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大家一起了解油燜大蝦的傳奇人生,讓美味繼續流傳。
色澤鮮豔,營養豐富的油燜大蝦是出現在許多中國人餐桌上的常客,它原本是一道湖北的名菜,是鄂菜系中的一員,但因為蝦肉內的營養豐富而且容易吸收,適合大多數普通民眾,所以許多地方根據當地人的習慣和口味進行了改良。
以前的對於油燜大蝦的做法,比較流行的是借用番茄醬來進行大蝦上色,這樣盛盤之後的大蝦鮮豔的色澤和潔白的瓷盤形成強烈對比,這樣子裝盤的油燜大蝦能讓人食慾大振,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這樣做出來的大蝦常常會伴隨著番茄的酸味。未來解決這個給油燜大蝦帶來的缺陷,許多廚師開始嘗試在裡面加入少許的糖,然而酸味問題迎刃而解的同時,新的問題也隨之誕生——濃重的酸甜味道掩蓋了海鮮的清香。有客人告訴他要在大蝦烹製中加入醬油,而後廚師恍然大悟,此後多年一直鑽研如何完美還原油燜大蝦之味,之後他得御膳傳人的提點,於是,他漸漸地研究出來了油燜大蝦原來的味道,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其實,油燜大蝦不止一種口味,有鮮香甜鹹這四種味道,它們相輔相成,令人流連忘返。現在的人們對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通常要求菜餚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油燜大蝦體內具有豐富的磷和鈣元素,能給身體補充營養,味道鮮美且賣相十足漂亮。
傳統的油燜大蝦口味偏重,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這道菜,但有一些老百姓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對其進行了改良,讓油燜大蝦更加「接地氣」,將傳統的香辛料換成少花椒或辣椒、蒜蓉等口味輕的佐料,這樣的改進會讓油燜大蝦更適應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的理念。
【家庭版油燜大蝦】
準備食材:大蝦500克、生薑1塊、小蔥3根、食鹽2克、雞精2克、胡椒粉1克、白糖10克、料酒5克、白醋5克、澱粉少許。
【製作方法】
第一步:把買回來的大蝦,先放入清水中多清洗幾遍,用剪刀剪去蝦槍、蝦腿,用刀把蝦背片開,挑出蝦線丟棄,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把蝦頭處的下包也去掉。
第二步:把生薑洗淨後切成薑絲,小蔥摘洗乾淨,把蔥白切成小段,蔥葉切成圈,在準備一個小碗,分別放入食鹽、雞精、白糖、胡椒粉、白糖、白醋、少許清水,攪拌至完全化開。
第三步:鍋內添加植物油,油燒熱後,把處理好的大蝦依次放入鍋中,利用小火把大蝦煎成金黃,煎出蝦油,不停的晃動炒鍋,使大蝦受熱均勻,放入處理好的小料,一起煸炒出香味。
第四步:把大蝦煎香,並有大量蝦油冒出後,倒入調製好的料汁,快速的翻炒均勻,蓋上鍋蓋燜1分鐘左右,等蝦肉充分入味後,淋入少許的水澱粉。
第五步:開大火,把湯汁收至濃鬱後,盛出撒上切好的蔥花,就可以盛出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