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一部抗日劇的巔峰之作,中國的武士道精神!

2021-01-18 小天老師談天下

歡迎來到小天自媒體號,今天小天來分享給大家的是一部十分經典的抗戰題材電視劇《亮劍》,並分析一下「亮劍精神」與武士道有什麼相似以及本質的區別。

說起《亮劍》這部劇,可能許多軍迷都看過,那可是號稱秒殺所有抗日神劇的經典之作。既然是經典,那麼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他經典在哪吧!

首先,改片製作十分精良,一進入,就給人一種很接地氣的感覺。李雲龍雖然像個土匪一般,說一不二,我行我素,十分義氣。

他能打仗,第一仗和坂田聯隊打,就用一個迫擊炮炸死了坂田聯隊長。而後山崎大隊橫衝直入革命解放區,李雲龍又用土工作業方式教他做人。緊接著還伏擊了日軍觀摩團,擊斃大佐、少將好幾名。最後平安縣城一役,圍點打援,頗具大將風採!

整部劇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熱血,激動地愛國情懷。實在是近年來少有的良心抗日劇!片中塑造的李雲龍形象十分突出,他像個土匪,又像個軍閥。但同時他還是個從農民摸爬滾打上來的八路軍指揮官,在他的身上,我仿佛能看到彭總的影子。,

我沒看過這部小說,但卻被電視劇所吸引了。這部電視劇中,主旨就是「亮劍精神」,正如李雲龍在劇中所說:兩個劍客對壘,明知道對方是天下第一高手,還要亮劍,明知是個死,也要敢於亮劍!死在敵人的劍下不可怕,關鍵是要亮劍!

這個所謂的亮劍精神,我分析了一下,大致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類似。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崇尚的是尚武,不成功便成仁,有破釜沉舟的意思。

而中國版的亮劍也是如此,即使是在最危險,困難的時候,也要拼了命的向前衝,與敵人同歸於盡。

而和日本武士道精神不同的是,中國版的亮劍,不是為了忠君,而是為了愛國。無論敵人有多麼強大,我們都不退讓。這個所謂的不退讓,是建立在別人先出手的情況下。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崇尚和平的國家,敢愛敢恨,別人不惹我們,我們就能和它和睦相處,一旦惹惱了我們,我們就要他們的命!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則是一種富有侵略性,不尊重生命,洗腦的精神。

綜上所述,我認為亮劍精神是要遠遠高於武士道的。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劇情套路、時裝偶像,又一部抗日神劇將拍,像極了亮劍之雷霆戰將
    文\市儈娛樂記得大概在十年前,從《亮劍》開始,後來的《我的兄弟叫順溜》《我的團長我的團》《雪豹》《永不磨滅的番號》等等,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抗戰劇。但是近幾年觀眾很明顯的感覺到拿得出手的抗戰劇少之又少,不管是諜戰劇還是抗戰劇,都拍成抗日神劇了。
  • 青春偶像抗日神劇——亮劍之雷霆戰將
    《亮劍3之雷霆戰將》出品人兼總製片人萬榮表示:「第三部全新版《亮劍之雷霆戰將》會在主體思想及價值觀不變的情況下,做很多新的變化和調整。作為一部青春版的《亮劍3》,首先人物架構和團隊都會通過全新的創作更加年輕化。
  • 《亮劍》15年,抗日劇為什麼越來越神了?
    關於《亮劍》IP,萬榮有一個完整的構想:除了大電影,還有「新亮劍三部曲」——《亮劍之雷霆戰將》《亮劍之特種部隊》《亮劍之未來戰士》,看題目就很不一般,似乎要打造一個「亮劍宇宙」。《雷霆戰將》2017年開始籌拍,還是都梁做藝術總監。
  • 5部零差評的抗日劇《雪豹》墊底,《亮劍》只能排第三
    NO.5:《雪豹》;之前我在電視上看了,幾年後一直念著,高中暑假在手機上重刷一遍,現在2020年7月,無劇想看,我又下載愛奇藝看《雪豹》。周衛國這個角色,文章是真的演得好。守田犧牲的時候,我一如既往難受。
  • 公認「零差評」的抗日劇,部部百看不厭,《亮劍》卻輸給了它!
    說起抗日劇,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不過現在很少看見比較精彩的抗日劇了,反而是以前誕生了不少好看的抗日劇,而且是公認的「零差評」,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幾部抗日劇,部部百看不厭,《亮劍》卻輸給它! 4. 《我的團長我的團》
  • 日本拍了一部抗日劇,裡面的中國軍人是什麼形象?中國網友沸騰了
    在前些時候重拍的亮劍播出,但是很快就引起了一片吐槽,原因很簡單,裡面的小鮮肉們個個都打扮光鮮亮麗像是去談戀愛的,而不像是去打仗的。除了這些在衣著打扮上不符合史實的劇還有那種一看就是在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了,何為抗日神劇呢?指的就是戰爭遊戲化,友軍懦夫化還有對方白痴化的電視劇。
  • 剛宣布禁抗日神劇,張雲龍的《亮劍之雷霆戰將》就有點迫不及待了
    抗日劇,一直以來都是國內"頂梁柱"般的存在,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畢竟對於近代來說,這段時間是我中華民族面臨的最大危難。常言道,不忘前事,後事之師。如此民族之苦難,時不時拿出來,也能教育後人,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是可以理解的。
  • 日本人看《亮劍》的反應,這3個最真實,第二個日本觀眾難以接受
    電視劇《亮劍》堪稱是我國近代少有的一部經典抗日神劇。主角李雲龍驍勇善戰,把鬼子打得貼貼服服,而其他配角也各有特色,均上演了一幕幕緊張刺激的劇情。為此該劇在中國深受觀眾歡迎,但不知道日本人看完《亮劍》之後,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 經典抗日劇推薦 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個比潛伏 亮劍 還要好看
    每一個細節都很動人,這不是一出抗日劇,這是一出生活劇。一定是沒有耐心的人,每一個情節設置都值得回味。這不是一部單純的抗日劇,精品之作! 2. 《胭脂》這部抗日諜戰劇主要講述了一個任性霸道的富家千金從一個菜鳥特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的故事。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大上海,她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抗戰的隊伍中,一起抵抗日貨並燒毀了宋家的日貨倉庫。從此閨蜜反目成仇。
  • 《亮劍》李雲龍一句霸氣臺詞,引發日本網友不滿,還要求演員道歉
    過去抗日神劇層出不窮,但是也不乏一些優秀的抗日劇作品,就比如老版《亮劍》,這部電視劇雖然也並非絕對完美,但是也不失為質量上乘製作用心的優秀作品。整部劇沒有狗血而缺乏邏輯的臺詞,也沒有過多神化中國軍人,對李雲龍這個人物的刻畫也是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 零差評的抗日劇,豆瓣分數高於《亮劍》,稱為大陸《兄弟連》
    說到抗日電視劇,大多數被洗腦的觀眾會想到手撕鬼魂,子彈掉頭。許多抗日劇導致各種級別,其中一些是經典的,但很少。比如《亮劍》一直被視為經典,尤其是李雲龍句子義大利大炮和大炮,有的用在表情袋裡,有的用在表情袋裡的短片裡,我不得不說《亮劍》真的是一部好作品。
  • 娛樂圈裡經常拍抗日劇的幾位演員,第一位是抗日神劇專業戶
    像王新軍剛開始拍的《歷史的天空》、《中國近衛軍》等抗日劇還都是挺不錯的抗日劇也都很有內涵,但是再後來王新軍因為拍了一部抗日神劇頓時使王新軍的抗日劇地位一落千丈,這部抗日神劇就是《抗日奇俠》他在裡面飾演「王牧風」一角色裡面簡直太扯了,所以說以後還是少拍攝點抗日神劇吧。
  • 15年後,《亮劍》成功走向抗日神劇
    2005年的一部抗日劇《亮劍》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經典,李幼斌老師飾演的李雲龍,成為了典範。這部劇可以和《西遊記》相提並論,播出三千餘次,收視率最高可達13.7。 但是在15年後的今天,這部人們心中的經典影視劇,因為一次翻拍,被貼上了「神劇」大的標籤。從抗日劇到抗日神劇,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 這5部抗日劇評分居高不下,最後一部無可撼動
    非常棒的劇,少年時不能理解的,對劇中人物的選擇漸漸能夠理解了。各自有自己的立場卻又互不幹涉,無關對錯。很少有這樣一部劇讓人看一遍就不會忘,總會默默想起,總會回甘,歷久旎新。 NO.2:《亮劍》;這是一部我們全家都非常喜歡的劇,時不時就會翻出來看,甚至臺詞都可以脫口而出,編劇真的太厲害了,李幼斌老師的演繹也是絕了,和尚死的那段哭過好多次,是真的意難平
  • 《亮劍》讓人熱血沸騰,日本人看完《亮劍》是什麼反應?
    我們一定很熟悉《亮劍》。當時很多人都被日軍的抵抗和士兵表現出來的精神所鼓舞。同時,我們也對我國以前的艱苦條件有了相應的認識。當然這部劇主要是以抗日為主題的劇,所以大家都很好奇日本人的反應。有網友在想,如果這部抗日劇被日本人看到,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其實要明白,這種劇是不能通過官方渠道引進的,所以自然只有少部分日本人會看。當然,也有日本人在網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以下是日本人看完《亮劍》的四種反應。
  • 亮劍三雷霆戰將: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髮膠呢!細數那些抗日神劇
    近日,一部打著亮劍第三部旗號的電視劇在觀眾的口誅筆伐中狼狽下架。此神劇打著抗日的旗號談戀愛,騷操作之多,令人啼笑皆非。八路軍男主髮膠抹起,神採飛揚。身著整潔軍裝的他驀然回首,一記深情的wink你心動了嗎?戰役中,他亦十分負責。
  • 「亮劍續作」到底多雷人?
    「什麼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這是《亮劍》裡震撼人心的一句話,這才是中國軍人應有的霸氣。說起《亮劍》,不得不談站在娛樂風口尖的《雷霆戰將》神劇,於 11月3日首播,11月16日在各大播出平臺已經下架停播。
  • 《亮劍3》不算啥,這4部「抗日神劇」才叫厲害,被央視直接叫停!
    《亮劍3》不算啥,這4部「抗日神劇」才叫厲害,被央視直接叫停! 由張雲龍、高偉光、賴雨濛等人主演的《亮劍3》開播後,成功收穫罵聲一片,很多觀眾都吐槽稱,又一部抗日神劇誕生了,在男主戰場上「走秀」,女主戴美瞳、畫眼線,根本就是一部cosplay的偶像劇。
  • 《孤島飛鷹》才是抗日神劇封神之作,《亮劍3》在它面前算小兒科
    最近《亮劍之雷霆戰將》因為實在太雷了,才播出9集就被下架,讓很多想當喜劇看的觀眾感到惋惜。其實這些年來,抗日神劇並不少,比《靚剪之雷霆託尼》還雷的大有「劇」在,如果要封一部為「雷神」,非《孤島飛鷹》莫屬。這個名字也許很多人覺得有些陌生,但只有提到一個名字,相信大家就懂了——燕雙鷹。
  • 扛著沙發前進,這部堪比《亮劍3》的抗日神劇,當年為何能夠大火
    就像網友所說,《亮劍3》只是蹭了《亮劍》的熱度,既沒有《亮劍》的形,更沒有《亮劍》的魂,滿屏散發著雷人的氣息,依然是「抗日神劇」的翻版。最終《人民日報》也實在看不下去了,直接發文批評「把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戰劇」上,「影視劇中考慮年輕人的習慣,創新表現方式,並非不可以,但前提是尊重歷史,不能劍走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