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國網
2020年7月30日,在新冠疫情之後,第5期黃埔生物醫藥創新微論壇正式重啟。由上海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廣州海博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量子高科(中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起主辦,廣州生物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創芯國際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微論壇在廣州黃花崗科技園舉辦。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崗科技園黨工委雷金源書記出席論壇開幕儀式並講話,黃埔生物醫藥創新微論壇創始人、量子生物董事張建浩主持了開幕儀式。來自東陽光藥業研究院、深圳微芯生物、香雪製藥、李氏大藥廠、深圳智藥等70多家企業單位參加了微論壇。
自去年10月開啟以來,黃埔生物醫藥創新微論壇已歷時4屆,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推動了廣東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疫情的襲來,使得微論壇沉寂了6個月,然而卻並未使論壇失去活力。此次微論壇承往屆之理念,開創新之先河,繼續融合生物醫藥的創新理念,著力打造生物醫藥創新的溝通交流平臺。正如黃埔生物醫藥創新微論壇創始人張建浩在開幕儀式上中表示的,舉辦微論壇是希望通過「微」的生物醫藥創新的主題分享形式更好的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夥伴進行深入交流,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
雷金源書記在講話中表示:廣州有著肥沃的生物醫藥創新土壤如中山醫系、南方醫系、廣醫系、省中醫藥系等實力雄厚的醫療體,中山大學、南方醫大、暨南大學等技術科研雙強校以及各大生物醫療公司和產業集群,特別是廣州市越秀區,有較好的的醫療資源,4月8日發布的《關於促進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及的5個突出尤為關鍵。正如雷金源書記在微論壇中致辭所提到的,2019年廣東省發布的「一號文」《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而新的「一號文」也正在擬定當中,其目的也是意在不斷提升廣東省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也應抓住政策,積極推動成果轉化,創新轉化,隨著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利好釋放、市場開放以及科技創新「12條」的頒布實施,廣州的生物醫藥也將迎來強勢發展的新局面。科技創新「12」條「引導性」、「普惠性」、「鬆綁性」三大特色有助於現有生物醫療產業形成自身的優勢、打造自身的技術核心,形成「共融、共生、共發展」的產業格局,實現「產學研」聯動實現產業的發展並最終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福利。
本次論壇由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黃亞東博士主持,邀請了創芯國際研發總監陳澤新博士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病原生物學博士李長嶺博士分別就「創新藥開發體外初篩必要性-神奇的類器官」以及「創新藥分類及臨床試驗方案設計要點」為題進行了分享。陳澤新博士就類器官的定義以及類器官庫為我們進行了講解,並以案例的形式向嘉賓關於類器官的相關研究。隨後李長嶺博士也就創新藥的分類以及臨床試驗方案的設計要點:從研究人群、幹預、對照組古河設計、反應變量、減少式評估偏移的方法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度的講解。與會現場金句頻出、從嘉賓的炯炯有神的眼睛中迸發出來的是對未來的趨勢的展望,贏得了現場嘉賓及觀眾的熱烈掌聲。
本次微論壇就「藥篩」及「臨床」兩大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在圓桌會議上還邀請了東莞東陽光研究院的金傳飛副所長、上海睿智化學徐軍紅總監一起進行了思維的碰撞交流。會上大家都紛紛介紹了自身企業或研究所所取得研究成果和創新成就,並且就與會嘉賓提問的類器官的應用,產品上市等問題進行了講解。最後,黃埔生物醫藥創新微論壇聯合創始人、廣州海博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帥帥總結髮言,並表達希望廣州生物醫藥加大研發投入,吸引更多外來研發落地廣東,以推動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期待。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這對生物醫藥產業而言同時亦是機遇。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時期,只有繼往開來,革故鼎新、攜手並進,才能為生物醫藥的發展創造出更好的未來,黃埔生物醫藥創新微論壇也將繼續致力於為生物醫藥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接下來的第6期黃埔生物醫藥創新微論壇將以「真實世界研究發展現狀如何通過真實世界研究數據實現成果轉化、醫保護航」為題展開探討!