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

2021-02-13 傳統文化精華


  為承傳中華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歡迎關註並轉發!隨喜您功德!!!

佛陀是古代印度梵文Buddha的音譯,簡稱為佛。為什麼稱為佛?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為佛?首先要從佛的十號,就是佛陀的十種稱號所代表的意涵來加以了解。佛陀的十號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首先來說如來。如來是說,佛陀所宣說敷演的一切法教,都是依於親證如實正慧而說,都是沒有虛妄,沒有變異,真實如理,沒有顛倒的;因此稱為如來。

第二個是應供。人天應供的簡稱就稱為應供,是說佛陀無量修行已經圓滿成就,福慧具足,能夠饒益教化一切有情;所以應受天上人間以種種的香、花、瓔珞等等最上的物品來供養,因此稱為應供。

第三個是正遍知,也稱為正等覺,是說佛陀圓滿具足一切種智,對於一切世間法,二乘人所修的出世間法,乃至菩薩進一步修學的世出世間一切法,都無不覺悟、無不了知,因此稱為正遍知;又能以此正知的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就無上覺,所以稱為正等覺。

第四個是明行足。明行足,這裡「明」指的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三明;「行足」是說佛陀身、口、意業都已經善修圓滿,真正的清淨,因此稱為明行足。

第五個是善逝,就是妙往的意思。如果是貪、瞋、痴等等,那就會導致有情往生惡道,那就不是善逝。佛陀則是已經圓滿斷惑證真,祂的一切修行能夠自利利他,不但自己已妙出世間成就佛果,更有種種的智慧方便善巧,能夠救度眾生出離漫漫長夜,去往解脫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大海,因此稱為善逝。

第六是世間解、無上士。世間解是說,佛陀善知因果,因此對於一切有情世間,就是一切種類有情的五陰、十八界、六入的無量過去、現在、未來,都已經完全了知、完全通達;乃至於對於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等十方世界,無量無邊器世間的成住壞空,也都已完全了知、完全通達。無上士是說,佛陀斷惑證真,具足了無量智慧福德以及方便善巧,能夠在三界人天凡聖之中,祂是最上第一無與能夠比擬。所以,合起來稱為世間解、無上士。

第七是調御丈夫。佛陀祂具有大丈夫的力用,不可屈辱,不可折伏;以祂大慈大悲大智,有時候用溫言軟語,有時候用諸苦來逼切,有時候用摻雜著種種的語文來說種種的法,調伏制御善惡二類的一切眾生,讓他們都能夠離開垢染,得到解脫。

第八個是天人師,佛陀祂不只是能夠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佛門的四眾來說法,為四眾之師;所有的天上、人間、魔王外道,欲界、色界的釋梵天龍,也都歸命於佛陀而依教奉行,都是佛陀的弟子,因此就稱佛陀為天人師。

第九個是佛,就如同佛陀在經中祂自己這樣子說,祂說:「世所知者,我能了知;世所觀者,我亦能觀;所得滅者,我亦得滅。我具一切智,一切了知。我從無數劫種種修行,遠塵離垢,今得無上菩提,故立佛號。」(《佛說十號經》卷一)所以,佛祂是智慧具足,三覺圓明。哪三覺呢?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使自己覺悟;覺他是以自己所覺悟的法界真實理來教導別人,使他人也能夠得到覺悟;覺行圓滿則是說,不論是自己覺悟或者是能夠教導他人覺悟的程度,都已經達到了究竟圓滿的境界,所以稱為圓覺。阿羅漢他只具有自覺,菩薩則具有自覺、覺他這二覺,佛祂就是具足三覺。

第十個是世尊。佛陀以無漏的智慧壞滅一切煩惱,獲得無上正等正覺,是天上、人間、世間、出世間一切凡聖中最尊貴,而為天上、人間、世間、出世間一切凡聖之所尊重,因此稱為世尊。

以上就是佛陀十稱號的內涵。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佛陀是福慧二皆具足,所以被稱為福慧兩足尊,而且佛陀是究竟的圓覺者。

就福慧來說,福就是福德,慧就是智慧,這二者是佛菩薩的二種莊嚴。以菩薩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這六度來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還有禪定這五度是屬於福德,般若一度則是屬於智慧。

以佛菩提道又稱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與解脫道這二主要道的,菩薩修學成佛所必須經歷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的五十二階位來說,十信位經歷一劫乃至一萬劫,修集對佛法僧三寶以及因果法則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後才能進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則修集精進功德,五住位修集禪定功德,乃至到了六住位要薰習般若中觀,修集般若功德;但在七住親證萬法本源實相心如來藏——明心之前,都只是外門廣修六度萬行,明心不退以後,才是內門廣修菩薩六度萬行;這是從七住位開始,經過十住、十行、十回向所修的六波羅蜜多,乃至菩薩入地後從初地到十地所修的十波羅蜜多,也就是六度波羅蜜多再加上方便、願、力、智這四波羅蜜多,也無非是在修集福德與修學智慧。

就福德的修集來說,最後到了等覺菩薩位中,於百劫中無一處非捨身處,無一時非捨命時,所以修集極廣大的福德,來圓滿成就佛所需要的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種隨形好,每一好中又有無量好。

智慧的修學我們可以再詳細地說明。

已經成就十信位修習對於三寶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進入住位的菩薩,經過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福德資糧的修集後,進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證得聲聞解脫道的見道,就是要斷我見、疑見、戒禁取見這三縛結;另外一方面,才能夠經由般若中觀的薰習建立知見,再藉著「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成唯識論》卷九),這大乘四加行的尋思與現觀,在六住位滿心時,一念慧相應,也就是明心,般若正觀現在前,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萬法本源——如來藏阿賴耶識,破所知障,成為大乘別教中真見道的菩薩,證得了無生法忍。


但是,真見道的菩薩只是證得如來藏的總相智而已,還要在緊接著開始的三賢位中,相見道位修學如來藏的別相智,十回向位並且要修學薰習一切種智,直到滿心時,完成了相見道位的修學。在這三賢位的階段當中,菩薩在解脫道方面要繼續薄貪瞋痴,成為二果解脫;斷五下分結,成為三果解脫;乃至消除性障如阿羅漢,斷除煩惱障的現行,已有能力舍報後入無餘涅槃,成為四果解脫。但是卻由於救度眾生與成就佛道大願的緣故,留惑潤生,保留一分思惑不斷,不入無餘涅槃而繼續受生。這時候菩薩已永伏性障,並且成就一分道種智,就是八識心王一一親證後,領受佛陀在《楞伽經》中所說的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二種無我法,然後在佛前發十無盡願,就是進入初地,成為通達位的菩薩,這就是見道通達的菩薩摩訶薩。

進入初地以後,菩薩要修十波羅蜜多。分證諸地無生法忍道種智,直到十地滿心,生起了大法智雲,成為了受職菩薩。菩薩進入初住位到十地滿心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三大無量數劫,或者稱為三大恆河沙劫的修學。從初住位到十回向位滿心進入初地之前,為第一大阿僧祇劫;初地入地到七地滿心進入八地之前,為第二大阿僧祇劫;八地入地到十地滿心,則是第三大阿僧祇劫。之後還有百劫修相好的等覺位以及最後身妙覺位。菩薩從初地開始漸漸斷除煩惱障習氣種子,並且一分一分的斷所知障中無始無明上煩惱,到了七地滿心斷除故意保留的最後一分思惑,煩惱障習氣種子同時斷盡;最後成為妙覺菩薩,示現受生人間,已經斷盡了煩惱障一切習氣,並且斷盡所知障一切隨眠,永斷變易生死無明,成就了大般涅槃、四智圓明,成就究竟佛果。

以上詳細說明菩薩修學佛菩提道直到成佛的歷程,無非是要凸顯佛與菩薩及解脫道修學的最高果位——四果阿羅漢之間的差異。

首先,以聲聞乘、緣覺乘以及佛乘(佛乘其實就是菩薩乘),這三乘菩提的修學及所證內涵來說,解脫道的修證是三乘與共,也就是說三乘都必須要修學並且親證;但是,佛菩提道也可說是菩薩道,它卻是不共聲聞、緣覺二乘的。但是菩薩所修所證雖然含括了解脫道與佛菩提道,可是卻必須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時劫,歷經了五十二階位的修學,才能夠具足圓滿成就佛菩提道。所以,不論七住以上親證如來藏有中道實相般若智慧的賢位菩薩,或初地以上證得諸地無生法忍道種智的聖位菩薩,乃至等覺及妙覺的一生補處最後身菩薩位,都還不是佛。因為佛是超越菩薩,已經成就了佛菩提道,也就是祂是修學菩薩道的究竟果位。

至於不回心的阿羅漢,因為急證涅槃,只修習解脫道,並不修學佛菩提道,所以對於萬法本源這實相心如來藏是不知也不證,而他所修習的解脫道也是不具足的;只要斷盡煩惱障的現行,然後舍報後不再來三界中受生,就入了無餘涅槃,並不以斷除煩惱障習氣種子為必要。所以,阿羅漢既沒有七住明心菩薩所證般若總相智,接著三賢位菩薩的般若別相智,以及諸地菩薩的道種智,當然沾不到邊啊,更別說是佛地的一切種智。這些阿羅漢既然急證涅槃,不像菩薩在初發心受三歸依時就發了四宏誓願,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樣三大阿僧祇劫中勤行菩薩六度以及十波羅蜜多,當然他的福德與智慧是不能夠跟菩薩,尤其是七住以上實證般若的賢位菩薩,乃至於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相比啊!那又怎麼能夠跟已經完成佛菩提道、菩薩道修學成就究竟佛道的諸佛相提並論呢?


所以,我們可以說佛是阿羅漢,因為佛早已經具足了阿羅漢的一切修證,但不能夠說阿羅漢也是佛。因為雖然阿羅漢也被稱為人天應供,但是,也只就他能夠出三界生死輪迴來說;就他的實質內涵來講的話,不論是福德或者是智慧,阿羅漢都差佛太遠了。

既然菩薩不是佛,阿羅漢更不是佛,那佛陀是不是唯一的呢?佛教認為,四維上下等十方有無量佛世界、佛淨土,如同恆河沙數那麼多,無窮無盡,稱為十方世界、十方淨土;每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有一佛攝受度化有緣眾生,稱為佛世界。譬如我們地球所屬的太陽系這個小世界所在的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化度的佛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及東方清淨琉璃世界,則分別是阿彌陀佛及藥師佛度化的佛世界。而每一世界除了現在有佛在化度之外,在久遠的過去與未來也都有無量無數的佛在化度。比如說娑婆世界現在是賢劫,過去是莊嚴劫,未來是星宿劫,這三劫都各有千佛出世化導有緣眾生。像釋迦牟尼佛是賢劫中千佛的第四佛,之前三佛依序是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然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則有彌勒尊佛來示現成佛,乃至次第直到第一千尊佛樓至佛。而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之後,將來也有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先後示現成佛。十方世界無窮無盡,世界諸佛當然也無量無數,稱為十方佛。

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獨一無二的,不將佛陀當作唯一的神來崇拜,也不承認另外有一個宇宙的創造神、造物主,或稱為上帝的存在。所以,一首《發願偈》裡面就說:「稽首釋迦尊,歸命十方佛。」另外我們常常唱誦的《供養偈》中也有說到:「供養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以,現今釋迦牟尼佛的法教仍在娑婆世界弘化,在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示現成佛之前,我們這個地球所在的娑婆世界,是不可能有其他佛陀示現受生的。那麼許多自稱即身成佛的所謂這個「活佛」,本質上根本不是佛教中的佛陀,其實就是佛門外的外道,這是電視機前面的修學佛道的菩薩們應該要知道的實情。

至於佛教認為宇宙是由共業眾生各個本有的實相心如來藏所共同創造的,這已經不是本則提問所要探討的範圍,我們就不再加以多作說明。

那麼今天有關「佛陀是什麼?」這個題目,我們就從佛的十號一一來為大家說明祂的真實意涵;從這個真實意涵當中來了解到說,佛陀其實就是為了要具足這十號,然後成就了一切種智。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見佛?心空見佛,佛無形象!
    什麼是真正的見佛?見佛之人,先要明白什麼是佛!佛無形象,佛是覺性。什麼是覺性?覺性即是空相,空相即名實相。說是見佛,實為見性。說是見性,實為見空。所以,當你心相空淨之時,就是見佛。而不是見到空中光明色相等佛相。因為,那是邪見,而非正見。心相空淨,無見為真見。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有生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是名真見。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
  • 三身佛,三世佛,四菩薩,五方佛究竟都是什麼佛
    反正出發前我是聽也沒聽說過,也沒臨時抱佛腳做點攻略什麼的。直到我看到大殿裡供奉的主佛,下面寫的牌子「毗盧遮那佛」。話說,不是一般廟裡大雄寶殿供的都是如來佛嗎?這個毗盧遮那佛又是個什麼佛?回來百度一頓翻找,然後順利的發現自己,更暈菜了。。。正所謂「一頓操作猛如虎,看完還是二百五」。
  • 什麼是橫三世佛,什麼是豎三世佛,不明白就會鬧笑話
    首先,「佛」是什麼?佛的含義是「擁有智慧,覺悟的人」。這個覺有三層含義,包括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作為佛家修行的最高果位。狹義的佛僅指釋迦牟尼一人。而廣義上,所有覺悟之人,都是佛,包括如來佛,彌勒佛等等。
  • 「見性成佛」是什麼佛
    師曰:成個本源自性天真佛。是諸佛之本源,眾生之佛性。曰:那究竟是成佛了還是沒成呢?師曰:多了一個成字。於佛不添,於眾生不減!不可以「成、壞」計。一悟即至佛地!此非有相佛,乃是本佛也。諸佛皆是本佛兒孫,皆從此中出。無不從此本源出,無不還歸此本源。
  • 簡述佛法僧——什麼是佛?
    佛是覺悟的人,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就是佛。最簡單地講,慈悲加智慧等於佛。我們也可以成佛,我們心裡什麼時候有了平等的慈悲,再加一個至高無上的智慧,我們也是佛。佛經中講,一切眾生有佛性,一切眾生是佛。這裡講的「佛」和我們皈依的「佛」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的本心是光明的,我們的本心就是如來藏,我們的本心就是佛性。
  • 什麼是得佛授記?
    達照法師答 得佛授記,這個授記也叫懸記,也叫記別,也叫授記。懸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佛菩薩聖人都知道,如果有三明六通的聖人也都知道你未來會發生什麼。那麼這個記呢,佛的授記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就授無上正等正覺的記。
  • 什麼是佛系跑步?
    然而,大神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自黑為「跑渣」,不求上進自認佛系,口口聲聲稱自己跑步為「慢搖」或「佛系跑」。什麼是佛系和佛系跑步?佛系男子一、佛系現象佛系是一種文化現象佛系一詞最早源於2014年日本一本雜誌,其中介紹到「佛系男子」,由此「佛系」一詞隨網絡傳播,迅速成為網絡熱詞。年輕人中逐漸形成言必稱佛系的現象,並由此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佛系讀書」等等流行用語,而」佛系跑步」是其中之一。
  • 什麼是佛眼紋?手上有佛眼紋的人有什麼意義呢?
    風水命理劉老師/書我們手上的掌紋不僅有類似於生命線、婚姻線等普通的掌紋,也有一些特別的掌紋,比如佛眼紋,孔子眼等,就拿佛眼紋來說,手上長有佛眼紋的人運勢究竟怎麼樣呢?1:什麼是佛眼紋佛眼紋,顧名思義就是類似眼睛的一種掌紋,它位於大拇指第二節上,呈現閉合的圓圈。也有古書中記載,女子若生有佛眼紋能嫁貴夫,男子得此紋能娶貴妻。
  • 「出佛身血」是什麼意思,及出佛身血的果報
    怎麼叫出佛身血呢?現在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那怎麼會出佛身血呢?我們也沒有生在佛在世的時候,也沒有見到佛,怎麼會出佛身血呢?這個出佛身血,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你傷了佛的身體;佛入涅槃之後,把佛像毀壞了,或者把佛像的一個耳朵,或一根手指頭弄掉了,這都是等於出佛身血;或是紙像,你把它燒了,這也等於出佛身血。  本來這個罪是不通懺悔,不可以懺悔的。不過,這個情形也有開緣的,或者喝醉酒了,或者發顛狂病,精神不正常的時候,就都不在此例。不過也不能說是我的精神不好,或者我喝醉酒了,故意這麼做,那就有罪了。
  • 什麼叫「出佛身血」?
    或是紙像,把它燒了,這也等於出佛身血。這只會發生在佛在世的時候,而且只有像提婆達多等個別眾生可以出佛身血,其他人沒有這個能力。這種行為屬於無間罪。佛在世的時候,佛有那麼大的神通,有誰可以出他的身血呢?佛已經證果了,誰能損壞到佛的身體?有時,出人意料之外,佛也會受損傷。
  • 佛、佛法、佛教、佛學:真正佛文化講的是什麼?如何修行?
    《漫談宗教思想教育信仰文化》系列之佛教文化第21回曆來已久都有人信仰佛教、有人喜歡去寺院燒香拜佛,有人願意學佛修行,我們經常聽到「佛法」、「佛教」,但是知道它們之間區別的人卻很少,什麼是「佛」、「佛法」、「佛教」、「佛學」呢?真正的佛文化講的是什麼呢?要怎麼修行呢?
  • 什麼是三世佛?
    過去佛--燃燈佛(右下)現在佛--釋迦牟尼佛(中)  未來佛--彌勒佛(左下) 有些寺廟大雄寶殿中供奉的三尊像即為三世佛。佛教中有三世三千佛的說法, 即過去莊嚴劫一千佛,統稱燃燈諸佛;現在世賢劫一千佛,統稱釋迦諸佛; 未來世星宿劫一千佛,稱彌勒諸佛。佛壇上的三尊像,即此三世三千佛的代表。
  • 「藥王菩薩」與「藥師佛」他倆是什麼關係?
    導讀:「藥王菩薩」與「藥師佛」他倆是什麼關係?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藥師佛,南無在佛教中,還有一位菩薩,名 「藥王」。有一位網友留言說,他們是什麼關係。小禪如實告訴您,他是「佛與菩薩」的關係!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他倆是什麼關係!什麼是藥王菩薩:藥王菩薩,梵名 Bhaisajya-rāja ,音譯鞞逝捨羅惹。
  • 佛慧法師:孤獨的本質是什麼?
    佛慧法師:孤獨的本質是什麼?2、現在之書:您正在讀什麼書?3、未來之書:您目前最期待讀什麼書?我們邀請了上百位讀書人參與,他們的日常身份可能是出版人、評論人、公益人、法律人、出家人,或是教授、學者,此刻,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讀書人。正是「往來無閒事,談笑書與文」。
  • 五方佛心咒是什麼咒?五方佛心咒正確念法及解讀
    五方佛心咒是什麼咒?五方佛心咒是專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術的咒。無論他有何妖術邪法,只要誦持這五方佛心咒,就能把他的妖術邪法破了。不單破人間的妖魔鬼怪,還能破天上的天魔外道。當遇到天魔外道時,就誦此五方佛心咒,他就不能惱亂你的心,不論他有什麼法術都不靈驗了。
  • 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意思?
    現 在 我 要 講 念 阿 彌 陀 佛 有 什 麼 好 處, 阿 彌 陀 的 梵 文 是 Amitabha,本來這個字並沒有包含「佛」的意思在裡面,但是翻 譯成中文以後,變成阿彌陀「佛」,多加一個佛字。Amitabha 的 梵文是無量光的意思,Amitayus 是無量壽。「無量光」是什麼呢?
  • 掩面佛不能亂戴!掩面佛適合什麼人佩戴?權威解說
    掩面佛(必打佛)是國內很多人非常喜歡,並且近代非常興旺的佛牌種類,掩面佛也是泰國人最經常佩戴的佛牌種類之一。但是對於掩面佛的佩戴方面還有一些誤解,掩面佛不能亂戴,要知道,佩戴佛牌講究的是適合,那麼掩面佛適合什麼人佩戴呢?
  • 「南無佛」是什麼意思?| What is the Meaning of "Nanmo Fo" (南無佛)?
    「南無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讀起來是「那摩佛」?
  • 什麼!這頭豬是佛的化身?
    乘願再來的佛菩薩不一定是我們想像的樣子眾生因以何身得度,佛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佛會變成我們看得到的樣子,來到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佛不一定顯示成很智慧,神通無礙的形象,有可能是一個乞丐,有可能是一條小狗、一隻豬,佛也要順應眾生,不能顯得太奇異。
  • 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般眾生若有機會見到佛,通常是見到化身佛或應身佛。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化身佛是佛所變化出現之影像,是為了眾生的需要才出現。報身佛是指莊嚴報身,或者說圓滿報身。如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圓滿報身,現正在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一般眾生並沒有機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