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山東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開始工業化生產赤蘚糖醇的專業廠商,自2007年成立以來公司專注深耕赤蘚糖醇產品十餘年,先後攻克菌種選育、配方優化、發酵控制、結晶提取等多個環節的工藝難題,逐步成長為全球赤蘚糖醇行業領導者之一。
主要財務指標
山東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度資產總額為18,111.76萬元,2018年度資產總額為27,963.20萬元,2019年資產總額為52,374.19萬元,2020年資產總額為66,265.55萬元;2017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1,580.68萬元,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7,951.60萬元,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34,815.47萬元,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45,776.92萬元。
主要財務指標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一、創新風險
(一)技術創新失敗風險
目前,公司的技術創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提升現有發酵菌株能力、改進發酵工藝等為核心,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研發創新;二是,針對具有市場潛力的新型甜味劑產品,開展的新產品生產相關研發創新。由於發酵生產是生物技術、工藝技術、信息控制技術等多學科的綜合,相關技術的創新研發耗時長且存在一定的失敗概率,因此公司在上述兩方面的技術創新工作中均存在技術創新無法成功的風險。若公司無法順利實現技術創新的目標,則會對公司赤蘚糖醇產品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新產品市場的開拓造成不利影響。
(二)產品創新無法獲得市場認可風險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阿洛酮糖、萊鮑迪苷M等新一代甜味劑產品工業化生產的技術研發工作。作為主要應用於食品飲料領域的替代性產品,新型甜味劑的市場化應用需要一個獲得消費者和生產企業認可、逐步替代原有甜味劑產品市場份額的過程,並且該過程可能需要耗費較長時間。若公司研發推出新型甜味劑產品後,未能及時獲得市場認可或無法形成規模化銷售,則公司將會面臨新產品不能及時為公司貢獻收入和利潤的風險。
二、技術風險
(一)核心技術秘密洩露風險
赤蘚糖醇生產屬於發酵工藝,涉及的原輔料配方信息、工藝控制技術細節、優化改進設備技術等均屬於影響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由於上述因素特殊性,行業企業通常以技術秘密而非專利技術的方式進行保護。若公司經過長期摸索積累出的工藝技術秘密洩露,將對公司競爭優勢的保持造成不利影響。
三、經營風險
(一)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赤蘚糖醇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優勢企業產能領先性逐步擴大,目前市場主要參與者比較穩定。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和代糖產品消費需求升級,赤蘚糖醇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正推動原有廠家擴充產能和吸引新投資者介入,這將使得赤蘚糖醇行業的市場競爭趨於激烈。市場競爭的加劇可能導致赤蘚糖醇及其復配產品價格下降、銷售費用佔比增加。如果公司不能夠通過產能擴大和技術升級來適應行業的競爭發展態勢,公司的行業地位和市場份額將面臨著一定的風險,進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二)產品結構較為單一的風險
自成立以來,公司專注於赤蘚糖醇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工作,逐漸積累行業領先的產品品質、生產效率及眾多知名客戶,逐步成長為全球赤蘚糖醇行業市場佔有率領先的企業。雖然報告期內公司順應市場需求,逐步推出復配糖產品,但是公司產品結構仍然以赤蘚糖醇為主,公司面臨產品結構較為單一的風險。若赤蘚糖醇行業需求或供給出現重大波動,或者公司新產品研發無法達到預期,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三)原材料採購價格上漲的風險
公司赤蘚糖醇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葡萄糖,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原材料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2.86%、68.00%、72.64%和65.94%。葡萄糖的加工原料主要為玉米,因此,玉米價格的波動對葡萄糖價格進而對公司赤蘚糖醇及復配糖的成本會產生影響。玉米價格受氣候、種植面積、國家糧食收儲政策等的影響,還受其他複雜因素如國際市場玉米行情以及玉米本身的性能指標等影響。如果未來玉米價格漲幅較大,導致葡萄糖價格隨之大幅上漲,則將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四)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合計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9.52%、45.30%、55.93%和50.94%,其中莎羅雅銷售佔比分別為0.27%、7.15%、35.04%和15.96%,公司存在銷售客戶相對集中的風險。如果未來主要客戶的生產經營、合作關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或其減少對公司的採購訂單,或公司未能持續開發新的客戶,則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五)海外客戶合作穩定性的風險
公司赤蘚糖醇及復配糖以外銷為主,客戶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等地,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上述2個地區的銷售收入合計佔外銷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96%、87.01%、90.56%和92.55%。公司歷來重視海外客戶的信用狀況,選擇和信用狀況良好、實力較強的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如果未來北美及歐洲地區的客戶不再向公司採購或採購金額有所減少,則將對公司海外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六)中美貿易摩擦的風險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公司對美國的直接報關銷售收入分別為3,363.16萬元、13,300.79萬元、27,362.44萬元和17,004.13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93%、51.34%、60.60%和48.84%。公司生產的赤蘚糖醇和復配糖用於食品及飲料領域,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係密切,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公司對美國的出口仍在持續增長,中美貿易摩擦未對公司報告期內的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如果未來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則可能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七)供應商集中度較高的風險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公司前五大供應商的合計採購金額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0.18%、88.16%、67.66%和85.21%,其中向第一大供應商山東西王糖業有限公司(合併口徑)採購的葡萄糖佔比分別為47.56%、53.17%、28.35%和51.32%,公司存在供應商相對集中的風險。如果未來主要供應商由於市場原因或其他原因減少與公司的合作而公司未能及時更換適宜合作方,則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四、內控風險
(一)規模擴張帶來的管理風險
隨著公司上市以及募投項目的投入實施,公司的業務規模將進一步的擴大,公司在生產經營、人力資源、法律、財務以及規範性等方面的管理能力需求也將不斷地提高。如果未來公司的管理團隊能力不能滿足公司規模的擴張和管理能力的需求,則將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風險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聶在建先生持有公司61.2518%的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本次發行完成後,聶在建先生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雖然公司制定了《股東大會議事規則》、《董事會議事規則》等相關制度,從制度安排上儘量避免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現象的發生,但實際控制人仍有可能通過行使表決權等方式對公司的經營和財務決策、重大人事任免和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施加影響,從而可能出現影響公司經營決策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而影響公司及股東權益的情形。若公司實際控制人出現不當控制情形,將可能造成不利風險。
(三)產品質量控制風險及消費者不當食用風險
公司生產的赤蘚糖醇和復配糖作為食品添加劑用於餐桌糖、調味糖、飲料、糖果類食品及烘焙類食品等領域,產品質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隨著我國對食品安全的日趨重視及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生產企業需要對採購、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如果發生不可預計的產品質量問題,則將對公司的品牌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雖然赤蘚糖醇產品為發酵法生產並被普遍認為是更加天然、安全的甜味劑,但由於消費者個體體質千差萬別,若消費者因不當食用赤蘚糖醇或含赤蘚糖醇產品進而出現不良反應,則可能會對赤蘚糖醇市場消費以及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五、財務風險
(一)毛利率波動的風險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1.44%、36.85%、45.77%和42.42%,毛利率有所波動。2017年至2019年,受赤蘚糖醇產能擴大及工藝改進等因素影響,單位成本不斷下降,毛利率持續提升。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新收入準則,將與合同履約直接相關的運輸保險費用、港雜費用計入營業成本列示,毛利率有所下降。如果未來公司面臨市場競爭加劇、主要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原材料價格上升、用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則綜合毛利率將可能大幅下降,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二)應收帳款發生壞帳的風險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公司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1,317.81萬元、2,787.63萬元、3,609.74萬元和4,875.57萬元,佔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15.55%、21.76%、15.11%和14.10%。隨著公司產能的提高和銷售收入的增加,應收帳款餘額持續增加。若公司應收帳款相關主要客戶未來受到行業市場環境變化及國家宏觀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經營情況或財務狀況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應收帳款產生壞帳的可能性將增加,將會對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三)存貨餘額較大的風險
公司存貨主要由原材料、在產品和庫存商品構成。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公司的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857.16萬元、1,983.60萬元、4,590.36萬元和4,084.26萬元,佔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10.12%、15.48%、19.21%和11.81%。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未來公司存貨餘額可能會繼續增加,若未能及時實現銷售或者結算,公司的存貨周轉能力有可能會下降,公司的資金利用效率會受到影響,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