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

2020-12-17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不確定性叢生的2020年,對每一個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說都註定不易。近日,《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對參與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大學生與企業分別進行了調研。數據顯示,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且薪資與學歷高低成正比。具體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於整體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顯著差距;本科與大專學歷則分別為5102元/月與4562元/月。學歷雖然已不再是人才價值判斷的唯一標準,但高學歷人才進入職場後也擁有更高起點。

  工學專業就業收入更高,機械工程專業以6851元月薪位居榜首

  監測2019年不同專業畢業生當前的收入水平發現,機械工程以6851元/月成為高薪之首。其他工學學科畢業生收入優勢依然凸顯,在前10名中佔據7席、前20名中佔據11席。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等專業已成為數位化人才的蓄水池,也成為企業人才大戰中的主要目標。

  除工科「硬核」人才外,工商管理(6370元/月)、心理學(6156元/月)與傳播學(5918元/月)也都成為各學科的高薪代表。

  清華大學畢業生月薪達17682元/月

  智聯招聘同時對2019屆畢業生的畢業院校及平均月薪進行追蹤,整理為TOP50高薪大學。畢業生收入高低與其畢業院校的等級形成強關聯,畢業生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為雙一流/211/985類大學。一方面,優秀高校有著更好的教育體系和資源、更注重對人才的塑造和培養;另一方面,畢業院校資質也成為了一些高薪行業、職位、企業的招聘門檻。

  具體來看,清華大學以17682元/月名列榜首,北京大學(15365元/月)、上海交通大學(11199元/月)、浙江大學(11137元/月)位列其後,畢業生現平均月薪均超過萬元。專業上來看,除北京大學以外,其他三所高校均為理工類頭部學府。此外,還有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以理工科而知名的學校成為「高薪人才」的搖籃。

  單位就業為畢業生首選,超9成已正式開始求職

  本次調研數據顯示,2020屆目前尚未解決工作問題的畢業生心態已顯「佛系」。現階段還在求職的2020屆應屆生中,僅63.6% 選擇單位就業,較2021屆低8個百分點左右;一部分2020屆畢業生正在向「慢就業」和「自由職業」模式進行轉化,佔比分別達到15.6%和10.2%,明顯高於2021屆畢業生。

  畢業後的規劃與應屆生所處的階段緊密相關,2020屆已經經歷了一輪求職洗禮,而2021屆剛準備進入求職生涯,因此兩個群體的規劃也大有不同,不管怎樣,就業仍為大學生畢業後的首選(總體比例為66.2%),但是隨著就業模式的多元化與就業觀念的轉變,年輕人也在努力擺脫全職工作就是最佳選擇的觀念,嘗試通過慢就業及自由職業來拓展職業生涯的新可能。截至2020年9月,在計劃單位就業的畢業生中,92.9%已經正式踏上求職之路,這一比例在2021屆畢業生中為86.6%。

  35.2%的畢業生期望進入國企

  在本次調研中,民營企業以數量大、行業分布廣的特點,仍是招聘第一主力軍,佔據68.9%;而國有企業因制度優勢與實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員流動的穩定性,在招聘市場中佔比24.6%。

  然而,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與市場現狀存在偏差。經歷疫情後,大學生們也期待僱主提供遮風避雨的「保護傘」。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的國有企業受到35.2%畢業生的偏愛;民營企業緊隨其後,佔比25.9%。另外,期望進入事業單位、三資企業、國家機關的大學生分別為16.6%、11.9%和6.7%。

  畢業生期望的企業規模與現實的招聘結構也存在差異。本次接受調研的企業中,規模在20-499人的小型企業以41.0%的佔比成為招聘市場的「頭號玩家」,萬人大企緊隨其後,佔比24.6%,中型企業(500-9999人)和微型企業(20人以下)則分別為21.3%和13.1%。

  23%企業偏好雙一流/985/211院校畢業生,經管、理工專業較熱門

  調研顯示,37.7%的企業將今年秋招門檻定在普通本科院校及以上,表示希望招聘畢業於雙一流/985/211院校與專科院校及以上畢業生的佔比均為23%。而本次參與求職的畢業生中,近9成來自普通本科與專科院校,雙一流/985/211院校僅佔6.4%,形成了雙一流/985/211院校畢業生供不應求的局面。專業方面,招聘經管類專業人才需求最高,達42.6%,隨後是工學(37.7%)與理學(36.1%)。如今,企業的技術研發與商業運營已成為剛需,且需求不斷攀升,為經管、理工類專業畢業生帶來較為寬裕的求職環境。

  6成多畢業生為就業願調低薪資預期

  儘管薪酬福利仍是畢業生求職時最看重的因素(佔比60.2%),但63%的求職大學生依然將順利就業當作第一要務,可以接受實際薪資不如預期,另有28.4%表示薪資不理想會選擇繼續尋找。

  2021屆畢業生的薪資預期較2020屆更高。2020屆畢業生期望薪資集中在4000元-6000元區間內,達到53.9%,這一比例在2021屆中為35.4%;而薪資預期超過6000元的2021屆畢業生共達到36.8%,普遍高於2020屆。經歷求職窗口期後,2020屆畢業生更具有現實主義精神,普遍接受了理想與實際的落差,而2021屆相對從容,仍然對高薪懷有期待。

  綜合調研與大數據,不難發現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求穩心態明顯,現實主義當道;此外,也有越來越多畢業生在單位就業之外,以創業、慢就業等形式走向社會。對於畢業生來說,從容不迫的求職心態固然重要,而不急於一步到位、先就業再擇業也不失為良策。同時,在求職過程中,大學生應綜合考慮專業背景、自身能力與行業發展,結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偏好,有針對性地設立與調整就業期待,並通過技能學習、科學測評與諮詢、求職技巧研習等方式提升自我,積極打破「最難畢業生」的魔咒。

  交匯點記者 沈佳暄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相關焦點

  • 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
    交匯點訊 不確定性叢生的2020年,對每一個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說都註定不易。近日,《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對參與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大學生與企業分別進行了調研。數據顯示,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且薪資與學歷高低成正比。
  • 2020屆畢業生平均起薪5290元
    中新網客戶端電 14日,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告》顯示,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同時,有6成多的受訪畢業生為就業願調低薪資預期。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根據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且薪資與學歷高低成正比。具體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的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於整體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顯著差距;本科與大專學歷則分別為5102元/月與4562元/月。
  • 還記得你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是多少嗎?
    還記得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是多少嗎?你曾經是「高薪專業」畢業的嗎?14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告》,其中顯示,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同時,有6成多的受訪畢業生為就業願調低薪資預期。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薪資最高的大學專業是哪些?
    小編寄語 2020年度的高考算是結束了,放鬆撒歡過後的同學和同學家長估計又得開始忙志願填報,開始擇校擇專業了。剛好《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今日發布了,分享給大家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選擇專業會有幫助。
  • 2020屆畢業生平均起薪5290,你的學歷對得起你的工資嗎
    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根據報告內容,本科學歷與大專學歷的平均薪資分別為5102元/月與4562元/月,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的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於整體水平2000元以上。面對這樣一份就業報告,你是否有很多感慨,我來說說看法。
  • 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今天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
  • 2020年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出爐
    近日,智聯招聘對參與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大學生與企業分別進行了調研,結合平臺大數據綜合統計分析,發布了《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  報告顯示,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程度高,計算機、會計專業就業範圍廣,而工學專業就業收入更高,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
    7月9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
  • 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充實的秋季學期就要結束在同學們即將踏上回家旅途之際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重磅來襲!No.1畢業生深造率穩中有升2020屆本科畢業生深造率58.26%,比2019屆和2018屆分別高0.25和0.54個百分點,其中錄研的比例達到歷史最高。
  • 2020畢業生就業大數據:IT行業平均薪資7839元
    2020屆畢業生中95後佔比83%,90-94後佔比17%。本科學歷佔比85%,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比10%,其他為專科學歷。這表明,2020屆畢業生中本科生佔絕大部分,畢業生學歷結構從「金字塔」型轉變為「錐形」。據58同城聯合人民網發布的《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報告顯示,目前77%的畢業生仍為單身,畢業答辯和找工作花費了較多精力。
  • 第一份工作拿多少錢?理性看起薪更重成長性
    「金九銀十」招聘旺季已到來,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起薪狀況如何?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起薪是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價格信號,能夠較好地反映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需求。哪些專業的起薪高?大學生對當前的薪資水平接受程度如何?記者進行了採訪。第一份工作拿多少錢?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了解十大行業畢業生滿意度
    導讀 ,規 近期,《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2019屆高校畢業生都去了哪些行業工作?哪個行業工資最高?哪個行業工作滿意度最高?哪個行業對本專業人才最友好?本文綜合整理相關內容,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 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出爐!讀啥專業收入最高?
    近日,智聯招聘對參與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大學生與企業分別進行了調研,結合平臺大數據綜合統計分析,發布了《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如何?哪些專業更「吃香」?
    我們經常說好專業好就業那怎樣才能稱作是「好專業」呢?評判標準肯定包含了就業前景和薪資待遇那麼2020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又如何?一、2020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今年由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針對畢業半年後、三年後、五年後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進行了調查分析,報告結論如下:1.畢業生起薪上漲
  • 大學生不值錢?南大2020畢業生平均年薪18萬啪啪來打臉
    近期連續多所高校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而且中南京大學的報告引起了廣大關注,因為南大給出的數據真的是太亮眼了!南大的《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8.85%,平均薪酬為17.83萬元/年。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四分之一畢業生期望入職IT/通信/電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學生就業市場備受衝擊。全國874萬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怎麼樣?特殊形勢下,又有哪些經驗可供學習?29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智聯招聘獲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疫情衝擊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從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擇業期望、求職經歷、疫情衝擊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 四川農業大學2020屆就業質量報告發布:七成畢業生留成都就業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報告顯示,學校2020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 86.82%,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 87.24%,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 84.05%。
  • 清華大學 2020 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發布:進華為騰訊阿里巴巴最多
    IT之家 1 月 6 日消息 清華大學畢業生去哪個公司最多?2020 年 12 月 31 日,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發布了《清華大學 2020 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根據該報告,清華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共 6995 人,截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清華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就業率為 97.8%。
  • 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出爐:偏愛新經濟行業 平均期望薪酬6930元
    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近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報告顯示,受疫情衝擊,畢業生的期望行業、崗位、工作地點等發生改變,大學生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而薪酬福利、職業發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大學生求職主要關注因素。單位就業為主要去向從總體來看,單位就業為畢業生主要去向。
  • 實習僧《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僅三成應屆生月薪超過五千元
    (原標題:實習僧《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僅三成應屆生月薪超過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