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好聲音》的內核早就超出了歌唱比賽,不是比音有多高,也不是看技術有多好,而是反映不同聲音背後想要表達的思想、態度和價值觀。」燦星文化總裁、《中國好聲音2020》總導演金磊,如此評價這檔已經走進第9個年頭的綜N代節目。
正在熱播的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2020》(以下簡稱《好聲音》)依舊頗受關注,截至目前「中國好聲音」微博全網閱讀量超過140億。
作為綜N代中的代表性節目,《好聲音》一直在保持「原有味道」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創新。新節目開播之際,金磊向《綜藝報》分享了操刀本季節目的新感受。
原創賽製成最大亮點
每季《好聲音》在導師陣容、模式賽制上,都會進行「微調整」。導師方面,本季延續了去年「三男一女」的標配陣容,兩位冠軍導師謝霆鋒、李健,加上李榮浩、李宇春,組成了《好聲音》歷史上最年輕的導師團——3個80後、1個70後。其中,新晉導師李宇春由於資歷最淺,從官宣伊始就備受爭議。在金磊看來,李宇春已經進入音樂創作的「黃金時期」,完成了從全民偶像到專業音樂人的身份轉換;她嘗試探索各種音樂類型,也對時代課題抱有持續思考。金磊鼓勵李宇春把她對音樂更立體的理解呈現出來,在舞臺上大膽做自己,「我讓她大膽去做實驗,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金磊透露,四位導師相處非常和諧,臺下更是無話不說。
在賽制上,《好聲音》最具影響力和辨識度的「不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轉椅盲選賽製得以延續,海選「搶位戰」和「最強戰隊」團戰兩大賽制同時回歸。此外,首次開闢的「原創賽道」成為今年賽制的最大亮點,截至目前收穫最多熱議。幾位導師也都對「原創賽道」相當看重,李健認為,「原創從來都是最富魅力的。在選擇上,我還是喜歡沾染著文學氣息的歌詞。」李榮浩也表示,原創是當下勢不可擋的趨勢,「希望聽到跟我、跟觀眾、跟導師有共鳴的歌曲,把它推廣出去,這是我想做的事情。」
從節目效果和觀眾反饋看,首位原創選手宋宇寧及其唱作的《三巡》,為原創音樂賽道留下了不錯的初印象。第二期節目中,原創音樂有了更個性化的呈現和表達。獨立音樂人趙紫驊演唱的《一滴淚的時間》,以及天津音樂大學就讀學生賈一騰帶來的《走》,都承載著學員對音樂創作的追求和感悟。「這些原創作品和創作人,都特別鮮活,特別有思想,特別有表達欲。現在的人就是要勇敢表達自我,我們的節目也應該積極擁抱這群人。」金磊說。
如今的《好聲音》早已超越了傳統歌唱比賽的範疇,「鐵嗓巨肺」不再是唯一標準。抒情、搖滾、電子音樂、說唱、樂隊組合等多種風格和形態的呈現,也顯示出「好聲音」對多元音樂的包容性。「每年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富有個性色彩和極致表現力的學員,我們一直在總結經驗。今年的學員都非常優秀。」據介紹,參加本季節目海選的選手有30萬,其中95後、00後佔比首次超過95%。
在金磊看來,節目中的導師和學員是相互成就的,「導師和學員都特別重要,因為必須要有非常好的學員,才能夠打動導師,才會激發他們的最佳狀態,促使導師去努力挖掘、培養一些特別有魅力、有個性、有才華的學生。與此同時,導師表達和分享自己的生活態度、音樂觀、價值觀,往往也能夠給學員帶來啟發,幫助他們不斷進步。」
延續與創新
大型季播節目能夠連續做到第九季,且品質感依舊,實屬不易。金磊認為,「《好聲音》是一檔進行時態的節目,是反映當下流行文化,以及人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一面鏡子。它所呈現的是當下最新鮮、最有愛的一群年輕人,通過音樂去表達他們的精神世界、他們的理想,以及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不過,隨著國內觀眾審美標準不斷提升,觀眾對節目的判斷標準更加立體多元,這也給《好聲音》的製作帶來巨大挑戰。「九季做下來,其實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觀眾對流行音樂的審美一直在變化。現在的音樂市場繁榮多元,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主流流行音樂的概念,各種音樂類型都有著自己的市場和受眾,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也不盡相同。」金磊認為,2012年誕生的《好聲音》,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我們每年都在做實驗、做嘗試,因為每年都有很多新東西、新的音樂類型出來,這背後顯現的其實是更為豐富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這也是《好聲音》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所在。」
對於一檔綜N代節目,創新很重要,延續也很重要,如何把控二者的平衡,是創作團隊需要克服的一大難點。「我們要展現最新鮮、最先鋒的音樂,但是也要保證節目具有足夠的共情度,而非一味地做實驗、做小眾音樂。」金磊相信《好聲音》會繼續辦下去,「因為它與時代共呼吸,表達的是這個時代的當下審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