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吳繼功,解放軍第306醫院,全軍脊柱外科中心。
雖然脊柱側凸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很多,包括理療、體療、表面電刺激、石膏及支具。但是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觀察,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目前國內外均已廣泛應用。其他的治療從學術的角度沒有明確的療效。
支具治療方法是非手術治療中最主要和最可靠的。綜合國內外許多的文獻表明:支具治療可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側凸的進展,特別是對輕型特發性側凸,可以避免手術或減輕手術患者側凸的嚴重程度。對35度以內的特發性側凸, Risser徵<=2度的患者,支具治療的有效率可達75%以上。目前國內外均已廣泛應用。
支具治療主要用於:
1.側凸在20~40度之間的輕度脊柱側凸,嬰兒型和早期少兒型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偶爾40~60度之間也可用支具,
2.在生長發育期,骨路未成熟的患兒早期宜用支具治療。
3.側彎的節段較長,支具治療效果佳,如8個節段50度側凸支具治療效果優於5個節段的50度脊柱側凸者。
4.40度以下彈性較好的腰段或胸腰段側凸,效果最佳。
穿戴支具的時間:
支具治療一旦開始不能停止,斷斷續續的進行不會有效果,支具穿戴時間每日不少於23小時,1小時留作洗澡、體操等活動練習。支具治療需持之以恆,若無禁忌,支具使用應至骨生長發育成熟。
不戴支具時機:
①4個月內身高未見增長。②Risser徵4~5級(髂嵴骨骺長全及融合)。取下支具後4小時攝片,Cobb角。達到上述指標,支具穿戴時間每日可為20小時。晚上睡覺時候戴,4個月後複查無變化,減為16小時。如再複查仍穩定改為12小時。再隔3個月,去除支具24小時後拍脊柱正位片,Cobb角仍無變化,即停止使用。
若有加重仍需恢復23小時的支具。支具的治療在晚間睡覺時候戴的作用大於白天的效果。許多家長怕孩子辛苦,晚上睡覺時將其取下,是錯誤的。
在其他的治療中,牽引和鍛鍊在矯正脊柱側凸方面雖然文獻中報導沒有直接的作用,但是牽引和鍛鍊可以減少或者減輕脊柱側凸的僵硬度,有利於支具或者手術治療的複雜程度。牽引的方法很多,如頸牽引,斜臺頸牽引,頸—骨盆套牽引、頭顱—骨盆環牽引、臥位反懸吊牽引等。
鍛鍊:通過軀幹活動矯正對脊柱側凸的治療。通過凸側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調整兩側的肌力平衡,牽引凹側的攣縮的肌肉、韌帶和其他軟組織,以達到矯形目的。
貴在堅持是非手術治療脊柱側凸重要點。非正確或者非專業的支具治療,不但不會矯正脊柱側彎還有可能加重脊柱側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