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曉莊
北京時間4月8日,虎撲團隊在社區的步行街版塊發布置頂帖,公布了新的品牌logo。
新logo從原來的「hupu」回歸到中文,但保留了用戶的自稱「jr」。
這一置頂帖的瀏覽量在一天的時間裡達到114萬,回複數超過6000條。但如果跳出這個版塊,大量瀏覽量不到三位數的主題帖正暗示著「虎撲jr」的流失。
根據Alexa網站的數據,2019年10月,受NBA莫雷事件影響,虎撲的流量經歷了斷崖式的下跌。
2019年10月17日當天,虎撲的UV(獨立訪客量)從65萬滑落至15萬,PV(頁面瀏覽量)從接近1000萬跌至25萬。
之後,虎撲沒能再次振作。
從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虎撲的UV數據和PV數據波動下降。用戶訪問量在15-20萬徘徊,PV也沒能再回到千萬級別。
而在2015年的春節期間,每日有200萬以上的用戶訪問虎撲,並可貢獻單日3000萬的頁面瀏覽量。
同期的百度指數也顯示出下降趨勢。關鍵詞「虎撲」在經歷了2018年和2019年的搜索高峰後,於2019年10月迅速下滑。
沒有比賽是流量持續下跌的原因之一。
虎撲的活躍用戶數量與體育賽事進程緊密相關。根據七麥數據統計,在世界盃期間和NBA開賽初期,虎撲App曾數次進入排行榜前200名,但比賽結束後,其熱度迅速回落,下載量排名回到300到400名之間。
進入2020年,隨著各大賽事逐漸停擺,虎撲App第一季度的下載量甚至沒能進入前600名。
不僅如此,缺少版權的虎撲在細分領域受到了大平臺的衝擊。
在七麥數據體育類App熱度排行榜上,虎撲穩居前十,並曾經衝進前五。但同騰訊體育和PP體育等手握熱門體育賽事版權的大平臺相比,虎撲只能居於下風。
也正因此,在憑藉社區內容積累大批用戶後,虎撲開始嘗試運營自己的賽事IP。
路人王是虎撲在近幾年的最大嘗試。據報導,這一賽事目前擁有7萬多的註冊球員數,參賽人次近14萬,年度總決賽的直播觀眾超過了600萬。
除了打造自有賽事IP,娛樂化是虎撲吸引流量的又一手段。
2018年7月,擁有3000萬粉絲的歌手吳亦凡和虎撲步行街在微博上打起「口水仗」。事發當日,虎撲遭到吳亦凡粉絲的入侵。
這場大戰使得虎撲的DAU(日活躍用戶量)激增至 600 萬,虎撲App也從蘋果商店App免費榜的約500名衝入前60名。
此後,「嘲諷蔡徐坤」和「虎撲女神大賽」等事件進一步幫助虎撲突破了「體育論壇」的固有印象,以閒聊八卦為主的步行街版塊成為流量中心。
綜合Alexa和谷歌趨勢的數據,在和「虎撲」相關的搜索詞中,「虎撲步行街」和「步行街」的搜索指數大幅上升,分別前進1位和23位。但同時,過度娛樂化的內容也遭到了部分老用戶的詬病。
這對虎撲來說無可厚非——仰賴社區流量的廣告變現業務,一度是虎撲的經濟命脈。
2016年,虎撲公布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2013年至2015年,廣告業務收入佔到虎撲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且佔比不斷增加。2015年,虎撲的廣告業務收入達1.22億,佔總營收的60.78%。
2019年,虎撲創始人程杭表示公司完成了架構調整,社區業務、電商業務和創新業務為三條主要業務線。
其中,社區業務主要指廣告等社區內容變現業務。調整之後,如何用更多樣的手段挽回流量,是「國內第一體育論壇」亟待突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