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慈聯「志願紅」 築起古越慈善靚麗風景線
——爐峰禪寺慈善聯合會志願服務工作紀實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泊偉)每個時代都有英雄,但在英雄背後,總有一群不為人知的平凡人,他們沒有耀眼的光環,他們與身前的英雄一樣逆風而行、堅韌不拔。我們可能無法一一叫出他們的姓名,但他們卻共同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志願者。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人們深刻地體會到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新冠肺炎疫情洶洶,席捲神州大地,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把抗擊疫情作為踐初心、擔使命的實際行動,築起一道道「防火牆」,誓要打贏這場不能輸的抗疫阻擊戰。一夜之間,隨著一聲令下,成千上萬「最美逆行者」奔赴抗疫一線,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把「小家」放在心裡、把「大家」扛在肩上。終於換來了抗疫的階段性勝利,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你在一線奉獻,我在後方守護」,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點點滴滴的力量匯聚成無窮的力量。那一刻,古城紹興也無時無刻在上演著一幕幕感人故事,這些故事的演繹者中,有一群人的身影特別亮眼,他們的服裝整齊劃一;他們臨危不懼、恪盡職守;他們打破疫情的堅冰,溫暖人心;他們就是「爐峰禪寺慈善聯合會志願團」。在爐峰禪寺慈善聯合會淨芳會長的帶領下,這個年輕的志願者團體以「慈聯天下、喜舍眾生」為信念,唱響「我奉獻,我快樂」的慈聯大愛之聲,成為紹興慈善界、乃至省內外慈善界一道美麗的「風景」。
奉獻和擔當 大災面前展現志願風採
武漢告急!湖北告急!短短幾天時間,新冠肺炎疫情陰雲籠罩在神州大地上空,打破了原本歡樂祥和的春節。時不我待,一場無硝煙抗疫戰爭打響,爐峰禪寺慈善聯合會(以下簡稱「慈聯會」)第一時間響應號召,配合抗擊疫情,爐峰禪寺關閉山門,暫停所有法務活動。與此同時,爐峰人、慈聯人對「防控疫情」的關注和對「感染群體」的關愛持續匯聚。
疫情無情人有情,舉國防疫一家親。慈聯會在淨芳會長的帶領下,立即付諸行動,發起募捐活動,通過倡議書、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形式,號召爐峰全山僧眾職工、慈聯會理事、會員、志願者和社會愛心人士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踴躍捐款,為最終打贏「抗擊疫情攻堅戰」做出應有的貢獻。
50、100、200……1000、10000元,數額有所不同,愛心並無差異。截至2020年1月31日,短短幾天時間,慈聯會已募集善款45萬元。「我的手機鈴聲從不停歇,不時有電話打來,大家都想為此次疫情捐款,一起合和同心,希望能為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我真心為大家的愛心感動!」淨芳會長說。
孩子捐出壓歲錢、老人捐出退休金、職工捐出一天的工資……
募捐倡議發出當天,一位學生家長主動與「慈聯會」秘書長邵芷玲聯繫:「我孩子十分關注疫情,主動把12800元壓歲錢全部捐出來。孩子平時生活挺節約,在學校食堂買菜總是挑最便宜的吃,沒想到小小年紀,心中卻裝著大愛!」家長為孩子的善良感到驕傲,這也是慈聯會發出募捐倡議書後收到的第一筆捐款。
華南團隊的志願者們在慈聯會王仙花副會長的倡議和帶領下,主動與淨芳會長聯繫,62人共捐款209266元,專用於疫情防控。各志願服務隊也在隊長的組織帶領下,積極主動捐款,令人應接不暇。
本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募捐活動通過慈聯會在紹興市紅十字會成立的「爐峰慈聯·大病救助」博愛基金進行,募集到的所有善款均由省、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統籌安排使用。
「秀水苑小區就拜託你們了」社區工作人員的一句委託,是對慈聯會志願隊的信任,更是所有慈聯志願者防疫責任的新起點。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慈聯會志願團的益啟愛志願服務隊在隊長朱月茶的帶領下,進秀水苑駐小區,投入到了聯防聯控工作中。執勤、消毒、搜集居民需求的藥品及日用品信息並組織統一採購,有時每天工作12個多小時,大家輪班上崗,在防疫服務點上,朱月茶的手機鈴聲一直沒有斷過,她一邊接居民電話,一邊給志願者安排工作。朱月茶說:「居民中老年人佔一半以上,蔬菜及藥品需求多,防疫和保障任務都較重。」
捐款捐物、堅守社區一線、防疫知識宣傳......越來越多像朱月茶一樣志願隊加入到疫情防控現場,慈聯會志願隊的善舉帶動了更多的人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用自己的力量來溫暖這座城市。
專業且規範 志願團隊不斷壯大
2019年4月14日,「爐峰慈聯義工團」正式成立,當時淨芳會長提出:慈聯會成立兩年多來,得到眾多愛心人士和志願者們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已有會員近2400人,志願者近400人,並還在不斷發展壯大之中。為更好地整合資源,管理團隊,並且更好地服務民眾,一定要有延伸。作為一家公益組織,光靠組織內部的力量是有限的,於是「爐峰慈聯義工團」應運而生,後為與國務院頒布的《志願服務條例》中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的規範表述相統一,與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保持一致,2020年4月14日,紹興市爐峰禪寺慈善聯合會義工團於成立一周年之際,正式更名為「紹興市爐峰禪寺慈善聯合會志願團」。
為更好地管理團隊,爐峰慈聯志願團對志願者進行了分組分類,下設17支志願服務隊,並實行隊長負責制,隊長都是具有豐富服務與管理經驗的資深志願者。對志願者工作,淨芳會長寄予了厚望,對提出了三點要求:首先是提高認識,把責任「擔」起來。全體志願者要提高認識,擔起責任,用一顆溫暖、關愛、赤誠之心,深入社會、服務社會、獻身社會;慈聯會要豐富和創新活動載體,切實擔負起組織者、引領者、實踐者的作用。其次是營造氛圍,把精神「揚」起來。全體志願者要志存高遠、振奮精神,弘揚奉獻、友愛、進步之風,以更優質的服務和更良好的形象,展示慈聯志願者的風採;慈聯會要進一步做強組織,帶好團隊,拓展服務,打造品牌,挖掘典型,為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役作出積極的貢獻!最後要真抓實幹,把作用「活」起來。全體志願者尤其是各服務隊要迅速地動起來、熱起來、活起來,守承諾、起作用、做表率;慈聯會要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大膽地創新,更積極地開拓,更有效地服務,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進步、為城市文明、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慈聯會志願團成立一年多來,發展註冊志願者1000多人,組織各類活動480多場次,參與志願者近20000人次,用於公益服務的時間達70000多小時,服務對象惠及60000多人次,服務足跡遍布紹興的社區、學校、養老院、鄉村、山區,形成了自己的活動特色和主打項目。同時,慈聯會出臺一系列文件,推動志願者隊伍規範化、制度化、專業化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志願團通過建立資料庫,實現志願服務信息化管理,對每一位志願者的服務和付出都給予了量化體現;同時結合志願服務隊各自所長,提供個性化、品牌化的服務。
「爐峰慈聯志願團的成立讓我們志願者更有歸屬感,而專業的知識培訓為我們打開了志願服務的一扇新大門,讓我們知道做好事不能光憑一份愛心,更要有專業的技能和知識。」這是所有慈聯會志願者的心聲。
務實且親民 聯通慈聯工作最後一公裡
看望慰問抗戰老兵,一直是慈聯會志願者們長期堅持在做的一件事,自爐峰慈聯志願團成立以來,志願者們四次前往紹興市新昌縣,看望老兵爺爺。2020年端午節期間,慈聯康乃馨志願服務隊又一次來到新昌,實地看望慰問4位抗戰老兵,向他們每人送去1000元慰問金和米、油、鹹鴨蛋、巧果等端午禮物。98歲的老兵爺爺王忠義看到志願者們到來,很是開心,一邊閱讀《慈聯福報》,一邊連連點讚,並向同院的老人介紹志願者的有關情況。理髮、量血壓、測血糖,並換上清洗乾淨的新衣服,看著老兵們臉上的笑容,志願者們心裡十分溫暖。
環衛工人「寒來暑往一身汗,春夏秋冬一身灰,雪雨冰霜一身水,風餐露宿一身累」,起早摸黑,辛勤勞作,默默奉獻,為千家萬戶創造了整潔、優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是可敬的「馬路天使」和「城市美容師」。一直以來,慈聯會志願者把關心、慰問環衛工人作為重要活動項目之一,並將一如既往地做下去,4年來,慈聯會關愛環衛工人一萬多人次,支出善款150多萬元。
夏送清涼,冬送溫暖。2020年8月,淨芳會長代表慈聯會向紹興市越城區環境集團捐贈價值20萬元的夏令清涼用品,惠及越城區近千名環衛工人。2020年12月17日冬日慰問環衛工人活動周正式啟動,慈聯會又為環境集團的1056名環衛工人送上每人200元的保暖紅包,捐贈善款21.1萬元,爐峰慈聯志願團將通過開展為環衛工人送愛心早餐、做一天「環衛工人」、送「福」寫春聯、貼反光條、理髮、測血壓等服務,切實關愛環衛工人,實地體驗環衛工作,共同維護城市環境,為建設美麗紹興貢獻慈聯力量。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弘揚和營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濃厚氛圍,每年的重陽節期間,慈聯會都會開展以慰問和志願團服務相結合的「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系列活動。深入敬(養)老院、社區、鄉村、山區等地,為老人們送去節日的問候和關愛。
鄭以淼老人今年已有103歲高齡,早年參加過抗日戰爭,如今雖過百歲,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清晰。每年重陽節,慈聯會志願者都會到鄭老家裡,和鄭老親切交談,噓寒問暖,鄭老過重陽。鄭老樂呵呵地說:「慈聯會的志願者們就像是我的家人,經常來看望我、幫助我,還帶來這麼多好東西,給我過重陽生日,感恩淨芳會長,我真是好福氣!」
慈聯會志願者用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濃的愛,編織了一個又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用擔當和奉獻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充滿正能量的志願之歌,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廣大群眾的讚揚。
淨芳會長深情地說,我們的志願者,是普通的人,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愛、傳播著愛,是愛的使者。以精益求精、求實奮進的精神,一起行善舉、一起種福田、一起求福報。
一日行一善 志願之花遍開古城角落
行善事,易;做到一日一善、日日行善,難。成立一年多來,志願團基本上做到了「日行一善」、持之以恆。同時,慈聯會與紹興朗誦群聯合舉辦的「慈善文化平臺」,每天講述一個感人故事,提倡一日一善,日日行善,眾人向善,幸福永遠的理念,在廣大讀者聽眾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爐峰慈聯文藝團」是慈聯會下設的以慈善文化為主題的藝術團體,由廣大慈聯會志願者組成,是慈聯會成立後面向社會、服務大眾的又一慈善舉措,旨在通過文藝的力量傳播大愛,宣傳慈善文化,弘揚社會正能量。
「成立慈聯文藝團是我們很早就有的想法,用文藝的形式宣傳慈善,讓慈聯會的慈善氛圍更加濃厚,在精準扶貧、服務社會的同時,也能給廣大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大餐,宣傳正能量,弘揚傳統文化。」 談起成立慈聯文藝團的初衷,淨芳會長如是說。
由於富有文藝特長的志願者和專業文藝工作者積極支持和踴躍參與,慈聯會從發出倡議、海選,到初選、決試,到文藝團正式成立,只用了短短兩個月時間,可謂順應民心,很接地氣。
「你們沒有豪言壯語,卻用關愛去溫暖困境的心靈;你們沒有薪水酬勞,但用真情去幫扶弱勢群體。你們譜寫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慈善讚歌,你們是最可愛的人,我為你們點讚,向你們致敬!」對於這些慈聯會最可愛的人,淨芳會長發出了由衷地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