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狂花:二戰造出100噸重坦克,卻暴露日本深層問題

2021-01-20 ALEX俊赫

【話說軍世】說到二戰軸心國的瘋狂,大家都有各自的理解,在坦克方面,令人印象最為深刻大多都是德國坦克,虎式、豹式等,說到日本,「豆戰車」這個的名聲一定是逃不掉的,不過隨著末日臨近,其實二戰末期,日本也造出過超級重型坦克,不過這級坦克,也實際暴露日本當時的深層問題。

末路狂花:

100噸百式重戰車,二戰實際建造第二大

百式重戰車

曾經在神州大地肆虐的日本陸軍,在諾門罕第一次見識到「實驗」版的鋼鐵洪流後,目光轉向了資源更豐富太平洋,不過當豆戰車遇到真正坦克「謝饅頭」後,便聊勝於無了,於是日軍便研製了百式重戰車,並於1942年完成車體,1943年進行了測試;百式重戰車是德國日本兩個軸心國實際建造的第二大坦克,第一便是造了2輛的188噸重鼠式超重型坦克。(美國T29全重64噸;1943年秋前蘇聯IS-1才完成樣車,前蘇聯IS-4全重60噸;)

-鼠式超重型坦克

百式重戰車戰鬥全重高達100噸,擁有一門105毫米主炮,2門37毫米副炮,車體正面和炮塔前裝甲厚達105毫米,擁有很強大的實力。不過實際上因為日本的坦克設計能力問題,100噸重的百式重戰車在裝甲防護上,並不如69噸的德國虎王坦克表現的有效。

百式100噸重戰車和九七式坦克

而相比日本與1945年研製的四式中型坦克:30噸擁有75毫米(1000米可擊穿75毫米裝甲防護,性能上優於美國M4「謝饅頭」),具體應用於戰爭實用性也是天差地別。

暴露日本深層問題

貫穿二戰的軍事思維:以下克上

百式重戰車看似驚人,但是其實際是由當時日軍一位中層軍官的個人命令研製,儘管是繞過正規程序,但當時日軍高層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樣車完畢,發現車輛性能並不符合預期,隨後一個「等待指示」的命令,讓這款戰車再無後續。

百式100噸重戰車

同時,百式重戰車的研發也反映著日本深層問題:

1、日式以下克上思維: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一位中級軍官調用寶貴的礦產和人力資源,偷偷研製超級坦克,高層卻不做制止或者引導,這樣的「以下克上」思維在當時日本也屢見不鮮,進攻東北、挑起諾門罕戰爭、九一八事變等均是在關鍵時刻,由非日本核心高層主導策劃的;

2、決戰兵器思維:日軍有著令人咋舌的「狂熱屬性」,對於決戰有著極大的偏愛,「大和號」便是日本海軍的決戰武器,日軍一心想著在一次的決定性戰役中打敗對手,實現「畢其功於一役」,淞滬會戰、偷襲珍珠港都透漏著這樣的思想。

3、缺少戰略眼光:曾經有一位號稱「第一兵家」的日本人物,不過不論實力如何,他都並非日本決策核心,日本當時高層的決策也並不明晰,不敢「拼死」決戰北方的前蘇聯鋼鐵洪流,卻「作死」的挑戰了工業經濟和資源儲備都是世界第一的美國,而日軍中層的屢次以下克上,更是對於整體戰略部署一再「添亂」。

四式中型坦克.

評價:百式重戰車是以上三點總結的結合體,研發過程「以下克上」,在制空權日益重要的二戰中,一種坦克更加不具備決戰兵器屬性,而日本中級軍官戰略眼光更是有限,以當時日本的資源能力和經濟能力,能將30噸級的四式中型坦克發展為鋼鐵洪流已經是難上加難,100噸級坦克不論戰力如何,實際上,就完全不具備大規模裝備的可能。

其他閱讀:

經典海戰:日本1對4大勝,盟國聯合艦隊慘敗

有病亂投醫:日本航空戰列艦「廢柴兄弟」

二戰時的世界最強海軍:日本完全沒有機會

二戰最好航母盤點:美日英三國「鬥法」

二戰最好最強大的驅逐艦之一:島風

相關焦點

  • 帝國裝甲軍的崛起:淺談二戰前日本坦克的研發之路
    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其中日本騎兵部隊的高官們贊成大力研製和使用坦克,他們認為這些戰車比步兵速度快,能更好的和騎兵實現協同作戰。儘管這樣,日本還是在1925年6月頂著壓力開始了自己坦克的研製之路。在「日本戰車之父」原乙未生的大力支持下,日本不到20人的科研團隊造出了10000多張坦克圖紙。
  • 二戰時的巨型怪獸,188噸超重型坦克,至今重量沒被超越
    二戰時期,德國造的虎王坦克接近70噸重,比現代美軍的M1坦克還重,但是和鼠式坦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鼠式坦克是二戰期間德國製造的一種重型坦克,是當時世界上最重的坦克,也是世界上最重坦克紀錄的保持者。
  • 盤點二戰時那些超重型坦克:德國鼠式188噸勇奪第一
    馬克"Ⅰ型坦克一進入戰場便以其出色的防禦力,使德軍的機槍和手雷失去了作用,而出色的越野能力使其快速突破了德軍的防線,並用裝備的機槍對德軍展開血腥屠殺。二戰初期,德國憑藉著多兵種協同的閃電戰橫掃歐洲,其裝甲集群突擊無往不利,但隨著戰爭的發展,各國發展出了各種反坦克武器,以及更大、更重、更強的坦克,使德國裝甲集群優勢越來越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二戰時各國研發的那些超重型坦克。
  • 二戰十大差評武器,德國日本最多
    第五名:「海軍宅男」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是日本在二戰時期建造的最大的,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該艦與1937年正式動工,1941年竣工被編入日本聯合艦隊。大和號滿載排水量7萬噸以上,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大口徑的主炮--威力巨大的460mm主炮。這門主炮可以將1.5噸重的91式穿甲彈發射到41公裡遠的地方。
  • 二戰時,日本也有坦克為什麼不用坦克進行「閃電戰」?
    二戰時的日本確實是一個工業國家,它可以自己製造海陸空三軍的裝備,包括軍艦、飛機、坦克等,但是作為島國它的資源是有限的,它只能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它最需要生產的東西上面去,這就意味著日本不可能生產出很厲害的坦克,因為那需要大量的鋼鐵資源,而這正是日本最緊缺的資源之一。
  • 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波蘭線?二戰波蘭真的有坦克嗎?
    ▲在坦克世界中,這是意系1級車義大利模仿法國雷諾FT17,研製出了菲亞特3000,重6噸,裝備一門37mm炮,兩挺6.5mm機槍,速度為每小時21公裡,行程100公裡。▲沙漠中的M13/40義大利坦克的代表和主力是M13/40「中型坦克」(其實是輕型),重13噸,裝一門47mm炮,由英國維克斯MK.E六噸坦克發展而來,能在500米距離上對抗英軍輕型坦克和巡洋坦克
  • 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還有​波蘭線?二戰波蘭真的有坦克嗎?
    ▲在坦克世界中,這是意系1級車義大利模仿法國雷諾FT17,研製出了菲亞特3000,重6噸,裝備一門37mm炮,兩挺6.5mm機槍,速度為每小時21公裡,行程100▲沙漠中的M13/40義大利坦克的代表和主力是M13/40「中型坦克」(其實是輕型),重13噸,裝一門47mm炮,由英國維克斯MK.E六噸坦克發展而來,能在500
  • 外強中乾---二戰日本坦克的發展與運用水平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裝備的95式輕戰車質量低劣坦克產量不足僅僅是日本在其發動的侵略戰爭中所面臨的尷尬之一。事實上,相對於坦克的產量,日本坦克的質量問題更大。10噸以下為輕型,10~ 20噸為中型,20噸以上為重型,這是日軍劃分坦克級別的通常尺度。但就歐美的標準而言,20噸以下均屬輕型坦克。因此,日軍在侵略戰爭中所用的主要坦克實際上都是輕型的。它們和歐美坦克綜合比較中的主要技術弱點是:火炮口徑小、裝甲薄弱、噸位低、速度慢、行程短等。這在實戰中直接導致了火力、防護力和持續力的低下。
  • 從鼠式坦克看《坦克世界》新車長為何要先玩好重坦
    二戰時期,德國人建造了一系列"奇蹟武器",其間也有一些怪胎,比如重達188噸的"鼠"式坦克,雖然造出了樣車,但是最後的歸宿卻是成為博物館的陳列品,根本沒上過戰場。但這種坦克,卻在《坦克世界》裡成為D系重坦玩家的心頭好,不僅如此,重坦也是新車長們的最佳選擇。
  • 二戰「豆戰車」的代表——日本九七式中型坦克,如何成為日本主力
    但此時的日本國內由於橋梁、道路基建技術不完善,大部分的橋梁的承載力有限。因此新戰車製造成功後,如何安全地運輸成為了一大難題。最終根據多方結論和反饋的信息,日軍參謀本部要求新戰車的重量不得超過12噸。
  • 二戰日軍的超級重型坦克和「日版」B-29超級轟炸機
    作為一個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的島國,日本在二戰列強中屬於先天營養不足但侵略野心極高的國家。然而,二戰卻是一場以鋼鐵為肌肉、以石油為血液的戰爭,這種矛盾直接影響到日本的軍事力量建設。
  • 日本除了輕坦克之外,還有重型坦克?日本重型坦克的發展之路
    對於二戰前剛剛開始自研坦克的日本而言,八九式中戰車的成功只是第一步。按照日本的坦克發展規劃,八九式坦克雖然擔任主力,但是在支援火力上則十分不足,而在規劃裡擔任支援火力的重型坦克則是日本的下一個研發目標。
  • 二戰一個月就滅亡的法國,卻造出二戰初期最強重坦,外號法國虎式
    這個本來被寄予厚望的國家,最終倒在了納粹德國的坦克履帶前。然而二戰期間的法國軍隊,卻並非一無是處。就拿坦克部隊來說,如果不是法國軍方戰術失誤,法國坦克部隊完全能和德軍一較高下。尤其是法國的B1重型坦克,在當時綜合性能碾壓德國坦克,因此也被許多軍迷稱為法國虎式坦克。
  • 二戰日本最後量產的中型坦克三式中戰車,為何沒能發揮任何作用?
    三式中戰車是二戰日本於1944年研發成功的一款坦克,它的目的是和盟軍的M4中型坦克相抗衡,為此坦克的火力得到很大的加強。它是二戰中日本量產的最後一型中型坦克,軍隊高層也對它寄予厚望,不過這樣一款坦克卻沒能在戰爭中發揮作用,這又是為什麼呢?
  • 二戰時,如果日本坦克遇上德國虎式坦克,能否與之一戰?
    二戰中,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一直都是坦克中的霸主,而日軍的坦克基本上是輕型坦克,在戰爭末期吃了鋼鐵洪流的大虧,那麼一輛虎式重型坦克能對付多少輛日本坦克呢? 以日本97式坦克為例,首先來比較一下兩者的噸位。一輛虎式重型坦克全重56噸,馬力700匹。而日本的97式坦克全重僅僅只有15噸,最大的速度能達到38千米每小時。不說別的,就算是讓四五輛日本97式坦克去撞虎式重型坦克,也肯定撞不過,噸位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 二戰十大怪物坦克排名:「突擊虎」居然墊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坦克花樣繁多,可謂是「百花齊放」。最近,外網上的一部視頻就評出了二戰中的「十大怪物坦克」:第10名:「突擊虎」(「突擊虎」居然墊底!沒有搞錯吧?)「突擊虎(Sturmtiger)」也叫「強虎」。是一種重型自行迫擊炮,主要用於城市巷戰。
  • 二戰戰場上坦克的剋星,德國獵豹坦克殲擊車
    就是這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憑一己之力發動戰爭,向整個歐洲發起挑戰,由此可以看出德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名將雲集,特別是納粹德軍的坦克部隊令盟軍聞風喪膽,在其中有著許許多多非常先進的坦克和戰車,如「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虎王」重型坦克、還有一款就是今天兵哥要說的「獵豹」坦克殲擊車,許多歷史學家都認為它是二戰最優秀的殲擊車。
  • 盤點,歷史上十大最重的噸位坦克,誰最重?「鼠式」居然穩居第一
    二戰末期為了突破德軍的齊格菲防線而研發的重型坦克。 研發期間因為採用的是無炮塔戰鬥部一體的方案和美國的某些體制問題(重型坦克必須有炮塔)而更名為突擊炮/自行火炮運載車。 所以「T28超重型坦克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重身份大佬。
  • 為了對付188噸的德國鼠式坦克,美軍研發出95噸重超級坦克
    T28坦克,為了對付德軍的「鼠」式坦克,美國二戰末期研製,原名T-95,1946年改稱T-28,只完成兩輛樣車,未投產。而軍迷們將有機會在《坦克世界》中一睹T-28的風採。該車採用無炮塔結構,正面裝甲厚達300毫米,可抵禦德軍88毫米反坦克炮的正面攻擊。
  • 二戰時期各國坦克戰鬥力排名,德國霸道登頂,日本位列最後
    毫無疑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明閃電戰的德國擁有著排名第一的虎式坦克,可以說是一覽眾山小,在二戰坦克排行榜上霸道登頂。而最差勁的坦克也被日本包攬了,就是94式坦克,排在了榜單的最後。    轉頭來看日本的94輕型坦克,其重量不到4.7噸,僅為德國坦克的十分之一重,內部空間也不大,主武器就是此前我們提到過的機槍,雖然後面改換了大一點口徑的機槍也沒有實質性的提升,僅有極其少數的坦克上裝載了37毫米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