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食」足「鼠」於新化人的味道

2020-12-23 瀟湘晨報

傳統好似就是這樣,一到年關,總是要回家支上一桌好菜來犒勞犒勞自己。不管這一年有多難,吃上屬於家裡的味道,胃滿足了,心裡也就舒服了,算是忙得有價值,也是給新的一年的自己加油鼓勁。

新化人的年味,從外婆早早開始準備的「砧板肉」開始。

吃「砧板肉」的儀式感其實早在臘月裡殺年豬就開始了,外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已經開始準備臘肉。

將新鮮的土豬肉切成條,拿粗鹽醃製,用棕樹的樹枝將肉條掛起來,支起一個火坑,保證掛在上面的肉每天都能被煙燻到。今年回外婆家過年,看到了她掛著的一排排臘肉,黑漆漆的。除夕夜的晚上,外婆拿出在鍋裡已經慢燉了三四個小時的豬肉條,在砧板上擺端正了,開始切。早已聞香流涎的我們期待的「砧板肉」便進入了吃的議程。

外婆家的砧板肉

至今納悶,那肉經過長時間的熬燉,還會那麼芳香四溢,還是那麼綿軟細膩。這時候拿著菜刀的外婆就像是那解牛的庖丁,隨著她手中那把刀的揮舞,一坨坨大小適中的肉便精準避開豬骨「各奔前程」,遞到我們口裡來,往往被燙得齜牙咧嘴。

外婆則在一旁不停說,「這塊兼精帶肥,你肯定愛吃」「這塊瘦肉多,給妹妹吃」「這塊肥些,給你爸」。「砧板肉」拍個照發家人群,引來舅舅大姨們一陣饞意,外婆臉上的笑意更甚了。

製作雪花丸子,是一家老小都可參與的「活動」。

在新化人眼裡,似乎不做雪花丸子,就不叫過年了。做雪花丸子,用地道的新化方言說是「扮圓子」。

外婆早早買好了10斤土豬肉,也沒有用絞肉機絞,直接就在砧板上用菜刀使勁斬,直到斬成肉末,澱粉必須是紅薯濾出來的坨粉,這些和配料揉在一起再加一勺鹽。用開始燙過的糯米,早已在瓷盆中靜靜等待。今年,我也參與了這場「扮圓子」的「活動」。讓肉團在糯米中打個滾,然後使勁「扮」,雪白的糯米牢牢鑲進了肉團中,一粒粒圓圓的雪花丸子整整齊齊碼到蒸籠上,在開水鍋裡蒸上半個小時。

一家老小做的雪花丸子

剛出鍋的雪花丸子就像是一個個絨絨的晶瑩的雪球,熱氣騰騰中散發著微甜的香氣。一口咬下,齒頰留香。每次雪花丸子一端上桌,熱氣還沒散盡,盤子裡早已空空如也。不過外婆早就看穿了我們的德性,每年都會多蒸幾盤放入冰箱,甚至還能在大家返程工作時一人裝一袋走。雖然也吃過別人做的不同口味的雪花丸子,但都不及外婆做的好吃,大概是外婆的雪花丸子裡,有著不一樣的溫馨味道。

年味「食」足,沒有山胡椒油香味的新化三合湯是沒有靈魂的。

作為新化的特色小吃,過年時桌上自然也少不了它。三合湯選料講究,製作嚴格。我只記得這些簡單的步驟,將新鮮牛肉、牛肚洗淨後切成薄片,再與切成條狀的牛血一起下鍋內煮熟,再放入蔥、香菜,一定不會忘記的便是淋上山胡椒油。一大盆又紅又香的三合湯端上桌來,香氣襲人。一匙下肚,簡直讓人腦門冒汗,腹內起火,嘴巴收不攏,誘著你的手抓起匙又是一口....熱辣、鮮香、過癮。

一到過年,外婆家裡便飄蕩著山胡椒油的辛香。

「外婆牌」三合湯

「鼠」於新化人的年味,不僅僅是那噴香的「砧板肉」,晶瑩剔透的雪花丸子,濃濃的山胡椒油香,更重要的是全家一起過年的團圓和對老人的陪伴。對久居繁華鬧市的我而言,這便是心中最珍貴的年味記憶。

【來源:騰訊·大湘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團年預定 鼠你最好 瓴悅酒店、李府味道、食錦園團年宴預定開始啦!
    莫過於合家團圓的團年宴    瓴悅酒店團年宴五福臨門宴 1388元/席闔家團圓宴 1988元/席吉祥如意宴 2688元/席招財聚寶宴 3188元  2020年 辭舊迎新 鼠年吉祥  食錦園團年宴標準  玉鼠迎春宴 968元/席大展宏圖宴
  • 央視曝光:新化人的年味
    此次拍攝主要是以春節的形式推薦新化美食,從而揭開美食背後那些流傳千百年的民風民俗。 《味道》欄目組穿梭在向東街,尋找著一處處美景,拍攝著一個個鏡頭,探索新化飲食文化的豐富內涵。此時的古韻小巷在攝像師們的鏡頭下更加古色古香,風情萬種。 夜幕降臨,向東街的紅燈籠亮了。彩燈、春聯、煙花,古韻小巷此時被籠罩著濃濃的年味兒。很多市民都慕名而來賞燈、吃麵,不亦樂乎。
  • 南澳年味 | 鼠殼粿,有故事的粿,家的味道~
    每個人都有一個阿嬤,她守護著你的童年,她可能比你的父母還疼愛你;她懂得特別多,她會做各種家常菜和雜鹹、各種粿;她喜歡潮劇、總是很虔誠的拜神、喜歡嘮叨我們多穿件衣服;很多人小時候都是她帶著的,記得喜顛時甲阿嬤,甜甜坐在門腳口哦古,記得喜顛時細,阿嬤擔,食大著愛聽話莫除人;鼠殼粿是潮汕過年的獨特的年味,潮汕歸鄉遊子回家必吃的菜品
  • 金雞賀歲丨本土特色盆菜,色香味俱全,讓你「年味」食足!
    距離農曆年還有14天2017吃的時候每圍一盤,一層一層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鬱而香濃,令人大有漸入佳景之快感。值此之際小編在這裡向大家推薦具有本土特色的狀元煲盆菜狀元煲源於很久以前,曹角灣有位學子赴京趕考,因為家境不好,村裡的鄉親們就自發拿出家裡最好的食材,匯集在一起,做成一煲香味四溢的美食,所有人都圍爐而食,祝願學子高中狀元。
  • 年味,就系煎蘿蔔糕嘅香味……
    幾千年嚟,佢承載住中國人嘅感情、願望、倫理、信仰同夢想,豐富咗佢哋嘅生活,滋養住佢哋嘅心靈。 但隨住時間變遷,好多傳統文化卻又同不斷進步嘅社會逐漸脫節。於是,我哋又經常會聽到另一種聲音:依家年味越來越淡,過年都冇乜沒意思嘞。 年味,究竟系種點嘅味道?
  • 五味.七味、味道.味帶
    味帶:味帶:味帶這個詞出現在日本科學家太田靜行的《食品調味論》。認為人類的四中基味甜 鹹 酸 苦,至於辣是刺激產生痛感而產生的快感,正所謂不痛不痛快、先痛後快、小痛小快、大痛大快。人天生是不喜歡辣味,是後天逐漸習慣或自然的。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是五味即甜、酸、苦、鹹、辛(辣)。味帶的寬窄與調味的難易相連,味道寬調味容易,味道窄調味難。
  • 年味不可或缺的一款 I 確定讓你重溫兒時的味道
    一到臘月時節,家家戶戶就支起大鐵鍋,開始炒花生、豆子、瓜子、炒米糕等等,大街小巷散發出各種的年糕香味,只要小時候經歷過的想起就會直流口水那是濃濃的年味那是媽媽的味道沒經歷過的無需遺憾,工藝的傳承、用心的製作,這份幸福感依然可以在【友營食庫】賀年系列糕點中尋獲。
  • 食在廣州,「廣味」又如何煉成?
    這是一次以「美食」為紐帶的文化交流活動,也讓「食在廣州」這張城市名片更加閃亮。  然而,當時光倒退數百年,無論是「廣味」、粵菜,還是其背後的廣州飲食之道、嶺南飲食文化,都遠沒有如今的美譽度。從先秦的南越王饕餮盛宴起步,到明清時一口通商帶來的推動助力,再到民國時期真正形成「食在廣州」這塊金字招牌,「廣味天下知」的背後,既是中國南北文化交流與碰撞的結果,也是世界文明傳播與交融的見證。
  • 紀錄片《年味》:所謂年味,就是一家人團圓的味道
    又到一年春節時,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想到年的味道,感悟年的味道。那麼,年味到底是什麼?大家口中所說的那個味道,究竟是什麼味道呢?紀錄片《年味》,小明工作室出品的新年美食文化紀錄片。它分為歸途,遷徙,別離,遠方,他鄉,團圓六個主題,講了六個不同的故事,從每個故事裡,共同表達出一個主題,那就是,所謂的年味,就是團圓的味道。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第6個故事,名字叫做團圓。講了一個計程車司機給自己從外地歸來的兒子,準備年夜飯的故事。
  • 落街就有得食!這家美團排行榜首的港式茶餐廳,至啱鍾意港味老廣
    落街就有得食!這家美團排行榜首的港式茶餐廳,至啱鍾意港味老廣對港式茶餐廳的了解,多數都是幼年時期從香港無線TVB知道的,香港茶餐廳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依然還是最能代表著香港味道。凍檸茶港式經典冰飲扛把子,凍檸茶入喉茶味醇厚,檸檬香味清香能夠品嘗得出是多種紅茶拼茶純手工拉茶而成酸酸甜甜味道,好似初戀,入喉清爽提神又醒腦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在過節時,這種大灶大鼎就真正的派上了用場,不停歇的燃著,灶火旺旺熱汽騰騰蒸煮著,雞鴨魚肉等,也有用於炊、炸各種各樣的粿的,年的味兒就這樣「炊」濃了。這個時刻,人間的煙火味濃濃的瀰漫著潮汕大地,到處飄著氤氳的香氣粿味,那是童年熟悉的味道。
  • 這就是家的味道!
    這就是家的味道!味食足大吉一桌充滿「年味」的團圓飯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優秀廚師團隊,精選優質食材匠心呈現多款寓意滿滿的除夕團圓飯美好的新年祝願蘊藏在每一味佳餚當中讓您和家人一起吃出幸福年味兒
  • 市場上竟出了6種味道可樂,顏值味道都在線,有黃瓜味、酸奶味
    口味的話類似可爾必思,像是養樂多和汽水相結合的味道。讓人有了新的體驗感,而且零卡路裡。土豪金可樂3、藍色可樂這款今年最火爆的網紅飲料「藍色可樂」,許多網紅主編都會帶藍色可樂,擁有高顏值的它,不僅在國內火爆,在短時間內在全球爆紅,喝起來的味道則是梅子味,就像是加了薄荷的酸梅湯汽水。
  • 奇鮮無比的椒鹽蠄蚷、美味山鼠,竟隱藏在...
    後來老闆細心解釋後我才知道野味山鼠雖然是鼠,但是山鼠是可以吃的,而且還很美味~山鼠肉味道鮮美,是上等的營養補品。其蛋白質含量很高,尤有補腎之功,而且吃上去肉的口感還出奇地好!雞肉分量很足,肉質鮮嫩細膩,這個菜我給滿分!
  • 《味道雲南》第二季 第二集 百草之味 雲南衛視今晚播出!
    雲南人以百草為食源,以食物為藥膳,用最日常、最親密的方式,表達著對自然、對生命的敬重和熱愛。 豐富的藥食資源,是千裡綠野的饋贈,把自然之力與傳統之美做結合,食的意義會更加厚實而豐富。《雲南味道》第二季第二集——《百草之味》,帶您品味大自然最豐富的饋贈!
  • 金鼠迎春,鼠你最有福!
    金鼠迎春,吉祥納福,濃濃年味,快樂相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來阿爾山歡度春節,因為阿爾山有滌蕩心靈、洗盡鉛華的雪中美景,有張燈結彩,紅紅火火的喜氣洋洋,在阿爾山的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年味兒。
  • 龍湖年味濃,「繡美高新 蘇州味道年」正式啟動!
    小夥伴們可以加入到 #2020繡美高新蘇州味道年#話題挑戰中 秀出繡美高新年! 年 味 集 市 「年味集市」上 各種精緻的飾品和擺件
  • 廣州人食蛇,識食嘅就一定系落番禺食, 抵食又滋味!
    >「野味」,其中蛇就最為「顯眼」(果時我細個,比較易望到蛇籠),當其時最為出名嘅一間食肆系荔灣區槳欄路嘅「蛇王滿」,但03年後,蛇基本就消失系廣州街頭嘅食肆……咁老廣想食蛇要去邊呢?食之前再加入檸檬葉、食用菊花同薄脆,豐富了味道的層次和口感。而且仲要非常足料!其功效具有活血補氣、強壯神經、舒筋活絡、祛風除溼等功效。
  • 成語 食不二味 詳解
    成語出處《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成語例子食不貳味,以與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禮者如此。
  • 食之有味 | 食蛇記(三)
    蓋制蛇需雲南火腿、北菇、冬筍等材料,龍鳳會又需用雞約十頭,但雞湯不可過濃,濃則奪蛇味,且純用豬膏,不用生油,方始芬鬱。今市上售蛇者,多用味粉及豬骨湯,殊不矜貴。食蛇更需菊花、檸葉、元西、薄脆作配品,菊花以風前牡丹為最美,蟹爪次之。風前牡丹,港中世好原有花種,如利銘澤世兄、楊萼輝世兄,戰前利園山及蔭廬有此菊種,尚有藍卷帶、九月紅菊種,紅白藍三色,恰為英美法中國旗;白菊藍菊均可食,惟紅菊則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