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金字塔中的雕像與中國人相似,壁畫中的農耕場面又與中國的農耕場景基本相同,而其象形文字則更是與中國遠古的象形文字如出一轍!那麼金字塔是否也與中國有著什麼千絲萬縷的關係呢?
胡夫金字塔內部結構圖
由江西仙人洞遺址和湖南玉蟾巖遺址出土的陶器碎片和人工栽培水稻顆粒,我們知道中國早在兩萬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制陶和人工水稻栽培,這標誌著我們中華民族早在兩萬年前就已經擺脫了原始蒙昧的遊牧生活,開始了農耕式定居生活。定居式生活方式的產生改變了人類幾十萬年以來形成的生活習慣,促進了房屋建築的發展。人們從以往賴以生存的山洞中走出,以農田為中心開始了穴居與半穴居的定居式生活生產方式。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多樣化和農耕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居住環境也隨之改變。大約在距今一萬年左右,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半穴居、土木結構房屋、石材房屋建築並存的狀況。距今八千年至九千年期間,中國的建築已經出現帶有榫卯結構的複雜木結構建築。但由於國土幅員遼闊,發展的不均衡,以及先進的榫卯結構技術得不到廣泛及時的普及,所以依然有很多地區的人們生活在半穴居狀態中。半穴居是指在一個中間高四面低的土地上,從土地的中心向下開挖,深度大約50公分到一米,然後逐步向四周擴展,最後形成一個方形坑面。屋頂單獨製作,屋頂的形式為木頭搭建的四稜錐,將製作好的四稜錐屋頂扣到方形坑中心的立柱上,然後在四稜錐屋頂上鋪上茅草,一個半穴居就算基本完成了。最開始的半穴居是在坑的中心立柱,後來的半穴居是在坑的四周立多根柱子,此時的房屋已明顯高出地面,且有了外圍的護牆和門窗。
古埃及第一座金字塔建於第三王朝左塞爾國王時期,距今4650年左右,稱為左塞爾金字塔。左塞爾金字塔為臺階型金字塔,一共六層,均為巨石塊相互拼合而成,未用任何的粘結材料。該金字塔東西長140米,南北長128米,高62米。其內部結構:進入入口後是通向地下的長長的走廊,深入地下達28米,中央墓室的西、南、北三個方向上有多個房間和廊道。左塞爾金字塔的建造,據說最初只是在地面上覆蓋了一層巖石片,後來又在一層之上加了三層,數年後又一次增加了兩層,歷經三次,長達數年,最終形成了六層高的左塞爾金字塔。
古埃及第一座金字塔,左塞爾金字塔
由金字塔的內部結構和金字塔三次加蓋的過程,我們知道左賽爾金字塔在最初建造時並不是金字塔,也沒有建造金字塔的設計與計劃,而是在地面上挖一條通向地下的通道,在通道的盡頭向四周擴展形成寬大的方形空間,然後在方形空間的四周再橫向挖出走廊,並在走廊的一邊或兩邊開挖各個房間。其屋頂為類正方形,由巖石平鋪地面砌築而成。巖石屋頂低矮堅固,只是較為明顯的高出地面,其入口開在屋頂的一側方便出入,這就是左賽爾金字塔最初的建造形態。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出,最初的左塞爾金字塔就是一個地下大型建築,就是一個複雜的穴居建築,就是一個大型的地下宮殿,就是國王極其家人居住的地方。其穴居的建造原理與中國上古時期的建造原理非常類似,同樣也是先選擇一塊四面低中間高的地塊,然後向下挖坑,最後加蓋屋頂。如此,我們也明白了為什麼在左塞爾金字塔和之後的幾乎所有的金字塔中都沒有發現法老的屍體,因為金字塔本身並不是為了建造陵墓而建造,而是為了居住而建造的大型地下宮殿。同樣,我們也明白了在古埃及遺址中為什麼有神廟、有陵墓,卻沒有法老宮殿的原因。
那麼這個最初的大型地下宮殿又是怎麼形成後來的左賽爾金字塔的呢?又為什麼歷經數年、幾次三番的加蓋呢?我認為,由於古埃及金字塔基本上全部都位於尼羅河兩岸,而尼羅河兩岸肥沃的衝擊平原是由洪水不斷的衝刷而形成的,所以,洪水或大洪水泛濫的頻次應該是很高的。由於左賽爾金字塔最初建造的屋頂比較低矮,很可能在洪水泛濫時會出現淹沒其入口並倒灌入室的情況。為了抵禦洪水,不得不抬高入口,而抬高入口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原有屋頂的基礎上繼續向上加高,使入口高於洪水的最高水位,從而保證了地下宮殿和家人的安全。從左賽爾金字塔後繼而建的一百多座金字塔中我們也能夠得到證明,其入口無一例外的都高高在上,目的就是防範洪水。金字塔過高的入口,以至於最初考古發掘金字塔的西方專家都找不到金字塔的入口,情急之下,他們竟然在金字塔的底部水平開鑿了一個入口,但後來才發現金字塔的入口遠高於人們想像的水平入口。左賽爾金字塔為古埃及第一座金字塔,是金字塔的鼻祖,正因為如此,它沒有什麼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一切都要靠自己慢慢的摸索。在有了一次或兩次洪水的威脅之後,左賽爾金字塔進行了二次加高並抬高入口,自此左賽爾金字塔成為了一個平頂的四稜錐,其四個側面呈梯形狀。那麼,為什麼要蓋成向上逐漸收縮的四稜錐呢?因為只有這樣才好封頂,才能夠減小屋頂的面積。尼羅河兩岸樹木較少,大型木材就更不多見,若以較為細小的木材封頂則根本抵抗不住尼羅河猛烈的風沙。再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古埃及人那時並沒有掌握先進的榫卯木結構連接技術,所以無法將木構件和木構件之間緊密的連結在一起,至於什麼用繩索綁紮連結的方式,都是不可靠的,臨時的,易被風沙吹散架的連結方式。由此可見,房屋屋頂的建造技術在古埃及第四王朝之前還是一個非常棘手而又無法合理解決的難題。或許正因為這個原因,數年後在原有四層的基礎上又加蓋了兩層,終於形成了側面為三角形的四稜錐體,也圓滿的解決了封頂之難題。
古埃及第三王朝左塞爾國王首開金字塔之先河,後繼的歷代法老競相模仿建造,規模越來越大,內部結構也越來越複雜,但幾乎所有的金字塔的入口都高高在上。
金字塔為巨石塊相互拼合建造,幾乎每塊巨石都達幾噸重以上,最重的石塊甚至於能夠重達幾十噸。4500年前的古埃及雖然處於世界人類文明的高峰,但其勞動工具和搬運工具等依然是十分低級的,要想僅憑人力將重達幾噸或幾十噸重的巨石塊運到高處,將是一件非常難以做到之事,甚至於可以說根本不可能。世界上有很多專家學者通過各種實驗證實,用圓木和沙土坡道能夠將巨石塊運到高處,但這只是實驗,其實由於沙土較為鬆散,那時又沒有良好的夯實設備,放置在圓木上的巨石塊並不會在人力繩索的拉拽下順利的達到高處,沙土坡道更可能在巨大重力的壓迫下出現塌陷並造成巨大的摩擦力和阻力。巨石塊是通過圓木來移動的,而圓木卻不是固定在巨石上的車輪,所以隨著摩擦力和阻力的增大,沒有固定的圓木很可能會隨著沙土的塌陷而停滯不前。因此,我判斷,採用沙土坡道和圓木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距今5500年前的中國甘肅大地灣遺址發現的混凝土地面
那麼,金字塔的巨石塊是怎麼一塊一塊的運上金字塔高處的呢?中國甘肅大地灣遺址出土了5500年前的人工混凝土地面,其抗壓強度和緻密性都非常接近於天然石材,經中日專家聯合鑑定,至今其抗壓強度還有120千克每平方釐米。那麼,古埃及金字塔的巨石塊有沒有可能是人工混凝土澆築的呢?
近年來,有許多從事古埃及文明研究的專家指出,在金字塔的石塊中發現了人類的毛髮,有的還在石塊中發現了尼羅河水中的貝殼,更有甚者的是在某些殘破的石塊中居然有細沙留出。如此種種現象都一再證明金字塔的巨石塊不是天然石材,而是人工製造。而人工製造的唯一方法除了混凝土澆築之外別無其他。
金字塔的方位。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為胡夫金字塔,其底部的四邊分別正對東南西北,且對位之精準令人驚嘆。4500年前中國的指南針尚未發明,但在指南針發明之前的中國就已經擁有了能夠精準測定方位的方法了。一是圭表測影,二是八卦圖測定,兩種方法不但能夠測定春夏秋冬,還能夠清晰知道二十四節氣的變化規律,更能夠測定每日的各個時刻和東南西北的各個方位。其方位的基本測定方法如下:以測定物為中心,太陽自東方升起,自東引直線到中心點,然後自中心點做該直線的垂直線,則垂直線所指的方向即為南。為了能夠精準測定,可用此方法多次測量,然後取每次測量值總和的平均值,則正東,正北,正南,正西誕生。由於胡夫金字塔方位的精準無比,由於5000年前擁有此精確測量技術的只有中國,所以我認為,不是古埃及人從中國學會了這些先進的測量方法,就是其方位的測定是由我們中國人測定的。
中國古代圭表測量原理
法老的雕像,貌似中國人。象形文字與中國的早期甲骨文如出一轍。金字塔的穴居建造原理與中國上古時代的穴居建造方法完全一樣。天文曆法和方位的精準測定為上古中國人首創,農耕場景和農用工具等都與中國的十分類同。這一切的一切在說明什麼呢?難道說古埃及的法老真的是我們中國人嗎?古埃及的金字塔真的是我們中國人所建嗎?為了理清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頭頭絮絮,我們就作一個簡單的對比吧:
1、天文曆法。中國的天文曆法由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於兩萬年前發明。古埃及文明距今5500年,其曆法也同時出現,但有較為明顯的缺陷,非自源性。
2、圭表和八卦,為中國特有文化,發明年代十分久遠。古埃及沒有。
3、穴居方式和穴居建造方式。中國早在兩萬年前就已經進入定居式農耕生活方式,農耕的發展是定居方式產生的根本原因。古埃及農耕產生於距今5500年左右。
4、文字,中國的漢字於3500年前的商代就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成熟的文字系統。中國漢字的早期原形刻劃文字符號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國內遺址發掘中多有發現,中國漢字的發展史最少也有幾萬年。古埃及象形文字出現在距今5100年左右,之前什麼都沒有。
5、混凝土技術,中國甘肅大地灣遺址,距今5500年前的混凝土地面。古埃及金字塔巨石塊疑似混凝土澆築,距今4650年。
由以上五點我們可以看出,與古埃及文明密切相關的幾個重要因素,其發明創造和應用的年代都遠遠的晚於中國,從技術的先進性上看也同樣如此。所以,文明的流向只能是中國流向古埃及,而不可能是古埃及流向中國。
至於古埃及金字塔是不是中國人所建,古埃及法老是不是中國人,古埃及文明是不是中國人所創等問題,我認為有這樣的可能性,但還需要更有力的證據予以證明。
結論:古埃及金字塔不是陵墓,而是國王用來居住的宮殿。其建造方式來源於穴居建造原理。金字塔不是最初建造就設計為金字塔型的,而是在不斷的改進中發展出來的。後繼的上百座金字塔均為第一座左塞爾金字塔的模仿品和改建品。建造金字塔的巨石塊疑似混凝土澆築成形。金字塔的精確定位則來源於中國獨有的圭表測影技術和八卦曆法。
古代就是古代,古人就是古人。我們在探索研究古代、古人之事時千萬不要以現代人的觀念去看幾千年前的事情,更不能想當然的認為你的思想認識就是古人的思想認識。跨度六千年,有多少新的知識文化在產生,又有多少科學技術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認識早已變的複雜多元和模式化,原來那種簡單、淳樸和善於思考的思想認識已經不復存在。就好像我們在解讀甲骨文時,不能以現代人的思想認識和現在的生存環境去理解幾千年、幾萬年前先祖們造字的原理一樣。文字不是謎語,不是拿來讓人猜的,而是讓每一個人一看就知道其所要表達或代表的意思。今天的我們之所以像猜謎語一樣的去破解、去解讀甲骨文,就是因為時代變了,環境變了,思想認識變了,變的我們已經不知道老祖宗造字的本意了。因此,我認為古埃及金字塔或許並沒有像全世界人們想像的那麼神奇,其實它就是一個大號的穴居,法老的地下宮殿,無非是在大號的穴居式宮殿上加蓋了一堆人工石頭而已。簡而言之,金字塔就是幾何形石堆下的穴居式宮殿。
下一章: 揭秘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
長篇連載,人類起源與人類文明傳播
敬請關注,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