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連綿的群山中隱藏著許多古老的小村莊。古老的黑白房子像棋盤一樣分散開來。歷經滄桑的西遞古村落,在皖南眾多村落中脫穎而出,深受人們喜愛。西遞古村落位於安徽省南部,距黟縣東部9公裡,距黃山風景區40公裡。西遞古村落建於北宋李青七年,距今已有近1000年的歷史,有300多戶居民,1000多人。西遞古村落位於西遞古村落的頂端,是航運和村落的最高峰,西遞古村落呈船狀,有一排排徽州民居,像一艘大船的船艙,四周是滾動的地板。像潮水一樣,村前的月亮湖和大面積良田環繞的村莊,就像一艘停泊在寧靜港灣的大帆船。
進入西遞古村落,村落以一條縱街和沿河兩條街道為骨架,形成東西走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胡同體系。村裡的胡同都是沿著小溪修建的,都是用青石鋪成的。整個村落空間自然流暢,錯落有致。村裡有224棟明清時期特有的古民居,99層高的城牆和小巷,錯落有致。它被稱為「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經歷了歷史變遷。然而那個時代的奢華是無法掩蓋的。古民居門上有馬頭牆,匠人匠心獨運。他們在馬頭牆上雕刻豬、牛、羊、獅子等奇怪的動物,它們有不同的舉止,令人愉快。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的第24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上,西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安徽南部山區一個偏僻的古村落,如何才能成為大家關注的世界文化遺產?這個千年古村悠久的歷史背後有哪些動人的故事?西遞古村落是胡家幾代後裔形成的古村落,但胡家村民的遠祖是唐太宗李世民。據西方胡家譜記載,904年唐末,宣武使朱溫發動叛亂,將據為洛陽。胡王子帶回家鄉惠州,給繼父起名胡、胡昌邑。胡王子一生未娶。到了晚唐,胡長義考上了明靖科。他閉門苦讀儒家經典,被稱為「公」。為了報答胡三的救命之恩,胡長義留下家訓,不許他再取姓李。北宋遊年間,胡昌義五世孫虎石樑婺源,行至法(寧)路線Xi甌,對這裡的山波深深著迷。他認定Xi甌是風水寶地。一年後,他搬到西部居住。安徽有一個千年古村,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代居住的地方,但他們都姓胡。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胡一家被尊為"詩禮長者",如遵祖訓、勤修涵養、尊義濟貧、利國利民等。歌曲簡介表明,他們是" 60後文化進入結構,工作和保護業務",並取得了發展之路。「聚賈、聚儒、聚勞」最好的詮釋是祖德孫、西遞,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如「孝、忠、德丸」,作為人生的標杆,正是在這千年家規家訓的薰陶下,胡氏家族出了許多清官、好官。
僅明清兩朝,就有460多名官員實際上被授予官職。明朝洪武時期的胡壽安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胡守安任河南省信陽縣知縣,任職期間揚長避短,深受當地人民喜愛,西遞古村落培養了許多具有崇高愛國情操的人。1895年,他們聯繫主張變法的康有為、梁啓超,1300名在北京參加考試的人在車上寫了一封信。八個安徽人在信上簽了名,其中三個是外國人。
不僅如此,西遞還樹立了一個概念性的座右銘,把儒家想和一些中國傳統的思想進行了推廣、普及和推廣。通過許多對聯,如三雕、藝術表演建築,西遞村有100多副古代對聯,黑龍江有人民的門和掀背車。內容幾乎都是自己的希望。讀政權的儀式可以是勤勞和善行。醫生胡從他祖居的一塊「工作」上退了一步。石像碑文的意思是告誡他的後代「退後一步,冷靜下來」。西遞石雕的蠟窗非常漂亮,意義深遠。門套上的「扇形石窗」貼近聲音向上看。對教育兒孫長大有好處。牆上秋天樹葉的窗戶要求樹有幾千英尺高,並結束它的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