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數說丨9月上半月新藥研發:雙抗賽道如火如荼,信達生物挑戰...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援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數據顯示,9月1日~9月15日,中心共承辦429例申報進度,其中受理化藥申請336項,生物製品申請73項,中藥申請17項,體外診斷試劑3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本期內容總結認為,中國創新藥已經嶄露頭角,但風險點仍需警惕。

一方面,生物類似藥的上市時間正在縮短,廠家必然在藥品低價格的前提下維持市場推廣力度,但也存在扎堆競爭的局面,比如本期的阿達木單抗,雖然已有3個國產品種上市,但後面仍跟隨著超過20家企業的研發項目。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中國做best-in-class(首創)藥物的企業獲得全球認可,比如本期談到的雙抗產品,康方生物和康寧傑瑞的研發進度均在領先陣營。但從未來趨勢來看,創新藥上市後3~5年處於銷量快速上升期,銷售峰值會在競品上市或者專利到期前到來,而銷售放量又需要進入醫保目錄,這也對企業的定價帶來挑戰。

半月要聞

1、雙抗賽道如火如荼,恆瑞醫藥、安進/百濟神州、強生獲批臨床

根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有三款雙特異性抗體獲批臨床,分別為恆瑞醫藥的PD-L1/TGF-β雙抗、安進和百濟神州聯合申報的CD3/MUC17雙抗、強生的EGFR/MET雙抗。

其中,恆瑞醫藥SHR-1701注射液適應症為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晚期/轉移性胰腺癌,安進和百濟神州聯合申報的AMG199適應症為胃癌或胃食管交界部(GEJ)癌,amivantamab注射液適應症非小細胞肺癌。

每經點評

PD-(L)1抗體、CAR-T細胞療法等在免疫治療領域大放異彩,吸引無數企業競相布局,雙特異性抗體的細分領域研發更是在2014年成為新藥研發投資熱點。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到2025年,雙抗研發管線的增長速度可以達到常規單抗藥物的3倍,且隨著全新雙抗進入市場,同時已上市雙抗獲批更多適應症,市場規模將達到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雙抗在國內屬於研發稀缺品種,療效好,但研發難度大、進度慢,國內研發全部集中在抗腫瘤藥物,主要圍繞PD-1、HER2的靶點,目前還沒有產品獲批上市,都在爭奪第一張門票

根據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國內在研雙抗藥物中,PD-1/PD-L1是主流靶點,不計引進項目就有14個PD-1/PD-L1國產雙抗品種在研;其次熱門的雙抗靶點還包括CD3、CTLA4、HER2等。

在國內的研發陣營裡,又分為以百濟神州和再鼎醫藥為代表的引進派,和康方生物、康寧傑瑞為代表的自主研發派。

目前國內在研的雙抗共42個品種(包括進口,在CDE有登記)。其中,雙抗項目布局最多的企業是信達生物,共6款,其中4個已經啟動臨床;從研發進展來看,康寧傑瑞的KN046最快已經進入III期臨床;此外康方生物、武漢友芝友、四川百利也是雙抗項目較多、進展較快的企業。

2、信達生物阿達木單抗獲批上市,狼來了嗎?

9月3日,信達生物(01801,HK)發布公告,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的蘇立信(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

每經點評

阿達木單抗是一款免疫疾病類、抗炎類處方藥物,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全人源抗腫瘤壞死因子單克隆抗體,原研藥修美樂是當之無愧的藥王,上市至今累計銷售超1000億美元。

但是,因為獲批適應有限、價格高、未進國家醫保目錄等原因,「藥王」在中國市場並不「吃香」。艾美達數據顯示,2018年,修美樂在中國樣本公立醫院和樣本連鎖藥店的銷售額分別僅有2120萬元和1460萬元。

「藥王」顯然不願錯過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2019年開始降價,單價從7600元調整到3160元,2019年11月進入2019年醫保乙類目錄後,最高報銷比例達到85%,醫保支付標準為1290元。

不過,修美樂又碰上了國產仿製藥上市。2019年11月,百奧泰的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格樂立)順利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定價為1150元/支,一個月後海正藥業的安健寧獲批,定價與格樂立相同。格樂立上市後表現不錯,2020年上半年銷售額為4878.64萬元。

而且,後面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顯示,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在研企業數量超過20家,復宏漢霖、君實生物、正大天晴的上市申請也在審評審批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綜合對比後發現,信達生物在過去幾款上市的藥品中,還是很擅長打價格戰的。比如貝伐珠單抗,7月10日陝西掛網報價是1188元,為目前最低;「代表作」信迪利單抗以實際年治療費用96000元成為唯一入圍國家醫保的PD-1。所以,如今信達生物成為第三家拿下該品種批文的本土企業,對於阿達木單抗市場來說,是否狼來了?我們拭目以待。

3、健康元吸入用異丙託溴銨溶液獲批上市,國內首仿

9月3日,健康元(600380,SH)發布公告稱,其4類仿製藥吸入用異丙託溴銨溶液(商品名麗霧安)獲批上市,並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

每經點評

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中國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用藥需求巨大。吸入療法可以直接作用於靶器官,提高藥物濃度,使療效最大化,同時降低藥物的全身不良反應,因此是權威指南推薦的首選給藥方式。與氣霧劑和粉霧劑相比,霧化吸入製劑的使用無需用力吸氣配合,操作難度低,尤其適合兒童和老人等操作學習能力較低的患者使用。

麗霧安是首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異丙託溴銨吸入製劑。健康元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麗霧安在研發與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藥品質量標準,且通過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質量和療效與原研一致。

4、方盛製藥依折麥布片獲批上市,國內首仿

9月12日,方盛製藥(603998,SH)發布公告,公司向國家藥監局提交的4類仿製藥依折麥布片處於「審批完畢—待制證」狀態。

每經點評

依折麥布片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原研企業為先靈葆雅,後被默沙東收購,商品名為益適純,2002年獲FDA批准上市後主要用於治療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症,全球銷售峰值為26億美元,2019年為5.9億美元

2006年益適純在中國獲批上市,2017年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後銷售開始放量。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依折麥布銷售額超過5億元,最近3年的增長率均超過40%。

因為高膽固醇血症用藥市場較大,所以相關藥物研發的賽道吸引了眾多藥企。根據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目前除原研藥外,另有4家企業正處於上市申請階段,包括蘇州華健瑞達、重慶聖華曦、北京福元三家4類仿製以及山德士製藥的5.2類進口。處於BE試驗階段的企業有6家,包括江蘇豪森、北京四環製藥等。另有29家企業已批准臨床尚未啟動。

方盛製藥作為首仿藥企,優勢明顯。方盛製藥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鑑於目前高膽固醇血症用藥市場較大,國內市場競爭較小,依折麥布片取得《藥品註冊批件》有利於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品類,提升方盛製藥在高膽固醇血症用藥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提高整體盈利水平。目前,方盛製藥已在籌備生產前期工作,待收到《藥品註冊批件》後,將儘快安排生產,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上市銷售。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默沙東益適純在渠道上的先發優勢,方盛製藥還是可以效仿其他仿製藥的經驗,先嚴控藥品質量,降價是必然。另外,我們還要看到後來的追兵,海正藥業目前在審的1類新藥海澤麥布片對標產品就是依折麥布,已被納入優先審評。

半月要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得知,本階段有四款藥物首次註冊上市,分別是健康元的吸入用異丙託溴銨溶液;北京百美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的鹽酸曲美他嗪緩釋片;賽諾菲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和信達生物的阿達木單抗注射液。

本階段新申請的臨床試驗113項,腫瘤藥達到33個,超過1/4,感染系統藥物、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藥物緊隨其後。

一類藥物的臨床/上市申請數量為41種(不含補充申請),佔本階段藥品申報數量的6.37%,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相關焦點

  • 每經數說丨11月上半月新藥研發:CD47單抗PK安全性和耐受性,天境...
    每經數說丨11月上半月新藥研發:CD47單抗PK安全性和耐受性,天境生物、信達生物、康方生物披露初步結果 每日經濟新聞
  • 11月上半月新藥研發:CD47單抗PK安全性和耐受性
    回顧11月上半月,共有一類新藥臨床申請數量30個,抗腫瘤藥物仍是主要研發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認為,本階段新藥研發的亮點主要是天境生物、康方生物、信達生物相繼披露CD47藥物的臨床研究初步結果。 在基於同一靶點的創新藥研發上,同質化的競爭更看重研髮結果成色。
  • ...新藥研發:信達生物上半年PD-1賣9億元;健康元迎戰60億哮喘吸入...
    每經數說丨7月下半月新藥研發:信達生物上半年PD-1賣9億元;健康元迎戰60億哮喘吸入製劑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 2020
  • 每經數說丨8月上半月新藥研發:新冠疫苗俄羅斯先聲奪人;復宏漢霖第...
    另外,復宏漢霖首個國產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康方生物雙抗藥物AK112獲批臨床,也值得市場關注。半月要聞1、新冠疫苗競賽:俄羅斯先聲奪人,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疫苗研發的進度與新冠病毒傳播的腳步仍在賽跑,近日,疫苗研發好消息頻傳。
  • 雙抗新藥研發龍頭上市 康方生物(09926)用平臺優勢建立競爭壁壘
    來源:智通財經APP(全文約4400字,讀完需要9分鐘)掌握獨特的Tetrabody雙特異性抗體技術,擁有中國最完善的In-House抗體新藥開發和產業化體系,成立僅8年的康方生物(09926)確立了在雙抗新藥領域的領跑地位後,如今正式登陸港股生物醫藥板塊,完成了從「雙抗賽道龍頭公司
  • 二度闖關港股IPO的康方生物:PD-1後人一步,欲借雙抗逆襲
    2月3日,康方生物再度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此前的2019年12月3日,康方生物曾因財務資料準備不足,招股書被聯交所發回。康方生物是一家尚未盈利的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自主發現、開發及商業化首創及同類最佳療法。一般來說,對於創新藥企業,投資者更看重研發管線的數量、具體靶點以及臨床進展。
  • 每經數說丨8月下半月新藥研發:拜耳1類心衰藥物報上市,齊魯再爭託...
    同時,我們可以在臨床試驗申報和上市申報的具體欄目中欣喜看到,越來越多跨國藥企已經明顯加快在中國市場的1類新藥臨床研發,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在新藥可及性上能比肩歐美日。與此同時,本土的創新藥企也在提速,積極向港交所、科創板等資本市場靠攏,尋求更靈活的融資途徑。而本次點評的德琪醫藥,已是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來第30家「報名」的中國創新藥企業。
  • 信達生物:做中國最好的生物藥製藥公司
    2006年,他發明生物新藥「安柯瑞」,開人類用病毒治療腫瘤之先河;2013年,他研製出能讓眼底病致盲者重見光明的「康柏西普」,填補了國內空白;2015年,他領導的信達生物公司自主研發的6種抗腫瘤新藥,受到世界醫藥「巨頭」美國禮來公司青睞,對方花33億美元巨資購買了信達生物的海外生產和銷售市場,實現了中國生物藥在國外銷售零突破。
  • 信達生物:做個有理想的企業
    這個理想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度卻很高。26億元、10年,這是業界公認的生物創新藥從研發到上市的成本和周期。高昂的成本和漫長的周期,讓初創企業很難下決心挑戰這樣的Hard模式,而往往去選擇更輕鬆、收益更快的仿製藥路線。  但2011年8月才成立的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卻偏偏知難而行,選擇了生物創新藥研發生產之路。
  • 吉因加與信達生物達成戰略合作 共推抗腫瘤藥Pemigatinib伴隨診斷...
    近日,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因加」)與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達成伴隨診斷(CDx)戰略合作。
  • 多家成員企業新藥獲批,定義醫藥研發競爭力
    [ 編者按 ]加速新藥研發進程,是關乎醫生與病魔爭奪患者生存時間的重要抓手。近期,多家紅杉成員企業新藥審批獲得新進展,加速藥物研發從實驗室走向大眾的歷程,再度重新定義了醫藥研發的全新競爭力。
  • 研發日報丨信達生物宣布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在中國獲批新適應症
    【藥品研發】 TCR療法喜迎首個積極3期結果 顯著提高總生存率 今日,Immunocore公司宣布其創新T細胞受體療法在3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中期分析結果,顯著提升所治療癌症患者的總生存率。
  • 中山:新藥研發「朋友圈」越來越大
    記者從火炬區、翠亨新區了解到,近年來,在康方生物的龍頭帶動下,中山吸引了康晟、冠科等一批新藥服務性平臺進駐,新藥研發上下遊產業鏈條日益完善,助力我市健康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該公司2012年落戶中山國家健康產業基地,經過八年創業,今年4月24日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巧合的是,該公司聯合創始人都曾在中美冠科工作過,後來,康方生物還成了冠科生物的創新合作夥伴。隨著中國創新藥領域的快速發展,新藥公司對CRO(新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公司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 蘇州信達生物完成國內生物醫藥領域最大融資
    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8月,公司董事長俞德超博士從事生物製藥創新研究近20年,是國內唯一發明兩個「國家一類新藥」並促成新藥開發上市的中國科學家,包括廣為人知的治療溼性年齡相關黃斑變性的1類生物創新藥康柏西普。      憑藉俞德超博士引領的國際化高端人才團隊,信達快速形成了人才—產品—資本的良性循環,公司發展也顯得格外順利。
  • 中國創新藥的拓荒者信達生物(01801.HK)做對了什麼?
    作為一家上市剛剛邁過兩個年頭的本土藥企,信達生物實現了市值從百億到千億的跨越,資本市場喜人的成績背後離不開公司堅實的基本面支撐,實際上在衝破千億的前一日,信達生物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組人抗腫瘤壞死因子-α單克隆抗體藥物蘇立信(阿達木單抗注射液)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兩項新適應症。
  • 信達生物、輝瑞、BMS等都在研發 OX40成為腫瘤免疫治療新希望?
    轉自:醫藥觀瀾6月16日,科望生物宣布其1類新藥ES102注射液在中國申報臨床並獲受理,這是一款具有「first-in-class」設計理念的靶向激活OX40的六價抗體。OX40(又稱CD134)是一類重要的T細胞共刺激分子,曾被人喻為繼PD-1/L1之後的又一藍海。
  • 8年研發燒掉30億仍無產品問世,「美女博士」執掌的康方生物IPO拼死...
    批准,其中研發進度最快的雙抗靶向藥AK104和單抗、靶向藥AK105都已進入II/III期關鍵性臨床試驗階段。49.75億,期間毛利率均值為92.6%,淨利潤均值為27.2%;研製抗病毒、癌症及脂肪肝疾病的歌禮藥業,是港股生物醫藥板塊「虧損上市第一股」,公司核心產品戈諾衛已在2018年6月獲得新藥申請批准,並在國內開始進行商業化。
  • 信達生物宣布蘇立信®(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在中國獲批新適應症...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0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布,其重組人抗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單克隆抗體藥物蘇立信®(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英文商標
  • 近幾年「燒掉」近30億亟待「補血」 康方生物再闖港交所勝算幾何
    截至2019年年底,康方生物共有超過30個藥物開發項目,10個抗體處於臨床階段,6個雙抗及4個單抗獲得美國FDA的IND批准,其中研發進度最快的雙抗靶向藥AK104和單抗靶向藥AK105都已進入II/III期關鍵性臨床試驗階段,預計將於2021年下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提交新藥申請。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天府健談、強生、再生元、信達生物、凱萊英
    企業動態方面,億歐大健康跟進了包括生、再生元、信達生物、凱萊英(002821,股吧)、諾誠健華、GE醫療、兆科眼科、強聯智創在內的多家企業的動態。新技術爆發,大數據讓新藥研發邁進高鐵時代在10月11日的創新藥產業論壇的圓桌討論中,圍繞「數據如何驅動新藥研發」這一主題,至本醫療科技高級副總裁趙平、中科院計算所·圖靈-達爾文實驗室副主任、哲源科技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趙宇、凱利泰資本合伙人張志玲以及億歐大健康執行主編劉聰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數據在新藥研發以及精準用藥和診療方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