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廠收甘蔗每車少算數百斤 官方稱或因老鼠所致

2021-01-08 搜狐網

1月3日,這輛甘蔗車在城東地磅站過磅為14.3噸,隨後在龍力糖廠過磅為14噸。



  開篇語

  一根甘蔗,從田間地頭到雪白的糖,一頭是蔗農,一頭是糖企。蔗農辛辛苦苦耕作了一年,甘蔗在收割、運輸、銷售環節,利益如何保障?「賣蔗難」、「黑心地磅」、「潛規則」等傷農、坑農問題能否得到根本整治?有什麼處方得以診治海南甘蔗產業鏈上的「積病」,讓甘蔗產業走上「兩頭甜」的健康有序之路?從1月5日起,南國都市報將連續推出「海南甘蔗產業全景調查」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海南甘蔗產業調查

  「甜蜜事業」的新年煩惱

  臨高龍力糖廠地磅引蔗農質疑

  同車甘蔗為何相差600斤

  調查

  第一輛車少了680斤甘蔗

  1月1日,接到蔗農的反映,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臨高縣龍力糖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力糖廠」)看到,拉甘蔗的貨車排了長長的隊伍,等著到廠裡過磅稱重。

  蔗農們說,糖廠是用總重量減去車身和甘蔗葉須的重量,來計算收購甘蔗的重量,再按淨重以每噸500元的價格來收購。

  1月1日中午12點多鐘,從美臺鄉開往縣城的方向上,南國都市報記者和蔗農跟隨一輛正將甘蔗運往龍力糖廠的小貨車。小貨車司機小陳在進糖廠過磅前,先開往臨高縣城南一家對外開放的地磅站(經臨高縣質監部門檢測合格)過磅,連車帶甘蔗共15.22噸。但同樣的一車甘蔗在龍力糖廠地磅上過磅的結果是:連車帶甘蔗共14.88噸,足足「縮水」了0.34噸,即680斤。

  調查

  第二輛車少了800斤甘蔗

  1月1日上午10時許,南國都市報記者在龍力糖廠門口跟隨一輛正準備往城南方向拉甘蔗的小貨車。

  據司機小王出示的龍力糖廠1日4時12分的過磅單顯示:小貨車皮重為6.04噸。之後小王將空車開到城南地磅站過磅,整輛空車顯示5.94噸。

  在城南地磅過完秤後,小王前往甘蔗地拉甘蔗。返回糖廠時,小王將小貨車再次開進城南地磅站過磅,裝滿甘蔗的小貨車顯示為13.48噸。等開到龍力糖廠過磅,連車帶蔗為13.18噸。

  小貨車裝滿甘蔗後在龍力糖廠地磅比城南地磅輕了0.3噸,意味甘蔗總重量少了0.3噸;小貨車車皮在龍力糖廠地磅又比城南地磅重了0.1噸,意味著甘蔗總重量又少了0.1噸。這樣,兩個地磅所顯示的甘蔗重量就存在0.4噸的誤差,即少了800斤甘蔗。

  調查

  第三輛車少了600斤甘蔗

  1月3日下午13時56分,記者在臨高縣臨城鎮街頭隨機攔了第三輛運蔗車。記者跟隨王司機將運蔗車開往縣城東邊一家經臨高縣質監局檢驗合格的地磅站過秤,連車帶甘蔗共14.3噸。

  下午15時許,記者跟隨這車甘蔗來到龍力糖廠排隊過磅。同樣一車甘蔗,路上未有掉落,龍力糖廠的過磅單顯示是:14噸。與之前的相差了0.3噸。

  調查

  同一輛車一月重了140斤

  記者在司機小陳提供的兩張過磅單上發現,他的小貨車12月初在龍力糖廠過磅時,車皮重是6.03噸,但是到了12月底,同樣在龍力糖廠,他的車皮重量卻變成了6.1噸。之前他的車在洋浦運木材的時候,車皮過磅重量是5.9噸。

  「我的車皮重量莫名其妙地漲了100多斤,我自己都不知道。」司機小陳表示,他不知道糖廠是根據什麼將他的車皮重量調到了6.1噸,而且他的車也沒有做任何改動。這樣一來,他等於每天少拉了0.07噸。從榨季到現在,他已經拉了180多車甘蔗,這樣算來,他所運的甘蔗少了12噸的重量。再按每趟跑10公裡來計算,少了近200元。

  算帳

  蔗農的帳:一車甘蔗少掙了200元

  三車甘蔗,經過兩個有質監部門檢測合格的地磅站一「檢驗」,蔗農、司機和記者調查發現,龍力糖廠的地磅誤差在600斤以上,這樣的結果令蔗農和司機感到很驚訝。

  臨高縣美臺群玉村委會陳某給記者算了一帳:給他運甘蔗的小貨車在城南地磅顯示重量為13.48噸,而龍力公司地磅顯示只有13.18噸,這中間就存在0.3噸的誤差,意味甘蔗總重量少了0.3噸;小貨車車皮在城南地磅顯示為5.94噸,而龍力公司的地磅顯示為6.04噸,這中間又存在著0.1噸的誤差,意味甘蔗總重量又少了0.1噸。同一輛車裝載著同樣的甘蔗,這兩個地磅所顯示的甘蔗重量就存在0.4噸的誤差,按現價一噸甘蔗500元來算,也就是200元的誤差。

  算帳

  司機的帳:少一噸跑10公裡少16塊錢

  第二趟車的王司機拿著過磅單給記者也算了一筆帳:一噸甘蔗的運費是1.607元/公裡,如果龍力糖廠過磅後甘蔗輕了0.4噸,那麼他這趟拉的甘蔗跑了10公裡,損失了6.4元的車費,其他司機一般都拉兩到三車,按自己一天拉兩車甘蔗就損失12.8元,一個月就損失384元。以上的計算是以10公裡的路程來算,如果跑了20公裡,損失則更嚴重。一個榨季一般在4個月左右,那麼他的一輛車一個榨季損失1536元。現在糖廠參與運輸甘蔗的車輛在200輛左右,那麼整個運輸車隊的損失在30多萬元。

  南國都市報連續5天在糖廠調查發現,糖廠大門不遠處有兩個地磅,右側一個地磅前後排滿了等待過磅的車輛,而左邊的地磅則空無一車,也沒見到有車在該地磅過稱。

  據運蔗司機介紹,左邊的地磅是榨季剛開始的時候,用來稱空車的毛重。多名司機向記者反映,他們之前在儋州、澄邁等地拉貨,所稱的車身毛重均比在龍力糖廠要輕,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關係人」找記者說情

  2012年12月30日中午,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臨高龍力糖廠採訪,在表明身份和採訪意圖之後,龍力糖廠助理莊某和辦公室主任餘某表示,由於正在放假,廠領導不在,希望記者把採訪問題和聯繫電話留下,他們再反饋給廠領導,等假期結束後再給記者答覆。隨後,莊某和餘某熱情的邀請記者一起「吃個便飯」,被記者婉拒。

  2012年12月30日晚上19時許,記者離開龍力糖廠時,南國都市報記者接到一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一名男子在電話裡自稱是海南某媒體的「關係人」,熱情的邀請記者出來「坐一坐」。這名「關係人」的邀請被記者拒絕後,該男子又自稱是糖廠領導的親戚,希望記者「關照」一下。

  2013年1月4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再次來到龍力糖廠回訪,發現糖廠運營照舊。但是直到當晚19時記者發稿,也未收到廠方任何的回覆。

  臨高縣質監局:

  地磅誤差大可能是老鼠所致

  據臨高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磅秤檢定負責人黃勇介紹,2012年年底,龍力糖廠地磅、「城東地磅」、「城南地磅」都經過年檢,其中龍力糖廠地磅是2012年11月14日通過年檢並記錄在案,有效期至2013年11月13日;城東地磅是在2012年9月20日通過年檢並記錄在案,有效期到2013年9月19日;城南地磅在年前已通過檢驗,各項指標都全部合格,目前已記錄在案。

  黃勇表示,地磅如果想通過年檢,誤差必須在20公斤正負之間;根據有關規定,地磅在承載20噸以內的貨物時,實際使用過程中的誤差在40公斤正負之間。「我們執法人員日常駕駛砝碼車巡查地磅,如發現誤差超40公斤正負,將按相關規定處理和糾正。」黃勇如是說。

  對於蔗農反映的龍力糖廠地磅與城東地磅、城南地磅在過磅同一輛甘蔗車時,龍力糖廠地磅總比其他兩家地磅輕600斤以上的問題,黃勇回覆說,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是地磅傳感器壞了,要麼是人為調控了傳感器。接著,他又解釋說,這3家地磅都經過年檢不久,不應該出現傳感器壞了現象,可能是老鼠咬斷了傳感器的線路,才導致龍力糖廠的地磅過磅後輕了600斤。

  臨高縣質監局副局長吳林表示,對於蔗農和記者反映的問題,他們將儘快派工作人員去調查處理。

本文來源:南海網

(來源:南海網)

相關焦點

  • 印度糖廠迎來甜蜜暴擊 中國或將成為印度糖的主要消費國
    在11月份,每日糧油報導了關於我國廣西、雲南兩個甘蔗種植大省今年的甘蔗收購價格情況。據悉,由於國內糖價下跌,我國最大的甘蔗產地廣西和雲南分別公布了甘蔗的指導收購價格,其中新榨季普通甘蔗收購價為490元/噸,雲南則為420元,雖然糖料蔗收購價格繼續採取蔗糖價格掛鈎聯動、二次結算的管理方式,但公布的指導價還是低於往年水平。網友@不聞不問65336556指出,按照490元算,一畝甘蔗平均為六噸2940元!減去施肥三次加種子除草每畝約1000元!
  • 臺灣彰化溪湖糖廠,搭上糖廠五分車駛上懷舊的甜園軌道
    說到糖廠,我們印象總是停留在好吃的糖廠冰,又或者是如高雄糖廠可以體驗搭乘五分車。隨著現代人養成走馬看花打卡就好的旅遊習慣,已經很少人願意去考究這些曾經帶動臺灣風華的糖廠歷史。回溯臺灣早期,其實各地普遍種植著大量的甘蔗,這些甘蔗多為用來製糖,並且外銷至日本等地。當時製糖是最賺錢的產業,在各地興建了大量的糖廠,從北至南甚至東部都可以看到糖廠的蹤跡,全盛時期臺灣有四十間糖廠。
  • 內坑往事|國營內坑糖廠前身——內坑鄉製糖廠投入生產新聞報導
    晉江六區內坑鄉建立機器製糖廠已於本月中旬開始生產原文刊載於1951年12月29日《廈門日報》圖文供稿:陳冬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配圖源自網絡【本報安海通訊】晉江縣人民政府建設科,為穩步建設輕工業,幫助農民發展生產,提高生產情緒,以達到繁榮農村發展經濟之目的,特呈請晉江專署撥米五十萬斤,在六區內坑村建築,全部工程於本月中旬完竣,並開始壓榨制煉,每日可制熟糖近廿擔,生產效率可比一半普通蔗鋪增加六、七倍。
  • 廣西小夥種10畝甘蔗,一年能掙多少錢?聽完別羨慕
    俗話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甘蔗也是一樣,這種東西就只能長在南方,尤其是廣西種甘蔗的人特別的多。在我的印象裡,甘蔗就是一種水果,當我從網上看到,廣西幾十上百畝的甘蔗地,我就在想這得吃到什麼時候?上個月我開貨車的堂哥,從外地拉了一車甘蔗回來,他告訴我說,其實每年被吃掉的甘蔗,只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甘蔗都被當做製糖原料了。好吧!今天終於是長見識了,那麼種甘蔗到底能掙多少錢呢?前幾天,剛好在網上看到,廣西一個種甘蔗的小夥,我們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 記憶中的四川:「甜城」—內江糖廠
    在這個時內江出現了幾個大的新式糖廠,比如:位於聖水寺甘蔗試驗場的華農糖廠、位於三元井的中國聯合煉糖廠、位於資中的沱江糖廠等。解放後,瀕於停滯衰落的內江糖業開始復甦。資中、三元、龍山、茂市糖廠陸續新建、擴建。同時,內江還擁有中央輕工業部重慶工業試驗所的蔗糖研究組和內江甘蔗試驗場兩所科研單位。
  • 農業農村部專家到柳州市開展甘蔗機械化收穫對比試驗
    2020年12月22-23日,由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教授、農業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成員劉慶庭教授,廣西大學教授、一刀斬整杆甘蔗原料壓榨試驗設計技術團隊負責人鄧立高教授,自治區農機化服務中心科技推广部黃嚴副部長組成的專家組到我市開展甘蔗機械化收穫對比試驗。
  • 印度政府要求糖廠清償2200億盧比蔗款
    印度經濟時報報導稱,印度食品部長Ram Vilas Paswan周一表示,2019/20榨季截至目前該國蔗款總額已達7200億盧比,其中2200億盧比有待支付,糖廠在新冠疫情期間應儘快付清蔗款以改善農民處境。
  • 夜讀|遠去的甘蔗林
    遠去的甘蔗林作者/謝華章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或許因為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或許因為我的青春年華大都在糖廠度過,對甘蔗情有獨鍾,每次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孩提記憶中,家鄉甘蔗林就像著名作家郭小川的《青紗帳——甘蔗林》描寫的那樣,那山野田間,觸目可及的都是鬱鬱蔥蔥、翠綠悅目的甘蔗林,成片成片的甘蔗林,與青山綠野連在一起,蔗林如海,綠浪連天,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家鄉人口只有三十幾萬,就建有三家蔗糖廠,可見那時家鄉的甘蔗產業是多麼繁榮興旺。
  • 又一年蔗糖飄香季 和睦糖廠舉行開榨儀式
    又一年蔗糖飄香季 和睦糖廠舉行開榨儀式 信息來源:融水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11 11:23 【字體:大中小】
  • 記憶中的甘蔗林
    那成片成片的甘蔗林,被風輕輕一吹,甘蔗葉子便會隨風起舞,猶如大海般起伏跌宕,非常壯觀,而葉子在風中摩挲發出的"紗紗聲",又如驚濤拍岸讓人震撼。 二十多年前,草埠湖可是甘蔗之鄉!家家戶戶都種植甘蔗。翠綠的甘蔗成片成林,養育了一方父母一方人。 春天,農民會取出頭年埋在地裡的甘蔗種,挑到田邊,把甘蔗一節一節埋在土裡。
  • 跳樓的「廣東糖王」:擁有多家糖廠,終不敵19億債務
    1999年,湛江當地對糖業企業進行改制,龐貴雄進入糖業,租賃糖廠生產。2002年,他得知徐聞大水橋糖廠實現改制,便以1.3億元的價格,兼併該糖廠。後來,他又陸續收購了徐聞前山糖廠、雷高糖廠。2004年,龐貴雄將旗下企業整合為廣東中谷糖業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設在湛江市赤坎區中山一路的湛江發展銀行大樓內。
  • 糖市迎來轉機:巴西四分之一糖廠或於年底前關閉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劉蕊)訊,據巴西Itau BBA銀行農業業務主管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巴西四分之一甘蔗製糖和酒精乙醇廠面臨在年底前關閉的風險,也有巴西業內專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造成的一系列影響,巴西部分糖廠的確可能在年底前關閉
  • 印度全國合作糖廠聯合會預計2020-21年糖產量增加14%
    印度全國合作糖廠聯合會常務董事Prakash Naiknavare說,去年降雨豐富水庫儲量充足,因此,印度2020-21年(10月-9月)的糖產量增長或逾14%。「所有的水壩都滿了,尚未收割的甘蔗肥水充足、養分良好,作物產量更多,產糖量也更高,」Naiknavare在採訪中表示。該聯合會預計,2020-21年(10月-9月)印度的糖產量將達到3120萬噸,而2019-20年的產量預估為2720萬噸。糖業是印度第二大農業產業。
  • 南沙大型糖廠舊址將變身未來灣區藝創門戶
    梅山糖廠 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19日電 題:南沙大型糖廠舊址將變身未來灣區藝創門戶作者 王堅 林丹賢記者近日驅車來到了位於廣州市南沙門戶--亭角片區的梅山糖廠舊址。步入其中,寬敞的廠區映入眼帘,生產車間、倉庫、煙囪等廠房和設備已停擺多年,只剩枝葉繁茂的樹木詮釋著梅山糖廠的生命力。
  • 順利開榨啦~今年甘蔗進廠價是......
    根據年初籤訂的訂單合同,甘蔗收購價普通蔗490元/噸,優質蔗每噸加價30元,為520元/噸。當天,糖廠職工們各就各位,生產車間內蒸汽騰騰、機聲隆隆,運輸、壓榨、制煉等有序進行,順利開榨。2019年完成甘蔗種植總面積53.36萬畝,比上年增加0.98萬畝。全縣農民種蔗總收入14.5億元,蔗農人均收入達7842元。
  • 甘蔗的寓意,南方人的習俗
    十月的甘蔗甜到尾 ,春季種植的甘蔗到了農曆十月份,因為含糖量高糖分充足,所以連甘蔗尾部也很甜了,在南方,甘蔗也是農村吉祥物之一。甘蔗在南方很受歡迎,南方人有吃甘蔗的習慣,把甘蔗當作水果來食用。甘蔗的常見品種有黑皮甘蔗,黃皮甘蔗,青皮甘蔗,這幾種甘蔗肉質軟綿適合直接食用,屬於水果甘蔗,還有一種專門用來榨糖的甘蔗,這種甘蔗皮硬肉韌產量高,糖廠就是用這種甘蔗作為原材料。圖片上的就是黑皮甘蔗,黑皮白肉,節眼均勻,高達兩米以上,黑皮甘蔗肉質軟綿,味甜汁多,產量高耐儲存。
  • 你們等的甘蔗測產數據來了!
    2020年9月底,取代進口第六季暨甘蔗新一代藥肥解決方案發布會在廣西省賓陽縣召開,三寧金鈦能+品牌農藥,取代蔗農偏好的藥肥。這個新一代藥肥方案發布後,各大農資媒體爭先報導。↓ ↓ ↓ ↓ ↓ ↓2020年11月25日,被廣大媒體爭先報導過的慧拓農場,採取人工、機器同時收割的模式開始採收,3800畝的甘蔗全部採收完要到2021年3月。
  • 深入蔗區開展計量檢定 保障蔗農糖廠合法利益
    廣西鳳糖鹿寨製糖有限責任有限公司將於12月18日迎來榨季,為保證收購農產品甘蔗用電子汽車衡量值準確、可靠,保障蔗農和糖廠雙方的合法權益,鹿寨縣市場監管局提前制定檢定計劃,派出檢定人員在糖廠開榨前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電子汽車衡計量檢定服務。
  • 緬甸內比都工人協會:本地蔗農來年不要種植甘蔗
    舉報   內比都消息,近日,本地工人協會與蔗農在德納彬村莊召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讓本地的蔗農在來年種植季節不要種植甘蔗
  • 砍甘蔗到底是什麼樣的幹活?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叫你去廣西砍甘蔗?
    甘蔗按用途可分為果蔗和糖料蔗。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就是專供鮮食的甘蔗,糖料蔗含糖量較高,是用來製糖的原料,因其皮硬纖維粗且口感較差,一般不會市售鮮食。甘蔗是廣西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全區有78個縣市種植糖料蔗,面積高達1160萬畝,涉蔗農民2000多萬人,產業工人1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