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這輛甘蔗車在城東地磅站過磅為14.3噸,隨後在龍力糖廠過磅為14噸。
開篇語
一根甘蔗,從田間地頭到雪白的糖,一頭是蔗農,一頭是糖企。蔗農辛辛苦苦耕作了一年,甘蔗在收割、運輸、銷售環節,利益如何保障?「賣蔗難」、「黑心地磅」、「潛規則」等傷農、坑農問題能否得到根本整治?有什麼處方得以診治海南甘蔗產業鏈上的「積病」,讓甘蔗產業走上「兩頭甜」的健康有序之路?從1月5日起,南國都市報將連續推出「海南甘蔗產業全景調查」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海南甘蔗產業調查
「甜蜜事業」的新年煩惱
臨高龍力糖廠地磅引蔗農質疑
同車甘蔗為何相差600斤
調查
第一輛車少了680斤甘蔗
1月1日,接到蔗農的反映,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臨高縣龍力糖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力糖廠」)看到,拉甘蔗的貨車排了長長的隊伍,等著到廠裡過磅稱重。
蔗農們說,糖廠是用總重量減去車身和甘蔗葉須的重量,來計算收購甘蔗的重量,再按淨重以每噸500元的價格來收購。
1月1日中午12點多鐘,從美臺鄉開往縣城的方向上,南國都市報記者和蔗農跟隨一輛正將甘蔗運往龍力糖廠的小貨車。小貨車司機小陳在進糖廠過磅前,先開往臨高縣城南一家對外開放的地磅站(經臨高縣質監部門檢測合格)過磅,連車帶甘蔗共15.22噸。但同樣的一車甘蔗在龍力糖廠地磅上過磅的結果是:連車帶甘蔗共14.88噸,足足「縮水」了0.34噸,即680斤。
調查
第二輛車少了800斤甘蔗
1月1日上午10時許,南國都市報記者在龍力糖廠門口跟隨一輛正準備往城南方向拉甘蔗的小貨車。
據司機小王出示的龍力糖廠1日4時12分的過磅單顯示:小貨車皮重為6.04噸。之後小王將空車開到城南地磅站過磅,整輛空車顯示5.94噸。
在城南地磅過完秤後,小王前往甘蔗地拉甘蔗。返回糖廠時,小王將小貨車再次開進城南地磅站過磅,裝滿甘蔗的小貨車顯示為13.48噸。等開到龍力糖廠過磅,連車帶蔗為13.18噸。
小貨車裝滿甘蔗後在龍力糖廠地磅比城南地磅輕了0.3噸,意味甘蔗總重量少了0.3噸;小貨車車皮在龍力糖廠地磅又比城南地磅重了0.1噸,意味著甘蔗總重量又少了0.1噸。這樣,兩個地磅所顯示的甘蔗重量就存在0.4噸的誤差,即少了800斤甘蔗。
調查
第三輛車少了600斤甘蔗
1月3日下午13時56分,記者在臨高縣臨城鎮街頭隨機攔了第三輛運蔗車。記者跟隨王司機將運蔗車開往縣城東邊一家經臨高縣質監局檢驗合格的地磅站過秤,連車帶甘蔗共14.3噸。
下午15時許,記者跟隨這車甘蔗來到龍力糖廠排隊過磅。同樣一車甘蔗,路上未有掉落,龍力糖廠的過磅單顯示是:14噸。與之前的相差了0.3噸。
調查
同一輛車一月重了140斤
記者在司機小陳提供的兩張過磅單上發現,他的小貨車12月初在龍力糖廠過磅時,車皮重是6.03噸,但是到了12月底,同樣在龍力糖廠,他的車皮重量卻變成了6.1噸。之前他的車在洋浦運木材的時候,車皮過磅重量是5.9噸。
「我的車皮重量莫名其妙地漲了100多斤,我自己都不知道。」司機小陳表示,他不知道糖廠是根據什麼將他的車皮重量調到了6.1噸,而且他的車也沒有做任何改動。這樣一來,他等於每天少拉了0.07噸。從榨季到現在,他已經拉了180多車甘蔗,這樣算來,他所運的甘蔗少了12噸的重量。再按每趟跑10公裡來計算,少了近200元。
算帳
蔗農的帳:一車甘蔗少掙了200元
三車甘蔗,經過兩個有質監部門檢測合格的地磅站一「檢驗」,蔗農、司機和記者調查發現,龍力糖廠的地磅誤差在600斤以上,這樣的結果令蔗農和司機感到很驚訝。
臨高縣美臺群玉村委會陳某給記者算了一帳:給他運甘蔗的小貨車在城南地磅顯示重量為13.48噸,而龍力公司地磅顯示只有13.18噸,這中間就存在0.3噸的誤差,意味甘蔗總重量少了0.3噸;小貨車車皮在城南地磅顯示為5.94噸,而龍力公司的地磅顯示為6.04噸,這中間又存在著0.1噸的誤差,意味甘蔗總重量又少了0.1噸。同一輛車裝載著同樣的甘蔗,這兩個地磅所顯示的甘蔗重量就存在0.4噸的誤差,按現價一噸甘蔗500元來算,也就是200元的誤差。
算帳
司機的帳:少一噸跑10公裡少16塊錢
第二趟車的王司機拿著過磅單給記者也算了一筆帳:一噸甘蔗的運費是1.607元/公裡,如果龍力糖廠過磅後甘蔗輕了0.4噸,那麼他這趟拉的甘蔗跑了10公裡,損失了6.4元的車費,其他司機一般都拉兩到三車,按自己一天拉兩車甘蔗就損失12.8元,一個月就損失384元。以上的計算是以10公裡的路程來算,如果跑了20公裡,損失則更嚴重。一個榨季一般在4個月左右,那麼他的一輛車一個榨季損失1536元。現在糖廠參與運輸甘蔗的車輛在200輛左右,那麼整個運輸車隊的損失在30多萬元。
南國都市報連續5天在糖廠調查發現,糖廠大門不遠處有兩個地磅,右側一個地磅前後排滿了等待過磅的車輛,而左邊的地磅則空無一車,也沒見到有車在該地磅過稱。
據運蔗司機介紹,左邊的地磅是榨季剛開始的時候,用來稱空車的毛重。多名司機向記者反映,他們之前在儋州、澄邁等地拉貨,所稱的車身毛重均比在龍力糖廠要輕,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關係人」找記者說情
2012年12月30日中午,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臨高龍力糖廠採訪,在表明身份和採訪意圖之後,龍力糖廠助理莊某和辦公室主任餘某表示,由於正在放假,廠領導不在,希望記者把採訪問題和聯繫電話留下,他們再反饋給廠領導,等假期結束後再給記者答覆。隨後,莊某和餘某熱情的邀請記者一起「吃個便飯」,被記者婉拒。
2012年12月30日晚上19時許,記者離開龍力糖廠時,南國都市報記者接到一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一名男子在電話裡自稱是海南某媒體的「關係人」,熱情的邀請記者出來「坐一坐」。這名「關係人」的邀請被記者拒絕後,該男子又自稱是糖廠領導的親戚,希望記者「關照」一下。
2013年1月4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再次來到龍力糖廠回訪,發現糖廠運營照舊。但是直到當晚19時記者發稿,也未收到廠方任何的回覆。
臨高縣質監局:
地磅誤差大可能是老鼠所致
據臨高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磅秤檢定負責人黃勇介紹,2012年年底,龍力糖廠地磅、「城東地磅」、「城南地磅」都經過年檢,其中龍力糖廠地磅是2012年11月14日通過年檢並記錄在案,有效期至2013年11月13日;城東地磅是在2012年9月20日通過年檢並記錄在案,有效期到2013年9月19日;城南地磅在年前已通過檢驗,各項指標都全部合格,目前已記錄在案。
黃勇表示,地磅如果想通過年檢,誤差必須在20公斤正負之間;根據有關規定,地磅在承載20噸以內的貨物時,實際使用過程中的誤差在40公斤正負之間。「我們執法人員日常駕駛砝碼車巡查地磅,如發現誤差超40公斤正負,將按相關規定處理和糾正。」黃勇如是說。
對於蔗農反映的龍力糖廠地磅與城東地磅、城南地磅在過磅同一輛甘蔗車時,龍力糖廠地磅總比其他兩家地磅輕600斤以上的問題,黃勇回覆說,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是地磅傳感器壞了,要麼是人為調控了傳感器。接著,他又解釋說,這3家地磅都經過年檢不久,不應該出現傳感器壞了現象,可能是老鼠咬斷了傳感器的線路,才導致龍力糖廠的地磅過磅後輕了600斤。
臨高縣質監局副局長吳林表示,對於蔗農和記者反映的問題,他們將儘快派工作人員去調查處理。
本文來源:南海網
(來源:南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