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平定方臘後,朝廷給予了什麼樣的封賞?

2021-02-13 二更歷史

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宋江終於帶領梁山好漢,平定了盤踞於江南的方臘,班師回朝。

攻打方臘之前,108條好漢個個活蹦亂跳;攻打方臘之後,只剩下36人回師。而在回師途中,魯智深圓寂於六和寺,林衝病逝於六和寺,武松在六和寺出家,楊雄發背瘡而死,時遷感攪腸痧而死,燕青退隱江湖,李俊、童威、童猛一同出海。於是,回到京城的總共只有27名梁山好漢了。

這是一個讓人痛心的結局。宋江率領大軍回京,毫無凱旋歸來的喜悅。宋江回師路上,一路行來,心情非常不好,經常「嗟嘆不已」「感傷不已」「鬱悒不樂」「無不傷感」。就連宋徽宗見了,都萌生哀傷之意:「朕知卿等眾將收剿江南,多負勞苦。卿等弟兄,損折大半,朕聞不勝傷悼。」

當然,無論如何,梁山好漢平定方臘,取得了徹底的勝利。接下來,就要對梁山好漢進行封賞了。

首先,是撫恤陣亡的梁山好漢。

朝廷對於陣亡的梁山好漢,追封官職。屬於正將的,追封為忠武郎;屬於偏將的,追封為義節郎。他們如果留下子孫,可以奉命赴京,按照所追封的官職進行承襲。如果他們沒有留下子孫,就設立廟宇,供後人享祭。

在陣亡的梁山好漢裡,有幾人比較特別,所追封的官職也不一樣。

一是張順。張順熟悉水性,綽號「浪裏白條」。在徵討方臘時,張順在杭州之戰中不聽宋江號令,擅自行動,在由西湖水路潛入湧金門時被守軍用踏弩硬弓、苦竹槍、鵝卵石一起射死。張順死後,魂魄顯靈,附在張橫肉身上,劈死了方臘之子方天定,立功很大,被朝廷追封為金華將軍。

二是魯智深。魯智深在徵討方臘一役中,曾經生擒方臘,立下首功。魯智深在回師途中圓寂於杭州六和寺。由於魯智深已經是出家人,不便追封官職,朝廷便追封為義烈照暨禪師。

三是武松。武松在南徵北戰中表現得非常驍勇,回師途中在六和寺出家。與魯智深一樣,武松也沒有被封官職,而是被封為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

四是兩名女將,分別是扈三娘和孫二娘。扈三娘加贈為花陽郡夫人,孫二娘加贈為旌德郡君。

其次,是給倖存的梁山好漢封賞官職。

倖存的梁山好漢一共27人,先鋒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副先鋒盧俊義加授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10名正將中,吳用授武勝軍承宣使、關勝授大名府正兵馬總管、呼延灼授御營兵馬指揮使、花榮授應天府兵馬都統制、柴進授橫海軍滄州都統制、李應授中山府鄆州都統制、朱仝授保定府都統制、戴宗授兗州府都統制、李逵授鎮江潤州都統制、阮小七授蓋天軍都統制。15名偏將,各授武奕郎、諸路都統領;其中唯一女將顧大嫂封授東源縣君。

第三是賞賜金銀。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朝廷對梁山好漢還是有顧忌之心。他們所封授的官職,多數為職權不高的武官。朝廷更願意多賞賜一些金銀。

先鋒使宋江、盧俊義所得賞賜最為豐厚。他們各賜金銀一千兩,錦緞十表裡,御花袍一套,名馬一匹。10名正將得到的賞賜少了一些,他們各賜金銀五百兩,彩緞八表裡。15名偏將得到的賞賜最少,他們各賜金銀三百兩,彩緞五表裡。

前面說的是在梁山上有排名的好漢們,其餘沒有排名的普通士卒怎麼辦呢?宋江早已看出梁山好漢的人心已經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給宋徽宗打了一份報告,說:「臣部下自梁山泊受招安,軍卒亡過大半,尚有願還家者,乞陛下聖恩優恤。」

梁山士卒願意回家,對於朝廷來說求之不得。畢竟,他們都是有過案底的人,在京師裡不啻於「定時炸彈」。因此,宋徽宗回覆:「如願為軍者,賜錢一百貫,絹十匹,於龍猛、虎威二營收操,月支俸糧養贍;如不願者,賜錢二百貫,絹十匹,各令回鄉,為民當差。」

就這樣,梁山士卒有的加入了龍猛、虎威二營收操,有的回到了家鄉為民當差。再加上宋江、吳用等27名正將、偏將被分到各地做官,昔日浩浩蕩蕩、讓官兵吃夠苦頭的梁山大軍,就此如柳絮飄去,不復存在了。

相關焦點

  • 斬殺王慶後北宋朝廷是怎樣吊打梁山好漢的
    蔡京知道此事後奏了皇帝,針對梁山好漢下了道命令,不準梁山好漢擅自入城,如果違背依照軍令按罪處罰。梁山好漢當然怨聲四起,給國家了功勞,不但連富貴都沒有得到,連城都不讓進,這也太欺負人了,不如還回梁山造反。宋江得知這一情況,趕緊出來相勸制止。一頓苦口婆心,兄弟們大家不能再能惹事,再鬧事了,犯了法定了罪,我也無能為力,沒有辦法。如果你們有異心,再造反,先殺了我,然後行事。
  • 梁山好漢 文武雙全浪子燕青
    宋江一心想要接受朝廷招安,因盧俊義早就名聲在外,所以和吳用設計賺盧俊義上山,吳用便在盧俊義家中提藏頭反詩。盧府管家李固乃是奸詐小人,早就對盧娘子心懷不軌, 又長期覬覦盧府財富。當李固看見屋中的藏頭反詩偷偷地報與官府,盧俊義被官兵抓走後,李固趁機霸佔了全部財產,連哄帶騙將盧娘子騙到手。燕青一門心思的救盧俊義,回府發現李固霸佔了盧府,義正言辭的訓斥,卻遭到了李固的驅逐。
  • 梁山108位好漢,方臘八名將軍,為什麼戰後梁山好漢只剩下20多人?
    ——科林伍德(英) 宋朝地方上有兩股勢力最為朝廷頭疼,一個是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勢力,還有一個就是以方臘為首的起義勢力。當梁山好漢們歸順朝廷後,朝廷派遣宋江帶領他的隊伍前去收拾方臘,但當這兩股勢力產生交集時,為什麼宋江的108號好漢,方臘8名將軍,可是到最後梁山好漢戰後僅剩下20多人?細細梳理來原因有以下三點。
  • 梁山好漢討方臘,108將有朝廷靠山打不過僅有八個將領的方臘真相
    梁山一眾好漢,經歷浮沉幾許,最終一百單八將聚齊,擰成了一股可抗衡北宋朝廷的力量。天下風起雲湧,在招安後,梁山義眾被北宋派去同方臘軍交戰,難逃宿命的安排,梁山集團軍元氣大傷。在當時黑暗的社會環境下不少人走投無路,被逼迫齊聚梁山實屬最後的保身之計。那麼問題來了,不能吸收大量「新鮮血液」就沒有補充和後力,那麼梁山好漢的未來何在?唯有北宋政府既往不咎,願意招安這一群落寞英雄才是最合情理的歸策。
  • 方臘手下五大悍將,宋江108將見到他們頭痛,不比梁山好漢差
    梁山108條好漢,個個都是武功高手,像盧俊義、林衝、武松、魯智深這樣的就不說了,就連最後一名也不是等閒之輩。這108個人不管是攻城,與國家軍隊正面對抗;還是劫富濟貧,與那些有錢人鬥智鬥勇,都順順利利,沒有什麼損失。
  • 徵討完方臘後,梁山還倖存37位兄弟,他們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徵討方臘之時,由於方臘實力強大,再加上方臘位於南方杭州地區,而梁山好漢大多是北方人,所以遇上了水土不服的問題。梁山和方臘交手的過程中,戰死了59位兄弟,還有11位兄弟病逝,一人回汴京途中圓寂,付出了慘重代價,餘下的37位兄弟,他們最後的結局如何?
  • 方臘只有8員上將,為何讓梁山108位好漢損失了多達70名?
    引言梁山共有三個轉折。一是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梁山成功地進入一個新時期,實力得到大大增強;二是投奔朝廷後,力量基本上被瓦解,等待的就是滅亡;三是徵討方臘,在同方臘的作戰中,108位好漢直接損失70多人,基本上全部的家底都被打光。
  • 方臘僅八員大將,為何能讓梁山損失70位好漢?學者:不在一個層次
    可是誰知,這位梁山之主竟然將梁山好漢往坑裡帶。招安之後,和方臘一場仗打下來便折損了大半的好漢。 在招安之前,梁山也曾打過不少的硬仗,比如說攻打祝家莊的時候,好幾名好漢差點就丟了性命,但最後都化險為夷了。可是方臘手下僅8員大將,為何便能讓梁山損失70多位好漢呢?
  • 98版《水滸傳》解讀:梁山108位好漢結局
    宋江徵討完方臘,梁山好漢損兵折將失去了一大半,早就對招安不滿的武松,為了義氣一路跟著宋江打完方臘,夜深時刻,吳用找到宋江,告訴宋江武松要在六和寺出家為僧,不願回京領賞。宋江得知這個消息後,似乎也是一點都不意外。
  • 盤點《水滸傳》中武功排名前五的梁山好漢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大部分人都有著一身不俗的武功,也正是靠著這些人梁山才能以區區一片水窪可以抗衡整個國家,如果不是宋江一心想著招安,或許大部分梁山好漢都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不至於後面徵討方臘弄得損失慘重。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在水滸中武功排名前五的英雄人物。
  • 方臘手下最強大將是誰?他殺了7個梁山好漢,卻死在鐵匠手上
    中國四大名著,讀來最讓人意味深長的還是要數有著108位好漢的《水滸傳》。但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水滸傳裡面就有三大敵對勢力:水泊梁山、江南方臘和朝廷。 而朝廷則利用招安手段讓梁山去徵戰方臘,梁山最終以損失59位好漢的慘重代價取得勝利。最後梁山也不成氣候,讓朝廷一步步蠶食。
  • 武松獨臂生擒方臘後,宋江說了4個字,讓他非常寒心從而選擇出家
    《水滸傳》講述的是在北宋末年,奸臣當道民不聊生,貪官相互勾結剝削勞苦大眾,一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迫害而不得不上梁山落草為寇,並形成了一股可以和朝廷相抗衡的勢力的故事。下面我們主要討論宋江和武松之間的關係:其實宋江一開始和武松關係是非常要好的,對宋江這個大哥也是非常的尊敬。
  • 方臘僅有8員上將,卻讓梁山損失了70位好漢,原因其實很簡單
    比如《水滸傳》,就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有情又有義的鐵骨硬漢,當然水滸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08位梁山好漢,他們通過許多付出佔領了地盤,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然而梁山好漢也不是都能打勝仗,他們也有吃虧的時候,比如讓人感覺非常不平的就是梁山好漢,對方臘的討伐。
  • 梁山好漢戰力高超,為何徵伐方臘卻損失慘重?注意看皇帝這道命令
    以至於大宋朝廷對梁山泊都頭疼不已,甚至於大宋的最高軍事長官高太尉率領精兵,前來攻打梁山,都失敗了好幾次。最後還是因為宋江的一番「忠君愛國」之心,梁山泊眾人才整體接受了朝廷招安,化身為朝廷正規軍,為大宋去徵戰天下,剿滅叛逆。
  • 方臘手下誰最厲害?他殺了七個梁山好漢,卻死在鐵匠手中!
    水滸中有三股敵對勢力:水泊梁山,江南方臘和朝廷。但朝廷卻用招兵買馬的手段,派梁山徵戰方臘。梁山最終以失去59名英雄的慘重代價取得了勝利。龐萬春雖然《水滸傳》對梁山好漢有大量的描寫,但也有不少互相蠟染的筆墨。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方臘手下最厲害的大將龐萬春,在梁山與方臘一戰中表現出色,殺死了七位梁山好漢。
  • 方臘只有8大將,為何能殺盡大半梁山好漢?看到死亡名單後人們都惋惜...
    想必大家都看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裡面梁山的108個好漢個個英勇無畏、懲奸除惡,而這也是由於宋徽宗在位期間昏庸無能、致使奸臣當道,因此很多好漢才不得不被逼上梁山,奮起反抗。但是他們也是有自己的原則,只劫富濟貧從來不做虧心事,最終還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 梁山招安後,到底誰的成就最大?這兩人不分伯仲,官職都比宋江高
    宋江率領梁山好漢招安後,並沒有馬上獲得朝廷的封賞,而是先被派去攻打遼國、平定方臘之亂。說得難聽點,梁山好漢一招安,便淪為了朝廷的炮灰。直到平定方臘之亂後,朝廷才下詔封賞梁山好漢。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反常的決定,即使朝廷想讓梁山好漢當炮灰,難道不該是招安後就封賞梁山好漢嗎?
  • 方臘僅有八員大將,為何能讓梁山死傷過半?學者:不是一個等級的
    宋江在徵討方臘之前,梁山好漢們可謂氣勢正盛,先後打贏了徵遼戰役,平定了田虎、王慶,不過為何最後打僅有八員大將的方臘卻損傷過半呢? 最後方臘起義幾乎席捲全國,打下了52個州縣,就連朝廷都幾乎無可奈何。論戰略和戰術方臘集團也更勝一籌。
  • 攻打方臘梁山好漢去了102人,有6人卻沒去,他們分別是誰?
    話說宋江作為梁山首領,在接受朝廷招安以後,朝廷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先後安排宋江等人討伐遼國、田虎、王慶和方臘。在這四場惡戰中,梁山隊伍因為進攻田虎,得以收復多名戰將,不過這些戰將在進攻王慶的過程中悉數陣亡。
  • 梁山108將最終結局:60人戰死,13病死,10人做官,6人出家
    看過水滸的朋友都知道,梁山好漢最後被招安,繼而被朝廷派去南徵北戰,以至於眾多梁山好漢死於非命。所以我們都在罵宋江和吳用是小人,是他們害死了梁山好漢和毀了梁山之魂!那麼,108條梁山好漢的最終結局到底是如何呢?下面我給大家好好盤點一下,共分為以下6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