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020年5月17日在濟南市歷下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院長 牟宗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9年,區法院在區委、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上級法院的領導、監督、指導下,在區政府、區政協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全面加強審判執行工作和自身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發展。全年共受理各類案件26888件,同比增長13.23%,結案28359件,同比增長27.67%,收案、結案數量再創歷史新高,均位居全省基層法院第四位、全市基層法院第一位;法官人均結案578.8件,位居全省基層法院第三位,審判質量、效率和效果有了新提升。
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維護社會發展穩定大局
一年來,區法院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職能作用,努力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
(一)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積極參與「平安歷下」建設,依法懲治刑事犯罪,審結刑事案件565件,判處被告人685人。切實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加大對邪教組織犯罪的懲處力度,依法審理被告人王興夫等邪教組織犯罪案件3件。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審結涉黑涉惡案件4件25人,對被告人王富、邊樹龍、李建剛等涉惡勢力首要分子依法嚴懲,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囂張氣焰。堅持「掃黑除惡」與「打傘破網」「打財斷血」並重,追繳違法所得900餘萬元,判處財產刑245萬元,徹底剷除黑惡勢力犯罪經濟基礎。依法嚴懲危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犯罪,審結故意傷害、搶劫、盜竊等刑事犯罪案件177件。嚴懲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審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合同詐騙、集資詐騙案件7件,涉案金額3000餘萬元。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審理職務犯罪案件12件15人,持續保持反腐敗鬥爭高壓態勢。注重抓好大要案審理,成功審理了社會影響大、關注度高的彭博尋釁滋事案,依法嚴懲藉故生非編造虛假信息,在網絡上肆意散布、起鬨鬧事的行為,警示廣大網民網絡絕非法外之地,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區法院緊緊圍繞市委「1+474」工作體系和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任務目標,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推動商事審判再上新臺階,共受理商事案件9602件,審結10239件。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金融發展」駐區金融機構聯席會議,積極為駐區金融機構提供司法保障,助力我區金融中心建設。審結金融借款、企業債務擔保、證券、信託等金融類案件3532件。充分發揮規範市場秩序職能,依法保障實體經濟發展,審結買賣、租賃、承攬等合同糾紛案件6183件,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依法審理企業破產、清算等案件,積極推進「殭屍企業」處置工作,依法辦理破產案件3件,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支持企業探索創新,加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辦理智慧財產權案件338件,支持企業創新驅動發展。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主動了解企業司法需求,提供法律指導和司法服務,積極促進我區「雙招雙引」等重點工作。
(三)強化民生司法保障。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大力加強民生司法保障,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關切,審結涉民生案件4803件。密切關注家庭、教育、就業、醫療等基本民生訴求,加大對兒童、老人、殘疾人等群體的司法保護力度,妥善審理追索贍養費、撫育費、賠償金等案件,審結婚姻家庭、民間借貸、勞動爭議、醫療糾紛等案件3543件。強化人身財產權益司法保護,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案件521件。健全司法救助機制,發放涉民生案件司法救助款40餘萬元,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減免緩訴訟費用4700餘萬元,彰顯司法關懷。
(四)助力法治政府建設。依法履行司法審查職能,既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又依法保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共受理行政訴訟案件423件,審結514件,辦理行政非訴審查執行案件120件。強化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推動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129人次,9個部門160餘人次到區法院旁聽行政訴訟庭審。大力支持「放管服」改革,主動為政府處置重大事件提供法律參考意見,為全區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法律服務,就城市更新、集體土地徵收等提出司法建議,有效避免或減少了行政糾紛。積極推行行政爭議審前和解工作,組建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促進行政爭議在訴前實現實質化解。
(五)攻堅切實解決執行難。經過為期三年的攻堅戰,區法院順利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組織實施的「基本解決執行難」第三方評估考核,被省法院授予全省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在認真總結「基本解決執行難」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執行工作長效機制建設。共受理執行案件12122件,同比上升32.54%,執結11869件,同比上升34.1%,執行到位金額77.51億元,位居全市基層法院首位。加大失信行為曝光力度,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377人次,對10446名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採取強制措施拘傳419 人次,拘留21人次,查封車輛1251輛、房產1249套,網上司法拍賣664件,拍賣標的物819件,成交額3.85億元,執行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二、改革創新司法管理,有效促進審判質效提升
始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不斷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制度機制建設,努力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一)統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圓滿完成內設機構改革任務,內設機構數量由16個優化整合為10個,基本實現了內設機構減下來、工作效能提上去的目標。加快建設新型辦案團隊,形成了職責清晰、分工合理、銜接嚴密的團隊工作模式。優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突出對審判數量、質量、效率和效果的考核,把績效考核結果與職級晉升、員額進出、評先樹優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激發法官辦案內生動力。認真落實院庭長辦案制度,院領導帶頭辦理重大疑難複雜案件,2019年院庭長辦理案件11283件,佔全部案件的39.80%。
(二)積極探索審判管理創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堅持和弘揚「楓橋經驗」,完善訴調程序銜接,推進審判流程再造,積極打造訴前分流、多元化解、簡案快審、訴調銜接的「調解+速裁」的訴訟前端分流機制,引導4617件糾紛當事人選擇訴前調解方式解決糾紛,減輕了當事人訴累,減少了不和諧因素。區法院訴訟前端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獲評全市政法工作改革創新精品亮點項目。開展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改革試點工作,實現了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責任認定、理賠計算、訴調對接等業務的全流程處理,交通事故糾紛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縮短了3個月。
(三)推動訴訟服務轉型升級。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積極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加強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兩個一站式」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快、低成本、高效率的解紛渠道,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推進網上立案,讓當事人足不出戶即可立案,2019年網上立案率達到100%。
三、不斷加強隊伍建設,營造風清氣正司法環境
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從嚴治院要求,以黨建帶隊建,促進隊伍素質和司法能力全面提升。
(一)著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圍繞「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等專題認真學習研討,結合工作和實際,深入檢視反思。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嚴格執行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區委工作要求,認真落實向黨委報告工作制度,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確保黨的決策部署在法院工作中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認真做好巡視巡察整改工作,提出12個方面33項具體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實。
(二)著力加強司法能力建設。新時代對司法工作提出新要求,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有著新期盼,區法院著力提升司法能力水平,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圍繞提升「五種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黨的創新理論、法律業務知識、群眾工作能力、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內容的幹部培訓,舉辦和參加各類培訓班23期,培訓幹警300餘人次。組織幹警前往西南政法大學開展綜合素質培訓,有效提高了幹警隊伍的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
(三)著力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確保公正廉潔司法,不斷推動紀律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狠抓廉政教育,進一步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增強廉潔司法意識,堅守廉潔司法底線。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充分發揮司法巡查、審務督察和廉政監察員的作用,加強對重要崗位、重點人員、關鍵節點的監督,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大力整治「四風」突出問題和「六難三案」問題,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司法作風和紀律作風。
四、自覺主動接受監督,推動法院工作健康發展
(一)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認真完成有關專題調研和執法檢查。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多次邀請代表、委員旁聽庭審,監督法院工作。區法院先後向區人大、區政協報告掃黑除惡、司法改革、商事審判、「基本解決執行難」等工作。加強日常聯絡工作,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旁聽庭審400餘人次。
(二)不斷深化司法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大力打造「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全面推行案件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積極推進庭審網絡直播,累計網絡直播庭審1094件。推進裁判文書公開,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裁判文書10360篇,公開信息19511篇。
(三)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抓好法院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建設,編發信息1984篇。拍攝《法庭影院》系列微電影7部,印發宣傳資料30000餘份。在濟南電視臺播出審判執行節目42期。深入開展「法治六進」活動,到20餘所學校、50餘個社區和30家企業開展普法宣傳,贈送《法庭影院》光碟4000餘套,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各位代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區法院認真貫徹落實區委決策部署,全院全員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先後派出幹警850餘人次參與防疫任務。立足審判職能作用,勇擔防疫職責使命,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臺了《歷下區人民法院關於防疫情保大局為全區經濟平穩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受到區委領導批示肯定。院黨組成員先後走訪了部分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金融機構和重點拆遷項目,積極送法上門,幫助解決困難,保障復工復產。疫情期間,為方便群眾訴訟,推出了便民訴訟十條舉措,大力推廣網上立案、在線庭審、雲端執行等線上辦案模式,今年1至4月共新收各類案件9103件,同比上升11.03%,結案5577件,同比上升13.89%,實現了防疫審判兩不誤。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區法院的工作取得了新的發展,離不開區委的堅強領導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離不開區政府、區政協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謹代表區法院全體幹警,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回顧一年的工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案件數量持續增長與有限司法資源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審判執行質效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還不相適應;隊伍建設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區爬坡過坎、加快發展的攻堅之年。2020年區法院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著力增強公正司法能力,著力提升司法服務水平,著力深化司法改革舉措,著力加強司法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加快建設全省首善之區提供優質司法服務。
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確保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刻把握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持續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區委工作要求落到實處。
二是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提高服務大局水平。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抓好審判執行主業。嚴懲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各類犯罪,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深入。加強民商事和行政審判,精準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優化營商環境等重大戰略部署,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依法審理涉疫情案件,嚴厲打擊妨害疫情防控、破壞市場秩序和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妥善處理因疫情引發的涉企執行難、合同違約等案件,為復工復產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三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升司法為民能力。深入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和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完善程序銜接機制,推進審判流程再造。繼續抓好「兩個一站式」建設,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司法需求。加快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加強信息技術在審判執行工作中的融合應用,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四是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打造過硬司法隊伍。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動黨建工作與隊伍建設、審判執行等工作協調發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紀律作風建設,從嚴規範司法行為,強化日常監督管理,不斷改進司法工作作風,努力鍛造一支讓黨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法院隊伍。
各位代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區法院將在區委的堅強領導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在區政府、區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高質量建設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原標題:《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院長牟宗偉在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附:報告全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