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期《奇葩說》,我終於知道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

2021-01-19 不打烊的娛情社

新一期《奇葩說》大家有看嗎?這期的辯題是:下班之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

嗯,經典職場難題了......我們也經常看到「員工沒有及時回復領導消息被辭退」的新聞。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本能地在心裡小聲嘟囔了一句:當然不該回啊!

可,打臉總是來得特別快。

平時的我們,不僅回復了,而且回復得很積極。

這期《奇葩說》辯手們對此的討論也十分激烈!

以至於討論了將近倆小時,最後正反方票數還是不相上下。

那麼,作為打工人,下班後到底該不該回工作消息?

我們今天就來好好掰扯掰扯!

工作和生活可以分開嗎?

現在大家經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兩者要分開。」

話雖這麼說,真要實施起來,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這到底為什麼呢?

薛教授表示,工作生活分得清清楚楚,這是體力勞動的特點,因為它需要特定的場合,特定的條件才能進行。

但在當下,腦力勞動具有很強的流動性,環境不再是限制,工作和生活也很難完全分開。

所以對一般打工人來講,下班後完全不回消息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工作和生活本來就很難割裂。

那工作與生活的界限逐漸模糊,讓工作入侵生活就理所應當嗎?

當然不!打工人也需要有喘息空間啊!

反方辯手 Norah 講了兩個朋友的故事:一個在結婚的時候還在回復客戶的請求;一個在進產房的前一秒還在手機上確認合同。

席瑞也透露:自己在準備和對象接吻時曾被一條工作消息打斷......

想想確實惱火,當你正在經歷人生中可能只有一次的重要場景時,卻因為一個小小的簡訊提示音變了味道。

生活和工作可以平衡嗎?

是可以的,不過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因為大多數人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都會有所側重。

可以根據自己當下的情況,更注重生活、還是工作,來進行調節,儘可能地為自己爭取自由時間。

要不要回工作消息?看這 3 點

既然生活和工作無法完全割裂,那麼下班後收到工作消息,到底要不要回復?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可以從 3 個方面來看。

你所處的職場階段

首先要看的,是你正處在職場的什麼階段。

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工作前 1~10 年處於職場上升期,需要樹立一個「靠譜」的形象。

而所謂靠譜的人,一句話總結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畢竟,在打工人階段,很多人都需要把工作前置,用顏如晶的話來講,就是:

當下是你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需要你。你現在還需要工作,那你就回這個消息吧,因為你回了能保住這份工作。

消息內容的重要性

除了根據所處的職場階段來做決定,消息內容的重要性也是評判標準之一。

什麼樣的消息是重要的?需要做出決策的內容通常都很關鍵。

節目中顏如晶舉了一個例子:當初自己收到一條確認服裝的消息,她沒有回覆,結果第二天她要穿一條和自己氣場完全不搭的連衣裙。

你看,小問題不回復沒事,但這種決策性的消息如果不及時回復,就可能導致嚴重的結果。

更可怕的是,你沒有回覆明確的消息,對方可能會當你是默認同意。

所以,下班後是否回工作消息,先看一眼內容,再做判斷。

緊急重要的事情第一時間回復;面對非突發狀況,則可以選擇延遲回復。

發送對象的處境

前面兩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但其實,職場是一群人的集合。

無論在上班還是下班時間,只要是公司的一員,我們和同事以及合作夥伴,都有著脫不開的聯繫。

正如節目裡蔡康永所說:

工作是大家互相連累的。有原則是好事,但生活不是一臺精密運行的儀器,有時候需要一些通融。

你的決定會影響到別人的處境,所以在回消息這件事上,也要適當考慮到其他人。

下班後收到的工作消息可能是領導發的,也有可能是身處壓力下的同事發的。

當手機彈出消息,打開看一眼發消息的人是誰,再做出決定也不遲。

這體現了一個成年人該有的「同理心」。

理解至上,換位思考,是職場上很稀缺也很珍貴的能力。

如何體面拒絕工作消息?

話說回來,下班後收到工作消息,已經確定了不做回復,那麼該如何優雅又不失禮貌地表示拒絕呢?

編輯部給大家分享 3 點建議。

提高自己的議價權

職場上的話語權,和能力成正比。

所以提高議價權的關鍵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效率和硬實力。

合理規劃一天的工作時間很重要!養成寫周待辦和日待辦的習慣,將計劃拆分到每小時,然後充分利用好一天中的黃金時間。

一般上午思考能力最佳,是工作高效期(別再拿寶貴的時間慢悠悠吃早餐啦)。

下班前 1 小時可以做整理和交接工作。

及時上傳完自己負責的內容,這樣下班後他就沒有理由再找你了!

學會向上管理

下班後的工作消息有大部分都是領導發來的怎麼辦?

做好向上管理!

其實就是在和領導的關係中佔據主動權,讓他知道你的項目進度,並在工作時間完成溝通,有問題也及時反應解決,不讓領導養成「下班後找麻煩」的壞習慣。

反向管理領導,是在了解他的真實需求,然後做出迎合。

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交換權益」,拒絕不合理要求。

工作的本質是等價交換,如果你的私人時間是「交換」出去的,那倒無可厚非,如果是被「壓榨」走的,你就需要警惕了,必要時候直接 Say NO!

建立回復消息的邊界

節目裡蔡康永提到一個觀點:我們可以通過回消息的方式,建立和對方的邊界。

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下班後收到同事/領導發來的工作消息,如果什麼都不回,反而容易引起誤會,不如直接把自己的回覆習慣講清楚。

這才是一種有效溝通。

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飛行模式時間」,並對外公開。

比如晚上 9 點以後的工作消息,第二天再回;下班後不再對接合作。

通過回消息,來和對方建立邊界,讓同事逐漸熟悉你的工作習慣。各自在自己的圈子裡工作和生活,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互不打擾。

我們經常會因為下班後的工作消息、非工作時間的任務安排而煩躁、生氣。

可是這並沒有帶給我們絲毫好處,反而讓原本的心情變得糟糕。

打從收到消息的那一刻起,這個事實就無法改變了。

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除了上文分享的 3 個具體方法,馬東在節目最後說了一段話,也讓我深有感觸:

我們的人生最重要的,是照顧著苟且,別忘了詩和遠方。我們最悲哀的,是既不容於眼前的苟且,而又忘了詩和遠方。

託爾斯泰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

我們總是渴望做那個改變世界的人,卻沒人想過去改變自己。

工作就是很討厭,但工作不會改變。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可以改變不滿意的環境,改變處理問題的方式,從而收穫新的快樂!

人生很短,經不起滿腹幽怨,我們的職責是照顧好自己的苟且,時而想起詩和遠方,而非焦慮時光。

共勉!

相關焦點

  • 下班後,領導發消息要不要回?不回麻煩很大,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小梅是我原來公司的實習生,因為跟著我工作一陣子,我也算是她的師傅。一年多過去了,小梅如今也是正是有了工作。但最近她來找我電話諮詢,說遇到一些令她比較困擾的事情。她說自己的工作是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運營崗位,直屬領導是位女強人,每次晚上加班到家以後,領導仍然經常給她微信上發消息。
  • 幹著一份清閒工資不高的工作,每天坐等下班,該不該現在辭職?
    經常聽到有人問:幹著一份清閒工資不高的工作,每天坐等下班,該不該現在辭職?我只有一個疑問,辭職了幹什麼去?如果辭職之後,能有一份充實又收入高的工作,那我舉雙手雙腳贊成。如果辭職之後沒工作,那豈不是變成什麼工作都不幹而且沒有收入了?
  • 這期《奇葩說》真的讓人哭瞎,李誕都受不了臨時叛變
    大家好,我是小啄。你們有看最新一期的《奇葩說》嗎?辯題是「離婚是否該等到孩子高考以後」,這是一個現實又沉重的話題,而不出乎意料的,這期《奇葩說》真的讓人哭瞎,連李誕都受不了而臨時叛變改變立場。這期《奇葩說》最讓人矚目的不是辯手或嘉賓林更新,而是現場觀眾,這期觀眾經過特別挑選,選擇了年齡比較大的父母輩作為觀眾,而且他們的立場比較堅定。看到辯題,大部分人第一反應當然是要等孩子高考後再離婚,這也是社會上認同的看法,所以反方本身非常艱難,而要撼動那些父母更是難上加難。
  • 這期《奇葩說》席瑞表現驚豔圈粉無數,可詹青雲卻被罵慘了!
    轉眼間本季《奇葩說》也將於本周迎來半決賽,這一季節目說實話真心的令我感到失望,尤其是在看了關於二胎這個話題詹青雲的表現後,作為六級老粉也真心的對她感到失望,二胎這個話題可以說是本季最受爭議的了,因為真的特別貼近我們現實生活,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然而對於二胎這期節目席瑞表現驚豔圈粉無數
  • 許可馨最新動態:已回蘇州!黑髮藍眼睛有點奇葩,網友:該治治了
    許可馨最新動態:已回蘇州!黑髮藍眼睛有點奇葩,網友:該治治了!許可馨事件時至今日已經過去快3個月了,從一開始因許可馨本人在網絡平臺發表各種不良言論被推上熱搜,引起公憤,一夜間又神奇般地消失在人們眼前,之後雖然很多方面做出了相關回應。
  • 兩個人相處,該不該沉迷查崗?兩點「副作用」,看完你就知道了
    「他為什麼不接電話,不回消息,他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是故意的嗎?」 一連串的想法一旦在腦海中形成,就停不下來了。 還有一些零七八碎的問題,諸如晚飯吃什麼,在家吃,還是下飯店,要不要順便看場電影,口紅買哪款顏色,鞋子選方頭的,還是圓頭的,這些瑣事她都會先編輯一條消息給對方,如果不回復,那就等老公方便了再討論
  • 下班卻被工作微信「綁架」?胡雪巖有兩句話,讀懂了就知該怎麼辦
    今晚,正在家中電腦前寫文,突然接到同事的電話:「趕緊啊,群裡回復一下,再不回該點你名字了!」手忙腳亂地拿起手機,點開微信,在一堆泛著紅點的工作群消息裡面,終於找到了需要回復的那條。無非就是領導發布了一條表揚信息,下面員工一片片的點讚回復表決心。點完贊,編發了一句言不由衷的話,放下手機,嘆口氣。
  • 在新公司,到了下班時間,領導還在上班,作為新人該不該下班?
    文/雪天驚雷如果我們入職一家新公司,到了下班時間,領導卻不走,作為新人,我們該不該準點下班走人呢?雷哥認為,作為新入職的人員,建議最好不要一到下班時間,就立馬走人,這樣可能會給領導留下一種工作態度不夠積極的印象。
  • 顏如晶不再參加《奇葩說》?楊奇函尷尬回歸,這期看點不在辯題
    第六季的《奇葩說》終於迎來了真正的戰隊淘汰賽,而這次羅振宇戰隊和薛教授戰隊進行了第四名的淘汰賽辯論,雙方的論題就是「對人不對事這件事OK嗎?」原本很多觀眾對於這個辯題都是非常期待的,因為特別的具有社會性。因為我們在社會上、在工作中,有多少次聽過領導、身邊的人對自己說過「我是對事不對人,你不要在意啊!」
  • 《奇葩說》孩子的作業太多,總是寫到半夜,我該不該跟老師理論?
    最新一期《奇葩說》開播了!身為資深(吃瓜)觀眾的我當然是二話不說就開追!辯題是:孩子的作業太多,總是寫到半夜,我該不該跟老師理論?當看到陳銘談對於「孩子經常寫作業寫到半夜,家長該不該去跟老師理論」這個辯題的觀點時,我這個學渣恨不得一千八百個贊同。
  • 朋友圈該不該屏蔽領導?
    知友A:因為屏蔽領導被質問 有一次值班,自己在看手機,科長下班前看我玩手機,問了句你為什麼朋友圈屏蔽我? 結果領導在早會的時候,故意提起這件事:「我們組的某些人,下班了還在學習英語,這其實非常不應該,下班了就應該好好休息,你休息都休息不好,怎麼能好好工作呢?」 雖然領導沒有明確指木子,但木子的朋友圈是全開放的,大家都知道說的是誰。
  • 從《奇葩說》海選說起,作為程式設計師,我該如何說服4位導師晉級?
    上周末,新一期語言競技類節目《奇葩說》終於回歸了。雖然只是海選,但也吊足了我們的胃口。楊冪的出現是最大的驚喜,她對選手的挑剔也讓人印象深刻,現場金句頻頻。比如面對重返奇葩說舞臺的許吉如,楊冪安慰她說:「極度的坦誠就是無堅不摧。」
  • 《奇葩說》因為肥胖被嘲笑,該不該減肥?
    辯題是說你該不該減,不是你能不能減。如果是天生的,不可能減肥瘦下來,那就完全沒必要為之困擾,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去接納這個自己。當你自己都覺得肥胖不是問題以後,外界的聲音其實對你造成不了影響。要不要減肥?考慮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曾經瘦過,因為後天種種原因胖起來的。
  • 「我也覺得很無聊,可就是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你聽到了嗎?
    林平是一個已經在社會上經歷了多年的90後,每次深夜關掉手機躺在床上,內心總是對自己說「好無聊啊,一天就這麼過去了。」此時的時間是凌晨兩點半。叮鈴鈴,鬧鐘響了,林平睜開眼,迷迷糊糊的就開始起床,上廁所、洗漱,也顧不上吃早飯,急急忙忙的上班去了,坐上地鐵,打開手機看下朋友圈,或者刷會兒短視頻,再抬起頭時,上班的地方就到了,工作是枯燥的、機械的,像每天的睡覺吃飯一樣,但有一點不同,飯你一頓不吃沒事,工作你一天不做,全勤就沒有了。
  • 搞笑段子:美女,你狗吃了我的鴨子了,你說該怎麼辦
    感謝各位看官於百忙之中審閱小編的文章,只願能在這一刻給您帶來歡樂,話不多說,系好安全帶新手上路誰也別想下車(由奇葩行黃瑞群編輯)我回家路上買了一隻烤鴨坐電梯回家。中途上來一個牽著狗的美女。狗一進來就衝著烤鴨咬了一口。當時我很糾結:「美女,你狗吃了我的鴨子了,你說該怎麼辦。」
  • 「奇葩說」這次的話題,看的我酣暢淋漓,他們的金句還在我耳邊迴響.
    我服了!!這是一場精彩絕倫的辯論賽,三屆奇葩王BB King 馬薇薇、邱晨、黃執中、無冕之王顏如晶高手間對決。看這場辯論賽最大的感受是渾身是G點。他們每個人都知道如何讓你愉悅。當然這樣的結果是《奇葩說》四季沉澱的結果,是《奇葩說》不斷發掘可以引發社會共鳴的辯題和奇葩說優秀選手將辯論技巧和自我見解完美詮釋的結果。肖驍曾在節目中說「因為對面坐的是黃執中和顏如晶,我一晚上寫了一本書」。這種在節目中爭相表達觀點的精神促使《奇葩說》成為以觀點和見解取勝的知名網絡綜藝節目。這也是芒媽從第一季追到第四季,一期不落的原因。
  • 意外:從同學那裡知曉外甥女被分手的真相,我倒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大姐給我打電話讓我下班後去她家裡吃飯,我說不去了太忙了,大姐說不是為了給你吃飯,是為了讓你來給芊芊做做思想工作。什麼?我一時間沒有明白過來,做什麼思想工作?芊芊畢業後就業,學校給的博士生的待遇也很好,還有安家費,兩個人還規劃了以後的生活,小超家房子都幫他買了,就說明年疫情過去了就結婚呢。大姐有點兒沒好氣地說:「誰要分?還不是小超那個奇葩的媽!說不願意未來的兒媳婦不顧家,不伺候丈夫孩子,不能做賢妻良母,哎呀,一堆說辭。」我說:「這是小超媽媽說咱芊芊的?
  • 《奇葩說》第六季傅首爾談婚姻淚灑現場,李誕終於說了句「人」話
    《奇葩說》成功地結合了綜藝+辯論的效果,如今已經第六季的《奇葩說》慢慢地偏離了原來的軌道,更偏向於娛樂節目。但正如馬東所說:《奇葩說》是嚴肅的辯論節目;一個節目做了六季也的確不容易。各路奇葩齊聚一堂,來不及消音的葷段子,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聽盛宴。
  • 年輕人該不該放棄大城市的工作,選擇回老家買房?
    朋友圈有人說,看了《三十而已》,沒有被那些彎彎繞繞的愛情打動,反而對王漫妮的一個舉動頗有感觸。三十歲的王漫妮,終於放棄了大城市的繁華,結束滬漂生活回到了老家。朋友也講過類似的事情,有一天她心情不是很好,於是發了一條很喪的朋友圈,就去睡覺了,醒來之後發現手機裡很多未讀消息和來電,因為這條朋友圈,身在老家的爸媽寢食難安。還有一個朋友,最近跟男友和平分手了,一個人住在50平的出租房裡,每天晚上老媽總要跟她開一下視頻,哪怕只有幾秒鐘,只要知道自己女兒今天過得是不是開心。
  • 她總是不回我的消息,或者回復死亡微笑表情,那該怎麼辦呢
    成人的世界裡,不主動就是拒絕低配版情商我們在剛剛接觸社會的時候,或者在學校裡,就開始知道了,有一種東西叫情商,那東西比智商還要重要很多。現在不是有句話叫,成人的世界裡,不主動就是拒絕嘛。以前啊,很多小粉絲跑過來問我,為啥女哈子不回我消息呢,為啥她只回復我微笑表情呢。我只想說,這還用問嗎。人家就是不喜歡你啊,又礙於面子,覺得直接拒絕你,有辱自己的情商。所以各種不搭理啊,回覆你個死亡微笑表情,讓你早點死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