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豬價「11月開門紅」後,豬價又實現了3連漲,外三元生豬價格已經達到了14.9元/斤,距離15元僅有一步之遙。具體到各地區的豬價情況,華東區上海15.5元,浙江15.9元,江蘇15.2元;華中區江西15.6元,湖北15.5元,湖南15.9元;華南區廣東16.1元,廣西15.9元,海南16.7元;西南區重慶16元,四川16.1元,雲南15.5元,貴州15.3元。
進入11月後,豬價一改10月份的陰霾進入了暴漲模式。對此,各種說法不一,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2020年的第一場雪已經落下來了,隨著氣溫的下降各地豬肉消費量本就會有所增加,再加上近期豬肉價格的下跌,現在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價格基本維持在20元左右,兩方面疊加就促使豬肉需求量增加,刺激豬價上漲。
再一個就是,9月份豬價下跌後部分不信邪的養殖戶開始壓欄挺價,讓養豬人沒想到的是這一跌就是2個月的時間,9月份已經是二百五六十斤的豬,又養了一個多月直接長到了二百七八十斤甚至三百斤,不賣已經不行了,而且豬價的持續下跌對養豬戶賣豬也有明顯的影響,到了11月份之後,此前積壓的大豬和牛豬也基本消耗殆盡了,剩下標豬不僅數量少而且體重小,供不應求自然價格上漲。
最後,據權威媒體發布,各地屠宰企業開工率相比此前上漲了1%左右,屠宰量增加自然刺激豬價的進一步上漲。
雖然近期豬價再次3連漲,而且是直逼15元。但是業內對明年豬價是看衰的,而老豬農的這番話更是做了透徹的分析,看完心裡能有數。
近期農業農村部不斷公布我國產能的恢復情況,也不斷公布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的消息,給養豬人以信息方面的錯覺,尤其是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算是10月豬價的「第一黑」了,讓不少養豬戶提前賣了豬。但是2021年缺豬的狀態還是難以改變的。
首先,了解養豬市場的都知道,現在補欄最兇的是集團化豬場,而很多農村散養戶都處於觀望狀態,但是大企業的補欄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隨著行情的變化而變化,豬價20元和豬價10元時候補欄的積極性肯定不一樣的,明年豬價下跌後產能的恢復會減緩。
其次,據筆者了解大企業補欄的母豬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三元母豬,三元母豬利用率低產能低是共識,後續1-2年還面臨更換二元母豬的問題,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給產能的恢復造成阻力。
最後,小飛也是阻力之一,隨著產能的不斷恢復,生豬存欄量的不斷增加,非瘟的發病風險也會逐漸升高,目前北方產能恢復較快,所以明年豬價同今年北方各省冬季消費的發病情況也有很大的關係。
綜合來說,筆者認為上半年缺豬還比較嚴重,即使處於消費淡季,豬價依然能維持在12元以上,下半年豬價極有可能下探到10元的水平,而且還會有三個轉折點,一個是2、3月份春節前後,一個是6、7月份,最後一個就是10、11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