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是我國近代知名度最高的一所軍事院校,其建立的初衷徹底是為了培養革新的力氣,然後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而黃埔生也因為在戰役中表現出色所以逐漸登上了歷史舞臺,特別以黃埔前四期的學生知名度最高,其間一期和四期更是將星雲集,無論是在抗戰時期仍是解放戰爭時期他們都擔任一方將帥,對我國的政治軍事格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24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了一所軍校,其時這座軍校名稱為「我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為在黃埔,故名黃埔軍校。國共的高級將領,大部分出自黃埔軍校一期至六期。因此,狹義的黃埔軍校,也是指第一期至第六期。之後的黃埔軍校,因為距離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刻較短,學生沒有足夠的時刻生長,升至高級將領的較少。
第二期:鄭介民、邱清泉、覃異之、周逸群、盧德銘、餘灑度、聶紺。
第三期:王耀武、戴安瀾、黃公略、方先覺、李天霞、陳奇涵、郭化若、康澤。
第四期:林彪、張靈甫、謝晉元、胡璉、李彌、劉玉章、賴傳湘、高魁元、文強、唐天際、郭天民、曾中生、劉志丹、伍中豪、邱維達、段德昌。
第五期:許光達、趙尚志、陶鑄、宋時輪、楊至成、郭汝瑰、廖運周、鄭庭笈。
第六期:羅瑞卿、戴笠、張宗遜、陳伯鈞、廖耀湘、孫明瑾、程子華、臧克家。
在如此光輝背景之下,更是誕生了無數的傑出將領,下面,就來稍微挑選幾個,黃埔軍校的著名學員:林彪,陳賡,徐向前,胡宗南,杜聿明
林彪
分析這個傑出的人物,就要求我們先拋棄自身的民族情節,理性分析林彪的貢獻
林彪〈1907年到1971年〉,抗日戰爭時期,著名將領,偉大的軍事家,新中國成立後十大元帥之一,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再之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經歷了無數色彩鮮明的戰爭,更是贏得了——「戰神」的稱號。無論是在看到戰爭時期,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一個又一個著名的戰役,將會隨著這個名字不斷湧入我們的眼帘
陳賡
陳賡〈1903年到1961年〉,抗戰時期著名的革命戰士,無產者階級的領導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作為最早的一批英雄人物,大概分析他的生平,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比如說: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十年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作為最喜歡的傑出將領之一,其傑出的軍事才能更是不容質疑,就讀於黃埔軍校第一期
徐向前
徐向前:著名的抗日戰爭戰士,傑出的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從事了數場著名戰役,其中就包括了: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
作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他無疑充分發揮了黃埔軍校教於給他的傑出軍事才能
好了,可能很多人會問,根據我上面所說,解放戰爭的主要軍事將領之間的對抗,那為什麼沒寫著名的國民黨將領呢?
是不是國民黨中並沒有那麼多出色的人才,我的回答是,真實並不是如你想像的那樣,畢竟作為一個失敗者的存在,關於其中的隻言片語,已經被逐漸的虛化但依舊不能掩蓋其中一些人家的高傲色彩,就比如在黃埔軍校畢業的著名黨國民將領有:胡宗南杜聿明等人
胡宗南,杜聿明
胡宗南:〈1896年到1962年〉,中華民國一級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
杜聿明:〈1904年到1981年〉,著名的抗日英雄,愛國將軍,曾經在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
其中更是有許許多多著名人物,具有共產黨方面的也有國民黨方面的,一代又一代人在為抗日戰爭做出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其中更是有許許多多我們所不熟知的傑出將領,或許說,歷史並沒有帶給他們永恆的畫面,去給你的,他們永恆的一瞬,他們奉獻了自身的熱血,開闢出了我們如今幸福的家園。
這是一個偉大的學校,一個有民族自豪感的學校,如今讀到有關黃埔軍校的文章,更是感覺心中有熊熊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