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護士!讓我看看!」

2020-12-23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4日電(記者楊思琪)「我是護士!讓我看看!」12月11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氣溫低至零下十幾攝氏度,一名老人突然暈倒在街頭。一名護士聞訊後,當即上前跪在冰冷的地上,為老人做心肺復甦。

一下,兩下,三下……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顧不上天寒地凍,這名年輕的女護士重複不停地做著按壓動作。這一幕感染了身邊人,一個年輕小夥想盡辦法幫老人聯繫家人,一位中年人拿出身上的速效救心丸,還有熱心群眾幫忙撥打120……

5分鐘後,老人終於恢復呼吸,隨後120急救人員將老人送往醫院,現場一片歡呼。

「這麼冷的天,我手拿電話都凍得不行,她跪在地上做心肺復甦5分多鐘,太不容易了。」現場一名市民回憶說。

這名護士名叫王輝,是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平人民醫院內二科護士。那天中午,她正在安順街附近等公交車。「我聽人說有老人暈倒,就直接趕過去了。」王輝說。

當時,王輝先是蹲下身,摸了摸老人的脖子,因擔心老人摔倒後出現骨折,又對老人進行了初步檢查,確認沒有骨折後實施了心肺復甦按壓。

「我是一名內科護士,在醫院經常參與搶救,在值班時遇到過患者心臟驟停,做過心肺復甦,所以當時看到那個情景,我沒有多想,直接就衝了上去。」王輝說,不記得按壓了多久,直到老人恢復了呼吸,自己才緩過神來。

不久後,有人在網上發了這件事的視頻,引來一片熱議。「最美女護士」「你跪地的姿勢是寒冬最美的樣子」「心肺復甦看似簡單,實際上很累」「白衣天使,為你點讚」……

「不知道是天氣太冷了,還是由於按壓時間長了,120救護車把老人接走後,我的手開始抖了起來。」王輝說,以前在新聞裡看到醫護人員在街頭出手救人,沒想到這次自己碰上了。

王輝已經從事護士工作5年了,緊急搶救只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投身到醫院發熱門診,奮戰在第一線。「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我也希望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識,給身邊的人帶去幫助。」

相關焦點

  • 渭南市第二醫院外三科護士李清:我是護士我驕傲
    渭南市第二醫院外三科護士李清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 閆 臻)戴上燕尾帽,穿上一襲白戰衣,仿佛肩上就有了偉大而又神聖的使命,帶著一份熾熱的愛心,穿梭在那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儘自己所能,幫助患者打敗病魔,樹立信心。
  • 馳援護士削髮明志:雷神山——我來了!
    為積極響應遼寧省關於組建第三批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的號召,瀋陽市公安醫院外科門、急診護士長劉莎,手術室護士劉琳琳主動報名,光榮地成為馳援武漢醫療隊成員,並於2月9日乘機奔赴武漢。到達武漢的這幾天時間裡,她們都經歷了些什麼?
  • 新冠肺炎「自愈」護士賈娜重返一線:我很渺小,護士服是我的戰袍
    早上穿上深綠色的護士服,站在鏡子面前,她不再像從前那樣琢磨妝容,而是告訴自己:要上「戰場」了。過去的18天裡,24歲的賈娜經歷了從未有過的艱難時刻。這是她入職後的第一個春節,她選擇值守崗位。然而,就在除夕這天,她拿到了自己確診新冠肺炎的報告單。
  • 護士詩的催人淚下:請不要給我花環,不要給我掌聲,只想安全回家
    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護士龍巧玲,是甘肅山丹人,山丹縣人民醫院醫生。接到武漢急需醫護工作者消息,龍巧玲主動請纓,隨醫療隊赴武漢,現在武漢某方艙醫院。她用筆名「弱水吟」寫下了一首詩。在這首詩裡,她在乎的不是榮譽、不是讚美,而是對自己身份的尊重,對本職工作的負責,對生命的敬畏。
  • 國際護士節|「我看不見你的樣子,但我知道你是誰」
    有人說,在口罩和防護服後面,我看不見你的樣子,但我知道你是誰;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知道天使就在身邊……「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我們通過採訪幾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護士,感受天使的溫情和大愛。「風暴眼」中的護士:我自豪 我來自「金銀潭」如果說武漢是報告新冠肺炎疫情的風暴中心,那麼金銀潭醫院就是「風暴眼」。
  • 中國護士在德國: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尊重
    就職於德國一家公立醫院ICU的華人護士,向健康界講述了她的一線抗疫經歷。來德國第一年趕上了疫情我來德國第一年就趕上疫情,一開始心裡有點犯嘀咕,擔心自己會被感染,但是事後證明我是多慮了。去年此時,我先生決定出國繼續學業,我就跟著來到了德國。
  • 華人護士在德國: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
    就職於德國一家公立醫院ICU的華人護士,向健康界講述了她的一線抗疫經歷。 來德國第一年趕上了疫情 我來德國第一年就趕上疫情,一開始心裡有點犯嘀咕,擔心自己會被感染,但是事後證明我是多慮了。去年此時,我先生決定出國繼續學業,我就跟著來到了德國。
  • 就業|除了護士,我到底還能幹點啥?
    離職前後,很多朋友也向我抱怨自己不想幹臨床,但更多時候聽到的都是——「除了護士,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幹啥呀?」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不是因為我們是護士所以沒有別的路可走,相反,正因為我們是護士,我們比別人多擁有的臨床經驗、醫學知識能讓我們求職中脫穎而出。我們很多人都不願意捨棄本科4年學習的東西,總希望能學以致用,也算不辜負。那護理知識,護士經驗除了臨床我們還可以應用在哪裡呢?
  • 十年之前,我是護士;十年之後,我是護理人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順利完成手術的醫生在看完病人的情況剛離開病房,病人就從麻藥中甦醒,看起來狀態很不錯,妻子、女兒喜笑顏開的守護在旁;責任護士不知道是第幾次記錄著各項指標;而須臾間,我端著輸液盤從病房經過,病人口裡噴湧出的血裝滿了半個臉盆……家屬的哭聲響徹整個普外科。
  • 2020年國際護士節:我看不見你的樣子 但我知道你是誰
    有人說,在口罩和防護服後面,我看不見你的樣子,但我知道你是誰;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知道天使就在身邊……  「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我們通過採訪幾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護士,感受天使的溫情和大愛。
  • 護士連橡皮筋沒綁就往我腿上扎針,我閉上眼忍著,然後就暈針了
    我和狗蛋打賭輸了,因為狗蛋掌握了情報我坐在矮凳上,等待護士給腿扎針。一周前也是這樣的姿勢,不同的是,今天只有一個護士,上次是兩個。上次兩個護士很體貼,先是用細柔的聲音叫我去二樓取五支小管,後來又追下來說不用取,讓我回到三樓。這護士挺有責任心的。我坐在三樓那間診室的矮凳上,拉起褲管,等待護士刺針抽血的時候,我心裡就是這麼想的。
  • 演員姜濤大鬧醫院護士站,曾出演《我是路人甲》,官媒發聲吐槽
    姜濤在演完《我是路人甲》後,在圈內有了一定的名氣,還曾接受過電影頻道的訪問,在節目中姜濤表示自己在演完《我是路人甲》後,接了很多戲,其中有很多都是出演男一號,他還表示:「我不能給爾冬陞丟臉」。可能是自己的事業越來越順了,姜濤有點飄飄然了,7月12日發生的一件事,他就丟臉丟大了!
  • 媒體聚焦|【你休假我上班】我已經一年沒回家了!急診科護士:半天30...
    你休假我上班!過節,意味著城市放慢了腳步,奔波疲憊了許久的人們終於得以停下來,喘一口氣。此時,如果要在上海體驗「飛馳人生」,除了外賣小哥的電瓶車,還有一個地方:醫院急診室。我們的護士全員上崗按照今年中秋節、國慶節門診安排,10月1-4日、8日,仁濟東院門診停診,不少病例都集中到了急診室。「今年長假有8天,其中門診只開3天,所以我們急診的壓力還是很大的。」仁濟醫院東院急診科護士長範穎告訴記者,「很多病人假期才有時間就診,再加上急診病人,人流疊加,超過我們平時的就診人次。真的就是別人放假,我們更忙。」
  • 協和畢業後,我在美國做護士二十多年,這份職業很有成就感
    近日,王銳向八點健聞講述了她從學習到工作,並在護士職業中獲得成就感的經歷。本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如果當年高考我多考0.5分,現在我就不是護士了。 那是在1985年。我的高考成績可以進清華、北大、北醫或者其他任何一所院校,但正是這0.5分之差,我與協和醫科大學(現協和醫學院)的醫療系失之交臂。
  • 福建援宜男護士心聲:馳援宜昌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amp;nbsp&nbsp地點: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nbsp&nbsp&nbsp&nbsp記錄人:張杰 福建省對口支援湖北宜昌防治新冠肺炎支援隊隊員&nbsp&nbsp&nbsp&nbsp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護士
  • 護士夫婦:在一線戰場,你的護目鏡讓我認出了你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述一個東北大連平凡的護士夫婦感人肺腑的故事:大連一對護士夫婦從年初疫情發生開始,這對伉儷都忙在第一線,預檢分診、採集核酸……雖然是夫妻,兩個聚少離多,妻子王巖偉是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產科護士,丈夫潘吉昌是大連市中心醫院ICU護士,兩個從來沒想過能同時出現在六院這樣一個特殊的戰場。
  • 工作十個月,從新護士成為年輕護士,我有話要說
    在工作之前我對護士這份職業充滿了嚮往和期待,想像著自己穿上工作服在不同的病房裡進進出出的樣子,回答著患者的各種疑問,熟練地進行各項操作……當然了,我也很怕自己幹不好這份工作,作為一個北方女生,性格大大咧咧、不受拘束,骨子裡實則是十分感性的,常常會因為一些溫暖的小事而感動,同樣的,不開心的事情也會讓我難過很久。
  • 姐姐虐我!當日本女演員們穿上護士服
    ですので一度そういうシーンに遭遇してみたいです」(39歳)光是看著她的臉就能恢復生氣感覺能提供準確的治療和看護感覺會認真地照顧我(在《純白》中)飾演的護士一角很成熟,是一部留給人不錯印象的電視劇。所以一次就好,想擁有那樣的經歷。)
  • 護士隨筆這件從沒想過的事我完成了
    原標題:護士隨筆這件從沒想過的事我完成了□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 餘曉歡 前些天,我正在家休息,忽然接到護士長的電話:「曉歡,你在哪裡?漢川人民醫院有位患者要做人工肝,需要你去指導一下,可以嗎?」「好的,護士長,我馬上到醫院!」我立馬答應下來,掛了電話就立即前往醫院。我是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2019年9月,在魯浩主任和陳麗萍護士長的支持和鼓勵下,我曾前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學習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護理。學習回來後,我們科室在多學科合作下開展了這項新技術。
  • 「95後」護士:抗疫結束 我想跟家人去吃火鍋
    在我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隨州128名醫護人員中,有一名來自德安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名叫段曉萱,年僅21歲,別看年紀小,承擔的任務卻不輕。段曉萱母親 扶蓉:當時她跟我說的時候我眼淚總是往下掉,因為每個父母都擔心自己的子女,但是我心裡也特別高興,我覺得我女兒長大了,能為國家能為人民做點事了,我真的很高興。帶著父母的關愛和囑託,段曉萱在隨州經過幾天的學習適應,很快就開始了每天三班倒的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