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華盛頓4月2日電(記者 張夢旭)今年57歲的克裡斯蒂娜·諾斯坦是美國紐約市布朗克斯區蒙特菲奧雷醫療中心摩西分院重症監護室的護士。這所醫院,是紐約市大量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幾所醫院之一。諾斯坦說,在過去幾周裡,每個換班周期都會有4到5名患者死亡,急診室充斥著「某某某號病人停止心跳和呼吸」的緊急呼叫,然後是冷凍卡車趕來運送屍體。
美國媒體報導說,這裡的醫生和護士在缺乏防護設備防護下,以平時3到4倍的工作量高負荷工作。許多醫務人員已經出現了乾咳等症狀,卻被醫院拒絕接受新冠病毒檢測,還得繼續上班。「我們現在最擔心的是,會把疾病傳染給我的家人,我的女兒患兒紅斑狼瘡,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會比正常人更加危險,我已經很久不能夠給她一個擁抱了。」諾斯坦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說。
醫生在缺乏防護中走向戰場
早上7點,諾斯坦來到醫院,開始一天12個半小時的工作。她將一層深藍色的紙質保護套穿在日常的護士服外面,用手術帽遮住頭,將兩個手術帽穿在鞋子上(因為沒有標準的腳套)。這樣的防護,感染風險可想而知。
在紐約市各區中,布朗克斯區的新冠肺炎發病率最多。布朗克斯區以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為主,具有很高的哮喘、心臟病和糖尿病發病率。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新冠病毒侵襲這裡,這裡的重症率會比其他地區更高。而蒙特菲奧雷醫療中心摩西分院急診中心,事實上充當了當地低收入患者的初級保健診所(沒有醫保的美國人在一般醫院就診經常遭到拒絕,而美國法律規定,急診部門不能拒絕任何人尋求治療)。
根據記錄,該院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是在2月3日。當時在場的其他病人和醫生多達100多人,醫院卻沒有採取任何防護措施。該院的醫護人員事後回憶起這件事,仍頗為憤怒。《華爾街日報》報導,在過去兩個月中,儘管醫務人員多次發出警報,但是醫院在制定預案時還是失敗了,許多醫生和護士在缺乏防護設備的情況下走入戰場。工作人員說,醫院的急需用品,包括呼吸機,透析機,鎮靜藥物,供血泵等幾近耗盡。
諾斯坦說,隨著呼吸機耗材儲備的減少,醫生們不得不討論優先給哪些患者救治。上周他們就面臨著這樣一個抉擇,一個是75歲有基礎病的老人,一個是42歲有肥胖症和哮喘病的中年人,他們同時需要呼吸機,同事們則在激烈地討論應該先給誰使用。
除此之外,海嘯般湧來的病人,讓醫務人員捉襟見肘。截至3月30日,蒙特菲奧雷醫療中心收治了8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381人在位於布朗克斯的摩西分院。諾斯坦說,該院急診室4個加護病房的48張病床,住滿了新冠肺炎患者,院方不得已只好在走廊等地方擠出更多的空間。為了解決人手不足,上周醫院已經把那些早已脫離一線,在做文書等輔助工作的護士也派往了ICU。
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
作為一名重症監護護士,諾斯坦女士習慣於面對死亡。令她感到恐懼的是病毒擴散的速度,在人體系統上造成的破壞以及醫生們的應對措施。她說:「這非常像科幻小說,太令人恐懼了。」 該院另一名護士朱迪·謝裡丹·岡薩雷斯說:「這有點像飢餓遊戲,你不知道你的敵人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其中的一個。」
蒙特菲奧雷醫療中心此前一直拒絕透露感染新冠新冠肺炎的員工數量。直到3月30日,該院執行長菲利普在與員工進行電話會議時承認,該院有311名醫務人員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目前已隔離了1000多名該院工作人員。
該院一名男護士馬修,前幾天感到身體不適,在家中的一間臥室自我隔離,家裡還住著妻子和兩個孩子。3月31日,他收到了醫院的通知,說他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醫院還要求他4月5日重返醫院工作。而通常情況下,檢測呈陽性者至少要隔離14天。
該院的另一名護士黃女士說,院方3月19日曾告訴護士,由於N95口罩數量有限,護士不能戴著N95口罩檢查病人,「如果你不能遵守新政策,就必須離開。」儘管過後幾天,醫院又撤銷了這一規定。黃女士的父母都在韓國,她一人居住在紐約。大約一個星期前,她感到頭痛、發燒和身體疼痛,她給醫院的職業健康服務部門打電話,但醫院拒絕給她做檢查。她在韓國的父母則一再打電話懇求她辭職。
3月27日晚上,諾斯坦的生活也被打亂了。她接到通知,與其在同一ICU工作的護士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另外兩名正在等待測試結果。她告訴她的孩子,她需要離家自我隔離一陣子。她收拾了自己的衣服,開車出門卻不知道要住在哪裡,最終,她在附近找到了一家旅館。29日,當她重返工作崗位時,聽說急診室又有9名病人死亡。醫院的狀況也更加混亂不堪,牆上掛滿了寫著護士名字、等待重複使用的口罩。走廊雜亂無章,擺滿了病床。但她也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院方告訴她,可以支付她在外隔離的酒店住宿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