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忙忙,轉眼就進入了大雪節氣,冬深了。
《月令七十二候解》中說「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冬日,是雪的秀場,雪花飄飄灑灑,把冬的浪漫推向了極致。
只是因為喜歡和愛,雪天,便留下了許多令世人所津津樂道的軼事雅趣。
張岱湖心亭圍爐賞雪,王獻芝雪夜駕舟訪友,姚鼐雪中登泰山……
同樣令人賞心悅目的,還有那些飛舞在古詩詞中的雪花,清新,靈動,卻又不失厚重,讓人仿若置身其中。
01
怪得北風急,前庭如月輝。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唐.陸暢《驚雪》
感悟:怪不得夜裡北風颳得這麼厲害,原來是下雪了。
雪下得可真大,透過窗子看到庭院裡明亮得好像灑滿了月光。
那天上的仙人可真是心靈手巧,竟然能夠剪水為花,還把它們散向人間,弄得滿天花飛。
冬夜,詩人夢中醒來,但見窗外亮如白晝,細看,恍然大悟,怪不得夜裡北風颳得厲害,原來是下雪了。
望著那漫天飛舞的雪花,詩人除了驚喜還有感嘆,造物主真是神奇,竟然能夠剪水為花還令它漫天飛舞,冬天真是可愛。
詩人簡介:陸暢,唐朝詩人,唐憲宗元和元年進士及第,其人才思敏捷,《全唐詩》裡有其一卷詩存錄於世。
02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元.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感悟:天色近晚,天上下起了大雪。
風大雪急,雪花在空中盤旋翻飛,它們的樣子即像枝頭盛開的梅花又像風中飛舞的柳絮。
暮雪中的瀟湘江上,猶如一幅餘韻悠長的水墨畫,畫面中還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漁翁緩緩而歸。
宋代畫家宋迪以瀟湘風景寫平遠山水得八幅畫作,稱之為瀟湘八景。
馬致遠的《壽陽曲·瀟湘八景》即是以宋迪的瀟湘八景為題材而創作的組曲,這支江天暮雪的小令就是組曲之一。
詩人簡介:馬致遠,字千裡,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03
長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復見,千崖暮如曉。漁翁寒欲歸,不記巴陵道。坐睡船自流,雲深一蓑小。——元.陳孚《江天暮雪》
感悟:日暮時分,雪下得愈發大了。
如冰雕玉琢一般的雪花在長空漫天飛揚,天地間早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
日暮天寒,千山暮雪,早已不見雁群的影蹤。
瀟湘江上,大雪瀰漫,迷蔽了江路,那欲待歸去的漁翁已經尋不得來時路徑。
既然無路可歸,索性就坐睡於小舟中,一任那小舟隨江流漂蕩……
與其強求,不若順其自然,不順時,學學這位漁翁,即便是風雨如磐,也一樣鎮定自如泰然自若。
詩人簡介:陳孚,元代學者。字剛中,號勿庵,曾任國史院編修、禮部郎中,官至天台路總管府治中。其作品有《觀光集》、《交州集》等存世。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歷盡滄桑,李清照猶能記得兒時的雪天,插梅賞雪,那是多麼簡單的快樂。
原來,快樂也是有保質期的,過了那個時候就再也不復彼時的心境了。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有雪的日子,心裡也跟著暖暖的,莫名的歡喜。
雪天的趣味很多,或踏雪尋梅,或圍爐夜話,或烹雪煎茶。
亦或是什麼都不做,就一個人靜靜的倚在窗前,聽那雪落下來的聲音。
北方的冬天,因為雪,愈發顯得浪漫溫馨
本文劉玲子candy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