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並秀、古今交融……去南京看「金陵六美」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新老並秀、古今交融……去南京看「金陵六美」

2020-08-14 09:08:19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2020年08月14日 09:08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參與互動

作者:楊顏慈 徐珊珊 申冉 泱波 顧名篩

江南水鄉的靈動美、歷史沉澱的知性味

熱鬧喧囂的煙火氣、崇文重教的書卷聲

創新迸發的活力美

……

金陵的美,從不只有一面

8月12日清晨,南京上空迎來絢麗朝霞,放眼望去,令人格外舒心。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不妨隨著鏡頭

穿越至十裡秦淮河畔

感受千年古都的脈搏

一同看看「六朝古都」南京城

演繹的「金陵六美」

新老並秀的協調美

作為「六朝古都」

南京的美從不單一

城市的古韻與現代風巧妙結合

古今碰撞,新老並修

成就了南京獨特的協調美

西橋。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南京網紅打卡地「西橋」

是一條穿越古今的「視覺廊道」

「斑駁」古巷「梳頭洗臉」煥新顏

街道兩邊承載著歲月的滄桑

一條大路指引向「高聳入雲」的遠方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金陵飯店在南京新街口建成37層、110.4米的高樓,成為當時南京的「中心地標」,並且保持了中國第一高樓的稱號近15年。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在「老網紅」金陵飯店身上

「新老並秀」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泛舊的外觀,昏黃的燈光

然而走進去,卻是摩登現代的大堂

新老碰撞的「衝突美」在這裡交匯

在整個南京城的大鏡頭中

「新老並秀」更是無時無刻

展陳著一種和諧美

「新老並秀」南京城。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老城更新和新城發展並駕齊驅

城市的危舊房、棚戶區

不斷升級改造

老舊小區整治出新

南京老街巷越來越美,成了年輕人打卡地。中新社記者泱波 攝

江北新區、紫東區域

河西新城、南部新城

高樓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高樓大廈流光溢彩

共同展陳著古都金陵的創新現代美

銳意創新的活力美

在「看不見」的地方

南京的創新正迸發出

勢不可擋的活力美

南京創新周。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被激活的「古都」

正乘風破浪發力創新

根據南京2020年上半年經濟數據

經濟總量達6612.35億元,增長2.2%

增速位列江蘇省首位

長三角副中心城市第一位

南京試行碩博研究生就業見習制度,「擠出」10億元,向碩博研究生推出10萬個「見習」崗位。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通過建設活力迸發的

數字之城、智慧之城

南京把人氣帶進都市樓宇

把人才引入城市矽巷

「靶向化聚才」成為抓手

據不完全統計

在2019年,如果以天計算

每天平均有1000名以上大學生落戶

成為「新南京人」

紫金山實驗室。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國際朋友圈的不斷拓展

帶動了南京創新資源的落地發芽

天時、地利、人和

在大美南京交融

讓創新之因結出美麗碩果

古今交融的人文美

說到南京的人文美

不得不提到「世界文學之都」

與「國際和平城市」的美譽

穿過雲霧俯瞰南京紫金山「最美項鍊」。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宣布

批准66座城市

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

南京被列入「文學之都」

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此稱號的城市

作為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

南京自古以來

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

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

在南京夫子廟,小學生著漢服習禮儀感悟「十歲成長禮」。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現如今,南京高校林立

文化底蘊深厚

是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之地

南京自古以來就是座崇文重教的城市。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這裡更是紮根了一批有特色

有情懷的「最美」書店

先鋒書店是南京的著名文化名片

也有著「中國最美書店」的美譽

新晉網紅「曉書館」與南京明城牆毗鄰

成為「文化客廳」吸引書迷流連忘返

「遠東第一別墅」美齡宮裡喝咖啡、千年古剎旁飲茶吃素齋、民國名社外讀書、鐘山腳下吃甜品……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綠色宜居的生態美

對於不少南京人來說

也許感觸最深的美

當屬家門口的「綠色蝶變」

短短數年間,隨著長江大保護的推進

一幅「水韻江蘇」的生態藍圖

徐徐「走出畫卷」,走進現實

航拍長江邊的南京閱江樓,與拔地而起的現代樓宇相互映襯。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濱江,長達58公裡的慢行綠道

如地毯般徐徐鋪展

濱江公園自北向西貫通整個濱江帶

江中,50多條「微笑天使」江豚長棲於此

南京成為目前整個長江流域

唯一在市中心江段

有野生江豚穩定棲息的城市

江邊,昔日的老破小

變成景美宜居的網紅社區

吸引海內外遊客打卡

航拍南京濱江「綠色蛻變」。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沿著長江南京段

昔日黑臭「生產岸線」

變成綠色「生態岸線」

「一江清水兩岸蔥綠」的「藍圖規劃」

走向美好現實

「綠色」的生態優勢

正逐步轉變為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南京林業大學櫻花盛開。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除了江邊的綠色蛻變

主城的變化更是隨處可見

開門見綠的公園城市

綠道環繞的慢行城市

在南京徐徐鋪展

如今,南京各地正用「繡花功夫

「打造「花園城市」

在城市發展中「見縫插綠」

開放包容的氣度美

歷經千百年風雨的南京

如今正以開放包容的新姿態

向世界展現金陵的氣度美

南京長江大橋。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南京自古以來就是

連南接北、承東啟西的交通要衝

今天的南京是重要樞紐城市

處於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

多個國家戰略疊加區

面向未來

也將以更寬的視野、更大的格局

在包容中發展、在發展中包容

經歷過南京大屠殺慘案

南京這座城市的人民更懂得和平的珍貴

2019年11月30日,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主辦的第四屆「南京安全區」國際和平徒步在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舉行。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2017年9月4日

國際和平城市協會向全球公告

南京成為第169座國際和平城市

這是中國首個加入該組織的城市

2017年9月30日,來自各行各業的90對新婚夫婦走進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在烈士群雕前舉行江蘇省暨南京市新婚夫婦向革命烈士獻花儀式,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崇敬和緬懷。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紅色文化基因深厚,資源豐富

無論是清明、還是平日

雨花臺烈士陵園中

烈士紀念碑前的鮮花從不凋落

往來憑弔的人群從不停歇

大街小巷,有形的、無形的

文化遺產浸入市民的當代生活

成為市民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地標

塑造城市精神,培育人文氛圍

鳩山由紀夫在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後題詞。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開放包容的氣度

也可從這次疫情防控中窺見一二

南京明確提出

在寧工作生活的外籍友人

是南京的新市民

在疫情防控上與南京市民一視同仁

患難時刻的不「見外」

也得到了外國友人的真情回報

疫情期間,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

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捐贈1000個口罩

圖為《南京抗疫現場》視頻截圖。

日本導演竹內亮

在南京拍攝《南京抗疫現場》

南京各大高校的留學生

也積極投入抗疫工作

共同築起牢固防線

安定文明的和諧美

說到大美南京,最後不得不提

這裡是全國最安全的城市之

一——無處不在的和諧美

城市公共安全涉及多個方面

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建設從頂層設計入手

「一張藍圖繪到底」

有機組織各部門、板塊「攥指成拳」

構建了一張橫向到邊

縱向到底的城市公共安全大網

一米多高的模樣加上兩個大大的「眼睛」,「機器人巡警」現身南京夫子廟景區巡邏。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創新南京,讓AI賦能

為智慧警務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藉助科技力量

南京公安打造了一支智慧化警隊

讓各類「黑科技」變成平安的守衛

者一個安全的南京

處處彰顯著和諧美

近年來,南京在「創新名城」建設快馬加鞭的同時,「美麗古都」提上了重要日程。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創新名城歷經三年拼搏、已呈縱深突破之勢,美麗古都也要提速發力、更好彰顯幸福宜居之態。」近期,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重點對建設美麗古都作出安排。

如今,這座六朝古都

正愈發展現出「六種不同維度的美」

共同秀出古都南京的萬般風情

描繪出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的美麗畫卷

相關焦點

  • 全球資源集聚創新南京 千年文脈賡續活化金陵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新華社記者 劉亢  蔣芳 楊丁淼「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南北朝詩人謝朓的一句詠嘆,成為南京流傳千年的城市名片。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城市風貌 新老並秀初冬時節,一座碧水共長天一色的橋,一片清澈空曠的湖泊,成千上萬的候鳥翔集於此,把南京送上了「熱搜」,「天空之鏡看天鵝」成為古都新景。六朝金粉地,最憶是金陵。說起古都,多是將歷史濃縮到宮殿;而在南京,歷史文脈融入自然。
  • 當傳統遇見時尚:南京千年古巷上演「遊園金陵夢」
    南京旅遊集團供圖 攝中新網南京8月18日電 題:當傳統遇見時尚:南京千年古巷上演「遊園金陵夢」作者 徐珊珊夢入錦麟市集,夢尋遊園挑戰,夢賞金陵食光,夢回露天影院……漫步在千年古巷南京熙南裡歷史文化街區,市民可以逛集市、看演出、品美食,感受傳統與時尚的碰撞和共融,沉浸式體驗一場「遊園金陵夢
  • 在家也能遊南京,「漂亮100」帶你掠影金陵之美
    你也許曾忽略的金陵之美吧!場館面積不大,但遠遠看去清靜幽雅,氣勢恢弘。 南京博物院為「一院六館」格局,黃瓦紅垣、巍峨壯觀,與其說它是一處陳列古蹟的建築,不如說它是一段歷史的倒影。
  • 把本土文化變成「全球語言」 南京推動千年文脈與世界聯通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文/劉亢 蔣芳 楊丁淼)「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北朝詩人謝朓的一句詠嘆,成為南京流傳千年的城市名片。近年來,通過「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今天的南京千年文脈可感知,天下文樞可品讀,古都魅力得以彰顯,一座生態、生活、生產與文脈、文化、文明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呼之欲出。城市風貌 新老並秀六朝金粉地,最憶是金陵。
  • 跟隨本周日的南京馬拉松,看一看最美的金陵城!
    江蘇有線   攜手CCTV5獨家現場直播   讓你在高清大屏前   感受金陵城的魅力   第二站:大報恩寺   見過了創新南京以後,自然也要領略六朝古都悠久的歷史之美。  第七站:南京寶船遺址公園   離開玄武湖,在模範馬路的盡頭,可以眺望到600年前的龍江寶船廠遺址——南京寶船遺址公園。
  • 南京五日遊精華的策略帶你去吃金陵
    江蘇南京,古稱金陵,這城市充滿了各種歷史,走在南京城裡,到處都是歲月侵蝕的痕跡。你可以撫摸,可以關注,可以遐想;想想六朝的興衰,王謝的浪漫和秦淮的美麗。這個曾經繁榮頹廢的城市,這個曾經色彩斑斕的城市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回憶。我將與大家分享南京四日遊策略!記得收集。
  • 中西結合、古今交融,怎一個美字了得
    中西結合、古今交融,怎一個美字了得 2021-01-11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陵飯店,南京人的獨家記憶
    1983年5月,在新街口廣場西北角興建的金陵飯店落成。金陵飯店總高110.4米,共37層,這可是當時中國的最高建築,也是南京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對大部分人來說,金陵飯店就是個景點,大家都只能做仰望高樓的人。
  • 「南京大學金陵中學」正式掛牌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顧健 記者 舒越 / 文 劉暢 / 攝)9 月 28 日,"南京大學金陵中學"授牌暨金中"南大班"開班儀式在南京市金陵中學舉行。
  • 南京6校投放六合新高一指標生,看看南師附中、金陵中學等各投多少
    2020年,新高一招生馬上開始。南京市新高一招生大戰即將拉開序幕。目前,各個學校都在準備著招生宣傳動員工作。相信高考之後,招生宣傳即將進入正軌。南京江北一共有4所著名的高級中學,它們分別是江浦高級中學,南京一中江北分校,南京師範大學附屬揚子中學,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2020年南京市新高一招生,按照慣例,南京市將有6所學校向六合區投放高一招生指標。他們分別是哪些學校呢?
  • 因為他,南京金陵中學又火了!
    " 各位記者朋友,在今天的記者會結束前,我非常高興地向大家介紹我的新同事——新任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汪文斌。" 7 月 17 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在會議結束之際,她向記者們正式介紹汪文斌。值得關注的是,華春瑩和汪文斌都與南京這座城市有不解之緣。
  • 金陵這個名字特別晦氣?說說金陵得名的由來
    南京夫子廟金陵辨析:歷史上的兩個金陵在人們的印象裡,金陵是南京獨有的稱謂,南京也一直以金陵古城來自稱。但是,在歷史上,金陵其實並非南京獨享的名字,至少在六朝之前是這樣。《金陵古今圖考》中吳越時期楚地圖考因金壇得名說《建康實錄》 卷一中,對於金陵得名還給出了一個說法,「或雲地接華陽金壇之陵, 故號金陵。」
  • 南京長江五橋的燈光裡藏著一首「春江花月夜」
    交匯點訊 《春江花月夜》與南京長江五橋有何關聯?原來這個關聯藏在燈光裡。遠觀長江五橋,景觀燈的變化頻率與樂曲的節奏是一致的。皓月當空,橋上的拉索好似琴弦,景觀燈「踩著」樂曲節奏不斷變化。橋下,滾滾江水空自流,一幅現代版春江月夜圖繪就而成。
  • 南京金陵船廠搬遷再傳新消息!
    金陵船廠搬遷,再傳新消息!4月17日上午,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蘇)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儀徵舉行,揚州市委常委、儀徵市委書記王炳松,招商工業總經理胡賢甫共同揭牌。「南京金陵船廠有限公司」更名為「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江蘇金陵船舶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蘇)有限公司」。
  • 六朝金粉地,最憶是金陵,來栖霞山邂逅最美「楓」景
    南京市屬於秋天的城市,秋高氣爽,不冷不熱,景色也很美。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古樸、厚重,似乎連空氣裡飄蕩著的,都是千年古都的餘韻。南京的秋天每年來得都有點晚,直到立冬以後,濃濃的秋意才開始慢慢迸發出來,南京最美的秋日,沒有北方秋天那麼濃厚的色彩,但當銀杏黃了,楓葉紅了,南京就美成了往昔的金陵!在南京,最佳的賞秋時節是每年的11月中下旬-12月中旬。入秋後的梧桐銀杏,落葉紛飛。
  • 南京大學金陵初級中學正式掛牌
    9月22日,金中仙林中學部舉行了揭牌儀式,南京大學金陵初級中學正式掛牌。這是南京市人民政府與南京大學攜手在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聯動方面探索的新路徑,將打造地校合作提升區域教育質量的樣板。建校於2014年的金中仙林中學,自建校以來,一直得到金陵中學的關心支持。金陵中學不斷為學校提供各種資源。
  • 六朝古都南京,為求美人一笑,滿城種滿梧桐,金陵美如畫!
    南京,又稱為金陵,是四大古都之一,與北京,西安,洛陽齊名,歷經六朝,歷史悠久,還記得有首這樣子的「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裡說的便是南京城;相傳宋美齡很喜歡梧桐樹,覺得梧桐樹很美,很浪漫,蔣介石當時為了投其所好,便在南京下令種滿梧桐樹;所以又有句古話這樣子說到:一句梧桐美,種滿金陵城;既然說到是四大古都之一,當然要去當地的博物館看看,南京博物館,了解更多一座古城的歷史韻味,就從博物館出發~南京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哦~
  • 等一個人,陪我去南京
    01.蕩漾在金陵明珠玄武湖 玄武湖號稱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是當代僅存的當代皇家園林,「金陵莫美於後湖;錢塘莫美於西湖 04.在秦淮河畔追溯南京的歷史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是孕育金陵古老文化的搖籃,其內秦淮河全長五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