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湖州三仙草,蘆筍野芹和野蒿」。沅江蘆筍堪稱洞庭野珍,更因為它富含16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被譽為「洞庭蟲草」。
近年來,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做大做強蘆筍食品產業,打造「沅江蘆筍」地域性品牌,是沅江市委、市政府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的新舉措。
產業轉型
每年3月,沅江當地百姓素有採摘蘆筍食用、醃製的習俗。
歐陽修在品嘗蘆筍後寫下佳句:「荻筍鰣魚方有味,恨無佳客共杯盤」。
上世紀60年代中期,造紙業發展,蘆葦作為優質原料,曾成為沅江市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
據介紹,沅江有蘆葦80多萬畝,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盛產,用於造紙。2008—2009年達到巔峰。
近幾年,因原料更換,蘆葦滯銷,紙廠效益下滑。從2012年開始蘆葦走下坡路、滯銷,只能放火燒葦山。整個蘆葦產業已陷入困境。
「80萬畝的蘆葦資源未能利用;燒毀、堆積的蘆葦汙染湖水、破壞環境;兩萬砍伐蘆葦的樵民如何安置?這些問題都擺在眼前,急需解決。」沅江市委宣傳部長楊美娜表示。
將蘆筍當產業來發展是經濟轉型、倒逼的結果。
艱難發展
2012年,溼地保護局副局長陳世平提出設想,用民間方法加工蘆筍。他多方調研、收集創新方法。
受其啟發,回鄉創業的大學生陳羅明在沅江魯馬湖創立南洞庭野生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曹策勳,年產蘆筍20多噸。
「投資了200多萬元,當時家裡人都極力反對,抱怨做熟不做生。」曹策勳回憶,十多個人關著門研究,但依舊未能延長原料存儲時間。
此時,從事蘆筍產業的陳建波在銷售其他農副產品時搭售醃製蘆筍。
2013年3月,陳建波採摘了50噸鮮筍。這一年,他依靠長沙、廣州、上海的人脈,在酒店銷售,漸漸有些廚師知道蘆筍這道菜。他苦笑,請人吃飯、宣傳,營銷成本高,沒錢賺。但他執意堅持,期待打開產業大門。
2013年,沅江僅陳、曹兩家企業生產蘆筍,全年75噸,產值約650萬元。
採摘忙時,陳、曹兩人每天得僱兩三千工人,每人200到300元一天;技術研發、基地的投入、銷售的難以打開。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13年7月沅江市的經濟務虛會上,沅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姚立平等領導提出將蘆葦產業轉型為蘆筍食品產業。其時沅江市委書記鄧宗祥面對蘆葦滯銷,國營蘆葦場生存困難的巨大壓力,一直在腦海中思索著蘆葦產業的轉型發展。在與會人員的支持下,鄧宗祥當即安排相關部門,對蘆筍產業的市場前景進行調研。在能不能做大做強的疑惑和爭執中,一份沅江蘆筍產業調研論證報告,促使沅江市委統一了認識,下定了發展蘆筍食品產業的決心!
政府牽頭
2014年3月12日,沅江市蘆筍辦成立,姚立平兼任主任。
2014年五六月份,姚立平、曾耀華帶隊在長沙奔波,聯繫省湘菜協會,拜訪毛家飯店、湘西部落等連鎖酒店。
在廣州、成都的酒店,怕酒店大廚炒不好,姚立平就站在臺上指導;後來乾脆自帶廚師炒蘆筍。
「蘆筍辦成立後,明確產業品牌的推廣、宣傳,提出政府扶持、科技創新的思路。」姚立平說,給產品制定了簡單標準,鼓勵、支持企業家加入產業隊伍。
在蘆筍辦多方奔走下,2014年4月,在國家工商總局申報註冊地域性商標名稱「沅江蘆筍」;沅江市委、市政府與湖南中醫藥大學結成了戰略合作夥伴,籤訂了《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湖南省蘆筍研究開發中心」,雙方出資設立蘆筍產業聯合研發基金。
蘆筍辦成立後一個月時間裡,蘆筍加工企業新增泗湖山的平芝、漉湖的洞庭龍、榮東和沅江的辣妹子4家。
2014年,6家企業投入3500萬,生產成品蘆筍5300噸,產值近5億元。
政府的介入更加堅定了陳建波等人的信心。
2015年4月11日-12日,沅江市人民政府與省商務廳聯合舉辦「沅江蘆筍美食推介會」;與湖南農業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和破解蘆筍企業生產、儲藏、保鮮方面的技術難題;
2015年6月28日,沅江市蘆筍營銷中心、產業協會成立;房地產老闆曹登科也殺入了蘆筍深加工行業。其間,20家企業湧了進來。「總共26家生產企業,16家入會。」聶曉輝說。
「今年,500萬以上的企業16家,投入1.2億,預計生產各類蘆筍產品2.1萬噸,產值12億元以上。」姚立平說。
破解難題
產業的紅火,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沅江、益陽的街頭已有不少蘆筍專賣店;企業增加就業500多人,採摘期僱傭上萬人;還有衍生、輻射的酒店、飯館等。
深圳的一家公司已籤約交款,投資建飲料廠;慶豐包子也初步達成協議,建他們包子原材料的蘆筍基地。
「從單一的蘆筍煮魚、涼拌、清炒,到現在的乾鍋、餃子、水果汁等十多種做法;從最初的一天幾包,到現在三天200包220克蘆筍的用量,花了不少心思。」做了兩年蘆筍特色飯館,「望湖樓」的孫翠蘭說,希望產業越來越紅火。
2015年,沅江市財政預算安排500萬元,整合市內部分單位項目資金1500萬元,專項用於品牌宣傳、科技扶持、科研院所課題合作和蘆筍生產、銷售、推廣企業以獎代投扶持獎勵。
在陳建波、曹策勳、曹登科等人的眼中,最大的困難依舊是推廣、銷售;聶曉輝為建立沅江蘆筍的品牌、質量、價格體系而努力;姚立平卻擔心著,如何打造、引領龍頭企業做強、做精?品牌推廣、擴大市場影響力?蘆筍的品種改良、產業的可持續生態發展?
他們都只願:這個產業健康發展,家福民安。
◆書記訪談
沅江市委書記鄧宗祥對蘆筍產業極具信心,談及發展目標,他表示,整體的戰略布局分為三個步驟,也可以說是蘆筍產業發展的三個夢想:
第一規模夢,通過兩到五年時間的努力,達到100億產業的規模;第二升級夢,實現蘆筍從一般食品到功能性食品、再到藥品的升級;第三健康夢,讓蘆筍產品這種健康食品,進入歐美市場,遠銷全球,為人類健康做出我們洞庭湖人民的貢獻。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三湘創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