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成都盛幫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橡膠高分子材料製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為汽車、電氣、航空等領域客戶提供高性能、定製化的密封絕緣產品。
主要財務指標
成都盛幫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度資產總額為31,199.50萬元,2018年度資產總額為32,809.11萬元,2019年資產總額為36,974.08萬元,2020年資產總額為43,419.27萬元;2017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0,471.59萬元,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3,555.07萬元,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5,607.73萬元,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30,497.71萬元。
主要財務指標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一、技術創新風險
(一)保持持續創新能力的風險
橡膠製品下遊客戶分布領域十分廣泛,不同領域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這對企業研發和生產的快速反應能力提出較高要求。若公司不能及時把握技術、市場和政策的變化趨勢,可能導致公司面臨新產品研發投入成本偏高、研發進程緩慢甚至研發失敗等風險,從而影響公司經營情況和盈利水平。
(二)無法持續與下遊客戶進行同步開發的風險
公司產品定製化特點突出,需要針對不同客戶在應用場景、技術指標、等方面的差異化需求進行設計與生產,在研發環節通常情況下需要與下遊客戶進行同步開發。如果公司不能持續與下遊客戶開展技術合作,則公司在研發上的資金投入可能無法帶來預期的收益,從而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造成負面影響。
二、市場經營風險
(一)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汽車帶來的風險
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具有節能環保的優勢,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由燃油汽車逐步向新能源汽車轉變。大部分類型新能源汽車的驅動裝置與傳統燃油汽車完全不同,各類為傳統汽車驅動裝置配套的零部件也將發生變化。而公司現有的汽車類產品主要應用於傳統燃油汽車,因此若公司不能及時跟進汽車行業的變化趨勢,開發出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產品,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將受到較大衝擊。
(二)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公司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為汽車和電氣行業,報告期內收入佔比均超過80%。汽車製造和電氣設備行業與宏觀經濟波動具有較明顯的相關性,近年來結構性調整帶來的下行壓力使得我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不排除短期內出現劇烈波動的可能。在此宏觀經濟背景下,汽車和電氣行業可能面臨行業發展放緩與消費受到抑制的風險。宏觀經濟環境的不利變化,會給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帶來不利影響。
(三)新冠疫情影響風險
2020年初以來,全球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各行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響。2020年2-3月期間,因隔離措施公司的生產經營受到一定影響。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公司的生產經營和供、產、銷等各項工作均有序開展。但全球疫情發展情況仍不樂觀,如果後續國外疫情繼續漫延,將不利於公司正常的採購和銷售,繼而給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影響。
三、財務風險
(一)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3.99%、40.80%、40.84%和41.10%,總體呈緩慢下降趨勢。報告期內,公司的汽車類產品和電氣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69%、89.58%、85.94%和83.24%。根據行業慣例,公司針對汽車行業客戶和部分電氣行業客戶在產品定價方面存在原有型號產品價格逐年下降的特點,給毛利率帶來相應的壓力。未來如果公司不能與下遊客戶持續同步開發新產品,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風險。
(二)存貨規模較大和存貨跌價風險
公司汽車行業客戶主要為汽車整車廠和汽車零部件製造商,該等企業通常要求供應商進行中間倉備貨,導致公司的存貨較多。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5,616.26萬元、6,028.03萬元、6,676.00萬元和6,527.15萬元,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比為28.16%、27.73%、25.81%和19.80%。較大的存貨餘額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資金周轉速度和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降低資金運作效率。若受市場影響出現產品或原材料價格急劇下降公司存貨的帳面價值可能低於其可變現淨值,則存在存貨跌價的風險。
(三)應收帳款餘額較大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6,974.17萬元、7,531.46萬元、10,266.53萬元和10,455.13萬元,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4.97%、34.64%、39.70%和31.71%。未來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應收款項餘額可能仍保持較高水平。若公司主要客戶未來財務狀況或資信情況出現不良情形、與公司的合作關係不順暢或者公司對應收帳款的催收力度不夠,將導致公司應收帳款不能按期回收或無法收回,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生產運營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四)淨資產收益率下降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7.51%、12.78%、12.88%和6.19%,總體呈下降趨勢。因此,本次發行後短期內公司淨利潤將難以與淨資產保持同步增長,公司存在淨資產收益率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四、實際控制人控制不當風險
公司實際控制人賴喜隆及賴凱為父子關係,本次發行前兩人合計持有公司79.44%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地位。本次發行後,公司實際控制人賴喜隆及賴凱兩人直接控制公司59.57%股份,控制股份比例較高。若未來公司實際控制人利用其在公司的控股地位,對公司發展戰略、生產經營決策、利潤分配、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項的決策實施不當影響,則存在可能損害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利益的風險。
五、發行失敗風險
本次發行適用中國證監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等相關法規的要求,如發行認購不足或發行未能達到預計上市條件的財務指標要求,將導致本次發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