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與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2020-12-26 熊熊講歷史

黃埔軍校從成立之初到轉移,在這期間,為國家培養了無數軍事人才。尤其是前六期名將輩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頂梁柱。然而,在這些名將中,也就是黃埔一期學員,有三位將領都是來自徐州,而且又是同一個姓,因此被世人譽為徐州三王。還有三位學員來自山東,並且都姓李,因此也被世人譽為山東三李。那麼你們知道?這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嗎?

王仲廉

先來看看徐州三王

第一位是指王仲廉,他是畢業黃埔軍校第一期,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在抗戰時期任85軍軍長,跟著擁有抗日鐵漢的湯恩伯南徵北戰浴血全國。先後參加了綏遠、南口、太原、徐州、武漢會戰、隨棗、棗宜、豫南、豫湘桂會戰、豫西等戰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應有貢獻。不過在解放戰爭時期失利,被蔣介石以延誤戰機之罪,送往軍事法庭,後來在黃埔同學的求情下免除了罪行,之後跟著蔣一起赴臺。

第二位是指王家修,他也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但很可惜的是羨慕的有點早,還沒來得及建功立業。就在1925年3月12日的棉湖之役中犧牲,後葬於廣州黃埔長洲島東江陣亡烈士墓。

王敬久

第三位是指王敬久,他也是畢業於黃埔軍校,同時還是一位久經沙場的抗日名將。從黃埔軍校畢業後,他經歷了兩次東徵戰役以及北伐戰爭。在這些戰鬥中立功許多,因此他升級的速度也比較快,所以在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71軍軍長兼八十七師師長,這個87師可是擁有德式裝備,戰鬥力強,也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不過之後由於他與祝紹周發生衝突,被蔣介石撤了職,閒賦在家的王敬久,還是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的求情下得以官復原職,但不是再擔任71軍軍長了,被調到第三戰區任國民革命軍第25軍軍長。之後因功又升任了國民革命軍第十集團軍總司令,在這期間他指揮過第七十四軍,第十八軍,第66軍、第79軍參加過浙贛線保衛戰,鄂西會戰,常德等戰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仙洲

看完了徐州三王,再來看看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三位將領。

李仙洲,他是山東河西縣人,畢業於黃埔一期,他在國軍將領中以及黃埔一期學員中,表現平平並不算太突出,也參加過先後參加南口、忻口戰役,當時他的官職是國民革命軍九十二軍中將軍長兼二十一師師長。不過在抗戰勝利後,調至濟南任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長官,而他的上級就是畢業於黃埔三期的王耀武。李仙洲和這位學弟相比顯得有點弱,不過王耀武在黃埔學員中升遷的速度算是較快的一位了。等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李仙洲5萬大軍在萊蕪戰役中,被華東野戰軍全殲,他本人也做了俘虜。

李延年,他是山東省廣饒縣人,20歲時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可能大家對他的抗戰事跡都不是很熟悉。但是,李延年絕對算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員。1944年5月,日軍集結10萬精兵,配以10萬偽軍,由洛陽西犯,妄圖攻取潼關後,再經西安、寶雞直趨四川,而胡宗南根本擋不住日軍的進攻。蔣介石眼看日軍要挖他的心臟,於是讓李延年擔任總指揮,統轄國軍,還有川軍,西北軍共30萬人抗擊敵軍,並立下軍令狀,不贏得此戰殺頭謝罪。然而,李延年軍不負眾望,擊退日軍,從此日軍龜縮在洛陽附近,再未敢西犯。戰後,蔣賜李抗日一等勳章。在抗戰時期能指揮30萬大軍作戰,作為黃埔一期的學生恐怕也只有他一人。

李玉堂

李玉堂,他是山東省廣饒縣人,也是黃埔一期生,在抗戰時期任第十任軍長,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泰山軍,參加了兩次長沙會戰 ,成為第九戰區一員悍將,也因此升任集團軍司令。不過他的結局不怎麼好,在解放戰爭中失利,後來他的老婆勸他起義,但李玉堂猶豫不決,最後被蔣介石察覺,以通敵罪被槍殺了。

相關焦點

  • 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和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黃埔軍校從成立之初到轉移,在這期間,為國家培養了無數軍事人才。尤其是前六期名將輩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頂梁柱。然而,在這些名將中,也就是黃埔一期學員,有三位將領都是來自徐州,而且又是同一個姓,因此被世人譽為徐州三王。還有三位學員來自山東,並且都姓李,因此也被世人譽為山東三李。那麼你們知道?
  • 蔣系著名的將領「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怎麼樣?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湧現出很多的抗日英雄,但是國軍部隊又是派系複雜,其中蔣系裡面有著名的將領是「三李一王」,他們都是誰?最後結局又怎麼樣?又為什麼說「三李不如一王」呢?三李一王三李,分別是李玉堂、李仙洲、李延年,一王是王耀武。
  • 黃埔軍校都出過哪些著名的軍事將領?
    1924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了一所軍校,其時這座軍校名稱為「我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為在黃埔,故名黃埔軍校。國共的高級將領,大部分出自黃埔軍校一期至六期。因此,狹義的黃埔軍校,也是指第一期至第六期。之後的黃埔軍校,因為距離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刻較短,學生沒有足夠的時刻生長,升至高級將領的較少。第二期:鄭介民、邱清泉、覃異之、周逸群、盧德銘、餘灑度、聶紺。
  • 山東出了三李一王,兩個逃到臺灣,兩個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山東籍貫的將領有「三李一王」的說法,其中「三李」指的是黃埔一期的李延年、李仙洲與李玉堂。「一王」指的是黃埔三期的王耀武。雖然「三李」是黃埔一期,「一王」是黃埔三期,但是民間一直流傳著「三李不如一王」的說法。
  • 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在三個半月的戰鬥中,華北敵後戰場的數十萬軍民,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共進行大小戰鬥1800餘次,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黃埔師生作為骨幹力量,在百團大戰中表現優異。那麼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
  • 中國近代史上培養出很多軍事人才的黃埔軍校,哪一期學生最厲害?
    對於國民黨來說,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最厲害。對於共產黨來說,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最厲害。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黃埔軍校:中華民國10年(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中華民國13年(1924年)6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洲島上創辦的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
  • 黃埔軍校前六期學員,這十名國共將領最為知名
    黃埔軍校前六期學制都只有半年到一年多時間,不過因為經歷北伐磨鍊,這幾期學員成長最快,名將最多。 三、劉志丹(烈士) 1903年生, 陝西保安縣(今志丹縣)人。黃埔四期。
  • 國軍將領中有三位將軍,擁有福將的稱號,他們都是誰
    福將是指戰場上有福之人,這場戰役不管怎麼打,都能取得勝利。還有就是久經沙場的猛將,卻沒有受過一點傷的人,也稱之為是福將。還有就是在戰場上多次能夠轉危為安,化險為夷的將領,也稱之為福將。 縱觀中國歷史上,有福將之稱的將領,如程咬金,衛青,曹仁,趙雲等將領都被稱之為是福將。那麼,你能知道嗎?
  • 國軍十位抗日名將,為何只有三位黃埔生,有資格入選
    你們知道國軍十大抗日名將中,有幾位黃埔生?今天,筆者就來聊聊國軍十大抗日名將中的黃埔軍校生。 然而在這十人中,只有三位抗日名將屬於黃埔生,他們分別是杜聿明、王耀武、戴安瀾三位黃埔生將領。要知道在整個抗戰時期,黃埔生也參加了許多重大戰役,犧牲的人數,不比川軍少。抗戰中的表現也不比任何地方軍差,甚至還要超越。
  • 世界十大著名軍校:中國黃埔軍校比美國西點軍校要強
    二十幾位上將;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三個國家軍隊的總司令出自這裡,有韓國首任總理兼國防部長李範奭、越南臨時革命政府主席武海秋(講武堂韶關分校畢業)、朝鮮人民軍總司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崔庸健元帥。從這裡先後走出300多位將軍,中將以上的高級將領有數十人,數以千計的校官和尉官,他們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佔有極其重要位置。
  • 黃埔軍校名將眾多,有資格入選,抗日十大名將行列的學生都有誰
    而且黃埔軍校也為近代史上培養了許多軍事人才,無論是蔣介石陣營,還是我黨將領都有許多優秀的軍事家,都是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正因如此,黃埔軍校才名聲顯赫,成為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一所學校。同時,黃埔軍校走出的學生,也成為抗戰時期的主要軍事力量,他們浴血全國,在八年抗戰時期常年累計與日寇戰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開國57位上將,其中有三位是國軍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在起義或者投誠的著名國軍將領有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程潛、盧漢、龍雲、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高樹勳等等。其中有三位國軍將領取得了我軍的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陳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嶽。程潛和傅作義級別太高,授予上將低了點,元帥和大將的名額只有十位,兩位國軍大佬授予元帥或者大將都不太合適。盧漢和龍雲級別也不低,所以這幾位索性不授軍銜為宜。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被譽為國共兩黨將帥的搖籃,培養了許多能徵善戰的革命將領,為東徵、北伐和抗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 「下筆成文章,上馬能殺敵」的黃埔三傑,指的是黃埔一期哪三位?
    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不如陳賡的腿,就講師黃埔一期中的三位傑出人才。他們中陳賡、蔣先雲是堅定的共產黨員,賀衷寒在後來發生了轉變。他們屬於下筆成文章,上馬能殺敵,難得的全才。1、蔣先雲的筆古代學習最好的是連中三元,今天能進入北大光華也是祖墳冒青煙。
  • 中原野戰軍第一智將,悍將,虎將,勇將,分別都是指那四位將領
    其實在中原野戰軍,除了劉伯承元帥以外,還有四位比較出色的將領。他們都被譽為是中原野戰軍第一智將,悍將,虎將,勇將。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四位出色的戰將。要知道,陳賡將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在校期間他各門成績都十分優秀,無論是軍事理論還是實際指揮,都排前三位。因此,陳賡也被譽為是黃埔三傑之一。能夠在數百名黃埔學生中脫穎而出,足以可見,在軍事這方面,陳賡絕對是合格的指揮家。包括,後來他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表現,以及創下的輝煌戰績。所以,中原野戰軍第一智將非陳賡莫屬。
  • 黃埔三傑是黃埔一期中的哪三個?這三個,都是湖南人
    引言在我國軍事史上,黃埔軍校的存在不可取代,因為培養出了太多人才,很多人直接影響了當時國家局勢。從北伐到抗日戰爭,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期間都離不開從黃埔軍校畢業的人才。在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員中,有這麼三個人,他們表現非常突出,分別是蔣先雲、賀衷寒、陳賡。當時有這麼三句話眾人皆知: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陳賡的腿。因為外界傳說比較多,所以他們在當時被譽為「黃埔三傑」。比較有意思的是,他們三個還都是湖南人。
  • 黃埔軍校一期645名學員名單,這十名國共將領最為有名
    1924年5月,孫中山創辦了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事幹部。校內建立了黨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任教授部副主任。軍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1924年3月27日,第一期新生入學考試,4月28日放榜,5月入學499人。
  • 黃埔軍校與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區別與聯繫
    在191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正式更名前,晚清政府和袁世凱曾在此開辦「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和後面的「全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經過演變和增設,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其實在保定已有三所軍校,分別「陸軍部陸軍速成學堂」培養軍士、「陸軍軍官學堂」培養基層軍官、「陸軍預備大學堂」培養高級軍官。
  • 此二人都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既有才華,又能打仗
    民國時期的黃埔軍校,是代史上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所軍校。它建立於亂世,蔣介石靠它發家,打造出一支全新式的部隊,從而走向權力巔峰。而我黨史上幾位傑出的軍事統帥也是畢業於黃埔軍校,它們分別為林總,徐向前元帥,陳賡大將。
  • 新中國成立之後,7次特赦國民黨戰犯,排名第1位的都是誰?
    那麼,在以上7次特赦之中,排名第1位的國民黨戰犯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一、1959年12月第一次特赦,排名第1位的是杜聿明。杜聿明是陝西米脂人,黃埔軍校一期將領,在被俘虜之前杜聿明是國軍中的實權派,當時擔任徐州剿總副司令官,是淮海戰役國軍方面的實際指揮官。1949年1月,杜聿明率領的徐州剿總主力部隊在陳官莊地區全軍覆沒,杜聿明偽裝潛逃之時被華東野戰軍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