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108聚義好漢,不動聲色地大吃大喝,好不痛快。若說在水滸中誰喝得最多,估計得數武松武二郎了。武松的英雄事跡,無一不與酒有關。特別是「三碗不過崗」喝了整整十八碗,醉打蔣門神也喝了三十碗。
那麼武松的酒量究竟有多大,放在現在能喝多少呢?事實上,不看則已,一看就讓人驚嘆,原來古人的酒是這麼多。
原書中,武松經過三碗不過崗,聽見店小二說:「但凡來賓到我店裡,便吃了三碗,便喝得醉醺醺的,過不得前面山岡,所以叫作『三碗不過崗』。過路的賓客若到這裡來,只吃三碗,便不再問了。」武松一聽,氣得我只喝三碗,你還威逼我喝不下。接著又喝了下去,店家不敢再惹武松,只好依他,武松前後共喝了十八碗。武松借酒澆愁,不聽店小二的勸告,仍過景陽岡。可是好漢就是好漢,武松居然在酒醉時打死了害人的大蟲,成為人人崇拜的打虎英雄。
另外,武松為報仇,一路都要到快活林去,逢店必進,每間店喝了三碗,共喝了三十碗,還乘著酒興,把蔣門神趕出快活林。斯文更是把武松奉為神明,為武松的武藝和酒量所折服。
那麼武松究竟能喝多少酒呢,十八碗打老虎,三十碗擊倒蔣門神,要不是武鬆手下留情,那蔣門神也會成為武松拳打腳踢的老虎,死不瞑目。
武松所處的時代是宋朝,即中國古代酒文化仍處於酒發酵階段。發酵型葡萄酒不像我們現在喝的葡萄酒,通常發酵型葡萄酒的酒度都很低,一般在10度左右,甚至更低。但直到元朝以後,蒸餾酒技術才得到發展,酒度進一步提高。宋代所採用的是比較原始的發酵酒工藝,這種酒不僅酒度低,而且比較渾濁,因此在武松時期還處於「篩酒」階段。酒度一般不會超過10度,即使是烈酒也不會超過20度。酒度完全無法與現在的酒相比較,現在的酒至少有三十度以上,最高可達七十度以上。
武松在景陽岡喝的是「三碗不過崗」,說明那個地方的酒應該比別的地方的酒要高,製酒技術有了突破,不然怎麼叫這個名字,再高也是十度以上,不可能再高了。普通人喝十度以上的酒突然換成兩度以上的酒,肯定是不適應的,所以叫「三碗不倒」。而且二十度以下的酒現在也是啤酒的較好度數,一般啤酒也就七、八度,姑且把景陽岡的酒當作度數加倍吧。
也看了武松當時用的碗有多大,大家都知道,碗有大概大小標準。至於武松用的碗的大小,我們一般不會認為是現在飯店裡專門分湯的小碗,電視劇中的道具也加強了這一判斷。就算是現在最小的碗,一碗裝一到兩瓶酒也不成問題,然後,武松至少喝兩斤。
假如按一般大小碗,一個碗大概可以裝三兩酒,武松的酒量可達五斤以上,實在有點嚇人。據推測,武松飲下的酒,酒精濃度可能在15度左右,最多也不過20度。若以每碗三兩酒算,武松的酒量大約在如今六十度的一斤以上。這酒的量,當然,今天還算過得去。
而且按照當時好漢們的飲酒習慣,總是半灑半灑,因此武松的酒量也不算太高。而且武松在去快活林的路上,總共喝了三十碗左右,雖然比景陽岡的十八碗還多,但一般小店的酒都沒有「三碗不過崗」的釀造工藝,所以也就是一般的發酵酒,七八度的酒也就是現在的啤酒度數。30碗,每碗三兩,即是九斤酒,而啤酒一瓶一般在一斤左右,所以30碗酒,即是現在的九瓶啤酒左右,一口氣喝下九瓶酒,雖然是比較厲害的,但按現在一般人來說,酒量大的也可以做到。
據估計,武松的酒至少有9瓶,在當今社會,雖然算比較能喝,但也不是大得一塌糊塗的那種。釀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後勁小,所以武松可以借著酒勁,三拳打死虎,一拳幹掉蔣門神。假如放在現在放酒量,喝個八九斤,別說武松,就算換成酒仙也得餵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