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皮,起源於陝西關中地區的漢族傳統美食,是擀麵皮、麵皮、米皮、釀皮的統稱。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
因原料、製作方法、地域不同,有熱米(面)皮、擀麵皮、烙麵皮、釀皮等。口味有麻辣,酸甜,香辣等各種口味。 涼皮歷史悠久,據說源於秦始皇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營養價值
冬天吃麵皮你能保暖,夏天吃你能消暑,春天吃你能解乏,秋天吃你能去溼,涼皮真可謂是四季皆宜、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本草綱目》上說:米能養脾,麥能補心。根據原料選用和製作方法的不同,各地叫法也不同。
涼皮是用什麼粉做的
涼皮是用小麥麵粉裡面的澱粉製作而成的。也就是說,做涼皮用的並不是麵粉,而是麵粉裡面的澱粉。這就需要從麵粉裡面取出澱粉,這一取出的方法就是洗面。這就是為什麼做涼皮必須要洗面的原因。 在麵粉中加入水、食用鹽之後揉成光滑麵團,然後醒面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接著,準備一盆清水來洗面。
涼皮吃法
一、涼吃
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涼吃,也是最常見的,一年中的春、夏、秋三季均可。
二、熱吃
即把皮子蒸好後切好放在籠屜上,下有爐火加熱,使皮子始終保持熱騰騰的狀態,這種吃法多在冬季,但也有一部分人大冬天仍要吃涼皮子,喜歡的就是那個爽勁兒。
三、麻醬涼皮
一種典型的傳統吃法。其做法較簡單,把麵粉調成糊狀,盛入特製的金屬涼皮籮裡,搖支涼皮蘿使面精平平地鋪在籮底,然後放入開水鍋內蒸製成熟。吃時,把麵皮切成半釐米寬的條,一般加輔料為黃瓜絲,調入鹽、醋、醬、芝麻醬、辣椒油等即可。
自己做涼皮用什麼粉
傳統的做法是用米漿來製作涼皮的,但是也有用澱粉加明礬來做的,但是吃起來不不筋道,口感也不好,用麵粉製作涼皮當然也是可以的,如果能用高筋麵粉來做的話,涼皮的口感會更加筋道,用綠豆粉做的話味道會更加的好。所以自制涼皮最好用麵粉和綠豆粉來做。
首先我們準備一些麵粉,製成一塊麵團,進行揉搓,往裡加點鹽來增加筋度,揉搓好後蓋上溼布醒面半個小時。準備一盆清水,開始洗麵筋,不停的揉洗,當盆裡的水變得混濁時就換盆水繼續揉洗,直到換的水不再混濁了即可,最後就剩下一坨小的麵筋了。
洗面後換下的水要經過3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沉澱,直到水漿分離,可以把水放在冰箱冷藏,這樣分離效果會更好。水漿分離後把上層的清水撇去,留下粉漿,攪拌均勻後就可以開始蒸涼皮了。
準備一個圓盤,鍋裡刷上一層油,舀一勺粉漿倒入盤中,稍微搖晃一下,使整個盤子均勻分布麵漿。然後大鍋燒開水,將平底鍋放置在開水上,蓋上蓋子,用中火蒸3分鐘,等到麵漿凝固後鼓起小氣泡,這樣就說明已經蒸好了,取出圓盤,晾涼後就可以取下麵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