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希林 鄭劍瑾
自1992年開展浙江對口支援涪陵工作以來,28年間,浙江省採取輸血與造血並重的方式,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了涪陵持之以恆的幫助,助涪陵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2月11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共同推出的 「文旅築夢·見證飛躍」 2020詩畫浙江對口幫扶宣傳推廣系列活動正式啟動。首批我省文旅專家和文旅愛心企業、旅遊達人、媒體記者一起啟程西行,見證東部的文旅基因在中西部重重山巒間創造的美好生活。
昨天,「西行記」首站探訪了湖北恩施。今天下午,「西行記」將從恩施轉道重慶涪陵。探訪當地816工程景區。
816工程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體建築群。該工程完全隱藏於金子山中,整個工程洞體軸向線長約20餘公裡,主洞室高達79.6米,拱頂跨高31.2米,洞內共有大型洞室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及豎井130多條,建築布局宛如迷宮,體量龐大,洞中有洞,洞中有樓,樓中有洞,具有獨特的結構之美,其設計和建設當時榮獲國家科技大會獎集體獎。從1967年一支部隊秘密進駐涪陵深山開挖地下核工廠,到2016年,涪陵區政府對816工程景區進行為期一年的全封閉打造後,816工程景區開門迎客,816工程景區實現了自己從國防機密到熱門景點的轉變。
跨越300餘公裡,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記者、天目新聞客戶端記者和來自浙江省的文旅專家、愛心企業、鄉村運營專家、網紅帶貨達人一起,來到816工程景區。12月13日(今天下午)2點45分,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平臺,浙報集團主持人崔馨月,將擔任主播達人,與來自浙江的抖音網紅導遊、當地景區解說員一起,為816工程景區進行文旅推介。
這座集核科普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互動體驗中心為一體的綜合體項目,究竟有怎樣的風光?鎖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旅遊」頻道,一起來看直播吧。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