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必須輸液才能好?這8個肺炎的常見誤區家長要了解!

2021-01-09 童芽

在兒科,肺炎並不陌生,很常見。在很多媽媽的印象中,寶寶發燒、咳嗽稍不留心就肺炎了,但是關於肺炎的認識,很多家長存在認識誤區,如咳嗽不積極治療就會引起肺炎、接種過肺炎疫苗就不會得肺炎了、患了肺炎必須用抗生素輸液,甚至必須住院治療等。

今天就和家長們分享8個常見的肺炎的認識誤區,希望可以幫助家長更多的了解肺炎,正確的認識肺炎。

誤區一、 咳嗽不及時治療會引起肺炎

NO!

其實,臨床上引起咳嗽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而大多數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自愈,並不需要用藥。

只有在少數情況下,如感染了毒力強的病原或者寶寶基礎免疫力低下等,這樣的情況才會進展為肺炎。

誤區二、肺炎一定會出現發熱、咳嗽的症狀

NO!

通常年齡越小的寶寶,肺炎表現越不典型。

4個月內的寶寶,肺炎主要以鼻塞、嗆奶、吐奶、胃口不好、持續口吐沫、口周發青、呼吸增快甚至呻吟等為表現,通常不會出現發熱,也並沒頻繁的咳嗽。

誤區三、接種過肺炎疫苗後不會感染肺炎

NO!

13價肺炎疫苗、23價肺炎疫苗,均是針對肺炎鏈球菌的免疫保護,並不能涵蓋其他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病毒或除了肺炎鏈球菌以外的其他細菌。

因而並不能認為寶寶接種過肺炎疫苗就一定不會感染肺炎了,只是相比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寶寶,感染的機率減少。

誤區四、肺炎診斷一定需要拍胸片診斷

NO!

對一般狀況良好且可在門診治療的疑似肺炎寶寶,無需常規行胸片檢查。

初始抗菌藥物治療失敗,需要判斷是否存在肺炎併發症或病情加重的患兒則應及時做胸片檢查。

誤區五、肺炎必須要輸液才能治療好

NO!

大約90%的患兒都屬於輕度肺炎,首選口服藥物治療。

只有重度合併併發症的肺炎,如膿胸、敗血症等,才需要靜脈用藥,因而這樣的認識也是存在誤區的。

誤區六、肺炎一定需要用抗生素治療

NO!

肺炎抗菌藥物治療應限於細菌性肺炎、支原體和衣原體肺炎、真菌性肺炎等。

單純病毒性肺炎無使用抗菌藥物。

誤區七、肺炎一定要住院才能治療好

NO!

世界衛生組織曾統計過全球兒童肺炎的發病率,以及肺炎需要住院治療的比例。結論是:只有將近10%的肺炎患兒需要住院治療,約90%的肺炎患兒可以在門診治療。

PS:鑑於以上內容,有兩個情況需要說明:

1、首先區分輕度和重度肺炎很重要:觀察孩子呼吸情況,有無呼吸困難和缺氧症狀,以及脫水、拒食、嗜睡等肺外症狀;

2、對於重度肺炎或2月齡以下的肺炎寶寶,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恰當充分的觀察和監護,也建議住院治療。

誤區八、肺炎7天就能好

NO!

肺炎抗菌藥物一般用至體溫正常、全身症狀明顯改善、呼吸道症狀部分改善後3~5 天。

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情輕重不等、存在菌血症與否等因素均影響肺炎療程:

一般肺炎鏈球菌肺炎療程7~10 天;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療程平均10~14天,個別嚴重者可適當延長;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14天左右;革蘭氏陰性腸桿菌肺炎療程14~21天;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療程宜延長至21~28天;嗜肺軍團菌肺炎21~28天。

前面的8個關於肺炎的認識誤區,是不是很多媽媽都中招了呢?其實,只要正確的了解了肺炎,並且積極的預防或科學的治療,肺炎是不可怕的。

童芽:專注母嬰健康服務,喜歡文章的家長們請關注、點讚、分享,也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經驗~

相關焦點

  • 節日急診:得了肺炎要去輸液嗎?
    大連的李奶奶,最近幾天很鬱悶,本來一個出於好心的舉動,卻致使自己的孫子感染了肺炎,住院了。小孫子樂樂出生後,奶奶一直覺得樂樂的頭髮比較稀疏,身體也很瘦小,體重增長比較緩慢,心裡很是著急。她聽老家的朋友說:這是缺鈣的表現,沒事多帶小寶寶曬曬太陽就好了。李奶奶就每天要到樂樂出去曬太陽,上午和下午各兩個小時。
  • 嬰幼兒溼疹常見的8個誤區,家長必須懂
    溼疹是嬰幼兒最常見的,幾乎每個寶寶都曾被溼疹困擾過。但由於家長對溼疹的認知水平不同,有的溼疹寶寶得到家長科學的護理,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並且一段時間後也痊癒了;反之有的溼疹寶寶卻因爸媽不恰當的做法而越來越糟糕,溼疹範圍不斷擴大,寶寶備受折騰。
  • 寶寶3大常見病誤區!肺炎不一定發熱、溼疹不怕溼...
    來源:人民日報這說明疫情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接下來就是完全控制住並戰勝疫情。當然在這個關鍵時刻,大家一定不能放鬆警惕。科大大也將持續關注疫情的發展,可以進入公眾號對話框,發送關鍵詞【新型肺炎】獲取最新消息!這次疫情中,兒童被確診的消息尤為牽動家長的心!
  • 得了肺炎到底要不要住院?
    家長要留心觀察肺炎和感冒的區別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王雪飛 於偉    「數九寒天,冷在三九」。從昨天開始,杭州進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了。天氣一冷,許多孩子受不了了,最近這一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市一醫院的門診、輸液室裡全是咳嗽的小孩子。
  • 小兒肺炎連續5年致死率第一 警惕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但也不能拖延不醫,引發肺炎等其他毛病。特別強調的是,小兒肺炎連續多年位列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因的第1位,孩子高燒不退、頻繁咳嗽時,家長要重視。  95%以上都是病毒性感冒,孩子一感冒發燒就輸液不可取  「有些家長,一遇到孩子發燒、打噴嚏,就要求給孩子輸液,因為他們覺得效果比吃退燒藥快。」陳志敏說,其實這是不對的。感冒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  「而且95%以上的小兒普通感冒都是病毒性的,一般抗病毒治療通常無效,抗菌藥物對病毒也沒有作用。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473例!這8個問題必須了解
    舉個例子,一位日本患者元旦在武漢照顧得了肺炎的父親,遭受了感染。他1月6日乘飛機去日本,6-10日在家養病,10日去了醫院,16日確診。在16日之前,他接觸過幾百人,目前還沒有發生傳染。這就屬於「有限人傳人」情況。目前,最需要防範的是「持續人傳人」的出現。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潛伏期有多長?
  • 小兒冬季肺炎高發?預防小兒肺炎得從這5個方面入手!
    其中肺炎是小兒常見病,父母時刻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的同時,有必要了解小兒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肺炎,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才能避免小兒出現肺炎。 那麼,小兒如何預防肺炎? 1、遠離傷風感冒者 很多家長誤以為只有身體出現感冒、發燒、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才需要遠離小兒,其實只要是患上傷風感冒都需要遠離,由於寶寶身體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很容易被病毒感染而患上肺炎、支氣管炎以及合併其他併發症,因此只要是傷風感冒者就要遠離小兒,對預防小兒肺炎是有幫助的。
  • 寶媽們都踩了寶寶肺炎的誤區?兒科醫生:這下誤會可大發了!
    作為冬季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寶寶肺炎一度都是寶媽們的「心頭大患」,被所有家長密切關注著。畢竟寶寶肺炎如果沒有進行徹底治療的話,是非常容易反覆發作的,嚴重的甚至還會致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5年死於肺炎的5歲以下兒童人數多達92.2萬,佔世界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的15%,這個數據看著確實是非常的觸目驚心。不過現在很多的家長們對於小兒肺炎理解其實是存在很多誤區的。咳嗽會咳成肺炎經常會聽寶媽們說「寶寶咳嗽得趕快治,不然咳著咳著就咳成肺炎了!」
  • 孩子患上肺炎,需不需要住院治療?
    輕症肺炎可以在家治療和護理,重症則需要住院治療,具體病情輕重程度應由醫生判斷,如何治療也一定要遵循主治醫生的意見。一般6個月以下,最好就住院,因為怕病情發展太快。6個月以上到3歲,如果情況尚可,輸液即可,密切觀察。小兒肺炎住院治療好嗎?有好處。
  • 肺炎 肺炎 肺炎 婦兒醫院住院排長隊·都市快報
    有學校一個班級2/3孩子生病請假 這兩天,記者從寧波市疾控中心和市婦兒醫院了解到,眼下已進入諾如病毒活躍期,同時,小兒肺炎數量居高不下,病房天天爆滿。 專家提醒:孩子在學校要注意個人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另外,家長應學會區分普通感冒和肺炎,以免耽誤孩子病情。
  • 首個國產13價肺炎疫苗獲批,嬰幼兒肺炎預防迎來新局面?
    澎湃新聞記者 胡丹萍 2019年最後一天,國家藥監局給許多家長帶來了一個「大禮包」,首個國產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疫苗)獲批准上市,對於一些有計劃給嬰幼兒接種13價肺炎疫苗的家長來說,動輒800多元一針的進口疫苗,還需要擔心有斷貨的可能,在有了國產疫苗後就多了一個選擇和保障。
  • 2歲娃被確診新型肺炎!這9個問題,家長你清楚嗎!
    九個問題 1. 孩子的口罩怎麼選? 通常來講,1 歲以下的孩子不適合戴口罩。 少出門比什麼都好! 如果必須要出門,儘量打車或自駕,少乘坐公交、地鐵等人員密集的公共運輸工具,如果路程近,步行是最佳選擇。 6. 寶寶飲食有什麼要注意?
  • 肺炎、水痘、手足口等相關「自費疫苗」到底要不要打?家長別急...
    很多家長都有這個疑問:「二類疫苗到底要不要打?」有的家長認為「只要是疫苗,都應該打!」而有的家長認為「二類疫苗既要花錢,也不在計劃內,打了疫苗可能還會出現不良反應,沒必要打。」針對這些疑問,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專家帶你了解「二類疫苗」。什麼是二類疫苗?
  • 輸液好得快、通血管?關於輸液的10個真相
    除此之外,輸液時的『尖叫聲』還有很多:護士,快!我這手回血了!護士,我這手鼓了個包! 護士,你看我這手青了!這些問題究竟是因為什麼?又有沒有危險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輸液時常見的問題~輸液最常遇到的6個問題1、輸液時有『氣泡』進入,有危險嗎?大氣壓一般情況下是小於『血壓』的,所以空氣其實很難真正進入人體。現在都是密閉式輸液,非常安全。即便有氣泡借著液體壓力進入靜脈血管也無需驚慌。
  • 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鑑別,詳細影像舉例!│以影識病
    管理 抗生素是細菌性肺炎藥物治療的主要方法。治療肺炎最常見的病原體肺炎鏈球菌的首選藥物是青黴素G和阿莫西林。對於耐青黴素的肺炎鏈球菌,應根據其敏感性選擇首選藥物。 (2)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嬰兒和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見原因,也是成人病毒性肺炎的第二大最常見病因。 RSV肺炎患者通常表現為發熱、乾咳、耳痛、厭食和呼吸困難。體格檢查常見:喘息、幹/溼囉音。
  • 兒童肺炎,一半都由這個細菌引起!家長做好這4點來防住
    說到肺炎,除了近幾日備受關注的武漢肺炎之外,此前家長們對肺炎也一定不陌生。兒童肺炎是最常見的幼兒感染疾病,也是嬰幼兒最主要的健康殺手。在201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中顯示,我國5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死因第二位,就是肺炎。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有很多,常見的像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等。其中,受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肺炎的病例最多,超一半的兒童肺炎患者因該病原引起。肺炎鏈球菌,兒童肺炎最大的「作祟者」!
  • 寶寶吃手要制止嗎?這3個常見的育兒誤區,新手家長要留意
    寶寶吃手要制止嗎?這3種常見的育兒誤區,家長要留意!1、寶寶抓媽媽頭髮、咬爸爸手指要制止很多寶寶在8、9個月的時候會有抓媽媽頭髮、咬爸爸手指等行為,而且會持續一段時間。這是因為剛滿月的寶寶,身體的抵抗力很弱。如果剃頭時不小心,可能會被刮破頭皮,引起頭部皮膚感染。3、阻止寶寶吃手對於寶寶來說,吮吸是一種本能。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出生十幾天之後,就會「笨拙」地啃手了,通常到3個月左右,就可以輕鬆自如地吃手指了。
  • 新生兒肺炎可以自愈嗎?
    肺炎是新生兒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同時他也是新生兒疾病中致死率較高的病種之一。因此,家長們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自己的寶寶這麼小就打針吃藥,就想著看看能不能自愈?那麼新生兒肺炎可以自愈嗎?1、通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肺炎如不經過治療是不會自愈的。新生兒肺炎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出現新生兒肺炎一般需要考慮住院治療,肯定是不能讓孩子自愈。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肺炎大多都是感染導致的,而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及時採取治療,不能耽誤,更加不能等待,否則很可能會造成新生兒窒息。
  • 國產首個13價肺炎疫苗全國開打
    除了新冠肺炎,肺炎球菌性疾病同樣值得重視。新冠疫情期間,不少寶寶的接種計劃受到影響,有些寶寶甚至錯過了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種時間,令許多的家長擔心不已。今年4月,由沃森生物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全球第二個13價肺炎結合疫苗——沃安欣,獲批上市並陸續供應全國,打破了國內13價肺炎結合疫苗進口壟斷的現狀,給了中國家長更多的選擇。
  • 接種了「肺炎疫苗」,為什麼還是得了肺炎?
    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迅速發聲,黃醫森也就家長關心的問題作回答。1問:孩子發燒咳嗽了,會是肺炎嗎?會是不明原因肺炎嗎?冬季氣溫變化,孩子呼吸道抵抗力弱,極易發生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問題。前一波流感剛剛肆虐路過,2019年的最後一天又出了這麼勁爆的消息,全社會都很關注,醫務人員更是自覺地繃緊了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