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強調必須堅持這六項原則

2020-12-16 中國文明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高度重視,並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了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六項原則。黨建網微平臺圍繞這六項原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重要論述,一起來學習!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當人類合理利用、友好保護自然時,自然的回報常常是慷慨的;當人類無序開發、粗暴掠奪自然時,自然的懲罰必然是無情的。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我們應該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這樣的自然美景,既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也是人類走向未來的依託。無序開發、粗暴掠奪,人類定會遭到大自然的無情報復;合理利用、友好保護,人類必將獲得大自然的慷慨回報。我們要維持地球生態整體平衡,讓子孫後代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

  ——2019年4月28日,習近平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智慧,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2020年9月30日,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的講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壞了,而是要把它保護得更好。

  ——2014年3月7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謀求更佳質量效益。我多次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個樸素的道理正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同。

  ——2016年9月3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闡述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後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8日至10日,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指出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2013年11月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時指出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一定要算大帳、算長遠帳、算整體帳、算綜合帳,如果因小失大、顧此失彼,最終必然對生態環境造成系統性、長期性破壞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把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推進能源革命、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統籌起來,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持續用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的盛景,不斷增強太原的吸引力、影響力,增強太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指出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同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

  ——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要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要嚴格用制度管權治吏、護藍增綠,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當、失責必追究,保證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需要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共同努力,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獨善其身。我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主張加快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要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平衡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

 

  轉載請註明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包括有哪些?以下哪一項不是
    以下哪一項不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青年大學習目前更新到第十季的第七期,這一期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其中看視頻答題有2道,課後習題作業有8道。下面小編分享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一段視頻的題目答案。  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七期第1道題目答案
  •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全面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徵程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境形勢,著眼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立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夯實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升華及世界意義
    因此,在新時代,汙染防治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一起成為新時代我們必須堅決打贏的這三場重要「戰役」,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就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中的一項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在這種嚴峻的生態文明建設情勢下,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地強調: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④]。
  • 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最新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新時代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 ...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   8月7日下午,河北省委書記、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王東峰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聽取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審議《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工作規則》等文件稿,安排部署下一階段任務。
  • 州市要聞 | 保山市:以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為抓手 全力爭當生態...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雲南時強調,「一定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堅決保護好雲南的綠水青山、藍天白雲」;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五年再次考察雲南,並要求雲南要「努力在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人民要論·「十三五...
    實踐證明,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全社會共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合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 七十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李幹傑認為,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堅持以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六個做到」;堅持不斷加強能力建設。&nbsp&nbsp&nbsp&nbsp何為「六個做到」?
  • 從「六個必須」到「十個必須」,深入把握做好西藏工作的綱和魂
    「六個必須」即: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必須堅持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戰略思想,堅持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重要原則  必須牢牢把握西藏社會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歷史自然的形成和發展
    他在《閩東的振興在於「林」——試談閩東經濟發展的一個戰略問題》一文中明確提出,「閩東經濟發展的潛力在於山,興旺在於林」; 在《正確處理閩東經濟發展的六個關係》一文中,他強調處理好若干重要關係,其中,統籌好長期目標與近期規劃、經濟發展速度與經濟效益、資源開發與產業結構調整關係等,體現了習近平同志始終堅持系統思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的思路。
  •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做習近平...
    習近平同志作為這一思想的主要創立者,以主政地方探索生態文明建設路徑、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實踐為基礎,繼承中國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結晶,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領導全黨全國人民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最新實踐、最新成果、最新經驗進行提煉和升華,以新的視野、新的認識、新的理念,賦予生態文明建設理論新的時代內涵,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和把握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 李亞在全市生態保護工作推進會上強調: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李亞在會上指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定的重大國家戰略,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也是黨中央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是確保黃河安瀾的使命所系,是厚植生態優勢的重中之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迫切需要。
  • 習近平為何強調這七種能力?
    面對新的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七種能力有何深意?推薦閱讀《人民論壇》雜誌最新文章。而其它六個方面的能力,像調查研究、科學決策、改革攻堅、應急處突、群眾工作和抓落實,包含著對幹部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幹部堅持大局意識、善於把控全局,幹部敢於擔當、敢於負責、勇於開拓創新,幹部密切聯繫群眾、始終與群眾打成一片,幹部居安思危、保持憂患意識,幹部真抓實幹、堅決貫徹黨的決策等各個方面的要求。這七種能力的要求,是幹部的綜合能力要求和綜合素質要求。
  • 儒家思想對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目前,我國生態環境質量雖有明顯改善,但生態文明建設依然面臨問題。為了適時有效解決新時代生態體系和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遇到的現實的和可能的困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指導原則。
  • 王軍:堅持系統觀念 健全「六個體系」 切實加強稅務機關黨的政治建設
    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推動黨的政治建設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和國家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各部門各單位職責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單純的業務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
  • 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
    這將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提供制度保障和實踐路徑。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這將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提供制度保障和實踐路徑。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十三五」時期,我國汙染防治力度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進入「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承載著新使命,也面臨一系列新挑戰,需要更加注重統籌協調、整體推進。
  • 王小洪強調 錨定「四個鐵一般」標準 堅持「六個導向」把教育整頓...
    王小洪強調 錨定「四個鐵一般」標準 堅持「六個導向」把教育整頓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2020-12-10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代表作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天津北方網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天津「十四五」期間,包括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在內的「871」重大生態建設工程要取得重大進展。天津持續用力,在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擴大區域環境容量生態空間上展現更大作為。目前,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各標段內,工程車輛正在加緊鋪設種植土,為最後1萬平方米的冬植做準備。
  • 專訪|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條原則,其中第一位的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我們必須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深刻領會為什麼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怎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等重大問題,切實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上來。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際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易繼明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提出了工作建議。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認真聽取了他的講解,並進行了討論。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