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4日,舒城縣城關鎮居民張正蘭、張學付,在城關鎮退役軍人事務工作站人員陪同下,來到龍津橋社區,把「先烈英靈的守護人,烈士後代的貼心人」和「為民辦實事,心系退伍兵」兩面錦旗送到社區兩委,感謝社區對他們無微不至地關懷,感謝社區領導時刻心系烈士子女,熱心給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張正蘭是龍津橋社區烈士張宜付的女兒。張宜付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壯烈犧牲,留下女兒張正蘭。現在張正蘭年老患病,四肢行動不便,長期需僱人護理服侍,家庭也很困難。今年,社區在 「八一」走訪慰問中,了解了她的情況,社區書記畢壘在兩委會上說,決不能讓烈士的後代少了關愛。於是,社區兩委幹部經常到她家走訪慰問,開展幫扶救助。張正蘭說,「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而且還時刻想著我們,我們全家有信心戰勝困難,度過難關。
張學付是退役軍人張敏的父親。張敏原服役於新疆某部隊,現在,他本人身體狀況差,平時只能幹點安保之類輕鬆活,收入不高,孩子又在上大學,全家人擠在很小的住房。社區兩委知情後,並安排專人給張敏申請公租房,幫他家辦理最低生活保障。同時,在過年過節期間,兩委幹部還上門開展走訪慰問,解決他們實際困難。
近年來,龍津橋社區黨支部始終「情系優撫對象,不忘革命初心」,把優撫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實心實意為優撫對象紓困解難,不讓一個優撫對象在關愛上掉隊。社區嚴格落實優撫政策,兩委幹部定期走訪慰問,在思想上關愛,在生活上照顧,在服務上優先,增強了優撫對象和退役軍人的歸屬感、幸福感和榮譽感,得到了廣大優撫對象和退役軍人的高度認可和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