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平均工資是稅前還是稅後?年平均工資怎麼算?

2021-01-10 廣州本地寶

年平均工資是稅前還是稅後?年平均工資怎麼算?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數據顯示,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2029元,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39589元,相差22440元。

  同時記者發現,目前已經公布數據的20個省份中,所有省份的非私營單位年均工資,都要高於私營單位。除了北京,二者差距最大的為青海,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比私營單位多28842元。

  統計數據顯示,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最低的為吉林27774元,是已公布數據的省份中,唯一低於3萬元的地區。最高的為北京58689元,是已公布省份中,唯一高於5萬元的地區;廣東位居其後,為44838元。

  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最低的為河南省,45403元;最高的為北京,超過11萬,比排在第二位的浙江省66668元高出44722元。

  那麼年平均工資是稅前還是稅後?年平均工資怎麼算?廣州本地寶小編為您一一解答。

  指標解釋

  1、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是指在本單位工作,並由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員。

  2、工資總額:根據《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是本單位在報告期內(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給本單位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房費、水費、電費、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基金個人繳納部分等

  工資總額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範圍。

  工資總額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其他工資四部分組成。工資總額不包括病假、事假等情況的扣款。

  基本工資也可稱為標準工資、合同工資、談判工資。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季度或年度)支付給本單位在崗職工的按照法定工作時間提供正常工作的勞動報酬。各單位給個人確定的底薪可作為基本工資。包括工齡工資(年功工資)。基本工資不含定時、定額發放的各種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也不包括補發的上一季度或上一年度的基礎工資。

  績效工資也可稱為效益工資、業績工資。指根據本單位利潤增長和工作業績定期支付給本單位在崗職工的獎金;支付給本單位從業人員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具體包括:值加班工資、績效獎金(如年度、季度、月度等)、全勤獎、生產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和其他名目的獎金;以及某工作事項完成後的提成工資、年底雙薪等。但不包括入股分紅、股權激勵兌現和各種資本性收益。

  工資性津貼和補貼指本單位制定的員工相關工資政策中,為補償本單位在崗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津貼,以及為保證其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而支付的物價補貼。具體包括:補償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及崗位性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地區津貼和其他津貼。如:過節費、通訊補貼、交通補貼、不休假補貼、無食堂補貼、單位發放的可自行支配的住房補貼以及為員工繳納的各種商業性保險等。上述各種項目既包括貨幣性質的,也包括實物性質的以及各種形式的充值卡、購物卡(券)等。

  其他工資指上述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工資性津貼和補貼三類工資均不能包括的發給在崗職工的工資,如補發上一年度的工資等。

  3、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

  計算公式為: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省份2015年平均工資一覽 年平均工資計算方法 

2014-2015年廣東省各地年平均工資匯總(非私營單位) 

最低工資標準多久調整一次?2016年工資怎麼漲?

最低工資標準包括保險嗎?

產假期間只發基本工資合理嗎?

2016廣州流產假工資怎麼發?流產假幾天?

2016廣州陪產假幾天?生育津貼和工資同時發嗎?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20省份2015年平均工資一覽 年平均工資計算方法
    目前已有20個省份陸續發布2015年本省「平均工資」情況,北京城鎮私營及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均「領跑」全國。  20個省份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方面,只有北京、浙江、廣東3省份跑贏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只有北京、浙江、廣東和重慶4地超過了全國水平。
  • 稅後工資怎麼計算稅前工資?稅前工資反推公式
    自2019年新個稅法施行以來,工資薪金所得,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扣稅前款,並按月辦理扣繳申報。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在面試的時候,被問及員工的工資一般都會回答稅前工資,但是如果員工想要用稅後工資反推稅前工資,怎麼計算呢 ? 今天我們來做一下個稅推算。
  • 上海人月平均工資6504元怎麼算出來的
    2016年,魔都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了78045元,「月平均工資」達到了6504元,較上年增長了9.5%!不過,很多網友感慨自己是不是拿了「假工資」,紛紛吐槽。那麼,所謂的月平均工資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 稅前工資,和稅後工資,一般有多大區別?
    那麼,回到本文題目,平時講工資,一般是說稅前還是稅後工資?主要看你說話的語境,也就是你在什麼地方談工資,說的是哪裡的數字。一般在體制外,都是指稅前工資。但是,全中國比如有10億職場人士,大概80%在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工作,另外大概兩成的人在體制內,按照總人數來說,當然還是說大概率,也就是:在沒有明說稅前稅後工資的公共宣傳、書本、資料以及媒體報導中,工資就是講的稅前工資。
  • 北京職工去年月平均工資7086元 是怎麼算出來的?
    而往年平均工資發布時,相似的聲音也是這般此起彼伏。平均工資到底是怎麼算的,為何總與人們的實際感受有所差異?收入在平均工資上下的人們,大致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釋疑】平均工資數據發布後,記者圍繞人們最為集中的疑問進行了整理,並聯繫北京市統計局,得到了較為詳盡的解讀。
  • 年平均工資超10萬是怎麼算出來的?
    今日,中新網統計了2014年20省市的平均工資。其中,北京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達到了102268元,領跑全國。  「張村有個張千萬,隔壁九個窮光蛋,平均起來數一數,個個都是張百萬。」不少人認為,公布平均工資意義不大。
  • 一個華人大姐眼中的德國工資,真的是稅前天堂、稅後地獄嗎?
    而對於那些上班族,1萬元的稅前收入也算很多了。但是,德國的個人所得稅很高,1年10萬元的稅前收入,稅後只剩5萬。當然,德國的福利很好,看病不花錢,住院的話每天也僅需要10歐元的費用。我對這位大姐說,高福利必然對應高稅負,不然國家財政體系難以為繼。歐洲很多國家福利水平和稅負水平都比較高,有利有弊。德國工資在稅前的確不低,但是稅後真的不高。
  • 2015年北京職工平均工資出爐 7086元/月咋算的
    2011-2015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稅前; 單位:元)2011年 560612012年 626772013年 695212014年 775602015年 85038「對不起,我拖了後腿」、「還沒趕上去年的平均值,你們就又漲了」……日前,各省市正陸續發布2015年度的職工平均工資情況,北京市人社局與統計局聯合發布的北京職工每月7086元的平均收入水準,讓不少民眾大呼「沒想到」。
  • 2016北京平均工資出爐 6906元/月咋算出來的?
    因其在三季度的發展熱度,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年薪明顯高於其他傳統行業,以22.33萬元的年薪名列第五。  平均工資是這麼算出來的!  在平均工資話題的討論中,不少網友質疑,「也沒人來問我呀?肯定沒把我算進去吧!」事實上,平均工資的計算並不是「挨個」去詢問職工本人,而是以單位為整體,更為全面且無遺漏。
  • 專家解釋:「平均工資」是如何算出來的?
    昨日有關「廣州平均月薪6911元」的新聞毫無懸念地遭到網友吐槽,紛紛哀嘆「拖後腿」。為什麼這個平均月薪跟統計部門發布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有差距?「又拖後腿了!」看到「廣州平均月薪6911元」的新聞,市民蘇先生吐槽說,加上社保費、公積金他的稅前工資才5000多元,「算社保的時候又不見得用這個平均數……」據了解,2014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187元,與「月薪6911元」相差724元。原因何在?這主要是統計口徑的差異。
  • 理財- 2017上海平均工資是多少平均工資具體怎麼計算?
    工資是工錢的一種類型,即員工的薪資,是固定工作關係裡的員工所得的薪酬,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那麼,2017上海平均工資是多少呢?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2017上海平均工資平均工資,是一項反映工資總體水平的指標,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不同於每一個人的具體工資水平。按中國現行統計方式,平均工資與每個人自己拿到的工資或工資單上的工資是有差別的。2017上海平均工資是多少?2016年平均工資:78045元;月平均工資:6504元;增長率:9.5%。
  • 2019年浙江各行業年平均工資出爐!
    浙江發布近日,省統計局發布《2019年浙江省全社會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統計公報》。2019年,浙江省全社會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1523元,比上年增加5625元,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增長5.4%。
  • 稅前工資稅後能拿到多少——降低公積金繳存比例真的好嗎?
    一般企業發給員工工資前,需要為員工繳納社保,也就是五險一金。扣除五險一金後,還要繳納所得稅。另外,醫保個人繳納的部分會返還到個人帳戶裡。別的地區如何處理小編不清楚,但是北京的確是返到個人的存摺裡的。對於那些沒有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的人來說,稅後能拿到的數額為: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所得稅+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的返還對於那些申請了公積金返還的,那麼稅後能拿到的數額為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所得稅+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的返還+公積金提取雖然沒有申請公積金提取的,住房公積金仍然會放在個人帳戶裡,待退休時即可領取。
  • 2017年平均工資數據解讀
    2017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7727元,同比名義增長9.8%,增速比上年加快2.7個百分點;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45640元,同比名義增長12.2%,增速比上年加快2.5個百分點。2017年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變化呈以下特點:一、年平均工資增速加快。
  • 不是每個企業都是阿里和華為,2019年平均工資出爐,你在想什麼?
    對於2019年平均工資的數據,不少朋友表示,「早已經習慣和淡然。」也就是說,其實更多的人已經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發現不是每個企業都是阿里和華為。同樣的,也不是每個人的年薪都可以上百萬,如此看來,在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數據面前,更多人的心態都在尋找自己的出路。一句話,努力想辦法讓自己的工資再漲漲,興許是大家最關切的。
  • 平均工資是怎樣算出來的 工資不等於到手現金 還包括所得稅等(圖)
    本報南昌訊 信息日報記者秦謙報導:近日,網上爆出一份全國去年20省份年平均工資數據後,不少人吐槽拖了全國的後腿。江西有哪些行業的工資「被平均」?記者了解到,江西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工資採取全行業統計的方式,年平均工資為46218元,有61%的就業人員低於此水平。而私營單位職工工資則採取抽樣統計,年平均工資為30149元。今天,本報為你解讀平均工資是如何統計的。
  • 被懟拿假工資?上海月均工資6504元怎麼算出來的
    2016年,魔都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了78045元,「月平均工資」達到了6504元,較上年增長了9.5%!不過,很多網友感慨自己是不是拿了「假工資」,紛紛吐槽。那麼,所謂的月平均工資是怎麼算出來的呢?事實上,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平均工資的計算並不是「挨個」去詢問職工本人,而是以單位為整體,更為全面且無遺漏。依照《勞動工資統計報表制度》,填報指標主要包括從業人員期末人數、平均人數、工資總額和不在崗職工等指標。
  • 海南省2018年平均工資公布,看看哪些行業工資高↓
    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75885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0%,扣除物價因素,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9.4%。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41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扣除物價因素,2018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6.0%。
  • 海南省統計局公布全省2017年平均工資
    近日,海南省統計局發布了全省2017年平均工資的主要情況。2017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67727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8%,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6.4%;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4564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2%,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8.7%。
  • 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新出爐,詳細解讀平均工資包含什麼,作用如何
    根據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比上年增長9.8%;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比上年增長8.1%。你去年的收入有沒有達標,增長幅度如何呢?是不是屬於被平均的呢?不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這些數據是如何得來的,再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