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再接盤法爾勝!29億接手「毒資產」後,又要吃下被羅靜...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中植系」怎麼了?

29億「毒資產」的「接盤俠」,成了收購方,背後,「中植系」身影浮現。

1月22日晚,法爾勝(000890.SZ)發布《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提示性公告》,擬向深圳匯金創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創展」)轉讓其持有的全資子公司摩山保理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山保理」)100%股權,雙方就上述事項於2020年1月22日籤署了《關於轉讓摩山保理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股權事宜之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

匯金創展何方神聖?

公告顯示,匯金創展與法爾勝持股5%以上股東江陰耀博泰邦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耀博泰邦」)為同一實際控制人,與法爾勝具有關聯關係。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啟信寶發現,股權關係穿透後,「中植系」掌舵人解直錕持有匯金創展99%股權,持有耀博泰邦95%股權,為兩者共同實控人。

匯金創展與法爾勝的淵源,要追溯到2019年7月。彼時,「商界木蘭」羅靜被刑拘一事影響持續發酵,法爾勝也捲入其中,子公司摩山保理與羅靜實際控制的廣東中誠實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誠實業」)以及由中誠實業和羅靜提供連帶擔保的第三方存在業務往來,涉及尚未清償保理融資款本金約29億元。當時法爾勝和蘇寧易購關於應收帳款的說法存在出入,摩山保理的這筆保理融資陷入「羅生門」,近29億債權也成了「有毒資產」。然而,隨後不久,這筆債權由匯金創展原價接盤。

不乏市場人士質疑,對於高達29億的「毒資產」,匯金創展為何要原價接盤?

「這個債權現在已經有了一些爭議,如果放在上市公司旗下,那怎麼處置,要不停地披露給投資者看。如果轉到中植系另一家非上市公司旗下,那怎麼處理就不需要再披露了。對於中植系來說那肯定放在非上市公司旗下比較好。」彼時,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

也有市場人士猜測,這其間是否存在抽屜協議,「中植系」或是匯金創展存在擔保義務。對於29億債權為何能夠原價轉讓,是否和匯金創展存在相關約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當時向法爾勝高管進行了求證,但並未獲得回復。

根據交易雙方的協商約定,匯金創展應於2019年12月31日前向摩山保理支付債權轉讓款不低於8億元;2020年8月8日前再支付12億元;2020年12月31日前支付完畢剩餘89,938.21萬元。

截至2019年11月27日,摩山保理已收到匯金創展支付的債權轉讓交易款共計8.1468億元人民幣。

如今,匯金創展擬收購摩山保理100%股權,雙方或成為「一家人」,不光29億債權追償的進展不用再披露,匯金創展向摩山保理支付債權轉讓款的進展或許都不必披露了。

值得注意的是,摩山保理最初正是由「中植系」出資設立,其後幾經倒手。

摩山保理成立於2014年4月,由中植資本與摩山投資出資設立,註冊資本1億元,二者持股比分別為90%、10%。成立一個月後,摩山保理就迎來了大舉增資,同為「中植系」旗下的中植資本和京江資本分別對其增資1.8億元、2000萬元,增資完成後,中植資本的持股比例依舊是90%。當年6月,成立僅兩個月,中植資本就將其所持90%股權全部轉讓,受讓者為法爾勝的控股股東泓昇集團,價格為6億元。

短短兩個月,中植資本出資2.7億元,獲利高達3.3億元。

「接盤者」泓昇集團也沒有吃虧,轉手就把摩山保理溢價賣給旗下上市公司法爾勝。

2015年9月,法爾勝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中盈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華中融資租賃有限公司10%股權、摩山保理100%股權。由於中盈投資主要資產為擁有華中租賃90%股權,交易實質為直接和間接收購華中租賃和摩山保理100%股權,交易總對價33.8億元,其中華中租賃作價21.6億元,摩山保理作價12.2億元。

按此計算,一年時間,摩山保理估值就翻了近2倍。

最終,這份重組方案被證監會否決。但泓昇集團轉手摩山保理的決心並未動搖。

2016年3月,避開監管審核,法爾勝直接採用現金收購。這一次,剔除了華中租賃,僅收購摩山保理,交易作價12億元,較前次交易減少0.20億元。以此算來,泓昇集團從這筆交易中賺了4.8億元。此外,「中植系」旗下的京江資本也賺了0.6億元。

兩年時間,兩經轉手,在摩山保理身上,「中植系」賺了3.9億元,法爾勝控股股東泓昇集團賺了4.8億元——一場暴利而又「雙贏「的買賣。

不過,摩山保理踩雷」羅靜案「的29億債權追償進展尚未明晰,匯金創展此次收購摩山保理還處於框架協議階段,估值尚未確定,再加上持股期間的市值變化,作為法爾勝二股東的「中植系」此番操作賺錢效應幾何,還得打個問號。

故事還有另一個背景。

2014年到2016年前後,以「PE+上市公司」的資本操作模式,「中植系」染指20多家上市公司,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龐然大物。「中植系」擅長以二股東的身份整合資源,推動資產重組,進行「市值管理」,高位套現或質押,以此獲利。

然而,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去槓桿不斷推進,A股一度步入下行通道,「PE+上市公司」的玩法遇到困難,「中植系」在A股屢屢踩雷,更是「被動上位」成為多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

2019年4月,「中植系」拿下ST中南控股權,5月,相繼入股ST美麗、皇庭國際控股股東皇庭集團……

2019年11月20日至12月13日,僅僅23天,「中植系」閃電收割康盛股份、凱恩股份兩家公司控股權。這兩家上市公司易主的背後,離不開債權債務關係的清理。

相關焦點

  • 中植系的「詭異」操作,29億不要了?
    深圳匯金創展之所以要起訴蘇寧易購集團和廣州承興,主要是旗下控股的上海摩山保理(剛剛接盤的)踩雷大名鼎鼎的「羅靜案」,涉案金額約28.99億,如今羅靜以涉嫌合同詐騙被起訴,還沒有開庭審理,深圳匯金創展卻要撤訴,不知是什麼原因?難道錢不要了?深圳匯金創展股權層層穿透之後,其實際控制人為中植系的掌門人解直錕。
  • 「深度」這項資產讓法爾勝虧10億,控股股東與中植系合謀割韭菜?
    記者 | 趙陽戈子公司摩山保理,就如同一個皮球,先由中植系發起設立,後倒騰到法爾勝(000890.SZ)的控股股東手上,再進了上市公司的資產名目裡,最後兜兜轉轉又回到了中植繫懷抱。最終一算帳,中植系基本持平,控股股東大賺,上市公司巨虧上10億。
  • ...等五家機構達成行政和解,交銀理財攜手英大資產買入近40億保險...
    交銀理財攜手英大資產謀合作,買入近40億保險產品近日,根據英大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英大資產)發布信息,2019年12月27日,交通銀行理財子公司交銀理財首次認購英大資產「活利壹玖」資產管理產品(下稱「活利壹玖」),單日認購合計規模達38.3億元。
  • 實控人資金鍊斷裂,中植系甩賣不成反接盤,控股第七家上市公司
    11月18日、11月19日兩天,浙江潤成控股集團(下稱浙江潤成)持有的康盛股份4400萬股股票被公開拍賣。浙江潤成是康盛股份原實際控制人陳漢康的一致行動人。這次拍賣結束後,陳漢康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將減少23.96%。而中植系的拓洋投資在拍賣中以1.23億元的拍賣底價拿下了這4400萬股,由此中植系對康盛股份的持股比例上升至27.63%,取代陳漢康成為第一大股東。
  • 「資本運作高手」易聯眾張曦出售股權,「老朋友中植系」救急?
    股權剛被「中植系」接手獲得資金,易聯眾董事長張曦就開始解除部分質押,其解除股份質押的資金來源也受到深交所問詢。資本運作老手張曦在接手易聯眾之後就一直高比例質押,但公司業績、股價的持續低迷讓張曦資金壓力愈來愈大。本次前來「救火」的中植系,也不是第一次來「救急」了。
  • 控制9家、入股超24家上市公司,萬億資產中植系「狩獵」A股
    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樂視、易到事件真相浮出水面,14億貸款資金不是來源銀行,而來自中植系旗下的中泰創展。在A股,中泰創展多次增持康得新,至今持股比例超8%。其三,通過資產重組、受讓股權方式入主上市公司。
  • 中植系割肉,又一個資本運作失敗的案例
    僅這兩筆交易,蔡小如套現就超過36億,而中植系旗下的珠海植遠和珠海植誠卻成為接盤俠,掉入深坑,持股4年,股價從18.56元跌到6元左右,虧損超過6成,如今也快扛不住了,開始割肉減持。而中植系之所以入股達華智能,與其之前一系列的資本運作有關。
  • 暴雷停不下來 萬億「中植系」怎麼了?
    過去幾個月,「中植系」已經多次經歷類似天山生物這樣的劇本,「中植系」上市公司頻頻暴雷。5年操作終暴雷 「中植系」債轉股接盤天山生物的困境,源於兩年前一場戲劇性失敗的併購。天山生物主業是牛羊育種,2014年上市後業績一路下滑。
  • 中植系 一個金融王國異變史(下)
    更令人關注的應是資產管理規模,也就是中植系賴以生存的血庫。中融信託2016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合併管理資產高達8584.72億元。算上此前四個財富「小夥伴」的管理規模,中植系「錢袋子」的資產規模總額約1.25萬億元。在狀況頻出的「一大四小」錢袋子悉數收緊之時,已感受到危機的中植系開始著手布局替補成員來補充新鮮的血液。
  • 「起死回生」的小黃狗:中植系成實控人 仁東集團入股資金存疑
    2019年3月,受團貸網暴雷事件影響,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黃狗)一度深陷困境,公司難以為繼;最終,小黃狗向法院申請重整。今年7月,小黃狗最終完成重組,中植集團旗下中植國際、仁東集團等企業入股小黃狗母公司小精靈(天津)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小精靈)。
  • 累計規模2.7萬億 「中植系」四大財富管理公司將接受監管檢查
    來源:探長讀財 作者:探長 6月8日,《今日財富》雜誌發布「2020中國獨立財富管理公司TOP20榜單(上半年)」顯示,「中植系」旗下的恆天明澤、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分別以9373億、6000億、8500億、1000億的累計規模,分別排在第2名、第3名、第4名、第11名。
  • 暴雷停不下來 萬億中植系怎麼了?被玩壞的上市公司+PE
    過去幾個月,「中植系」已經多次經歷類似天山生物這樣的劇本,「中植系」上市公司頻頻暴雷。5年操作終暴雷 「中植系」債轉股接盤天山生物的困境,源於兩年前一場戲劇性失敗的併購。天山生物主業是牛羊育種,2014年上市後業績一路下滑。
  • 2億抄底融鈺集團,中植系大佬的一筆好買賣
    不過,在其股價於2.47元-5元之間徘徊一年有餘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融鈺集團迎來了中植系的入主。2015年名稱尚為永大集團的融鈺集團,實控人呂永祥以21.5億元將所持2億股轉讓給匯垠日豐,次年匯垠日豐完成入股成為第一大股東。3年多過去,融鈺集團股價只剩3.4元,這2億股目前折合市值僅剩6.86億元,相比當初21.5億元大幅縮水。
  • 達華智能實控人或生變,二股東中植系慘被套,大股東欲再玩金蟬脫殼
    中植系「入坑」記者從公告中得知,在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公告前日,達華智能披露,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珠海植遠於9月3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228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2%。本次交易後,珠海植遠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由17.76%降至15.76%。
  • 「中植系」千億浮虧:控股8家A股公司,暴雷後誰會遭殃?
    一方面大量受讓上市公司股權或參與定增,掌握話語權;另一方面則以PE基金布局熱門的未上市資產,以圖將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做高市值後離場套利。 綜合各種信息渠道,截止最新,中植系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已達有8家,參股的公司不計其數,號稱萬億資產。 這背後,是無數中小投資者身家聚集的「修羅之地」。
  • 美爾雅2.98億元轉讓部分資產 大股東接盤再行「資本騰挪」術
    記者從公開信息獲悉,此次接盤的黃石眾盛科技有限公司系「中植系」大佬解直錕實際控制的企業,而解直錕也是美爾雅的實際控制人,對於此次「左手倒右手「的資本玩法,公司也表示,已經構成關聯交易。然而,通過兩次公開掛牌轉讓,美爾雅均未徵集到意向受讓方,並於10月決定終止該資產出售事項。沒有找到接盤俠,中植系決定親自出手剝離盤活資產,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轉讓以上資產能夠有效優化上市公司資產結構,提高公司資產質量,回籠資金,更好的支持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提高公司核心業務競爭力。
  • 中植系:慢慢揭開中植系低調而神秘的面紗
    中植系集團一直以來低調潛行,管理著近 2 萬億的資產規模,外界卻對其知之甚少,中植系掌門人解直琨在之前更是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直至 2019 年 1 月份回歸後,才在媒體面前露面,慢慢揭開了那層低調而神秘的面紗。
  • 中植系怎麼樣?看了這些就知道
    相信了解過投資領域的群眾都聽過中植系,不過中植系一直都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到底中植系怎麼樣?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中植系,讓大家知道中植系怎麼樣?值不值得信任?
  • 天山生物股東陣營明戰:中植系入主遭拒有何隱情?
    舉債「吞象」也好,股東陣營「明戰」也罷,囿於歷史糾葛,大象廣告原股東用腳投票,擬接盤天山生物(300313.SZ)的「中植系」未能如願。  約2/3與會股東投了反對票,天山生物4月2日舉行的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並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