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測量隊背後的「修路人」:都是登山高手 「修路」用繩超7000米

2020-12-23 騰訊網

5月27日上午11時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8名隊員成功登頂,並在頂峰停留150分鐘。而高程測量登山隊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和他們在攀登過程中身上所系的一條從營地到山頂的繩子密不可分。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這條保證這測量登山隊生命安全的繩子,是由一支特殊的「修路隊」架設。

先於測量隊登頂 架設「安全路徑」

北青報記者從負責2020珠峰測量登山活動的後勤保障和登山嚮導服務的西藏聖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5月26日下午4點36分,6名「修路隊員」多吉次仁、頓巴、旦增羅布、扎西貢布、次仁羅布、多吉登頂珠峰,標誌著測量隊所需的路繩已全部搭設完畢。

「所謂『修路隊』其實就是先於登山者去搭設路繩等安全保障設備,他們都是登山高手。」曾經登頂過珠峰的登山愛好者次仁扎西5月27日告訴北青報記者,「路繩也是安全繩,把繩子固定在登山者的攀登路徑上,既可以保護登山者的安全,同時也能夠給登山者提供前行的方向。」

次仁扎西說,安全繩隔上一段距離會被「修路」隊員固定在山石、冰、積雪上,測量登山隊的隊員在攀登時,會把自己固定在繩子上以保證安全,「但是山上的氣候多變,隔上一段時間安全繩就會脫落,或者被雪掩埋,需要重新搭設,一般來說每一年的登山季都會重新搭設。」

「修路」用繩超過7000米

據了解,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此後半個多世紀以來,這條路線發展成為從北坡攀登珠峰最受青睞的傳統路線。

聖山探險公司介紹,從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有三大難關,分別是北坳冰壁、「大風口」和「第二臺階」。北坳冰壁是指從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到海拔7028米的營地之間、坡度為40至50度、高差近400米的巨大冰壁,那裡的冰雪厚度達100多米,是珠峰北坡極易發生冰崩和雪崩的危險路段。而北坡登頂珠峰最大的威脅是強烈的高空風,「大風口」就是一個最有代表性的地段,通常每天正午之前通過「大風口」時,這裡的風力比較小,但一過正午,風力就會驟然強烈起來,最大風力可達12級。「第二臺階」位於海拔8650米至8700米之間,最難的部分是一個高5米多、垂直光滑的巖石牆,這裡陡峭而且狹窄,又不能繞過去。1975年在此架設了第一部金屬梯,2005年重新架設了第二部金屬梯後,攀登者通過「第二臺階」相對容易一些。

工作人員介紹,珠峰北坡傳統路線從海拔約6600米處開始「修路」,其中多處危險路段需要架設雙繩,以增加安全係數。每年「修路」實際用繩約6500米左右,但是在今年這種複雜天氣條件下,實際用繩超過7000米。

「修路」超一個月 曾多次往返

北青報記者了解,為給測量登山隊「修路」,「修路人」已經在珠峰腳下忙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聖山探險公司表示,今年「修路」工作一開始比較順利,4月14日半天時間即完成海拔6600米至7028米的任務, 4月23日「修路隊」從大本營出發,於25日完成海拔7028米到8300米的「修路」任務。

但是在隨後的時間裡,「修路隊」卻遭遇了降雪、流雪、大風等天氣,部分已經拉好的安全繩也被損毀,尤其在5月20日晚,印度洋的特強氣旋性風暴「安攀」登陸印度西孟加拉邦,成為自1864年以來當地最強的熱帶氣旋,在「安攀」影響下,珠峰地區持續強降雪,「修路」隊員們經歷了反覆的登山和下撤的過程。

直到5月26日,「修路」隊員於凌晨4點頂著風雪向上挺進,10點20分,隊員們抵達海拔8600米處,從上一次修路的終點處繼續向上架設路繩,12點46分,隊員們修路至第二臺階上方,下午4點33分,6名修路隊員終於將安全繩搭建到了頂峰,這也標誌著共測量登山隊攀登的路繩全部搭設完成。

把女兒的照片放在手機背面 想念的時候看上一眼

北青報記者了解,在5月26日登頂的「修路」隊員有多吉次仁、頓巴、旦增羅布、扎西貢布、次仁羅布、多吉6人,而除了這6人外,還有4名「修路」人雖未登頂但參與其中,以及大量的後勤人員。

據了解,這些「修路」隊員中,很多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27歲的達瓦桑布是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嚮導學校第6批學員,26歲的阿旺扎西、旦吉都是第7批學員,24歲的扎西貢布、25歲的次仁羅布、26歲的多吉都是第8批學員,他們是「修路隊」的新生力量。

「修路」隊員頓巴有個11歲的漂亮女兒,讀小學4年級,在頓巴的手機背面是透明的手機殼,貼著一張女兒4歲時的照片,想女兒的時候,他會隨時翻過來看一眼。在「修路」時,頓巴的女兒曾和當時正位於海拔8300米帳篷裡的頓巴通了視頻,看到頓巴臉上吐著的厚厚的防曬霜,女兒還擔心地哭了起來,並說一定要讓頓巴能夠在兒童節前趕回去陪她過節。

北青報記者了解,如果天氣條件較好,「修路隊」及測量登山隊的隊員可以在26、27日左右抵達珠峰大本營,頓巴可以趕得上回家陪女兒過兒童節。

(北青報記者 付垚)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為登山隊員喝彩 珠峰登頂意義大不同——專訪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
    雖然中國登山隊在1975年和2005年也做過登山測量工作,但今年我們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聯手重測珠峰高度,實現了技術的創新和突破——現代科技的發展,先進儀器和大數據的研發應用為我們更加準確地測量珠峰提供了條件,讓我們可以更準確、更科學地向世人展示測量結果,也讓我們對珠峰有更加深刻清晰的認知。」
  • 為珠峰「量身高」 一次艱難的國家任務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原國家體委主任賀龍便提出:登山運動必須和科學考察相結合。對於地質學、氣象學、材料學、生物學等很多學科來說,每一次登山運動所抵達的高海拔地區都是科學試驗場。  今年,中國登山隊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聯手重測珠峰高度,是中國登山隊又一次與科學工作者在雪山之巔的合作。
  • 珠峰測量隊隊員寧鄉人宋紅:心理壓力過大時體重暴降20斤
    登峰時隊友凍傷三根手指 珠峰測量隊隊員寧鄉人宋紅:心理壓力過大時體重暴降20斤 圖/新華社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長沙報導 12月8日,2020珠峰(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結果發布——雪面高程8848.86米,這是世界第一高峰的最新高度。意味著,珠峰「長」高了。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共有18名測量登山隊員,其中兩人是湖南人。來自長沙寧鄉的測量隊員宋紅說:「這次測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揮了關鍵作用。測量時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復盤攀登過程:隊員抱著石頭躲大風
    修路完成後,其他攀登者便可藉助上升器等設備將自己連接到路繩上,以此相對安全地攀登。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接應組組長、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嚮導學校校長次仁桑珠介紹,修路隊員被稱作「開路先鋒」,由於沒有提前鋪設的路繩作為保護,他們自身要承擔更多風險。
  • 登頂珠峰!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權威解讀來了
    26日16時35分,修路隊員修通了至頂峰的攀登路線。這6名衝鋒修路組隊員分別是多吉次仁、旦增羅布、頓巴、次仁羅布、扎西貢布、多吉、他們把安全路線繩全程鋪設至珠峰峰頂。珠峰修路是每年登山季的「前鋒」,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工作,修路隊員需要在無保護的冰雪面和巖壁上攀登,並探明冰裂縫等隱患,為之後的高山嚮導、高山協作和登山者開闢出一條安全的路線。
  • 珠峰登山測量隊登頂的背後:你不知道的意義與影響!
    5月27日上午11時左右,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衝頂成功。這條消息很快上了熱榜、熱搜,首先我們要祝賀勇攀世界之峰的勇士們,為你們的勇敢而驕傲,為你們的無畏而點一個大大的贊。珠峰登山測量隊登頂的背後意義與影響,可能大家都會或多或少的有過這種疑問,那麼今天我們來認真的學習總結一下:「珠穆朗瑪峰」是藏語的音譯,為「神女峰」或「大地之母」 意思,最早在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4年),康熙就派人對珠穆朗瑪峰進行了初步的測量,於1719年在《皇輿全覽圖上》進行了標註和命名,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地圖上正式出現
  • 珠峰測量隊隊員寧鄉人宋紅:登峰時隊友不到半小時凍傷三根手指
    圖/新華社 12月8日,2020珠峰(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結果發布——雪面高程8848.86米,這是世界第一高峰的最新高度。意味著,珠峰「長」高了。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共有18名測量登山隊員,其中兩人是湖南人。來自長沙寧鄉的測量隊員宋紅說:「這次測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揮了關鍵作用。測量時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
  • 登頂珠峰!現場震撼視頻來了!近距離看珠峰頂測量!為何一定要人實地測量?
    修路隊員昨日登頂↓↓這6名衝鋒修路組隊員分別是多吉次仁、旦增羅布、頓巴、次仁羅布、扎西貢布、多吉、他們把安全路線繩全程鋪設至珠峰峰頂。珠峰修路是每年登山季的「前鋒」,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工作,修路隊員需要在無保護的冰雪面和巖壁上攀登,並探明冰裂縫等隱患,為之後的高山嚮導、高山協作和登山者開闢出一條安全的路線。在西藏登山嚮導學校有一種說法:「修路隊離不開運輸隊,運輸隊離不開修路隊。」
  • 珠峰登頂測量前:有人在海拔6000米追星星
    受訪者供圖 交會點普查:尋找「東絨2」 李科在位於海拔5300米的一處測繪人員駐紮的營地——珠峰二本營裡待命時,還在反覆練習著設備操作。高海拔地區溫度低、氧氣稀薄,惡劣的環境會削弱人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他和隊友們要用熟練度來彌補。
  • 8848.86米,珠峰新高度!地理符號背後的政治含義
    每個國家都有一個官方承認的珠峰高度,這個高度不是簡單的「以最新測量數據為準」,其選擇取用更多地反映了各國的政治立場。這種立場不僅左右著印製在各國地圖上的高程數據,也會影響珠峰的命名[1]。珠峰的正名在中國的地圖上,珠峰的全稱是珠穆朗瑪峰,從藏語中直譯過來的。
  • 登頂珠峰不難,但這次有什麼全新意義?登山協會主席告訴你
    雖然中國登山隊在1975年和2005年也做過登山測量工作,但今年我們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聯手重測珠峰高度,實現了技術的創新和突破——現代科技的發展,先進儀器和大數據的研發應用為我們更加準確地測量珠峰提供了條件,讓我們可以更準確、更科學地向世人展示測量結果,也讓我們對珠峰有更加深刻清晰的認知。」
  • COLMO空調賀中國登山隊2020年成功再登頂珠峰,世界之巔新高度將...
    (2020年5月27日,珠穆朗瑪峰)炎夏漸至,海拔超8,800米的山嶽仍是終年冰封,然而今天,一個激動人心的捷報卻讓一股熱力迸發於雪域上空——由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英雄隊伍,值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紀念之際,於今日上午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並圓滿完成複測任務,標誌著我國史上第一次由專業測繪人員登頂珠峰測高成功
  • 登頂珠峰的新疆人:測量隊登頂 民族自豪感爆棚
    天山網訊(記者王晶晶 張新軍攝影報導)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中國將給出「世界高度」的新答案,「中國的測量隊登頂,並即將給出珠峰精確的高度,對於我們這些登上過珠峰的中國人來說,真的是感覺到無上光榮,民族自豪感爆棚。」
  • 歷史銘記,樂虎能量助力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
    同時因登山隊伍的特殊性,讓這次登頂在中國登山探險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並非普通的登山者,而是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由專業登山運動員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的測繪人員構成。他們的任務不僅僅是攀登珠峰,更是要為珠峰「量身高」。這其中的艱難險阻,是常人萬萬想不到的。 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登山隊這一路並不「孤獨」。
  • 8848.86米!珠峰最新高度公布 我們在大本營打卡的那塊石碑,要換了
    4月30日,中國啟動2020珠峰高程測量,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測繪人員與專業登山運動員共同組成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   5月6日,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在珠峰大本營舉行出徵儀式,登山隊隊長次落帶領全體隊員,徒步5小時20分鐘順利抵達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
  • 山高人為峰,路長足下尺——天天AUTO致敬登頂珠峰中國勇士
    天天AUTO:5月27日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珠穆朗瑪峰,坐落於世界屋脊之上,矗立在群山之巔,「世界最高峰」是它獨享的殊榮,它是無數人魂牽夢繞的神聖坐標。每年都會有登山勇士因心嚮往之攀登珠峰。
  • 山高人為峰,路長足下尺——新華AUTO致敬登頂珠峰中國勇士
    珠穆朗瑪峰,坐落於世界屋脊之上,矗立在群山之巔,「世界最高峰」是它獨享的殊榮,它是無數人魂牽夢繞的神聖坐標。每年都會有登山勇士因心嚮往之攀登珠峰。當天7時許,為完成頂峰修路和海拔8300米以下各營地運輸任務,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副隊長次仁桑珠帶領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嚮導學校(以下簡稱西藏登山嚮導學校)的6名修路隊員和7名運輸隊員,從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出發,向海拔7028米的C1營地前進,於當天14時抵達C1營地,完成修路和運輸任務。
  • 8848.86米珠峰最新測定高程公布 我們在大本營打卡的那塊石碑,要換了
    4月30日,中國啟動2020珠峰高程測量,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測繪人員與專業登山運動員共同組成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   5月6日,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在珠峰大本營舉行出徵儀式,登山隊隊長次落帶領全體隊員,徒步5小時20分鐘順利抵達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