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團隊總結「相分離」:有膜細胞器與無膜細胞器的相互作用

2020-12-23 中國生物技術網

真核細胞相較於原核細胞,重要區別之一是真核細胞中存在著各種由膜包裹形成的細胞器,如細胞核、內質網、線粒體、溶酶體及脂滴等。這些有膜細胞器把細胞分隔成一獨立的空間,進而保障細胞內各種反應能夠在特異空間內發生。同時這些細胞器又可以通過囊泡運輸和膜互作等多種方式進行著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流。近年來,人們發現細胞內還存在著一類無膜細胞器,如P小體(processing body)、應激顆粒(stress granule)、旁斑(paraspeckles)等。這些無膜細胞器通過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形成(Protein & Cell | 文波組發現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7A相分離形成新型核體)。相分離解釋了在沒有膜結構參與的情況下(學者筆談丨漫談「相分離」),細胞內特定分子如何聚集並維持成具有一定流動性的液體狀態,在細胞內的特定區域完成其生理功能【1-3】。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有膜細胞器和無膜細胞器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協同參與多種生理活動。

2020年10月1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研究員應邀在Developmental Cell雜誌上發表題為:Phase separation in membrane biology: the interplay between membrane-bound organelles and membraneless condensates的綜述文章。此文章作為Developmental Cell封面進行展示,首次系統地總結了現有關於有膜細胞器與無膜細胞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通過多個方面探討了兩種細胞器互相影響的方式,以及如何彼此協調從而實現細胞內各種重要的生命功能。

封面圖:圖正中櫥窗內球狀結構代表蛋白質(小棒狀結構)形成的無膜細胞器;右側櫥窗內呈現了蛋白凝集體在內質網(深灰色網狀結構)表面形成;左側櫥窗內展示了線粒體(腎形結構)聚集在蛋白凝集體中(如早期發育階段卵細胞內的Balbiani小體)。此封面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善銳創作。

1. 細胞膜為無膜細胞器形成提供平臺

雖然細胞裡很多凝集體在細胞質或核質內形成並呈球狀,如P小體和應激顆粒;但也存在另一類凝集體可以在膜表面形成,且形狀多數不規則。細胞膜做為細胞內外溝通的關鍵結構,可以直接激活蛋白相分離過程。細胞膜受到外界信號刺激後,通過限制蛋白分子擴散和/或促進蛋白相互作用等途徑,降低下遊蛋白發生相分離的濃度,促進蛋白相分離形成凝集體,以實現特定功能。

例如,細胞膜表面的腎素粘附複合物(nephrin adhesion complex)和T細胞受體(T cell receptor,TCR)被激活後,通過自身的SH2和SH3結構域或下遊含SH2和SH3結構域的蛋白及PRM蛋白發生多價結合,引起相分離,進而激活下遊反應【4,5】。相分離也通過在局部細胞膜下形成凝集體,參與細胞不對稱分裂過程和細胞緊密連接(tight junction)的建立。

圖1. 蛋白凝集體在細胞膜表面形成

2. 內質網調控無膜凝集體的生成和動態變化

內質網作為細胞內最大的細胞器,由片狀和管狀兩種形態交互形成網狀結構。內質網是蛋白翻譯的重要場所,也是多種細胞器形成的關鍵部位。在調控無膜細胞器方面,內質網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

哺乳動物中,不同的膜蛋白mRNA剪切體,由於3』非翻譯區(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差異,可以引導同樣的蛋白定位於細胞不同部位並發揮功能。Ma等人發現RNA結合配體蛋白TIS11B可以發生相分離,形成TIS顆粒。TIS顆粒與內質網相互交織形成網狀結構,從而將含有富含AU序列的mRNA局限其中,促進mRNA與效應蛋白SET的相互作用,最終幫助蛋白正確定位【6】。飢餓條件下,分泌途徑COPII組分在內質網輸出位點(ER exit site, ERES)形成凝集體,作為一種保護機制幫助細胞存活。自噬早期蛋白也在內質網特定位點發生相分離,觸發自噬小體的成核和延伸。另外,內質網還可以與調控P小體和應激蛋白的形成,並通過與這些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小體直接接觸調控其分裂【7】

圖2. 內質網為無膜細胞器形成提供位點,參與無膜細胞器的分裂

3. 蛋白相分離幫助有膜細胞器形成聚集體

相分離過程不僅存在於蛋白分子之間,脂類也可以發生相分離,形成特異的膜結構如脂筏。囊泡膜上的脂類通過與蛋白質相互作用,可以形成蛋白囊泡凝集體。這種凝集體結構兼具相對穩定且易於調控的特性,不僅有助於囊泡的局部儲存,而且在受到刺激後囊泡可以快速解離並釋放。

例如,神經突觸中的突觸小泡表面蛋白synapsin 1,富含SH3結構域,可以通過相分離形成液滴樣凝集體,從而使突觸小泡形成聚集體。當突觸受到刺激時局部鈣濃度發生變化,CaMKII被激活並磷酸化synapsin 1,破壞聚集體的穩定性,最終引起突觸小泡的解離和釋放【8】。分泌途徑、病毒感染和卵細胞發育等過程中,均存在相似的相分離調控囊泡聚集現象。

圖3. 相分離介導有膜細胞器的聚集和儲存

4. 有膜和無膜細胞器協同完成蛋白質轉運

蛋白質在內質網合成後,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定位到正確部位發揮功能。除經典的分泌和轉位子(translocon)途徑外,相分離也可以促進蛋白的轉運。相分離形成的各種核糖核蛋白小體,可以通過蛋白間的相互作用錨定在細胞器上,並隨著細胞器定向運動達到遠距離運輸目的。為了達到特異的跨膜轉運,蛋白也會通過相分離形成凝集體,然後與膜上的轉位子複合體結合併解離,最終達到亞細胞器定位。另外,核孔複合體也是典型的液滴結構,核孔蛋白(nucleoporin,Nup)通過相分離形成篩狀結構,小分子可以自由進出,而大分子需通過核受體運輸。核受體表面的疏水結構可以局部破壞核孔蛋白的相互作用,進而幫助大分子穿過核孔。

圖4. 有膜和無膜細胞器協同完成蛋白質轉運

5. 蛋白通過相分離形成聚集體並被自噬小體包裹運輸

自噬選擇性降解底物的過程,也受到了相分離的調控。底物蛋白首先在各種受體和支架蛋白調節下發生相分離,然後自噬膜圍繞聚集體形成。此過程受到了精細的調控,液滴的大小和狀態均影響了底物蛋白的自噬降解效率。

張宏實驗室通過研究線蟲發育早期生殖細胞特有蛋白PGL-1和PGL-3的分布,發現這些蛋白也可以隨生殖細胞的不對稱分裂進入體細胞,但體細胞中的PGL-1/3會很快被自噬降解。PGL-1/3首先經過相分離聚集成液滴,然後被支架蛋白EPG-2包裹形成流動性較低的膠化狀態,最終引起自噬小體圍繞液滴形成【9】。酵母中自噬底物蛋白Ape1的降解需要經過類似的相分離和膠化過程【10】。自噬底物p62和應激顆粒的凝集狀態也影響其自噬降解效率,且與疾病狀態密切相關。這些結果說明凝集體的膠化狀態可能對於膜的延伸或形變有重要影響。

圖5. 自噬小體圍繞特定狀態的蛋白凝集體形成

總結和展望:

以上這些研究揭示了有膜細胞器和無膜細胞器之間存在著廣泛的相互作用,並參與了一系列生命過程。膜結構為相分離提供了平臺,同時也主動參與了相分離過程的調控。反之,相分離也影響了有膜細胞器的組織、儲存和釋放。無膜細胞器的形成幫助了蛋白的高效轉運,也促進了底物蛋白的自噬降解。但是這些研究僅是個開端,這個領域有更多的問題未能解決,更多的未知有待發現,對兩種細胞器之間的調控和功能進行深入探索將幫助我們破解更多細胞生物學的未解之謎。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研究員為本文通訊作者,麻省大學醫學院趙燕(近期加入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為本文第一作者。

原文連結:

https://www.cell.com/developmental-cell/pdf/S1534-5807(20)30541-4.pdf

參考文獻:

1. Banani, S.F., Lee, H.O., Hyman, A.A., and Rosen, M.K. (2017). 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organizers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Nat. Rev. Mol. Cell Biol.18, 285-298.

2. Boeynaems, S., Alberti, S., Fawzi, N.L., Mittag, T., Polymenidou, M., Rousseau, F., Schymkowitz, J., Shorter, J., Wolozin, B., Van Den Bosch, L., et al. (2018). Protein Phase Separation: A New Phase in Cell Biology. Trends Cell Biol. 28, 420-435.

3. Shin, Y., and Brangwynne, C.P. (2017). Liquid phase condensation in cell physiology and disease. Science357, eaaf4382。

來源:BioArt

相關焦點

  • 第二節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
    溶酶體3、動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1)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沒有葉綠體,有中心體,某些低等動物有液泡。(2)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葉肉細胞等有葉綠體,有液泡,高等植物細胞無中心體。例:1.下圖是某些細胞器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④是粗面內質網,附著於其上的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B. ③是葉綠體,雙層膜細胞器,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C. ②是線粒體,雙層膜細胞器,是真核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D. ①是中心體,與水稻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答案】D
  • ...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而...
    蛋白質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介導細胞內多種無膜細胞器或大分子凝聚體的形成。相分離形成的凝聚體起到分隔細胞組分的作用,從而在空間上保證了不同的細胞功能高效、有序的進行。
  • 揭示內質網P5A-ATPase是一種跨膜螺旋脫位酶
    2020年9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真核細胞含有膜包圍的具有不同身份和功能的細胞器,這些細胞器的身份和功能取決於蛋白組成。因此,蛋白的正確定位是細胞器功能和細胞穩態的關鍵。內質網(ER)和線粒體外膜是新合成的具有疏水跨膜區的蛋白的主要目的地。膜蛋白定位不僅需要高保真的蛋白靶向,還需要選擇性地去除錯誤定位的蛋白的質量控制機制。
  • ...專家聯合撰寫「生物學中的液-液相分離:機制、功能和疾病」英文…
    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RNA)的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是近幾年來國際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個新興熱點,為細胞內多種沒有脂膜包被的無膜細胞器(如核仁、應激顆粒等)的形成、以及多種生理過程中細胞組分的選擇性濃縮和分離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機制,而生物大分子由液-液相分離向液-固態相變的異常轉化也被證明與多種神經、肌肉退行性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 張立新團隊發現液液相轉換驅動葉綠體內蛋白分選
    張立新團隊發現液液相轉換驅動葉綠體內蛋白分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3 13:05:09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張立新團隊發現,液液相轉換驅動葉綠體內蛋白分選
  • 肌醇多磷酸激酶通過抑制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調控自噬活性
    近日,《Developmental Cell》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課題組題為"Inositol polyphosphate multikinase inhibit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FEB to negatively
  • 【CSCB2021】分會場介紹—WLLA論壇:細胞器&S01:胚胎早期發育調控...
    【CSCB2021】分會場介紹—WLLA論壇:細胞器&S01:胚胎早期發育調控與幹細胞多能性 2020-12-2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質網P5A-ATP酶是跨膜螺旋脫位酶
    美國哈佛醫學院Eunyong Park、Sichen Shao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內質網P5A-ATP酶是跨膜螺旋脫位酶。2020年9月2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孤兒P5A-腺苷三磷酸酶(ATP酶)轉運蛋白ATP13A1(酵母中的Spf1)與線粒體尾部錨定蛋白的跨膜片段(TM)直接相互作用。
  • 陳春來/李丕龍等開發定量表徵納米尺度下液-液相分離過程的新技術
    在細胞中,相變是以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RNA)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的形式發生的,類似的現象在高分子化學和軟物質物理等領域的研究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
  • 萊特萊德:膜分離設備處理煉油廢水
    煉油廢水的產生量和水質因原油性質、加工工藝、設備和操作條件的不同有很大差異。在水質方面,由於原油來源不同,煉油過程中的雜質也不盡相同,不同的煉油工序也會產生不同類型的汙染物。在水量方面,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蒸汽、生產用水和冷卻水也會影響廢水總量。
  • 金屬離子-質膜相互作用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學摘 要為研究植物根表質膜與土壤溶液界面上的雙電層結構對金屬離子在質膜上吸附以及吸收的影響,從分子水平探討質膜表面電勢下金屬離子與質膜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質膜與金屬溶液的界面模型,採用分子動力學方法模擬了質膜界面K+、Na+、Ca2+、Mg2+等鹼/鹼土金屬陽離子與Cu2+、Cd2+等重金屬離子的結合與分布過程。
  • 膜分離技術在乳製品行業中的應用
    乳清蛋白濃縮物/分離物生產聚合物螺旋纏繞超濾膜是乳清蛋白濃縮物和乾酪乳清分離的標準配置。UF5K(PES 5),和UF10K(PES 10)超濾膜通常用於此應用程式,以實現UF蛋白分離,高通量率和膜耐久性的最佳平衡。
  • 脫色率99%、智慧清潔……浙師大超級膜法團隊破解印染廢水之謎
    浙江師範大學八幢一樓膜分離技術實驗室,有一條紅鯉魚在透明水箱裡遊來遊去。超級膜法團隊研發部鄧穎說:「從五月份開始,我們就用我們的膜處理後的印染廢水來養這條鯉魚,到現在兩個月了依舊很健康。」超級膜法團隊以工業生產的高分子分離膜為基材,使用原子層沉積技術還原金屬離子製備導電高分子—金屬複合分離膜,產品具有過濾效果好、使用壽命長、清潔成本低等優點,直擊紡織印染業廢水處理成本高、處理效果差的痛點。印染紡織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行業,涉及1.7億的就業人口。
  • 「路演」上海凱鑫:我國膜分離技術的研發與膜產品生產逐步與國際接軌
    上海凱鑫董事長、總經理葛文越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汙染防治和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加大,膜分離產業作為工業企業清潔生產的重要支撐性產業,近年來也迎來了高速發展。同時,隨著我國配套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不斷推出,我國膜分離產業中的從業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膜分離技術的研發與膜產品生產也逐步與國際接軌,膜分離行業已經呈現出了較高的市場化程度。
  • 恩陽廢舊反滲透膜回收哪裡有
    致力於二手ro膜的研究應用,擁有專業團隊,對出廠的反滲透膜進行嚴格的檢測,確保為客氣提供高品質的反滲透膜。主要服務領域為火力發電廠、核電廠、造紙廠、釀酒廠、自來水廠、汙水廠、石油化工行業、有色冶煉行業、各類水處理及環保工程公司等。
  • 德蘭梅爾(中國):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水處理及流體分離在內的膜集成...
    趙經理從各類膜產品到膜集成技術整體解決方案上為大家講述了如何把控好生物製藥過程中的風險。 2020上海生物發酵展現場客戶深入洽談   據了解,德蘭梅爾一直堅持"可循環、可持續、更經濟、更環保"的發展理念,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水處理及流體分離在內的膜集成技術整體解決方案。其生產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擁有成熟完善的膜生產工藝。
  • 莊小威團隊最新論文:發現YTHDF蛋白促進應激顆粒的形成
    2020年5月25日,《自然—化學生物學》在線發表了美國哈佛大學華人科學家莊小威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發現,m6A修飾結合蛋白YTHDF促進應激顆粒的形成。RNA-蛋白質(RNP)顆粒是無膜的細胞器,在表觀遺傳和轉錄後調控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應力顆粒(SG)是RNP顆粒,在各種細胞應激條件下組裝,例如氧化、滲透壓或熱激脅迫等情況,並調節信使RNA(mRNA)翻譯和降解。
  • MFI分子篩膜對丁烷異構體分離性能的分級控制
    MFI分子篩膜對丁烷異構體分離性能的分級控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0 19:43:59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劉毅團隊開發了MFI分子篩膜對丁烷異構體分離性能的分級控制策略
  • 汙水處理設備-分離乳清蛋白的膜離子交換工藝
    乳清蛋白分離物可以說是人們眼中蛋白質之王。換句話說,它是一種從牛奶中提取的蛋白質。它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易於消化和吸收,並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它是人類的優質蛋白質補充劑。乳清蛋白分離設備的過程可分為兩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