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重慶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忘不了灑下熱血的人們

2020-12-23 飄在城頭的農家娃

2019年末,終於來到重慶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參觀,深深震撼,一是此唯一解密的地下核工程,祖國動員力量之強大,打洞體6萬人幹了8年。二是不得不向犧牲的先烈致敬,不得不為偉大祖國喝彩。

揭秘後816地下核工程對外開放

1967年,一支神秘的部隊秘密進駐涪陵白濤大山,開挖地下核工廠,建造世界第一人工洞體。至1984年停建時,已完成85%的建築工程和60%的安裝工程。2010年4月,跟隨國防科工委的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工厂部分區域首次作為景區開放。

為修建該工程,整座金子山被挖空,洞廳共9層高達79.6米,總長21公裡,山體周圍共有大小19個洞口,根據不同規劃,人員出入口、汽車通行洞、排風洞、排水溝、倉庫等應有盡有,道路、導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條,洞體施工挖出的石方量,相當於在重慶和廣州之間築起一道一米見方的城牆。如今開放的唯一一個進出洞口,是當年19個洞口中的一個。

洞口到主廠走過的400米隧道

核洞內最大洞室為101反應堆主廠房,核反應堆大廳從3層直通9層,它的高度為79.6米,深入烏江江底30餘米,佔地1.3萬平方米,充分體現該工程洞中有樓、樓中有洞、洞中有河的特點。

作為洞體的中樞中央控制室,安放著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計算機儀器,大廳中央放著一個灰色的控制臺,頂上一個1983年造的紫光燈依然亮著。

該核工程人工洞體緊靠烏江,背靠武陵山,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隱匿著工程浩大的地下核工廠,但看不出任何痕跡,這也是當時選址白濤的原因,一水源,二隱蔽。當時為應對蘇聯和美國的挑戰,黨中央決定建設戰時核研究基地,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興建。為了保密,選址以後,白濤鎮在中國地圖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這兩個通信地址,國營建新化工機械廠和重慶市4513信箱。

8層反應堆大廳

許多人是迷迷糊糊就聽從號召來到這深山溝谷間,當時工作紀律是內部員工需要對家人隱瞞工作,不能隨意出入白濤小鎮,同事之間也不會互相打聽工作。那時發給大家的工作筆記本都有編號,用完之後必須交回,少一個角都要追究責任。他們還享受著每月13元的保密費待遇,要知道工資不過每月60元。大多建設過816廠的老人們依然為此守口如瓶,一生都未曾透露半句。

解密後這兒流傳著一個真實的故事。60年代816在建時,湖南有一對姓範的兄弟倆同在白濤參加816建設,一個在8342部隊,一個在車間上班。他倆通信時,一個用的是部隊番號,一個用的是通信代號(重慶4513信箱)。相互通信兩年,都說參加三線建設,具體在什麼地方都不說。直到有一天,兄弟倆在白濤街上相遇,才發現彼此都在這裡。

9層中央控制室

當時陸續從全國徵調大批技術人才,清華北大許多高材生應召來此。我們村(那時叫大隊)有兩個都在816廠上班,這是後來知道的事。最先,兩人都說在武漢下面上班,一個8隊,一個9隊的,這兩家人最先有錄音機,最先有電視機,可見816待遇要比普通工廠好許多。這兩人,一個會木工活,拉墨線一彈一個準,另一個肚子奇大,又不是胖,很會遊泳,在水下能呆三四分鐘不出水面。

洞中有樓 樓中有洞

工程兵的工作實在太艱苦了,當時洞裡又悶又熱,空氣根本不流通,除了必須要戴的安全帽,工程兵經常只穿著一條褲衩,手持風鎬在山洞裡拼命作業。金子山的石頭非常硬,對軍工洞的質量而言是件好事,而對打眼、放炮的工程兵而言,卻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噩夢,據當事人回憶,挖洞的8年時間中,近百名將士獻出寶貴生命,平均年齡不足21歲。在距816洞體外3公裡處,有一座為紀念71名54師工程兵的烈士陵園,他們長眠於此,守護於此。

3層反應堆鍋底

洞內自由,只是洞口、路口和橋頭,甚至包括車間,都有專門的警衛隊把守。跟整個工程被隱藏在大山深處一樣,靜默,成了他們當年工作的常態。工程開工後6萬人口生活在白濤小鎮上,建設者大多數的日子,都在圍著一座被掏空的山展開工作,多數人生活工作在洞內,小鎮依然顯得冷清和寧靜。

長眠於此的工程兵

一個國家當時就投入那麼多人力物力,可見軍事,對一個國家有多麼重要。華夏兒女,也有那麼多甘願奉獻青春和熱血的青年才俊,嘆服之,為他們豎大拇指。在這塊土地上,也犧牲了許多優秀青年,直到他們離開人世,家人也不知道他們葬在何處,直到816解密,家人們終于欣慰地知道了真相。

全國集中過來的最先進的上千臺儀表

本次新冠疫情證明,背後沒有強大的祖國作為靠山,個人根本談不上保護自己的生命,因為面對巨大挑戰,你人之渺小,不可能保護自己。山河作證,816作證,我們的祖國從新中國成立那天起,就一天天在強大,慶幸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

相關焦點

  • 探秘|816核工廠:一座為了和平興建又停建的地下核工程
    曾經那場4000萬人的大遷徙中,涪陵白濤聚集了6萬人,隨後,這個地名從地圖上消失不見,就像地圖上也無法找到的404一樣。那個消失的地名,所承載的,是816地下核工程,一座隱藏在山體內部的核工廠。背靠武陵山,9層洞廳,高79.6米,拱頂跨高31.2米,總長24公裡。
  • 全國網媒參觀816核工程 工匠精神讓記者嘆為觀止
    我們中國人能夠在50年前就建成了如此龐大、恢弘的地下核工程,多麼了不起呀!」4日傍晚,來自全國百家網絡媒體的記者們在參觀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後紛紛發出讚嘆。重慶816地下核工廠是「世界第一人工洞體」,1967年開挖,至1984年停建時,已完成85%的建築工程、60%的安裝工程。2002年4月獲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軍工洞獲準公開。
  • 探秘|816核工廠:一座為了和平興建又停建的核工程
    曾經那場4000萬人的大遷徙中,涪陵白濤聚集了6萬人,隨後,這個地名從地圖上消失不見,就像地圖上也無法找到的404一樣。那個消失的地名,所承載的,是816地下核工程,一座隱藏在山體內部的核工廠。主洞口原本的鉛門被拆除,牆體上只留下2米寬的鑿刻痕跡,透露出這個顯示著當年這扇數百噸的鉛門的厚度與作用——816地下核工程所有的設計都符合「戰備」的需要:洞體可以抵禦100萬噸當量氫彈在空中爆炸的衝擊和1000磅炸彈直接命中攻擊
  • 遺忘的816工程 永遠的工程兵
    1/816地下核工程景區 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種兵部隊秘密進駐涪陵深山,開挖地下工廠。所建造地下工程是為生產原子彈服務的重慶816地下工廠是「世界第一人工洞體」,工程總投資7.4億元。至1984年停建時,已完成85%的建築工程、60%的安裝工程。
  • 涪陵榨菜的(涪陵)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為什麼有人把涪字讀錯
    涪陵位於中國西南部,重慶市的轄區。提起涪陵唯一能快速想到的就是(涪陵榨菜)畢竟涪陵榨菜的名氣早已傳遍大江南北,那麼涪陵這個「涪」字到底怎麼讀,今天就來說一下。下面就來講一下涪陵這個地方為什叫「涪陵」涪陵在重慶市中部地處長江三峽庫區腹地,千裡烏江在這裡匯入長江(還被稱為千裡烏江第一城)是兩江環抱的城市,烏江古稱「涪水」所以就有了這個涪字,涪陵,在春秋戰國時期作為巴國國都,巴國國王的王陵很多都埋葬在這裡,所以就有了陵這個字,兩個字合起來就叫做(涪陵)
  • 文旅築夢·西行記|正式啟程,第二站重慶涪陵816工程景區開播,一...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希林 鄭劍瑾自1992年開展浙江對口支援涪陵工作以來,28年間,浙江省採取輸血與造血並重的方式,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了涪陵持之以恆的幫助,助涪陵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厲害了,涪陵816工程景區被命名為重慶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
    日前,涪陵816工程景區以其獨有的三線精神教育價值被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聯合命名為市級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今年以來,816工程景區在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的指導下,投入人力物力對標識系統、展陳內容等進行補充完善,對講解內容進行精煉和提升;積極配合區委黨校編制了市級幹訓基地培訓教材,深度挖掘三線建設歷史文化,打造成熟完善的現場觀摩體系和教學流程,為幹部教育培訓提供學習三線精神和黨性教育的平臺。
  • 開啟《國家記憶》,揭秘中國核工程建設領域「王牌軍」練成記
    楚天都市報9月21日訊(記者馬清妮 通訊員王敏濤)9月16日,CCTV4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揭秘新中國首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中國核工程建設領域『王牌軍』中核二二,再次出現於公眾面前。徵戰戈壁,艱苦創業。
  • 川渝近40家旅遊企業到涪陵踩線談合作
    當天,來自四川達州、廣安、南充,重慶渝北、永川、萬州等成渝兩地11個市區縣的近40家旅遊企業,對涪陵的旅遊景點進行了踩線,並就抓住用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實現互惠互利進行了探討。研討會現場,在文旅主管部門的見證下,16家旅遊企業還與美心紅酒小鎮籤約,承諾共建交流機制、共推文旅產品、共宣文旅品牌。
  • 重慶到宜昌的船票多少錢?最少需要幾天時間?
    最近有粉絲給我留言,問我重慶到宜昌的船票多少錢,最少需要幾天時間?就這個問題而言來說,還是要根據乘客選擇乘坐什麼遊船來回答,其實最早開始,重慶到宜昌的船票每天都有交通客船開航,整個航線大約40個小時左右。近幾年隨著(重慶至宜昌)兩地的交通設施越來越完善,重慶到宜昌的交通客船逐漸淘汰,到現在,重慶到宜昌的船票只有三峽普通遊船和豪華遊輪。
  • 20多年前有3座城市,從四川「劃入」重慶,如今發展得如火如荼
    重慶市,位於四川盆地的西南部,是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可如果仔細對比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你會發現,重慶無論在面積還是人口上,都遠遠超過其它三個直轄市,從數據上看,重慶更像是一個省,而不是直轄市。
  • 揭秘中國真實地下長城國防末日工程,讓世界震驚不已的歷史真相
    地下長城工程跟「北星之光」飛彈,「轟-10」型戰略轟炸機,「181」飛彈驅逐艦,「神光」雷射武器,「殲-14」重型戰鬥機一樣,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流傳出來的,據說是大三線建設時期全面開始的,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的「末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