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腳後跟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或與4種因素有關,看看不吃虧
生活中,有不少人的腳後跟會莫名其妙的疼痛,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常見。
這種足後跟疼往往不會時時刻刻都會出現,有時候坐下來休息一下或者睡一覺就會緩解很多,或者沒有了疼痛感覺。可是,一旦走路,或者是運動、站立,腳後跟的疼痛感又會出現,讓人有點難以忍受,影響了正常的生活。
對於這些人來說,可能很想知道「走路腳後跟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走路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一般而言,或與這4種因素有關,看看就知道了。
因素1、疾病
走路腳後跟疼,有可能和足部的關節、骨質、滑囊、筋膜等處的一些疾病有關。所以,一旦腳後跟疼,別太大意了,可能是在提醒你足部出問題了。建議儘早去醫院檢查,查明原因,別耽誤了。
因素2、長期穿鞋底過薄的鞋子
對於許多中老年人來說,為了防止摔倒或者行走更加方便,於是都會選擇穿平底鞋。殊不知,如果長期穿那種鞋跟過低、鞋底特別薄的平底鞋,也容易出現腳後跟疼的情況。這是因為穿著這種鞋子走路、站立時,六成的體重全都壓在了腳後跟上。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疼痛的感覺。對此,建議大家儘量不要穿那種鞋底過薄的平底鞋,以3-5cm的鞋底/鞋跟為宜。
因素3、懷孕
不少女性在懷孕前喜歡穿高跟鞋,懷孕之後便改穿平跟鞋了。隨著胎兒體重以及自身體重的增長,孕婦足跟的壓力大大增加,所以就容易出現足跟疼的情況。
等到生完孩子,在月子期間,常常躺在床上而沒有適量下地活動身體,因此足跟脂肪墊會慢慢退化,甚至出現水腫、充血等現象,以至於在走路時容易出現足跟痛的情況。
當她們出了月子之後,因為哺乳,所以體重依然不會減少很多,而且為了方便照顧孩子,也是穿平底鞋,所以足跟的壓力依然不小,足跟痛的情況依然還會存在。
因素4、過度勞損
對於一些運動員來說,如果場地太硬,加上長時間的鍛鍊,足後跟組織負重大,過度勞損,也容易出現走路腳後跟疼痛的情況。此外,一些熱愛運動的人,在平時鍛鍊身體的時候,如果動作不規範或者是運動時間過長,腳後跟也容易出現疼痛的情況。
總之,走路腳後跟疼,或與以上這4種因素有關。當然,建議大家不要對號入座,但也不要忽視了,最好儘早去醫院檢查一下,排除疾病的可能性,讓自己和家人更安心。
看到這裡,在下方點個讚再走吧,謝謝大家!祝您及家人身體健康,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