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責任擔當

2020-12-16 中國社會科學網

#百年風華正茂時#當前,國際格局進入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調整階段,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也面臨著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但是,世界未來趨向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日漸顯現,全球性問題與挑戰持續增多。國家中心主義的回歸、單邊主義抬頭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等問題的出現,導致全球多邊治理機制遭受衝擊、治理秩序崩塌、赤字加速擴大。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積極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應對百年變局和破解全球治理困境、實現全球善治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世界大同和人類未來和平發展奮鬥的責任擔當,收穫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世界面臨百年變局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今世界局勢的精準把脈、客觀研判和高度概括,主要表現為世界經濟重心、世界格局、科技與產業、全球治理規則體系、中國與大國關係、中國與世界關係、世界文明多樣性等領域的歷史性變革。當今世界正處於新舊格局交替的過渡階段,和平與發展仍是主題。但是,隨著世界變革進入深度探索期,未來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等挑戰日益增多。

在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進入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調整階段,人類社會危與機共生同存。新興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非國家行為體具有的影響力日漸增強,大國力量對比更為平衡,世界正由單極向多極化新格局加速發展,科技革命與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重構也為全球化發展增加新動力。同時,經濟全球化的不平衡發展、國際安全挑戰日趨多樣化、社會信息化不確定性增強、文化多樣性下的「文明衝突」與「模式之爭」不斷湧現等導致全球危機不斷,對國際秩序造成嚴重衝擊。此外,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單邊主義實施者破壞了世界多極化、多邊主義發展大勢;地區熱點問題不斷,地緣角力升溫,多國政局難以控制;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疾病、環境汙染和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更為突出。特別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與百年變局重疊,在加速世界多極化發展的同時,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矛盾顯現激化。美國由全球治理公共產品的首要供給者變為旁觀者甚至是攪局者,各國向國際社會轉移國內矛盾的風險加劇,單邊主義、民粹主義、排外主義、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急劇抬頭並形成疊加勢能。

全球治理體系困境加劇

在百年大變局的背景下,全球發展的挑戰直接加劇了全球治理難題的增多。目前,全球治理遠遠落後於全球化發展速度,治理機構權威性不足、制度不夠規範、領域覆蓋面較低、體系仍不完善、效果欠佳等傳統全球治理危機日漸凸出。同時,國家中心主義回歸,各國角力交錯疊加,導致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現象增多,大國協調機制和國際組織出現失效,多邊主義治理機制和全球治理體系遭受嚴重衝擊,以經濟、公共衛生和氣候變化為代表的全球治理系統變得更加脆弱。

在此背景下,川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加劇了全球治理赤字,破壞了全球治理體系的穩定,因國內治理問題外溢的「文明衝突」「模式之爭」以及「零和博弈」等思維正在削弱全球治理的合作意願和能力。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防控績效凸顯了西方國家社會有效治理能力的欠缺,全球治理困境亟需各國齊心協力加以改善。

中國共產黨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是解決全球治理困境、實現全球善治實踐創新的中國智慧與方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對全球治的實質、規律進行準確判斷認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理念。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優勢,為全球治理搭建形式多樣、可行性強的合作平臺,實現國內治理與國際治理良性互動和有機統一。中國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全球治理觀,積極推動構建更為公正合理完善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全面均衡地反映世界各國利益和意願,倡導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治理規則體系改革。

中國共產黨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超越了固有的「零和」思維,從中國和世界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著力解決全球性和人類未來發展的問題,把解決全球性難題同中國與世界的發展相結合,實現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命運和前途的緊密聯接,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寓於人類的整體發展與共同繁榮之中,推動建設包容不同發展程度、道路與社會制度的和諧世界。這是對時代問題與國際社會共同需要的及時回應,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智慧的精彩呈現,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符合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為解決世界複雜性難題探索可行性出路與辦法。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紮根中國並面向世界,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積極倡導與踐行國際關係新理念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情懷,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世界大同和人類未來和平發展奮鬥的責任擔當。

(作者系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院長、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院長;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博士研究生)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肖晞 宋國新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99載光輝歲月】中國共產黨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責任擔當
    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積極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應對百年變局和破解全球治理困境、實現全球善治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世界大同和人類未來和平發展奮鬥的責任擔當,收穫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首次提出者,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實踐者和推動者。當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的戰「疫」行動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大國胸懷和大國擔當,是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
  • 如何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智慧與擔當
    如何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智慧與擔當 2020-12-1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精裝版)作者:習近平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3月》為開卷篇,以2018年6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的要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收卷篇,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約32萬字。
  • 瑞士經濟學家稱 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
    瑞士西區經濟發展署前署長、資深經濟學家菲利普·莫尼耶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婧昊):四年前的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菲利普·莫尼耶認為,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之所以能夠產生重大深遠影響,在於深刻的「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其引發共鳴的講述方式。「獲得熱烈反響的原因之一在於演講能夠使人們深刻理解,從形式到內容令人頗有感觸。各國文化背景等不盡相同,能夠聆聽到如此深入人心的真知灼見,為之震撼。」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明確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
  • 東方時評丨推動構建沒有貧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2月14日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習近平強調,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放眼全球,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包括極端貧困,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無論是倡導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還是推進南北合作,加強南南合作,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減貧援助合作項目支持,都體現了中國推動構建沒有貧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
    從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到提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一攬子中國方案,從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引領全球減貧合作,中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歲末之際,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20·年終專稿」系列述評,聚焦大變局下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互動,回顧特殊年份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矚望後疫情時代世界的發展走向。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於中外傳統命運論的智能創造和卓識開新。融實而和合是打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種智慧,是化解人類生存厄運的一種武器。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一種熱烈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天下為一家的情懷。「四海之內若一家,故近者不隱其能,遠者不疾其勞,無幽閒隱蔽之國,莫不趨使而安樂之。」天下四海,現代可以理解為全球或者全人類,不論地處多麼邊遠的國家,都能共享安樂。
  • 教育國際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教育國際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2020年03月19日 11:49 來源:《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2期 作者:張俊宗 字號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人類命運共同體
  • 順應時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編 者 12月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胸懷和責任擔當。
  • 卡爾·馬克思杯 | 時事評論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奏響時代奮進...
    面對這一境況,早在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就給出了明確的中國方案,那就是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是啊!我們終究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正因如此,在11月20日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總書記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並明確指出了面對大變局如何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四點主張。
  • 人民日報整版關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
    深入理解這一顯著優勢,需要搞清楚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哪些重大貢獻、提供了怎樣的中國方案,如何認識把握堅持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的關係,怎樣發揮制度優勢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本期觀察版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2020·年終專稿)
    從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到提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一攬子中國方案,從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引領全球減貧合作,中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歲末之際,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20·年終專稿」系列述評,聚焦大變局下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互動,回顧特殊年份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矚望後疫情時代世界的發展走向。
  • 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十九大報告更是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要命題寫入了黨章。幾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和多個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動的引領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越來越被國際社會所認可,成為當下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世界發展的重要指導。可以說,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核心理念,而且也為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文明的進步指明了方向。
  • 後疫情時代提升「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塑造力的話語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引領我國有條不紊地進行防疫工作的同時,與他國保持密切溝通並提供及時援助,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人民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現在國內疫情已基本控制,國外疫情繼續蔓延。後疫情時代我們不僅要反對將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籤化,而且要揭露其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性危害,加大力度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繼續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內聖外王
    作者:孫新顏擴而充之,足以保四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阻止全球災難,達到內聖外王的最高境界。人類再強大,在大自然面前也是渺小的,所以應該克己復禮懷著敬畏之心以求順應自然、符合天道。治人事天、養性事天,都是收斂放縱之心,以求接近天道。經過這次疫情,也是全人類最深刻的一次集體止觀修行。禁足止觀、去除雜念,找回初心,喚醒良知,沒有了因,自然也不會釀成惡果。
  • 人民觀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
    內容提要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僅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制度保障,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
  •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
    繼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後,習近平主席又一次在全球多邊「講壇」上,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為世界謀大同、為人類謀未來。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和平論壇上指出:「面對人類面臨的挑戰,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而不是製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衝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 外交部:呼籲各方本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推進外空軍控進程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許可、鄭明達)就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再次高票通過涉人類命運共同體外空軍控決議,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日說,這充分證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深入人心。中方呼籲各方本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推進外空軍控進程,為維護外空持久和平與共同安全切實做出貢獻。
  • 以「和合之道」 助力全球抗疫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再次凸顯了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和合之道」已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之一。「和合」理念中,「和」是和諧、和平、祥和;「合」是聚合、合作、融合。「和合之道」追求和而不同、平等相待、合作共贏,追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崇「和衷共濟」、踐行「和合共生」之道,為戰勝全人類的共同挑戰新冠病毒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