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是一個古老的詞彙,美術對於人們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而創意美術,更能提升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些能力對於幼兒來說尤為重要。所以欣賞名家名畫,進行創意再現,不僅有助於開闊兒童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有利於培養兒童積極的情感態度。
創意美術有這麼多的好處,但如何去欣賞這些名畫,如何讓孩子喜歡欣賞,並將其內化再現呢?首先作畫工具生活化就是個很好的開始,我們可以嘗試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品取代傳統的紙和筆來組織繪畫活動,藉助色彩豐富的顏料和其他材料、工具,如毛線、積塑玩具、棉籤、珠子、吸管、花草、樹葉、牙刷、牙籤、筷子、噴壺、宣紙、紙團、鵝卵石、瓶蓋等,讓幼兒感受從中帶來的豐富的形式美,充實他們的感性知識。
在我們的美術課上,創作就是用生活化的繪畫材料,在畫紙上隨性玩。玩既是創作,也能單獨成為一張作品:準備一張紙、一些五顏六色的水粉顏料,我們通過噴、滾、拖、滴等方法,在紙上留下的痕跡,色彩斑斕,內容豐富,自然產生的點線面充滿了肌理美和構成美。偶然的發現,能給我們帶來創新的靈感。玩,讓孩子更加大膽,更加自信,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培養孩子觀察和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說到「創造、想像」,你們有沒有想到一位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呢?對,他就是波洛克。此次我們就借波洛克大師的畫來玩一玩創意美術吧!
波洛克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滴畫,他的創作過程與眾不同,他先把畫布釘在地板上或牆上,然後隨意在畫布上潑灑顏料,任其在畫布上滴流,創造出縱橫交錯的抽象線條效果。波洛克有時還用石塊、沙子、鐵釘和碎玻璃摻和顏料在畫布上摩擦。他摒棄了畫家常用的繪畫工具,繪畫時完全擺脫受制於手腕、肘和肩的傳統模式,行動即興、隨意,這種方法被稱為行動繪畫或抽象表現主義.。
波洛克的畫根本意義在於擺脫一切束縛,追求極端的自由和開放,因為這樣的畫面沒有主題,沒有中心,沒有主次,繪畫成了畫家情感瀉的直接記錄。它促使了人類大膽創造意識的發展。
▲彈珠滾畫:《尋找派大星》
▲顏料噴畫:《大白的多彩生活》
但是這樣有特點的名畫,孩子們要怎樣去欣賞和理解呢?在孩子的眼中,他們所看到的最直觀的就是顏色和線條。當我們展示出波洛克的畫,問孩子看到了什麼?在這些集合中,孩子們發現了圖形(三角形,方形,圓形),動物(小貓)甚至一些卡通人物等。是啊,對於孩子來說,最熟悉的就是小動物和卡通人物。卡通是每個孩子所熟悉所喜愛的,在一次孩子的突發奇想中:「我們把動畫片裡這些人畫到畫中多有意思啊。」對啊,大師和卡通人物的碰撞,這是多麼有趣的組合,又會有什麼樣驚奇的效果呢!
於是,我開始萌發出了這個想法,設計了這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將卡通與名畫相結合。結果碰撞出了許多的令人詫異、形象有趣的作品。
這些創作其實非常簡單,你也可以準備好工具和我一起來試一試。拿一個廢舊的鞋盒,放上一張卡紙,就可以用彈珠或桌球隨意滾出痕跡,只管自由地揮灑你們手中的色彩。再動手將海綿剪出你們需要的大小,再用海綿印出一個個方塊,方塊?海綿?你想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海綿寶寶對不對,因為真是太形象了,好了,那就為你的海綿寶寶貼上活動眼珠,最後使用棉籤進行自由添畫。一起來一場「海綿寶寶的狂歡」吧!瞧瞧看,這個單屬於你的海綿寶寶是不是特別可愛而親切。動手玩一玩,你的孩子一定非常喜歡,在滾動的過程,他不但可以感受到球滾動的痕跡,更能了解每種不同自然物帶來的特效肌理,也能感受到大膽創作的樂趣。
我們的古典藝術或者是抽象藝術固然很美,但普通人在生活中很少能接觸到,它們似乎有些遙不可及。但是將當下流行的卡通角色融入古典名畫中,藝術就變得不再遙遠,真正地好像就成了孩子身邊的東西。而作品既保留了抽象藝術本身的魅力,又增加了卡通世界的夢幻,同時也多了一絲親切感。把我們的藝術真正地帶入到孩子的生活殿堂裡。
我們還把這些畫做成特有班服,也是很有意義的。
文/溫四幼得月園區 潘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