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年初,新冠病毒在中國首次被發現後,中國便開始就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向全球進行告警。在中國進行緊急響應期間,美國非但沒有就中國的警告進行部署,反而開始藉機對中國的防疫部署進行污衊。
然而在中國控制住疫情後,美國疫情也開始爆發,即便如此在最初,美國還是將中國給出的防疫建議政治化,並予以全盤否認,最終造成了美國大量民眾的死亡,而美國卻反咬一口,稱中國在最初根本沒有向世界通報。
這種匪夷所思的做法已經持續了半年,甚至大部分媒體和民眾都對美國的陳詞濫調見怪不怪,認為美國應該開始著重處理國內疫情造成28萬人死亡的爛攤子時,美國再次就疫情發表言論,稱將會對中國人大常委的14名副委員長進行「制裁」,就此事目前國內環球時報已經發表社評進行抨擊。
如今美國的死亡人數水漲船高,政府卻依然在想著藉機針對中國
美國用28萬人的命,換來的僅僅是一個制裁的藉口。表面上是在「制裁中國」,其實不過都是美國自己內部的政治鬥爭罷了。
事實上,美國並非是真的就疫情一事對中國進行抨擊和要求賠償。例如在2018年,美國就以各種藉口,對中國的貿易進行打擊,並且直到2019年疫情爆發前依然沒有停止的跡象。可以說此時就已經能感受到,美國對於中國目前發展的憂慮甚至是懼怕,因此才會百般阻撓,通過各種手段來限制中國的發展。
如今疫情的到來,非但沒有讓美國意識到全球合作的重要性,正相反,美國隨即就疫情問題再次刁難中國。從中已經可以看出疫情只不過是美國針對中國,為極端保護主義政策的施行尋找的一個藉口罷了,而這個如同孩子鬥氣般「任性」的代價,就是死去的28萬美國民眾。
川普的激進策略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反而讓整個美國進入信任危機
大選之後制裁升級,白宮明爭暗鬥逐漸進入國際視野。
此前曾有媒體猜測,川普政府之所以如此大張旗鼓的同中國展開對峙,是為了在2020年大選之中,為大選造勢而已,需要一個藉口來遮蓋美國防疫工作的失敗。但是大選後美國反而變本加厲,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就十分引人好奇了。
其實這與白宮之中的兩黨鬥爭有很大的關係。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社會撕裂,其結果就是誕生了川普這種「非傳統政客」。而驢象兩黨在大撕裂的前提下,不斷打破底線,甚至鬧出了篡改選票的事情。
目前多州已就此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美國輿論界普遍擔心這將引起憲法危機,甚至加重了全球對於美國大選的不信任感。而其最終結果將是徹底扯下美國的遮羞布。
美國疫情再次攀上新的高峰,拜登即便現在接手也很難能應對
這次的大選結果未能讓其如願,川普便似乎採取了為下一任挖坑的策略。
拜登在競選期間的演講一直表示,打算修復中美關係,並重新進行防疫部署。但是在川普這裡,似乎一切都在反其道而行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甚至超過了22萬,共1533萬確診,這種確診人數增長的趨勢即便是讓拜登進行積極防疫響應,也很難快速出現良好結果。
不得不這個坑挖的確實有點大。而除了疫情,在經貿問題、伊核問題、臺海問題上,川普還在持續設阻。而拜登上臺後需要處理的事情越複雜,對於川普來說就越有利:川普稱自己將會參與競選2024年美國大選,屆時完全可以稱拜登四年對美國的修復工作「毫無作為」。
從歷史角度看,驢象兩黨再怎麼爭鬥,也限制在華盛頓的幕後,但大撕裂導致雙方都已不顧臉面,而白宮現在把內自導自演的戲碼強加到其他國家身上,就更有損國品。
此前歐巴馬執政時期,曾提出並建立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在川普時期就被全盤否決。川普似乎認為讓政績和功勞歸屬自己遠比國際信譽和責任感更為重要,因此在其執政期間做出了種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決定和政策。
如今美國再次以這種略顯「幼稚」的原因,無視自身民眾的慘痛損失和苦難,繼續對國際秩序進行擾亂,最終只會害人害己。
從實際操作層面看,美國制裁對於中國來說無關痛癢——受制裁的官員並無在美利益,美國對其進行的制裁也僅僅停留於名義上,根本無法實際落地。
但是這種直接對他國政治高層人物進行污衊,並展開制裁的做法無疑為國際社會做出了極壞的榜樣。美國政客開始變得不顧規矩和風格,不僅會持續傷害自身的責任感和國際信譽,也是美國步入下坡階段的主要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