你就知道重點在於劍法精妙,但是遇到內力深厚之人,令狐衝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所以後來又學了易筋經。
出了一會神,楊過再伸手去拿第二柄劍,只提起數尺,嗆□一聲,竟然脫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濺,不禁嚇了一跳。原來那劍黑黝黝的毫無異狀,卻是沉重之極,三尺多長的一把劍,重量竟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戰陣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數倍。楊過提起時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於是再俯身拿起,這次有了防備,拿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當一回事。見那劍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更圓圓的似是個半球,心想:「此劍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靈便?何況劍尖劍鋒都不開口,也算得奇了。」
看劍下的石刻時,見兩行小字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楊過喃喃念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間劍術,不論那一門那一派的變化如何不同,總以輕靈迅疾為尚,這柄重劍不知怎生使法,想懷昔賢,不禁神馳久之。
過了良久,才放下重劍,去取第三柄劍,這一次又上了個當。他只道這劍定然猶重前劍,因此提劍時力運左臂。哪知拿在手卻輕飄飄的渾似無物,凝神一看,原來是柄木劍,年深日久,劍身劍柄均已腐朽,但見劍下的石刻道:「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經常看見一些交易者,把自己的K線界面畫的密密麻麻,各種工具齊齊上陣,像極了琳琅滿目的武功招式。不是說這些招式沒有用處,而是人的精力有限,它可能會將人的思維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
重劍無鋒,更像是趨勢中的重勢不重價,任你幾路來,我自一路去。這類交易者的盤面大多是乾乾淨淨的,有的只是裸K,或者壓根就不看K線。這當然不是刻意的,而是一種自然的轉換。交易員晉階的每個階段都不是割裂的,而是潛移默化在發生著變化。刻意為之,必定勞財傷神。
你是哪個階段呢?我是小師妹,帶你找到你的期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