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該不該屏蔽領導?

2020-12-12 騰訊網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這是莎士比亞筆下哈姆雷特處於對人生充滿懷疑,無限痛苦和疑惑時,發出的疑問。

而今四百年過去了,對人生充滿懷疑的年輕人依舊有很多,但發出的疑問,卻變成了——

微信朋友圈該不該屏蔽公司的領導?這是個問題。

如果屏蔽,領導會覺得你:是不是跟我關係不好?跟我隔著心?

如果不屏蔽,發的內容可能會引發尷尬現場:

@網友A:最尷尬的事情就是,上班時候發朋友圈,忘了屏蔽領導,然後領導來問你朋友圈賣的那個東西怎麼買怎麼用

@網友B:當你你上班時間發了條罵人的朋友圈,忘記屏蔽領導同事家長,你的同事還問你幹嘛了時,真心想死

總之,朋友圈與領導,放在一起就是故事。

知友A:因為屏蔽領導被質問

有一次值班,自己在看手機,科長下班前看我玩手機,問了句你為什麼朋友圈屏蔽我?

然後就說我心態不開放,說她朋友圈有300個朋友,就我自己朋友圈不對她開放,又說我做事由著自己習慣

蒼天吶,我……無言以對……

我覺得朋友圈對誰開放應該是個人的自由,朋友圈發的涉及個人隱私,不想讓陌生人或領導窺視,擁有自己的一份精神自由那麼難嗎?

木子:領導說我不應該朋友圈打卡

如果說領導親自下凡問你朋友圈為什麼屏蔽他是「無語現場「,在開會的時候把你單獨cue出來,就是大型社會性死亡現場。

木子今年剛畢業,還保持著在英語學習的習慣,每天還把自己的學習過程分享到朋友圈。因為覺得算是正向的內容,就沒有屏蔽領導,也沒有分組可見。

結果領導在早會的時候,故意提起這件事:「我們組的某些人,下班了還在學習英語,這其實非常不應該,下班了就應該好好休息,你休息都休息不好,怎麼能好好工作呢?」

雖然領導沒有明確指木子,但木子的朋友圈是全開放的,大家都知道說的是誰。

木子說:「下班時間我發什麼也要管,連這點自由也沒有了嗎?還美其名曰要我好好休息,呸!」

當天,木子就提了離職,立刻走人。

月亮葡萄酒:沒發與公司有關的朋友圈,我被炒了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事兒,說有人上廁所時間太長被解僱了。看到這裡,我又想起了我的傷心事,我前一份工作也是被炒的,理由非常奇葩。

我之前在一家傳媒公司工作,入職快一個月的時候,我突然被通知第二天到公司辦理離職。

嗯???

我當時就懵掉了,這幹得好好的,領導布置的工作任務我都是按時保量完成的,根本想不通我到底犯啥事兒了。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HR說我工作期間沒有發與公司有關的朋友圈,領導覺得我不熱愛公司,我不符合公司的價值觀。

聽到這個理由我也是驚了!我想說,朋友圈不是私人的東西嗎?發朋友圈給公司宣傳造勢,全憑自願吧?連這種理由都能當做辭退員工的藉口了?

我現在細細想來,可能奇葩的解僱理由都是藉口,沒準實質上都是裁員,不然這些理由也太不能令人信服了!

陳曉卿:為了不讓領導看,申請了一個新朋友圈

在談話節目《圓桌派》裡,主持人問道:你在朋友圈屏蔽領導嗎?

陳曉卿:「我們一般來說都是屏蔽領導的,我有一次遇到了一個很嚴厲的領導,他問我說『我們倆加個微信吧。』

我說怎麼了,他說他們都說你朋友圈特別好玩。我說『好,我等一下馬上就去你辦公室,我現在先上個洗手間』。

我就用另外一個手機註冊了一個朋友圈,然後一年多的時間,那個朋友圈就他一個人,專門為他發一些內容。」

雖然說「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但簡簡單單一個分享自己當下情緒與經歷的平臺,卻被各種解讀。

加班累了吐槽一句吧,他們說你對工作時長有意見;

上班時間發個稍微情緒的話的朋友圈吧,他們總覺得你含沙射影意有所指;

發了「層次低」的東西吧,他們覺得你「心智不成熟」難當大任;

最近行為稍微有點怪異吧,他們會更加關注你,擔心你是否有什麼不對勁;

……

你永遠不知道你當下的情緒波動,會蝴蝶效應觸動到哪一位同事的神經,從而在工作中加戲一些不必要的環節。

於是長此以往,為了不心累,要沒不發,要麼就全都是『love and peace』。所有的一切都特別美好,但真實的你卻被人視而不見。

朋友圈成了「假我」,全部是好好人設:乖巧懂事的好小孩、深夜加班的追光者、手磨咖啡網紅書店打卡的小清新……

而微博則成了「真我」,社畜的精神自由陣地,追星女孩的愛意平臺,負面情緒的發洩陣地,關鍵這一切沒有任何人打擾你。

朋友圈淪落成人際需求,微博則變成了精神需求。

相關焦點

  • 如果有人對你屏蔽了朋友圈……
    然而,她自己卻看得很開,反過來對我們說:「朋友圈屏蔽我的那條黑線,是分割線,也是一道坎。朋友圈終究還是個圈,有的人被請進來,就有人被請出去,沒有什麼好難過的。」 現實確實如此,總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都會重新定義自己的朋友圈。
  • 微信朋友圈罵人該不該被處罰?
    8 月 7 日,甌海法院發布最終判決,李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張某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發布的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來源:甌海法院官方微博網友觀點不一支持:判決 「與時俱進」值得推廣質疑:維權時間長 不具備普適性
  • 如何知道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被屏蔽?網友:屏蔽朋友圈都不是我朋友
    【如何知道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被屏蔽了!網友:屏蔽我朋友圈都不是我朋友!】確實,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很難在看到對方的朋友圈了,因為我們的朋友圈被屏蔽了。我們也很無奈,為何我們的朋友圈被屏蔽了。實際上,屏蔽我們朋友圈的罪魁禍首我覺得還是微信中存在的這種設置——【朋友權限會非常清晰的告訴你,我們可以非常容易的將對方設置為「不讓她看」】我一直覺得這種設計確實對於有些人很有幫助,因為你完全可以不讓自己的朋友圈內容給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看。可是問題是——朋友圈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我理解的朋友圈:這是展示我們生活的一種方式。
  • 朋友圈「集福」被屏蔽?何必和「年味」過不去
    而不少網友發現,他們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的「集福」活動連結疑似被屏蔽,朋友圈消息僅自己可見,其他網友無法看到。微信官方表示,朋友圈禁止誘導分享。根據《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規範》中關於「誘導分享」的相關規定,一經發現將根據違規程度對該公眾帳號採取文章禁轉發、刪文、刪粉、封禁相關能力,甚至封號的處理措施。
  • 朋友圈文字被摺疊?小妙招幫你搞定騰訊屏蔽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現這樣的情況,複製粘貼發的大段文字的朋友圈,每次都會被和諧到只剩一行?今天騰訊公關總監發表微博:「有沒有發現,在微信朋友圈粘貼複製的內容,會被摺疊更多,而直接輸入的,能等到更長的展示?原因很簡單,朋友圈更鼓勵即興的原創。」
  • 一老闆發朋友圈罵人?法院:再發條……10天,不屏蔽任何人!
    如果在微信朋友圈罵人會有怎樣的結果?一個話題引發網友熱議因業務合作糾紛,小李在朋友圈發布對小張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小張認為小李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將其起訴。近日,溫州市甌海法院判決小李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小張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因為業務發展需要,張某將公司的洗車精洗美容業務承包給李某,後雙方在合作中出現了矛盾。2019年6月16日-17日,為了洩憤,李某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
  • 朋友像對待微商一樣屏蔽了我!杭州某銀行員工被領導要求朋友圈發...
    我個人覺得微信朋友圈是我自己很隱私的一方天地,我喜歡發一些我喜歡的東西,真的不喜歡被強迫轉發那些單位裡的廣告……領導要求單位廣告必須轉發朋友圈不轉的當月獎金要扣王女士是杭州某銀行網點的大堂經理,今年2月份起,受到疫情影響,銀行網點的許多員工開始居家辦公,銀行的一些業務和信息都通過網絡來傳遞。
  • 70%的年輕人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尊重別人的生活,也是自我尊重
    為什麼屏蔽呢?「舅舅看我的朋友圈,跟我爸吐槽說我我整天淨髮些負能量的東西,不好……我爸打電話說了我一大通!真的好煩!」如果不是略有了解,我簡直以為小X的舅舅是做年輕人統戰工作的,居然把外甥女的朋友圈也當成宣傳陣地,要求必須積極上進正能量,也是見了鬼了。
  • 朋友圈罵人還曬照片?他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不屏蔽人那種
    如今,很多人會在朋友圈曬日常、訴煩惱、發表言論近日,一個關於「朋友圈」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事件起因是>李某多次在朋友圈公開發布侮辱、誹謗張某的言論張某將李某告上法院近日,法院判決出來了李某去朋友圈道歉
  • 朋友圈罵人還曬照片?他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不屏蔽人那種→
    如今,很多人會在朋友圈曬日常、訴煩惱、發表言論近日,一個關於「朋友圈」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事件起因是李某多次在朋友圈公開發布侮辱、誹謗張某的言論張某將李某告上法院近日,法院判決出來了李某去朋友圈道歉
  • 屏蔽這些人的朋友圈後,我日子爽多了
    屏蔽掉以下5種人,煩惱就會變少,幸福才能加倍。 1.屏蔽每天抱怨的人 對於部分人來說,朋友圈就是一個負能量發放地。 畢業後,和大學室友各奔東西,她到了外地工作,後來結婚生子。
  • 看不到對方微信朋友圈,是被刪除,還是屏蔽了?不用發消息就知道
    但是熟人集中的地方,往往也會面臨著很尷尬的問題:被刪除,被屏蔽掉朋友圈。關鍵是,這種刪除或者拉黑,或者屏蔽朋友圈是無聲的,對方把你屏蔽掉,你看不到對方,但是對方卻可以看到你的朋友圈,這種感覺是不對等的。
  • 微信不聯繫、不刪除,不將朋友圈屏蔽,是成年人之間真正冷暴力?
    微信中的不聯繫、不刪除,不將自己朋友圈對好友屏蔽,是成年人之間真正了冷暴力?我們很多人很氣憤的是,對方將我們刪除之後,我們根本無法看到對方是不是將我們刪除了。我們一般會選擇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看對方的朋友圈是不是有一道槓,如果有一道明顯的槓,就說明對方將我們刪除了。
  • 朋友圈轉發時,你不加點什麼嗎?你不怕被屏蔽?
    某日,看到友人在其朋友圈轉發了其公司資訊,就光溜溜的一個公眾號連結。我問他,轉發目的是什麼?你想不想別人點開看?你啥話也不說,人家憑什麼點開你的連結?其回答,好像說的有道理,那該怎麼做?生活中有些細節確實不容忽視,信息太多太泛濫,朋友圈同樣如此,所以有些信息我們可以屏蔽掉。為了讓朋友圈信息更價值化,我把很多內容沒有營養都設置了屏蔽,比如自嗨自拍,對自己無用商品的微商,當然也包括這類純連結的轉發,有的人一天要轉很多文章,都是光溜溜的霸著屏,不屏蔽你屏蔽誰!
  • 微信朋友圈內容被系統屏蔽,卻沒有任何官方通知
    如果是用戶的朋友圈有什麼違規內容被舉報,或被系統檢測到,進而屏蔽,那麼官方至少應該給予用戶知情權吧?告知用戶什麼內容違規了,或者朋友圈被屏蔽多久時間?屏蔽多久,什麼理由被屏蔽,用戶都不知道。用戶可以發布朋友圈,但是任何人都看不見,就好比一條朋友圈沒有發布一樣的狀況,朋友圈背景圖也會屏蔽。朋友圈大家儘量不要發布一些廣告、任何含有二維碼、電話等內容,很容易被判定違規,進而限制朋友圈或封禁帳號。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聯繫騰訊客服,提交問題,等待客服調查答覆。
  • 男(女)朋友,發朋友圈屏蔽我是什麼意思?
    B:你看錯了吧,她最近都挺忙的,而且你看到了,你不知道在哪裡?A:我看她發了朋友圈啊。B:哦…..看得出,當時B的臉色就不太好了。電梯到了,後面的事?屏蔽朋友圈,不易察覺。察覺了,也往往看不懂。且被自己愛的人屏蔽,往往讓小夥伴們更摸不著頭腦。這是因為朋友圈屏蔽,往往是突然的。除非對方是完全屏蔽你,且較長一段時間,否則你的察覺往往是巧合中發現的。
  • 親人去世了,究竟該不該發朋友圈呢?真的是見仁見智
    曾幾何時,朋友圈成為了大家生活中的必須項目,無論何時何地,甚至是夜半三更,「叮咚」一個信息迸進了手機。除了正常用手機的其它常用功能外,看朋友圈,發朋友圈,成了人們玩手機的常項和常態,也怪難有許多人幽默地稱之為「萬能的朋友圈」。本來,發朋友圈是個人的事情,只要不違法,發什麼都行,無可厚非的。
  • 新員工不喝領導敬酒被打耳光,領導敬酒,我到底該不該喝?
    近日,網上爆出廈門國際銀行#新員工不喝領導敬酒被打耳光#登上熱搜,引起大家熱議。有網友為被打的小楊謀不平:也有不少人為小楊的未來擔憂:「酒桌上領導敬酒,我該不該喝」?一時間引起全國網友的熱議,大體可分為兩隊:紅隊(該喝)和藍隊(不該喝),看看大家給出的理由分別是什麼。紅隊(該喝)理由一:領導主動找你喝酒,無論酒量如何,都該喝一點,一方面表示你對他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在這麼多同事面前,照顧到他的面子,不至於使他難堪。理由二:中國的酒桌文化影響太深了,不可否認,好多的生意、人情都是在酒桌上談的,把對方招待好了,的確好辦事。
  • 家人去世,該不該發朋友圈?
    這條朋友圈發出去還不到五分鐘,就有人在下面質問:這你都發朋友圈??? 而這位提出質問的朋友,在我印象中,幾乎是一個不發朋友圈的人。 爺爺去世發朋友圈就該被質問? 我覺得得看動機,如果是裝可憐博人眼球,寫一些悲痛的話,內心卻毫無波瀾,那當然是不合適的。
  • 如果領導讓你籤字你該不該籤
    我們之前說了籤字的事情,你籤了字那麼就肯定要負起籤字的責任,但是有的時候不是你想不籤就不籤的,今天衢州人才網就來說說這個事情。你是領導你要籤字,但是在你的上面還有領導,除非你是老闆。那麼如果你的領導讓你籤字你該不該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